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6:1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关键词:小学生;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238-01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自控能力较差,主动学习的意识薄弱。对小学生而言,注意力的好坏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课堂40分钟时间很宝贵,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尤为重要。所以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我们教师从课堂入手,调动学生上课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采取多种方法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克服学生的不稳定情绪,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学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一般是7至13周岁左右,这时,学生开始进入发育期,个性开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泼好动、易受影响,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注意力是一种基本能力,它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必要前提,是获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少年儿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质。良好的注意力素质有助于教学的学习;反过来,数学的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是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这一基本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成绩。
二、自然引出,水到渠成,让学生爱学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其无意注意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凡是学生完全不熟悉的东西,或完全熟悉的东西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经验引出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声情并茂,讲练结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才有趣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例如:在教乘数是3位数的乘法时,借助于学生已掌握的乘数是2位数的乘法知识,我引导并帮助学生逐步解决课本上准备好的题目,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了新知识。在讲解准备时,教师有意让学生初步认识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是关键。学生的知识经验一方面来自原有的知识,另一方面来自生活经验。由于我坚持按照教材的实际,在教学中区别情况加以运用这些知识,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了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乐于接受,从而由被动变为主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新知识,知识面也在不断拓展。
三、合理组织,及时鼓励,张弛相间,让学生乐学
有首歌这样唱:“鸟儿要奋飞,老师的鼓励是翅膀;花儿要浇灌,老师的微笑是甘露。”。大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何况小学生。如果想让孩子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所进步,老师就要认真观察,及时给予鼓励,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教学中要多夸夸孩子们,让他们在你的表扬声中点滴进步。
由于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性还较差,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三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自然的引入已使学生兴奋的情绪得以稳定,注意力有了方向,学习的劲头十足,精神高度集中。在此基础上,讲授新课成了中心环节,教师应抓紧时机在上半节课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内,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阶段,让学生对新知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师生可以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对新知识加以理解和运用。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教学思想的熏陶,有助于课堂教学最大作用的发挥。达到了最佳学习效果,提高了课堂效率。正是因为合理组织,及时鼓励,张弛并用,学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的学习知识,充分的利用了课堂,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分析
1、学习内容呆板学生不感兴趣。如果对课堂上所学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学习对小学生而言是一件苦差事,需要相当大的意志力去集中精神。意志稍一薄弱,注意力便会分散。如:在课堂上小学生不喜欢看着黑板听老师讲某个字要注意哪一笔画,稍微一走神,再写这个字的时候,出错率就会很高。这也是造成小学生成绩较低的主要原因。
2、学习环境杂乱无章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容易分心往往跟学习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如学习时周围嘈杂,学习环境杂乱无章,空气污浊,环境过于空旷冷清等。如:课堂上让大家完成习作时,有小学生在哼儿歌,有小学生在背古诗,还有的在听外面传来的声响,致使想认真习作的学生也没法安心写作了。
3、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使孩子养成严重的依赖性。由于观念、素质、情感等因素,家长往往过度溺爱孩子,甚至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严重的依赖性,缺少自主性和自理能力,以至独立学习、做事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有的家长替孩子做作业,学的什么内容小学生自己都不知道,也就不能在课堂上去集中注意力学习。
4、老师的教育方式过于死板,不善于引导,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权。老师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方式方法过于死板或是陈旧,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感官,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组织一堂课的时候,只局限于备课,忘了把学生也“备”进去,没有从学生的需要及兴趣出发,往往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被动,学的苦,教学效果差,学生没有兴趣,事倍功半。
5、教师的目标任务不能明确分层。课堂上,教师目标任务不能分层,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差异,违背了新课程的教学原理,所以只有少部分优秀学生在课堂上互动,对上课感兴趣,而大部分学生只能跟着别的好学生顺其自然学多少算多少,时间长了,就对学习失去了自信心,课堂上自然也就不注意了。
6.教师关心了解学生心理不够。好多教师,只知道埋头苦教,从来不研究学生,不深入学生实际生活,所以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找到原因,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听讲。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集中注意力的培养
