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医疗科研设备

医疗科研设备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6:1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医疗科研设备,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医疗科研设备

篇1

引言

我国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比例增加。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突发病症时老年患者往往失去最佳抢救时间,最终造成遗憾。由此,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会不断增加。SQS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搜集老年患者身体健康数据,并实现与手机APP端,社区医院端数据互联共享,让社区医院提高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的掌握程度,让儿女可以实时了解到老人的身体状况。突况时,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一键急救功能,为生命安全增填保障。

1 项目定义

在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超过2.7亿人,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心脑血管疾病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家人无法及时了解到亲属的病情,对专业的检查数据不能解读。然而,心脑血管疾病黄金抢救时间也仅仅只有4分钟,突况时,由于患者表述不清或者未能拨打急救电话,导致急救延迟,危及生命。

移动医疗的话题在近年来被炒的越来越热,很多公司都纷纷进入这个领域。原因是:这个产业体量很大,在中国医疗服务大概是2万亿-3万亿人民币的规模,占GDP5%~6%的比例左右。根据艾媒咨询(iiMediaResearch)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18.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7.7%。预计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达到125.3亿元。按照GSM对移动医疗行业测算标准,医疗设备厂商和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占比约39.83%。预计到2017年,中国可穿戴便携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将接近50亿元。

从用户群体上讲,今天我们也能感受到,在医疗服务市场,健康管理的市场的主体消费人群和消费需求正在形成。年轻人未来也将越来越无力承担家中老人突然生病带来的巨大经济成本压力和生活秩序的混乱,而患病老年群体也越来越希望能够真正的了解自己的病情,并且他们会对疾病前兆判断的工具和服务,形成越来越强的依赖。

目前,在健康医疗领域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及时发现和预警身体的健康异常。传统情况下,会通过年度的体检来实现这一要求。但是,体检时间跨度大,地域的覆盖能力不足,人们纷纷把眼光转移到可穿戴式设备上,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患者身体数据的监测、传输。但是,市场上大多数的可监测穿戴产品并不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产品SQS应运而生,SQS是一款主打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在突发状况时,进行一键急救的软硬件结合产品。

2 用户研究

首先,我们将我们的用户群进行了分类。但在查阅资料,走访调研中我们还发现,部分老年人患者在平时处理一些简单的健康问题时也不一定就直接选择公立医院,有时也会选择距离较近的社区医院。社区医院虽然医疗资源不如公立大医院丰富,但足以帮助患者解决小的就医问题,它设立的本身也是为了缓解公立医院的就医压力。所以,我们将用户群体分为了四类: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患者家属、社区医院、急救中心。

针对这四类用户,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现状:(1)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有突发疾病隐患,不能解读自己身体疾病数据,子女不能长期在身边陪伴;(2)患者家属:不了解父母身体健康具体情况,对急救流程不了解,遇到突况不能及时赶到患者身边对患者施救;(3)社区医院:离患者距离较近,医疗资源设备有限,与周边患者互相信任度不够深;(4)急救中心:时间紧、任务重。

根据现状我们进行了实地的问卷调研、访谈调研总结了以下痛点:(1)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时需要及时的救助,发病严重时可能无法自行通知急救中心和家属,地理位置描述不清耽误救援时间,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无法解读自己的疾病数据;(2)患者家属:家属无法实时了解患者情况,没有办法再患者突然发病时提供帮助;(3)社区医院:就医群体主要是老年人,大多是小病,社区医院患者较少服务范围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病情提供好的建议,与患者居住距离近可以提供一些急救服务;(4)急救医院:主要负责院前抢救,急救路线不够通畅。

