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1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配音的学习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以师生以及生生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方法,而且也是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引起学生探究音乐的欲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必须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上,注重问题的“启发性”和“新颖性”。如果问题太难,学生容易丧失自信心,由此产生退避的心理;而问题太容易,又会让学生产生轻视甚至厌倦的心理。因此,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由潜在水平向新水平的转化。此外,教师要抛弃传统的提问方式,少一点判断性的问题,多涉及角度新颖的问题,以达到激起学生求知欲并使其不断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营造一种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
比如,当在课堂中欣赏一首曲目时,可以让会乐器的同学发挥自己的所长,通过采用不同的乐器表现这一曲目,来让同学对乐器间的区别以及表演的优缺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重要的是,学生会在这一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切身的体验,从而更加自觉主动、轻松愉快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
三、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音乐课堂上创设一些“生活化”情境
音乐本身就源于生活,所以在情境的设置上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努力做到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效率。如今,音乐传播媒介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着,各种各样的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得以广泛的传播,然而有些音乐教师却不允许流行歌曲进入课堂甚至禁唱。实际上,流行音乐是大部分学生耳熟能详的,如果一味禁止,会抹杀掉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因此,音乐教师应该投其所好,创设一些与优秀的流行音乐元素相关的情境,在课堂上对流行音乐投之以极大的热情,去粗取精,使其为音乐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英.音乐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改进策略.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1).
二、状况分析
1.学校教育方面
当前学校教育造成学生学习能力缺失,主动发展意识薄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的尊重不够,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如对学生表扬得少,相反常挖苦、讽刺、批评一些学生,还有如对学生的座位安排,对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态度不同,等等。
(2)现行的教育模式造成了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练得少,缺乏锻炼的机会,逐渐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
(3)对学生的要求不清。如有时对学生提出过高或过低的要求,作业不分层次,作业的模式、形式太单一,缺乏创造性、发展性和主动性,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太少。
(4)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不全面。如只评选“三好生”、优秀学习积极分子等,缺乏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角度太窄。
由于从幼儿入学开始就受教师主观意识的影响,存在自卑心理,自尊心受到挫伤,一些学生对学校教育缺乏信心,造成学习能力缺失,主动发展意识薄弱。
2.家庭教育方面
学生的成长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此间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也很大,在现行的家庭教育中存在使学生学习能力缺失,主动发展意识薄弱的原因。
(1)受到家庭对其学习目的性教育的限制,学生认为学习是父母的事。
(2)受到父母亲或长辈的过分溺爱,学生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
(3)受到家庭不良习惯的熏陶,如父母亲的劳动、工作态度等。
(4)受到家庭组成的影响,如一些离异、单亲家庭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了伤害等。
3.社会教育方面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学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而适应或改变自己的意识,而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长期处于一个封闭和典型的传统家庭形式,学生到社会上做一些事情仍得父母亲做主,否则就得不到保证,甚至无法实现目标,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学生学习能力缺失,主动发展意识薄弱。
以上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生活的恒心和毅力,同时缺乏竞争的意识,主体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三、具体策略
根据上述现象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原则,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当前学生学习能力缺失,主动发展意识薄弱的特征和原因,以往学习过程中未能形成良好习惯的原因,教师教学方法上造成的原因,等等。
2.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引领学生主动发展的具体行动研究。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以此为核心问题)。
课堂上将学生放到主体地位,把他们当成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关键。教师应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解决主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学过程要成为学生的活动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
(2)在课外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引领学生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
“课外”指课前准备,课后巩固、深化的活动,课外学习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习有关知识,而是要先了解有关知识的建构,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研究的余地,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发展能力。
(3)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独立思考的情境氛围的行动研究。
