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

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3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

财务风险是房地产企业所有风险的最集中的体现。若处理不好,会使房地产企业遭受巨大创伤,最严重的直接会导致企业破产。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波涛汹涌,充斥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作为其中的“弄潮儿”,房地产企业要想在波涛汹涌中一路当前,就有必要构筑坚实的屏障用以抵御风险,那就是构建属于房地产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

资金密集是房地产企业的特性,而且是最突出的特征。因此,在选取预警指标时,本文对与资金关系密切的指标予以重点考虑,以突出房地产企业的特性。其他的指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房地产企业特性进行选取。选取原则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禁得住推敲、具有成熟的预警经验。选取结果如下:

(一)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房地产企业所需资金量大,资产负债率高,应格外注意对偿债能力指标的分析,因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是财务风险最显著的特征。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2)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3)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4)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5)

已获利息倍数=税息前利润/利息费用 (6)

上述对房地产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选取,既考虑了房地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又考虑了其长期偿债能力。在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中尤其考虑了现金流对债务的保证程度,这符合了房地产企业“现金为王”的特征。短、长期指标相融合,通过计算各项指标数值,将结果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看出房地产企业在偿债能力方面的强弱程度,给各方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利的警示。尤其是房地产企业本身,通过对该项数值指标的分析,发现企业在偿债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使企业的偿债能力维持在一个较合理的水平,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有利一面,给房地产企业带来更大的财务杠杆利益。

(二)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影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大因素是偿债能力。除此之外,糟糕的盈利能力必然会加大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应设置一组反映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通过对该组指标的分析,透视房地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优劣状态。本文选取如下盈利指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 (7)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8)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9)

上述选取房地产企业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当中,净资产收益率是综合程度最强的指标,在杜邦分析法中,可以将这一核心比率进一步分解,通过层层分解,可最终找出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各个因素:企业的盈利能力(销售净利润率)、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资本结构(即偿债能力如权益乘数)。后文在预警案例的分析中,将揉合杜邦分析法对案例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更详尽的分析,通过指标间的串联关系,找出案例企业财务风险的问题所在。

(三)资产营运能力分析指标: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营运能力反映了企业在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效率。它也同样会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产生影响。资产周转速度快,会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也相当于企业增加了资产投入;相反,资产周转速度慢,企业的盈利能力会降低,相当于浪费了企业的资产,资产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相结合,对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才是全面具体的。本文选取房地产企业的营运能力指标如下: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0)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11)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12)

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快,说明了房地产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强,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也折射出企业管理水平较高,而这一点,恰恰是房地产企业的要害。当然,在进行这一项目的分析时,也要一分为二,不能因为只注重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而忽视了利用赊销来扩大销售渠道这一因素。存货在房地产企业中比重较大,应将该比率控制在一个较合理的水平,否则会导致资金的浪费。如目前在房地产市场当中,过高的空置率影响了开发商资金的周转,使房地产企业始终处于财务风险的风口浪尖上。资产周转率表明房地产企业运用其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在杜邦分析法中,它是一个桥梁,它把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使净资产利润率可以综合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业绩。

(四)发展能力分析指标:一个最终深陷财务危机的企业,一定会在危机爆发的前几年就显现了它的停滞不前的状态。所谓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的就是企业的发展能力与财务风险的关系。所以,在房地产企业,有必要选取若干显示发展能力的指标来揭示财务风险的状况,发展能力指标选取结果如下:

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 (13)

总资产增长率=(期末总资产-期初总资产)/期初总资产 (14)

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上年净利润 (15)

上述发展能力指标越高,表明房地产企业的市场前景越好,其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小。

