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医疗医药行业研究

医疗医药行业研究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3:0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医疗医药行业研究,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医疗医药行业研究

篇1

防守出色的医药板块,在股市展开上攻行情时会否同样出色?嘉实医疗保健拟任基金经理齐海滔表示,下半年医药行业会迎来新一轮行情。

长期跑赢其它行业的内因

历史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申万医疗生物一级行业指数过去十年涨幅达487.59%,同期上证综指仅上涨49.57%。

“医药行业是一个兼具消费行业稳定性和科技类行业爆发性的优点的行业。一方面它有一个稳定的增长,另一方面新技术新产品的引入,使其在短期内有爆发性增长,因而在不同的市场阶段和风格下,医药行业都会有比较好的表现,能够长期跑赢其他行业。”齐海滔告诉《投资者报》记者,随着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加上环境恶化、亚健康人群扩大,使“看病吃药”成为继衣食住行后中国老百姓第五大消费需求。据有关专家测算,中国医药消费市场预期5年内年度增长率14%-17%,至2017年,中国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市场。此外,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如干细胞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基因测序等,这些领域的科技突破往往能撬动行业有一波向上行情。

下半年医药行业增速将提升

近期,上市公司中期业绩预告陆续披露。据统计,在已公布业绩预告的医药生物公司中,有72家中期业绩报喜,占行业已公布家数的68.57%,位居行业中期业绩报喜家数前列。

“下半年随着招标的进行,或者招标之后一些新标端的执行,行业增速将会提升。从行业经营数据来看,下半年会比上半年好。”齐海滔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从历史走向来看,不管是A股市场还是国外的成熟市场,医药股都是每个市场表现最出色的行业之一。

“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再加上快速工业化造成的污染、精神压力过大,亚健康普遍,慢性病的发病率加重,对药物的需求将是刚性的。”齐海滔说。

篇2

医疗投资大幅增加

在4万亿元的投资中,会有多少资金投入到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上?11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新闻会上表示目前还不确定。

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1974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98倍,5年年均增长24.4%。中央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664.31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7.71倍,5年年均增长79.6%。

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831.58亿元,同比增长25.2%,主要用于支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医疗改革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医改“征求意见稿”,提出近期工作重点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前四项已经先后开始推广,第五项公立医院改革是难点,试点反映了政府积极谨慎的态度。不过,市场对该“意见稿”意见不少,期望医改方案能够更具操作性。

专家预计,随着“征求意见稿”的完善和公布,未来几年政府将推进以全民医保为目的的新医疗体制改革,卫生费用持续快速增长将维持,并且拉动民众的医疗消费。

医疗卫生投资的增加,将带动医药行业的发展,相关上市公司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机遇。

行业景气度仍较高

从行业来看,医药行业经过2007、2008年上半年的高速增长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和其他行业比较,仍然显示了较高的景气。

2008年1~9月医药行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8%,9月单月增长14.6%,较8月进一步回落了1.1个百分点。但从和其他主要消费品制造业的横向比较来看,1―9月医药行业累计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在消费类制造业中排名第三,高于全部制造业2.8个百分点;从单月来看排第四位,高于全部制造业3.2个百分点。

三季报显示,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稳定较快增长。国信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在扣除周期性很强的原料药子行业,以及去除个体公司对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的较大影响并扣除短期投资收益后,不考虑税率影响,2008年前三季度医药上市公司收人同比增长1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1%,毛利率继续提升,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上市公司整体内生性增长良好。

三季报数据确立了2008年医药行业全年高增长趋势。光大证券预计,2008年医药行业收入增长18%-20%,净利润增长35%-38%。

成长性和防御性特征突出

对于2009年医药行业的盈利增长,光大证券分析师姚杰认为,有必要调整“医改”预期,从乐观偏向谨慎乐观。回顾医药行业2007年的恢复性增长,2008年维持高增长,其最大的基本因素是需求的扩容和政策的真空期。但是随着2009年“新医改”的深入,药品价格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等措施的推出,终端药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很可能导致部分企业盈利模式和盈利增长的不确定性。预计2009年医药行业盈利增速将回落,主要是2008年的高基数和行业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所致。

分析师预计,2009年医药行业收入维持18%增长,盈利增长预计在25%或略低。原料药企业盈利增速回落将会拉低2009年医药行业整体盈利增速。

国信证券认为,尽管2009年医药行业利润增速将放缓,但成长性和防御性特征仍突出。10月份医药板块指数下跌15.03%,而同期上证综指下跌21.48%,医药板块跑赢大盘6个百分点。医药行业估值显示,2008~2009年平均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6倍、20倍,部分优质股票已经具有较高安全边际,维持行业“谨慎推荐”评级。