英语热在中国已持续了数十年,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在每个大学都得到了相应的重视。然而,一些高校的学生仍觉得英语学习有障碍,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如何选择有效的方法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颇具探讨意义。本文将从传统英语学习下大学生听说现状、英文电影配音练习和测试、优势以及实际操作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展开粗浅的论述。
一、传统英语学习下,大学生听说现状
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将听说割裂开,不易于提升学生的学生听说能力。笔者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只有25%同学对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表示比较满意,而高达7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他们认为传统学习形式较单一、过程枯燥且难坚持,学习材料难度大。资料显示,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的确存在着难开口、开口错、语音不准、语调不正等诸多共性问题,而其又成为学生的听力弱的原因之一。传统的学习资料以文字形式呈现,学生对于其涉及相关领域的背景知识了解不深,而且其教材使用数年,更新速度较慢,对英语听说提升帮助有限。目前,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待提高,英语学习的氛围也不够浓厚,听说水平并不理想。
二、英文电影配音练习和测试
那么,电影配音练习对听说学习是否更为有效?我们做了以下测试。
研究对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口语成绩相近的学生
测试软件:My English Tutor( My ET) 内容:自我介绍1(软件自带),为无字幕跟读材料 测试过程:将研究对象分为配音组(A组)与非配音组(B组),每组8人,A配音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配音训练,B组为传统学习,每月组织两次听说测试。
测试目的:证明英文电影配音练习对英语学习具有正相关的作用。
测试结果:以下是两组中初始水平相当的两名同学于2013年9月10日、9月25日、10月9日测试的结果。
据图表可得,A组成员在三次测试中,在语音、语调、流利度和音量上都有明显的进步,尤其以发音和流利度的提升最为明显。而B组的同学在这三次的测试中,语音、语调、流利度和音量四个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由此,我们初步得出,英文电影配音对英语口语的提升作用比传统学习方法更有效。为进一步证明这个结论,配音组与非配音组成员再进行了一个月的口语测试。以下为测试结果:
随着配音练习的不断进行,A组和B组的同学在语音、语调和流利度上逐渐地拉开了距离。A组在测试中的音量变化幅度较小,其音量控制更为稳定。从曲线的运行态势看,配音组的同学的口语明显提高,语调的进步最为突出,其次是语音和流利度。由测试结果得知,电影配音训练的提升率为11.1%,而传统学习的英语口语提升率仅为2.23%。访谈中了解到A组的同学在电影配音练习中养成了语言环境的感知能力,掌握了语音、语调和语气的模仿能力,其表达更为流利口语表达自然。非配音组同学对测试的语言环境不敏感,跟读中模仿能力较弱,导致口语表达不如配音组准确。
三、英文电影配音练习的优势
电影是生活的写照,是了解不同群体生活和文化的间接渠道。英文电影配音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熟悉相应的语言环境,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结合问卷调查、对测试对象采访以及软件测试结果,英文电影配音练习的优点总结如下:
1.文化背景的了解更加深刻
电影配音是根据生活场景而设定,其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人际交往规则。我们与配音组成员和非配音组成员分别进行交谈,发现配音组对电影中西方礼仪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理解要更为深刻。英文电影配音练习提供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增进学生们对西方社会文化的了解,操作形式简单,充满趣味性,相比枯燥的传统学习方法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2.听力理解能力提高
声像结合电影弥补了传统音频为主的听力材料的不足。听力中所涉及的专业词汇,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画面信息进行推测,迅速地抓住每句话的重点,把握每个意群,准确理解听力内容。同时,其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学习效果更为明显。软件测试的结果也证明,配音组跟读句子的准确度高于非配音组。
3.语音、语调和语速的进步明显
从英文电影的视频画面上,配音组的学生可以深情并茂地去模仿,通过观察电影演员的嘴型,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在受试者中,配音组 的口语提升速度明显快于非配音组。配音组通过模仿纠正自己原先的语调语速,培养良好的语感。从测试结果显示,由此可见,与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相比,英文电影配音的形式学习英语不仅能够培养良好语感,还有利于丰富日常的口语词汇,提高交流能力,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拓宽知识面,感知语言应用环境,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本领,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四、实际的操作注意事项
1.电影配音片段的选取
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显示电影配音的片段选取应该以迪斯尼动画片为主,这些电影内容贴近生活、富有趣味性和文化内涵,适合作为英语学习资源。此外,这些电影专业词汇相对较少,语速较慢,语句较短,配音难度小,可操作性更强。在配音过程中,配音组的部分成员存在盲目模仿,语气和音量掌握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英文电影配音练习需要有老师进行系统性地专业指导。
2.电影配音时间的安排
电影配音练习收效甚好,但不宜琥珀太长的时间。因为电影有娱乐性,如果配音时间过长,同学们关注的重点容易转移到情节上,变成了看电影,而忽视配音中对语音语调和语气的把握,与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初衷相悖。同时,配音练习容易产生疲倦,配音的趣味性会降低。电影配音控制在一周2次,片段长度5~10分钟,练习时长30~45分钟较合适。
五、结束语
目前,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弱,传统学习材料枯燥,难度大,其学习效果不理想,而英文电影配音练习操作简单、趣味性强、听说结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弥补了传统学习在这方面的不足。本研究证实了英文电影配音对英语学习的正相关作用。我们应该鼓励开设电影配音、电影对话场景模拟演练课程,举办电影配音大赛等形式丰富的电影配音练习来促进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晨.英语配音在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2]段淳淳.英文电影配音与口语教学简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
[3]葛岩峰.英语电影课程介绍.[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0
[4]鞠海浩,刘德永.运用原版电影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尝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
[5]康丽颖.电影课确实大有可为.[N]中国教育报,2002
[6]李异飞.论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7]刘花,张娟.浅谈英文原版电影对英语口语的提高作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
[8]麻哲.电影对白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科教文汇,201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