上述选取的共15个财务指标基本上代表了房地产企业的特性,由它们作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预警,虽然在精确度上难以保证,但因为其简便、容易理解的特点,而且,在企业财务危机爆发的最近时间(前2、3年)其预警能力还是很强的。因此,它一直被广泛使用。本文将选取的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作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将引入前人已创造的经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下面就对几个最常见的、经典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作以简单介绍。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一)单变量财务预警模型:单变量财务预警模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Bevaer,他同时也是运用财务比率对企业破产情况进行预测的先驱者之一(另一位是Altman,下文会述及)。Bevaer首先从1954-1964选出79家失败企业和79家非失败企业(两类企业的行业、资产规模等都相同),他所选用的财务比率依然是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他增加使用了现金流量方面的指标。他认为:企业拥有的现金多越多、营运资本支出越少、负债越小,企业失败的概率就越小;反之,企业失败的概率就越大。Bevaer仔细考察了样本当中30个财务比率在企业失败前5年的差异情况,最后证明有5个财务比率对企业破产的预警能力较强,按预测能力高低依次排序是:现金流量/负债总额(预测准确率达87%);净收入/总资产(预测准确率达79%)资产负债率(预测准确率达77%);营运资本/总资产(预测准确率达76%)现值率(预测准确率达78%)。Bevaer构建的单变量财务预警模型获得了比较高的预警能力,但他的缺陷也是暴露无遗的:各个单一的财务指标有时在反映同一信息的时候,结果会不一致。这种片面性使得人们不得不另外探索一种更加精确、更具说服力的财务预警模型。

(二)Z模型:Z模型的创始人是Altman。Altman和前文所述的Bevaer被并列称之为运用财务比率来预测企业破产情况的先驱。他们二位这种具有开创性的研究为后来的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ltman同时也是第一个使用多变量技术来判定企业财务危机状况的学者。他克服了Bevaer创建的单变量模型的缺点,将多个财务比率结合起来,将这些财务比率融入同一个方程式来解释和判别企业的财务状况。Altman所带给人们的这种综合分析问题的思想,在对企业财务危机预测研究方面,影响是极其深刻的。Altman的Z模型创建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Z-socre模型阶段。这个阶段的模型主要是针对上市的制造业研究的,Altman选取从1945—1965年间的33家破产企业和33家同类型、同规模的正常企业为样本,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从一开始选定的22个财务比率中敲定5个变量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构造出一个多元线性函数,命名Z-socre模型,其表达式为:Z=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其中:

X1=营运资本/总资产;X2=留存收益/总资产;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4=普通股、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总负债;X5=销售收入/总资产

上述表达式中,变量前的权重系数是按照变量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程度大小设置的,经过加权计算之后得到的Z值代表企业综合风险值。通过它与设定的临界值对照,就能知道企业财务危机的程度。上式中临界值的规定如下:Z—socre>2.765表明企业具有较好的财务状况,破产机率小;Z—socre

第二,Z2模型阶段。上述Z-socre模型只针对上市公司,且只面对制造业。而事实上,许多处于财务危机的公司是没上市的,故直接用Z-socre模型预测,其准确性就遭到了质疑。针对这种情况。Altman重新对Z-socre模型进行了修改,形成了Z2模型和Z3模型,其表达式分别如下:Z2=0.717X1+0.847X2+3.107X3+0.42X4+0.998X5适用范围:用来预测非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状况。此处表达式中,X4的含义与Z-socre中X4不同,更改为所有者权益/总负债。此时,临界值的区间规定及意义如下:Z2≥2.99,表达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极小,企业财务状况良好;2.7≤Z

第三,Z3模型阶段。Z-socre模型的缺陷在于只针对上市公司,只面对制造业;Z2模型的缺陷在于只针对非上市公司。而在我国,是难以获得非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的。故对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研究时,不能直接使用上述两个Z值表达式。Altman的Z3模型克服了我们的难题,Z3模型是用来预测非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的,它的表达式是:Z3=6.65X1+3.26X2+6.72X3+1.05X4。此表达式中,X1,X2,X3,X4的含义与Z2式中规定是一样 的。临界区间规定如下:Z32.9,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良好的,可不考虑破产的可能;1.23≤Z3≤2.9,表明企业财务状况有问题,须严加注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若积极面对,企业才能摆脱困境。本文中,鉴于Z3模型的适用情况,笔者将直接选用Z3模型作为本文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另一组成部分,直接用Z3模型来对后文的案例企业进行财务风险分析,计算Z3值,判别其财务风险的大小。