3 市场分析

针对SQS的用户群体我们进行了小范围市场调查。其中,在对老年人群体的调查中,对穿戴设备的认知度及了解途径显示,在样本中有32.1%的人知道穿戴设备,而了解途径通过互联网的人数最多。老年人群体对医疗可穿戴设备的认知度不高,大多数用户是通过网络了解到可穿戴设备。相比业界,目前对可穿戴设备概念的热捧,可穿戴设备厂商对消费者的宣传推广较为薄弱。用户真正能体验到的可穿戴设备屈指可数,大多停留在概念阶段,医疗可穿戴设备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调查表明,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是老年人购买医疗可穿戴设备的最主要原因。由此可见,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需从产品功能性上发力,注重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同时也不能忽略价格、款式等其他因素。大多数老人会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选择购买医疗可穿戴设备。老人对产品的接受程度较高,主要是方便,快捷,使用简单,但在购买上,更注重医生的意见和价格。而作为家属,用户对现有app端下载和使用的还不多,但是大多数人对其有多了解。社区医院方面社区医生对医患监测平台的了解和使用程度不高,但是在访谈中社区医生提到一些大医院医生使用短信电话方式监测病人病情。

4 SQS产品概念设计

我们的用户群体有患者、家属、社区医院、急救中心四类,所以,我们分别进行了平台端设计。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SQS手环穿戴端。就我们对国内外市场上现有可穿戴设备进行调查,目前主要有五种针对心脑血管方面的可穿戴设备,像是:”美国产ZIO Patvh、台湾产Phyode W Me以及WCD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并不全部具备外形小巧,使用方便的特点,也并不完全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另外,这些设备只能让患者自己或是医生监测到身体信息,不能提供突况下的更多服务。

SQS产品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设计了手环并重新定义了手环的功能,它具有一键式救助、实时监控患者体温、血糖、心率和GPRS定位三大功能。手环可监测的实时数据发送给家属和社区医院。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患者也可通过手环上的一键求救按钮,发送紧急求救信息给急救中心,同时自备GPRS功能帮助急救中心更清楚地确定患者的位置。SQS手环外形小巧,信息收集方法简单易行。由于采用多种传感器设备,数据的测量和传输精准,测量的心率,血糖,体温也是临床医生需要的重要数据,通过传输实时数据实现手环和app互联。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来说,SQS操作也更容易上手,让老年人也可以通过使用智能互联网产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对他们来说SQS是一份生命安全保障,它快捷而有效的一键急救功能,让老人用得安心,放心。

(2)患者家属――app端。目前国内医疗类APP还是起始阶段,app功能和服务主要是提供查询、咨询、医院挂号等,并且通过亲身使用现有app体验,我们发现它们并不能真正有效的帮助患者解决自身问题。我们设计的SQS产品app端能够实时清晰的反映家属的身体情况,让患者家属通过移动端的数据传输就能及时了解到患者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病患状态。并在突况下定位到患者的地点,方便家属及时做出反应,同时也可通过健康日历来查阅往日数据。同时这些数据的记录也能方便医生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对于子女来说,有了SQS,只需安装与SQS设备配套的APP,就可以在他们忙碌的工作中,建立一个快速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的通道,实时掌握患者的健康状况。对他们来说,SQS是一款带感情的产品是一种对患者的关心与关爱,弥补了子女对于不能实时陪伴患者身边的缺憾,也让生命安全多了一层保障。

(3)社区医院――社区医院专用平台端。SQS的社区医院平台用于社区医生监测患者信息,对用户和医院意义重大。社区医院平台能让社区医生为用户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提醒,同时为人力物力和资源相对不足的社区医院提供快速,低成本的信息服务,实现患者身体情况信息的互通,增加社区医院的利用率。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医院的信任程度,社区医院也可以根据数据为居民做一些简单的开药治疗,从而减轻大医院负担,为社区医院自身带来一定收益。

(4)急救中心――急救中心专用平台端。SQS急救中心平台能够清晰快捷地为急救中心提供定位和实时身体数据的服务,减少急救中心在接受被急救者信息时,因病情严重不能求救等问题,做到120急救电话通讯率百分之百,缩短快速反应时间。一方面通过该平台,调度员应用电脑屏幕上的地址信息,和患者身体指数能迅速精确掌握呼救人的所在地址,在下达指令时能清晰明确的表达位置及患者身体指数,让急救人员了解患者第一手信息提高急救效率。SQS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搜集老年患者身体健康数据,并实现与手机APP端,社区医院端数据互联共享,让社区医院提高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的掌握程度,让儿女可以实时了解到老人的身体状况。突况时,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一键急救功能,为生命安全增填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涛,田桂杰等主编.《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杂志》2007年01期《体温与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关系的研究》.

