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农产品走势

农产品走势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4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农产品走势,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稻谷、小麦将小幅上涨;玉米将结束下跌走势,逐步企稳回升

国内棉价将在高库存、低需求的双重挤压下总体走弱

下半年,猪肉价格可能逐步企稳并进入上行通道

牛羊肉受资源条件约束,供应量短期内难有明显增加

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等再次全线飘红,秋冬种形势较好,奠定了2013年农产品市场稳定的坚实基础。同时,来自农业外部的影响不断加深,市场运行环境更加复杂:从国际看,欧元区在债务危机中难以自拔,美国可能陷入“财政悬崖”,日本经济衰退迹象明显,这一方面将抑制农产品需求,另一方面将引发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加剧市场投机;从国内看,尽管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筑底企稳,但2013年经济增长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将影响大宗农产品需求。

2004~2012年,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年均约涨9个点,其中,2007~2008年受国际市场大幅上涨带动,涨幅在15个点左右,2008年下半年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小幅下跌,2010年有所反弹,2011年涨幅扩大至20个点,2012年涨幅趋缓。综合农产品价格变化的历史规律和当前国内外市场形势,预计2013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正常上涨,但涨幅可能会小幅回落。预计2013年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约为205,比上年高7个点左右。运用中国农业政策分析预测模型(CAPSiM)模拟,2013年国内大米、小麦涨幅在5%左右,玉米涨幅3%~5%,棉糖分别下降3%和7%。

用粮需求或将增长

从生产看,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1791亿斤,比上年增长3.2%,玉米产量首次超过稻谷,改善了粮食内部结构性矛盾。从库存看,2012年9月末全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同比增长9.9%,其中政策性粮食库存增幅较大,国家调控市场能力明显增强。从需求看,今年如果经济回暖趋势较为明显,工业和饲料用粮都将增长。据农业部预警专家委员会预测,2013年粮食消费总量将超过12000亿斤,增长4%以上。从国际看,据FAO最新预测,2012年全球谷物产不足需,库存消费比下降2个点,为20.5%;2013年全球粮食价格将高位波动,粮食进口价格优势不明显。预计受托市价提高拉动,国内稻谷、小麦将小幅上涨;玉米将结束2012年10月以来的下跌走势,逐步企稳回升,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黑龙江等部分地区因玉米水分含量高、农民惜售,2013年可能出现集中售粮、价格难涨的局面。

棉糖价格下行压力凸现

尽管2012年植棉面积下降,但由于单产提高,棉花总产仍持平略增。加上500多万吨的国储棉,以及450多万吨的进口棉,2013年棉花供给相当充裕。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背景下,我国棉花需求将难以明显改观。预计2013年国内棉价将在高库存、低需求的双重挤压下总体走弱,新棉播种前公布的临储价格将左右市场走势。2010年以来,我国糖料生产恢复性增长。2012年食糖产量约1400万吨,同比增长20%以上,2012/2013榨季食糖产大于需150万吨左右,加之2012年食糖进口大增、库存高企,以及国际食糖供大于求、价格明显低于国内,2013年国内市场形势将更加严峻,价格将继续承压下行。

食用油价格将高位运行

近年来,我国油菜籽面积基本稳定,大豆面积持续下滑,食用油缺口继续扩大。据FAO预计,2012/2013年度全球油料与食用油供给总体趋紧,国际市场价格将保持高位。预计今年国产大豆、油菜籽价格将在临时收储政策支撑下小幅上涨,食用油将继续高位运行,受国内库存水平高、调控能力增强影响,价格波动幅度将小于国际。

猪肉价格下行趋势或将改变

2012年我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长,9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幅达到2011年以来最高点,10月生猪、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仍持平略增,同比分别增长0.8%和4.2%。预计2013年春节期间猪肉市场供给充足,如今年春季不发生严重疫情,全年供给有保障。预计2013年初价格将在节日需求拉动下小幅上涨,之后将继续低位运行。从历史规律看,2011年10月以来总体处于下跌阶段,按43个月波动周期,到2013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可能逐步企稳并进入上行通道。牛羊受资源条件约束,养殖数量受到限制,加之繁育周期长,供应量短期内难有明显增加。同时,饲料及牧草以及人工费用不断上涨,肉牛羊养殖成本逐年攀升,消费需求大幅增长,预计2013年牛羊肉价格将继续上涨,随着产能逐渐提高和其他肉类的部分替代,涨势将有所缓和。