篇2

房地产业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房地产行业自身的发展速度较快,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所生产的产品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地产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房地产行业也在关注中成长。同时,行业参与的主体数量越来越多,房地产行业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我国房地产行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赢取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显的尤为重要。企业战略可以按照层次不同进行划分,职能战略、竞争战略和公司战略是企业发展的三个重要战略。职能战略主要发挥财务战略、营销战略和人事战略作用,财务战略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财务战略需要以价值分析为基础,在企业发展战略统筹下完成。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在促使企业发展中发挥战略作用,可以实现企业财务资金均衡流动和有效配置,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目标是维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处于长期盈利状态下的战略性思维活动。财务活动是企业若干战略活动之一,所以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战略就是企业发展战略,因此财务战略是房地产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形成一个有机组合。[1]从房地产企业发展角度看,总体战略主要分为财务战略和企业战略,财务战略在企业战略中发挥特殊作用,从房地产企业的内部发展角度分析,可以保证企业内部战略能够有效执行。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在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的同时,对企业其它战略顺利实现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把财务战略与其它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把其看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战略。财务战略需要按照房地产企业其他战略的规定指定相应的措施和战略规划,保证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房地产企业财务筹资战略分析

筹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活动,筹资的目的是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的需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需求较大,因此筹资是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活动之一。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筹资需要解决资金流转和企业生产特点的周期性问题、企业的总体战略与财务战略筹资的关系问题、企业经营过程中可利用筹资方式问题等。筹资被看成是房地产财务战略的重要战略之一,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性行业,筹资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大都采取扩张性战略,具体表现为不断扩大项目开发,企业在扩张过程中需要财务杠杆的支撑,具体实施过程中只有不断筹资资金才能更好的满足项目扩张的需要。[2]房地产企业融资最终是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进行融资工作的前提需要对资金状况进行预算,从房地产企业的特点,所拥有的资金状况与项目开发所处的阶段有着紧密的关系,只有通过准确判断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预算资金与实际项目开发资金相差很大的状况。如何预算不准确,一方面会导致资金过剩,另一方面导致资金短缺。两种状况对企业发展来说都会产生损失。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入项目和现金流出项目之间不平衡,对资金链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者应该准确把握企业资金运转状况,才能更好的做好融资工作。

我国的金融市场与西方国家相比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各种政策性限制较多,因此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分析,银行仍然是房地产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主要渠道。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银监会对银行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银行的风险控制体系逐步建立,因此房地产市场的银行融资门槛越来越高,单一的银行途径融资已经不能满足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同时,采取单一的银行融资方式也会加大银行投资的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强,一些现金的融资工具逐步在我国形成,随着金融资政策的完善和发展,我国房地产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模式正在形成。从房地产行业自身特点看,所需资金密度大,项目开发周期长,资金回收周期长。按照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策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土地和资金,所以房地产行业在实施过程中能否顺利融资时关系到发展的根本问题。

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的问题分析

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具有自身的特点,财务战略与其他相关战略之间的整合能力差。企业战略应该是从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出发,代表企业的最高战略思想。其主要特点是从企业的全局出发,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外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保证各种资源处于优化状态。企业职能战略主要是从生产、研发、财务、营销、人事等职能部门按照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的策略和规划,可以看成是企业战略的细化,主要是从职能具体状况出发进行分析。[3]企业战略中财务战略发展重要作用,财务战略的制定和规划必须以企业战略为依据,同样需要与企业职能战略相比配,企业战略体系是企业发展重要指导方针,房地产企业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战略体系作指导,房地产企业战略体系主要是从企业财务战略和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两个角度出发,对企业进行整体规划。只要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种职能整合性差的问题。房地产企业发展过程中只有把财务战略放在突出的位置,才能协调好各种职能,才能保证整个企业协调发展。