[2]王愉著.互联网产品视觉设计――风格篇.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

篇2

【Abstract】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hospital management, is a system engineering. According to our hospital equipment status quo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how to find a suitable for TCM characteristic management way, strengthen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to reduce the medical service cost, improve service performance were discussed.

【Keywords】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explore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设备已成为现代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医疗设备管理,医学工程科学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态势,医疗设备管理已不是一项简单的物品管理和财产管理,而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医疗设备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高低和医疗服务成本。是解决“看病贵,”提高卫生服务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我院是以中医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随着医疗业务不断扩大,现有内、外、骨、妇、儿、中风、脑病科等科室。多年来医院在很抓医疗质量的同时,加大了对全院医疗设备的投入及全面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医院的技术人才,药学基地,科研优势。以急诊、骨科、中风三大国家级重点科室为龙头,肝胆、心血管、内分泌等市级重点专科为特色,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如何在设备采购、管理、使用、维护等方面走出一条适合中医特色,适应医院快速发展的设备管理特色之路,如何在科室建设,设备管理,制剂,科研水平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长足发展,是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系统工程。

我院设备现状统计和分析

我院2000年前规模很小有200多张床位。医疗设备投入只有603台件,价值385万元。2000年后门诊综合大楼启用,医疗业务迅速增长,病床数到600多张。医疗设备投入大量增加。到2009年全医共有医疗设备1672台件,价值3882万元。其中近十年设备投入占90%以上。现将我院2000年-2009年近十年设备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我院设备构成分五大块,诊断、治疗、手术、制剂、科研。从调查表看出2000年前医院对医疗设备投入较小,诊断治疗手段少,主要凭医生经验和传统手法进行。病人看病周期长,病情确诊不够准确。中药炮制手段很简单,制剂水平一般。科研水平频频。2000年-2009年医院投入大量诊断、治疗、手术、制剂、科研设备,其中诊断设备占46 %,购置如CT,800MAX光机,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监护仪系统等大型诊断设备.提高了医疗诊断水平,病人确诊率提高,医生能更准确制定诊疗方案。治疗设备占30 %,主要以中医特色治疗设备为主。购置如光子嫩肤仪,自动温热间歇牵引系统,三维微波治疗仪,双通道磁热振治疗仪,光动力治疗机,结肠透析机等治疗设备。手术室设备占8 %,购置如麻醉机,电切镜,关节镜等设备。通过传统中医手法和现代中医特色治疗设备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中西相结合的手段, 有效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病人治疗时间,解决病人“看病贵”问题,有效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药制剂设备占 13%。从传统的手工制作发展为有丸剂生产线,口服液生产线等一定规模的东西湖药学制剂基地。自动煎药包装机的应用,解决了病人中药难煎的困难。现在病人喝中药象喝牛奶一样方便,而且便于携带。科研设备占3 %,科研设备的投入,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并将成果运用到临床。

强化设备管理

降低医疗服务成本

1、提升设备管理层次,做到决策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涉及到医院各方面利益。为便于协调,强化管理,医院实行设备预算制度,各科申报填写大型医疗设备论证表,通过设备采购委员会负责购置计划论证,议价等前期工作。由设备科完成设备购置,验收,管理工作。此举有效避免了设备引进的盲目性,使引进的设备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效能。

2、实施设备全程管理,做好各环节管理

实施医疗设备全过程管理,充分发挥最大效益,将是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课题。医院着重抓好设备立项,采购以及管理、使用、维护等环节。

(1)设备立项。根据我院中医特色。进行购置设备用途,已有设备,经费来源,效益论证,回收年限等可行性论证,拟购医疗设备的特点、用途、功能、临床价值,提交医疗采购委员会讨论后,由院办公会形成决议。