1、 “温故知新”法。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地把新材料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如通过启发,就有可能把新材料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
2、 “兴趣引导”法。要想让学生引起注意又能维持注意,兴趣是很重要的。人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课堂教学的内容越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就越符合学生的需要,也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更加集中。例如在讲数学知识时,联系一些身边事,或是让学生编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题,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这样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除了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外,教师还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力求教学结构的合理化、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现代化、形象化、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游戏是他们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可以训练孩子注意力,激发孩子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让他们在活动中求知。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从而激起求知、探索、操作等学习意愿。若教学内容过深,使小学生畏而却步,会降低学习兴趣;若学习内容过浅,唾手可得,也会丧失学习兴趣。要从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注意深浅得当。三是充分挖掘学科知识中的兴趣点。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特点,小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往往是由该学科特别有趣所引起的。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科知识中那些使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如语文的文情诗意,数学的一题多解等,以期引起小学生对教师课堂内容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能否把学生由“课下”导入“课上”,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我们可以结合小学生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在课前三分钟开展每课一歌、有谜同猜、绕口令等活动,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巧妙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即使在教学秩序比较差的班级,只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几乎都能集中注意力,进行一定的思考。为了迅速处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在引入新课时,通过巧妙地设疑提问,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钳住。实践证明,猜谜引入法、游戏引入法、直观引入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唤起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同时,刺激大脑兴奋中枢,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10_15分钟左右,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如果将他们的学习当作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将会使他们的兴趣荡然无存,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彩,注意力分散。据此,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1. 利用游戏、比赛。英语教学游戏和比赛简单易行,是培养学生情绪和注意力的有效方法,深受小学生欢迎。在游戏、比赛中,学生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接受知识轻松,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例如:在学四年级第一册unit 4(B课) head/eyes/nose/mouth等时,安排一个比赛,把全班分成几大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教室前面参加比赛,每组代表面向本组同学,教师、台下同学先后向每组代表发令,如:Touch your head/eyes/nose/mouth等,要求代表按指令指对部位,全体学生为评判员,用Yes/No随时作出判断,全部做对的代表为他们小组获得一个奖品。这样每个同学都能集中注意力参与活动,既得到了听说读的训练,又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 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易于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教学手段还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按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转移。例如:在学习There be句型时,先设计一个park的基础框架图形,然后,利用拼图法学习。讲There is a tall tree in the park。就在park里贴上一幅画有tall tree的小图;学There is a boy under it. 就将画有a boy的小图贴到tree下,这样,学到哪里就贴到哪里,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不走神。除此之外,简笔画教学也深受学生欢迎。一个好老师利用简笔画可以把学生从课上带到公园里、高山上、商店里…。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电脑动画、录音录像、投影等电教手段,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专心学习。
3. 控制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学生的情绪与课堂教学节奏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节课如果学生情绪涣散低落、烦躁惊恐,教师即使手舞足蹈,口若悬河,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热情洋溢、欢快喜悦的课堂氛围,将会使学生喜欢英语,爱上英语课。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绪,随时调控教学节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当发现学生疲倦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当发现多数学生已掌握教学内容,表现出注意力涣散,漫不经心时,应加快节奏,增加密度或增添一、二个小游戏或进行表演比赛。这样,歌曲、表演、游戏等教学活动此起彼伏,迭起,扣人心弦,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要善于消除不良情绪,让学生注意力始终跟着老师转,并积极参与思考。
4. 设置教学障碍,锻炼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有兴趣和动机是不够的,必须磨炼意志,增强自制力,养成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置教学障碍,锻炼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了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后,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拼读比赛。学过的单词、句型,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背下来等。限制时间,规定条件,明确任务,让学生自己约束自己,使注意力发挥最大作用。
5. 明确学习目的,保持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