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战略状况看,财务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突出。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的顺利实施与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紧密的联系。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虽然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激励机制,所以对财务战略的实施产生严重的影响。从房地产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看,只存在委托的关系。房地产企业的状况决定了信息的不对称,因此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相关的道德风险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偷懒现象,主要体现为经营者的付出与获取存在不协调性;二是机会拥有现象,具体体现为经营者所付出的一切努力不是为了所有者利益而是为了自身利益。如此状况必然导致企业的财务战略无法顺利实施和执行。

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财务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财务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财务战略无法顺利实施。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评价体系相对比较落后,仍然采取传统的方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需要。当前财务评价存在的问题是过于注重短期效果,因此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无法顺利实现,传统的财务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房地产企业传统财务评价方法对公司财务业绩的评价较多,财务评价的指标采取直接计价的模式,因此从根本上忽略了非财务指标不可直接计价的特点,对非财务指标的计价因素没有考虑。如果按照此模式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会出现全面财务评价的不准确性,严重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财务战略的有效性很难实现。

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的改进策略

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需要在实施和监管方面加大力度。财务战略需要合理的监管和实施才能实现效果,才能全面有序的向前推进,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实施周期长,资金周转时间长,因此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尤为重要。财务战略主要是从目标和方向角度实施,政策是实现目标和方向的标准和规范。[4]房地产企业在预算过程中必须把政策规范和战略目标放在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各种策略和方案,才能保证财务战略顺利实施。房地产企业只有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保证财务战略的实现,全面预算必须坚持广泛性和全面性原则。实现财务预算与销售预算和生产预算的全面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务战略与人事、生产、营销等职能部门的战略目标同时实现,才能促使房地产企业全面发展。主要全面协调房地产企业发展的各种战略目标,才能保证各种战略顺利实现。

全面实施房地产企业财务激励机制,只有完善财务激励机制才能保证财务战略顺利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从现代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特点看,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只是一种委托的关系,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明显,因此道德风险问题会发生。所以企业应该根据按照经营索取权的分享模式建立现代房地产企业财务激励机制,把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财务激励机制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比如对部分核心员工实现股票期权制,从根本上避免传统薪酬分配的不足,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体现。实现管理者利益与投资者利益互动完全绑定,从而促使管理者长期关注企业的价值实现和发展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奖金与企业业务完成率之间的关联性促使企业发展,促使相关人员竭尽全力完成企业财务目标。

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具备战略意识和竞争观念,从财务文化和财务意识角度看,财务战略管理必须要求企业上下按照竞争意识的标准处理问题,把企业战略管理作为核心任务,必须重视知识和智力资源的充分发挥。只有协调好企业内部发展的各种资源,才能提升企业发展的竞争力。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协调,才能全面树立理财经营理念,才能全面收集和利用有价值的财务信息,为企业实现跨越发展创造条件。房地产企业发展过程中要重视财务决策、筹资、投资等工作的协调,实现合理的利润分配。房地产企业的理财环境是实现财务战略的根本出发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理财环境,充分把握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同时需要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合理有效的财务战略。按照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策略制定相应的财务目标,才能保证财务战略顺利实施。

房地产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形成可以有效解决企业投资风险问题。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无法预料的风险问题。[5]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与预计的财务状况存在很大的不同,房地产企业在财务战略中应该采取积极的短期财务预警措施,才能保证项目投资的顺利开展,从根本上防范财务风险的产生。财务风险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其主要是从企业长期投资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房地产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对项目投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从源头上解决企业投资风险问题。房地产企业的财务评价分析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只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测,才能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合理的财务战略。

参考文献:

[1]、高明编著,房地产企业财务策略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25

[2]、马组任编著,房地产企业酬资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90-93

[3]、刘广仁编著,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7-69

篇3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二、财务预警的方法

财务预警方法可以为传统的财务预警方法和基于计量方法的预警模型。

1.传统的财务预警方法

(1)单一财务比率法。单一财务比率法是指将某一项财务指标作为判别标准来判断企业是处于财务危机状态还是非财务危机状态的一种预警方法。常用的财务比率有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2)财务比率综合计分法。财务比率综合计分法是选择多个财务比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计算综合财务指标,以此来判断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常用的财务比率综合计分法主要有沃尔评分法和综合评分法。

2.基于计量方法的预警模型

(1)多元线性判定模型

该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

从长期的研究结果看,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在破产前一年的总体判别准确度高达95%,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是计算工作量很大;二是在企业破产前一年的预测中比较准确,但在企业破产前二、三年的预测精度大幅度下降。

(2)多元逻辑回归模型

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目的是寻求预测对象的条件概率,从而据以判断观察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它的优点是不需要严格线性假设条件,应用更为广泛。缺点是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设计

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设计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财务危机监测系统设计、财务危机识别系统设计、财务危机诊断和评价系统设计。

1.财务危机监测系统设计

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监测的对象是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因而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监测系统包括核心财务指标的监测、财务支付能力的监测、财务结构风险的监测、战略风险的监测和市场风险的监测等,因此财务危机监测系统设计可以根据其系统组成进行。

2.财务危机识别系统设计

财务危机识别系统设计应该根据财务危机的形成的路径进行。有关专家研究发现,诱发企业财务危机的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费用水平升高诱因。费用水平升高造成盈利能力下降,自有资金出现不足,导致资金周转不灵,企业不得不增加负债来弥补资金缺口,形成恶性循环,巨额负债无法偿还是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二是销售收入下降诱因。销售收入下降诱因形成的财务危机路径与费用水平诱因完全一致。三是过度扩张的投资策略诱因。过度扩张的投资策略将导致资金周转短缺,企业不得不增加负债来弥补资金缺口,巨额负债无法偿还将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3.财务危机诊断和评价系统设计

财务危机诊断和评价系统的功能是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结果以及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以发现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恶化迹象的系统。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杜邦分析法和综合财务指标评价法等,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设计财务危机诊断和评价系统时,应结合所应用的财务分析方法进行。

(1)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综合评价企业财务问题和财务状况的指标分析方法。

利用杜邦分析法可通过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找出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资产净利率,而资产净利率的下降可能是销售净利率或资产周转率下降引起的,以此类推可得资产总额上升的原因可能是流动资产的上升或长期资产上升造成的。它利用对综合财务指标――资产净利率的层层分解,可以寻找出引起资产净利率下降的真正原因,以便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综合财务指标评价法

该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企业效绩的基本内容,围绕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选择了8项基本财务比率;同时,选择了16项修正财务比率及8项评议指标建立逻辑严密、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体系结构。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个立体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企业的效绩及其变动过程。

目前,房地产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与房地产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速度极不相称的是房地产企业预警工作却步履蹒跚。随着近几年来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的推行,特别是央行不断加大金融调控政策的力度,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单一的财务预警指标弊端渐露。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企业要健康稳步发展,必须构建合理的现金流量指标预警体系。

房地产企业可充分利用上述方法进行财务危机的诊断与评价。

四、结论

可持续财务预警机制作为衡量企业价值实现、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具有监测、信息反馈和预警的功能。当在企业价值实现过程中出现潜在危机时,预警机制能及时找到导致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以使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出有效的措施,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完善财务预警机制,这样可以更好的掌握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有利于企业财务的稳定,对其生产经营及发展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龙胜平.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求索,2007,06.

[2]王晓曼.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J].建筑,2007,11.

[3]徐淼.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预警初探[J].会计之友,2006,07.

[4]夏向军.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财务预警体系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09,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