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4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职业安全管理与工程,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第二实幼教职工总数58人,其中核编数30人(实际在编29人),自聘27人(保育员12名、炊事员6名、保安2名、门卫1名、保洁员1名、体育专任教师1名(男)、临时代课教师4名<教师产假短期代课>)。12个教学班均按2教1保的标准配备,且专任教师公办率达100%。
第二实幼的专任教师队伍是一支年轻化、学历高、基础好的队伍,100%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大专及以上学历达97%。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11人,二级教师15人,三级教师2人。这是一支以90后为主力军的队伍,是一支教龄短、保教实践经验相对不足的队伍,但同时又是一支兴趣广泛、个性鲜明、乐观进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对职业规划逐渐明晰的队伍。后勤队伍是一支以妈妈团为主体的队伍,保育员100%取得保育员资格证书及健康证,是一支爱岗敬业、工作扎实、对照顾看护幼儿,清洁环境卫生、幼儿饮食烹饪有着丰富经验的队伍。
三年来第二实幼立足办园理念、立足师资队伍现状,结合《指南》《幼儿园教师发展专业标准》精神,狠抓师资队伍建设,重在提高教师的师德和师能,致力锻造一支行仁爱、崇博雅、精保教的和慧教师团队。
[pick to]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ISO14000 and ISO9000 standard system one and is called "after the industrial age management methods", it follows "PDCA" management mode, and realize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the structured, and procedures and documentation, reduce the risk of production safety,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hazards, and gradually form the good for improved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hazards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安全生产”是公路施工项目在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项目的前途与命运。项目安全管理不是单一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它是一项系统化工程。
本公司自2004年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来,各项目均逐步建立了“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危险源辨识和控制,实现对事故的预防和生产作业全过程的控制,使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切实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有效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简要说明
目前,我国推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GB/T2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即通过建立一整套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其运行模式为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项目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目标的制定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是管理体系的指导路线,工程施工项目应根据上级单位的方针,结合本项目特色,有的放矢,遵循“遵守法规”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制定适合本项目特点的管理方针。同时,为了控制不可容许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项目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能够实现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目标应予以量化,便于考核。
2、领导决策和全员参与的重要意义
领导决策是项目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只有整个项目领导班子意识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为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氛围。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因素。安全管理是一个项目施工全过程、全方位、全体员工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个岗位员工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专管成线、群管成网;才能真正把安全落到实处,切实杜绝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才能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真正提升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因此,在公路施工项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强化项目领导决策作用,增强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实现“全员理解、全员参与、全员支持”,将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与管理体系相结合,保证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3、科学、全面地辨识施工项目的危险源
危险源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根源,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问题。公路施工项目在工程策划和工程施工阶段均应对所有施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加以识别,并有效控制。根据工程自身特点和条件,充分辨识各施工阶段、施工部位的危险源,在识别时还应考虑以下几点:a项目的主要生产活动、周期性活动;b项目的临时生产活动;c突况下的的活动;d所有进场人员的活动;e所有进场的物资材料、设备设施。项目部通过对所有危险源进行汇总、分析、和风险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在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一个动态工作,应及时更新,采取有效手段,从源头抓起,使所有影响安全生产的危险因素处于受控状态,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度,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4.加强安全管理,有效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现代公路施工项目通过应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从而真正达到不断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首先,全面落实公路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组织保障;其次,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体系文件,编制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制度,有效落实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第三,切实贯彻执行规章制度,有效运行管理体系,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开展内审、监督审核活动,确保管理体系运行的可执行性和有效性。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项目安全管理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1、由于辨识人员专业水平不一,辨识方法不适合工程项目等原因,导致危险源辨识不全面、不彻底,更新不及时;风险评价结果不科学,不真实。要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应选派项目各专业人员组成危险源辨识小组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要每年更新、评估一次;若发现新的危险源或重大风险时,应及时辨识、更新。
2、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无科学地削减安全防护和安全技术措施费用,这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这就需要项目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等相关制度,为安全资金投入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实行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严格各项申领程序,确保安全投入。
3、由于专业人员少,缺乏经验,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不全面。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外;还要抽调项目专家组成安全督察组,对项目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并监督整改,同时加大处罚力度。
4、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应急准备和保证体系不健全,例如组织结构没落实,人员变动后没进行及时调整,应急计划不具体,人员没有培训等等。这就要求施工项目认真分析工程特点,结合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完善应急程序,健全应急组织机构,加强应急设施配备,强化应急演练,提高项目施工人员的应急意识,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步增长、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还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保障以及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汲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促使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1中外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差异
从18世纪中叶到现在,美国和英国等发达的国家经过长足发展,在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关于安全管理的制度和经验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我国与这些发达国家在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体制、法制以及机制上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管理的理念不同。安全理念也叫安全价值观,是在安全方面衡量对与错、好与坏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思想,是企业安全文化管理的核心要素。
(2)相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完善程度不同。英国健康与安全法律拥有150多年悠久的历史传统。美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相关法律属于整个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律体系的一部。美、英两国的法律体系在基于职业安全与健康基本法律体系基础之上,根据职业安全卫生基本法律的要求进一步制定了相关辅助的条例、标准、规范等,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统一的综合安全法规体系。我国自建国以来,针对建筑业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约,只有199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2004年施行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这些法律法规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法规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够强和存在着交叉重复等现象的缺陷和问题。
(3)安全管理机构的健全程度不同。我国对于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条件无明确规定,导致一些规模较小的建筑企业中缺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我国专门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配备多是依据建筑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承揽工程的建筑面积来确定配备人数,而以施工作业人员人数为配备依。
(4)安全管理的相关投入力度不同。这里所指的安全管理的相关投入主要指在安全教育、劳动保护、文明施工和现场安全设施四个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情况。英国建筑业用于安全防护设施的开支要占工程造价的6%,国外最低的投入率也达到2.74%。而我国的安全管理相关投入率平均为2.26%,低于国外最低标准。
2对中外项目安全管理差异的启示
(1)树立更为清晰明确的安全理念。安全管理是要做到尊重生命,为生命负责的,所以安全理念中应更多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这点上,我们不妨借鉴一下“零容忍”的安全理念。
(2)完善我国的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现有的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可以在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整合。还要做到查缺补漏,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来填补相关空白。同时还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有效监督各项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情况。对不按法律法规要求执行的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要从严处理。
(3)促进安全管理机构的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对安全生产负有重要的责任,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我国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并加强监管的力度。
(4)增加安全管理的相关投入。保证相关安全投入,如安全防护设施的开支等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已落实,并做到了专款专用。只有如此安全管理才能落到实处,相关的安全防护设施也能做到细致周全。
3结语
发达国家的先进安全管理经验无疑给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捷径,只要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加以甄选扬弃,就能有效解决我国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促进我国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