(2)招标采购与验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引进竞争,大型设备的采购必须经过政府统一招标,一般设备采取内部议标,通过同类产品及公司实力的比较,为医院引进质优价廉的设备。并做好设备验收。同时增加设备采购透明度,堵塞设备采购环节中的漏洞,防止腐败。

(3)设备建档。通过建立设备档案,实现所有设备的档案微机化管理。数据记录包括该设备档案名称、型号、厂家、类别、使用科室、售后维修等。科室只需提供有关该设备的任何一条信息,就可直接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所需资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设备使用管理。在使用过程中,建立医疗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要求设备使用人员、维修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完整地记录使用维修情况,严格按照维护保养条例定时对各类设备进行保养。从而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设备的效益,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有效地保障了临床科室的需求。

(5)设备维修管理。随着医学仪器的集成度大大提高,仅凭我院自身维修人员和技术已很难满足需求,为此,我院充分利用设备的售后服务维修保障模式,依靠社会力量做为保障工作。对于大型如CT、彩超、X光机等采取和厂方签定维保合同方式。实现设备维修的有效保障,满足医疗业务的正常开展。

结语

总之,在没有增加病人负担的情况下,通过加强医疗设备管理,合理配置,堵塞漏洞,节约资金,可提高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思考和建议

篇3

一、成本效益管理法概念及原则

成本效益管理法中,遵循配置原则、经济原则、实用原则和效率原则。其管理原则强调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规模、承担的功能、提供的服务量、服务范围、技术力量、人员配备来考虑配置必需的医疗设备,以满足医疗、科研、教学的需要。

二、实行放射影像设备的折旧成本效益核算

1.为了提高放射科员工积极性、成本意识和责任感,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提高设备使用率,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院科室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放射科室医学影像设备实行有偿使用,成本折旧,纳入科室成本核算。

2.采用年限平均法,该法又称直线法,其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x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月折旧率。

3.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根据1998年国家财政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院财务制度》(财社字[1998]148号)中医院专用设备的折旧年限参考建议,结合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每台设备实际工作量情况,对放射影像设备折旧年限定为:折旧年限为6年的有CT、DR、MR、胃肠机;折旧年限为8年的有C臂血管介入机、乳腺钼靶机。

三、实行放射影像设备维修保养成本效益核算

1.对于放射影像重点设备及使用率高的高精设备,科室每年一般会购买保修(如CT、MR、DR等)。技术维修采取内部计费方式,所收费用以成本形式计入科室支出。技术维修费用的构成:综合维修费=零配件费+耗材费+专用维修设备费+运输劳务费+技术服务费。

2.对于许多设备的小故障或软故障,科室技术员通过咨询工程师或自学排除故障,为医院科室节约大量维修费用。

从表中可知,通过对放射影像科影像设备成本效益管理,提高职工成本意识,增加员工责任感,2012年为医院节约维修费11.4万元。

四、放射科影像设备的教学、科研业绩考核

1.大型医院特别是高校附属医院,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要顺利完成这些任务,需依靠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医疗设备。

2.由于教学科研业绩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结合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是高校附属医院的特点,通过对教学科研的考核,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按照科研项目、成果的质量和数量按科研积分给予奖励。鼓励职工参与教学和科研。

五、放射影像设备成本效益分析

1.通过成本效益管理,使维修合同成本大大降低,2012年医院购买大型影像设备全额保修合同仅CT和MR,在签订MR维保合同时,还要求公司免费移机一次,为2013年放射科搬家MR移机节约了近20万元,另根据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放射影像设备使用具体情况,血管介入机、DR及乳腺钼靶机、胃肠机2012年均未购买维保合同,为医院节约50余万元,合计节省资金70多万元。

2.未购买维修合同的影像设备,在维修保养方面由于实行成本效益核算,加强管理,科内控制度完善,责任心和成本意识增强。

3.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作为高校附属医院,完成各项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教学科研任务顺利完成任务。

总之,我们通过对放射科影像设备应用成本效益管理法的实施,使放射科整体影像设备的确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