关注龙头公司

对比1~8月各个子行业与主要上市公司的增长和盈利水平数据,可以清晰的看到,各子行业的龙头公司大多表现出超越行业平均的增长和盈利水平。

“随着行业竞争秩序趋于规范,龙头公司积累的核心优势会愈加明显。”分析师表示。

2009年市场对医药板块的投资将更倾向优质白马股。分析师建议继续持有能够超越行业平均增速、满足市场增长预期的细分医药龙头,并建议目前关注2009年稳定增长、现金流良好、估值具相对优势的品种。光大证券建议选择有确定性、可持续增长的公司,注意部分医药公司走势分化。重点推荐“医改”扩容直接受益的医药商业企业:南京医药(600713)、国药股份(600511)、一致药业(000028)、复星医药(600196);普药投资机会的华北制药(600812);增长确定性高的康缘药业(600557)、千金药业(600479);细分龙头科华生物(002022)、上海莱士(002252)。

南京医药(600713):经过多次外延式扩张,已成长为全国第五大医药商业流通企业,龙头地位日渐显现。

公司作为国内首家医药流通类上市公司、全国最大的医药商业企业之一,以及全国药房托管先行者,继续实施“调整转型,创新再造”的总体战略,已建成了跨地域、覆盖人口达2亿的市场网络平台和现代药品物流体系终端,客户覆盖率超过35%,成为华东地区最重要的医药采购供应中心。公司业务经过全面转型,依托南京模式重新改写医药产业价值链;盈利模式从获取药品差价和供应商返利的微利盈利模式转向家电连锁式具有定价能力的盈利模式,使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终端控制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篇3

“ 健康产业是一个安静的避风港。”渤海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马霏霏说, 老百姓对健康产业有着刚性需求,因此它在金融危机下成为了一个投资的安全地带。而风司负责人冯先生也认为,健康产业越是在经济下滑趋势下,越凸显资金避风港的优势。

二级市场热捧

事实上,自2006年开始,中国医药行业在内外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进入了长时间的调整期,整个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迷。但随着整个行业的恢复,目前医药产业已成了一个资金的“凹地”。特别是在一年多来的熊市中,医药板块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进入医药股的资金损失甚微,甚至还稍有盈利。

当医药股在二级市场平稳吸金时,整个医药产业都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2008年10月17日,北欧最大的实业控股公司瑞典银瑞达集团旗下殷拓亚洲有限公司,投资8000多万美元入股湖南老百姓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我们希望能把‘老百姓’做成真正国际化的国内医药零售龙头企业。”殷拓亚洲公司行政总裁霍建华告诉记者,“公司的基础非常不错,在国内能找到这样一家拥有规模优势、管理团队的企业,实在很不容易。”

智多盈投资分析师余凯分析,与金融风暴下的制造业相比,医药行业的确有较强的防御性。继国际风投于1999-2000年在中国形成第一轮投资高峰后,2007-2008年掀起第二波投资热潮。在当前全球的“艰难时刻”,他们“选择‘老百姓’,应该是看重其未来业务扩张及海外上市的预期。”

紧接着,美国礼来公司及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相继宣布其在中国的研发投资计划。前者是建立礼来全球研发中国总部,后者扩建其位于上海的研发机构、启用在北京新建的生物统计学中心,以及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签订科研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新药。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研发高级副总裁MCLUZEL表示,全球金融危机虽已让公司2008年的研发投资持平或略有下降,不过并没有改变他们对中国医药市场的投资计划。

“投股票、基金的都赔了,保值的黄金也有风险。最后回头来看,还是医药行业的防御能力比较强。”中信证券医药行业高级分析师贺菊颖说。

“最近来咨询投资医药行业的人增多了。”北京和君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清功说,有些人是一直看好健康产业,而另一部分人是由于其他产业不景气转过来投资。

受益医改机遇

在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长浩看来,各路资本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依然看好中国医药业的理由有二:一是医药产业是与人民健康相关的行业,有着刚性需求,受外界影响不大;二是中国医药行业受益于医改政策推出,全民医保将带来市场大幅扩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投资者,他们看中的都是这些。”

“最近出台的医改政策对行业整体是一个利好。”渤海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马霏霏说,医改中的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医保覆盖面等措施将意味着医药市场被整体扩容了,越来越多的产品涌向农村、基层市场。因此,资本开始投资医药产品。

2008年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征求意见稿)》,新医改的重点是基层医疗。截至2008年6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亿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81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8 . 1 5亿人。随着医疗保障体系的建成,至2010年我国每年新增医疗保险费用将超过2680亿元。如果按照其中50%的费用将用于购买药品来算的话,药品市场将有效扩大1300亿元以上。

分析人士认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仅可以拉动医药产业的产值,更能够提振其他行业的消费信心,对社会经济整体拉动能力可成倍增长。有数据称,每1亿元关于医疗保障方面的财政投入,可以拉动10亿元社会消费总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