篇2

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国际价格下跌及托市政策趋稳影响,预计2015年国内农产品价格呈现稳中偏弱的走势。

粮食供需平衡略有余、库存充足,再加上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维持2014年水平,2015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和玉米临储价预计稳中略涨或者不涨,国内市场价格不会大涨也不至于大跌,将基本稳定在2014年的水平。

棉花、大豆实行目标价格改革,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国内价格将与国际价格同步波动,受国际价格偏弱和棉花国内供大于需的影响,预计这两个品种2015年价格也将偏弱运行。

2015年油菜籽临储政策走向未定,即使继续实行临储政策,预计临储价格也涨幅不大,市场价格也将基本稳定在2014年的水平。食用植物油价格将受到全球油脂供应宽松、进口冲击的影响,保持在较低水平。

预计2014/2015榨季国内食糖产量1200万吨左右,食糖消费将继续增长至1520万吨,国内食糖产需缺口扩大到320万吨,但900万吨以上的庞大库存仍将使市场呈现严重供大于求,国内糖价将继续承压下行。

畜禽产品价格有望稳中有涨

受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影响,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滑已维持13个月,2014年9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0.5%,同比减10.4%,预计2015年下半年生猪出栏或可能出现阶段性供需偏紧,生猪市场价格总体向好。

家禽养殖企业盈利水平好转,如果不再出现其他突发性事件影响,预计年末将迎来新一轮的上涨,后期受宏观经济形势平稳预期以及国际饲料粮价格下跌影响,预计2015年禽肉、禽蛋价格总体稳中有涨。

肉牛存栏2014年10月同比降9%,

肉羊存栏增1.4%,总供给偏紧的态势依然存在,2015年牛羊肉价格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原料奶收购价上涨可能性不大

由于美国、新西兰和英国等奶业主产国牛奶生产形势较好,加上2014年8月份以来俄罗斯实行禁止从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进口乳制品,全球乳制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2014年11月4日恒天然全球最新竞拍价为每吨2634美元,明显低于2012年5―6月的竞拍价格。从现在的期货合约价来看,2015年3月份以后才有企稳迹象,大多数竞拍者保持“观望”态度,竞拍量没有明显增加。2015年原料奶收购价格受到中澳自贸区、俄罗斯对欧美澳乳制品进口禁令、欧盟奶制品配额政策等多重外部因素影响,上涨可能性不大。

果蔬和水产品价格基本持稳

总的来看,这几年果蔬价格是在上涨的,这主要是因为种植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但由于这两年蔬菜面积比较稳定,且经济下行压力下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相对减少,蔬菜需求相比前几年会略有下降,预计蔬菜市场价格也会保持基本稳定。

近几年全国果园面积稳定中略有增长,品种结构持续微调,水果生产态势总体向好,市场供应有保证,目前水果价格处于高位,预计2015年价格不会持续大幅上涨。

篇3

但同比仍总体上涨

1.基本情况:1-6月(下同)早籼稻均价(市场价,下同)为128.8元/50公斤,同比上涨3.8%;中晚籼稻均价为131.8元/50公斤,同比减1%;早籼米4.07元/公斤,同比上涨0.7%;中晚籼米为4.65元/公斤,同比上涨0.3%。

2.走势判断:稻谷价格有逐月下行迹象,但受国家公布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稻谷价格仍处相对高位;稻米价格走势稳中偏弱。

3.原因分析:(1)支撑稻谷价格上涨因素,一是国家公布的今年粮食最低收购价略有提升。早籼稻132元/百斤,中晚籼稻135元/百斤,分别比上年提高12元、10元。二是去年12月29日和今年1月15日,江西省分两批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截止1月31日,共收购中晚稻1.57亿斤。(2)制约稻谷价格上涨因素,一是进口大米冲击。全球大米产需基本平衡,米价走势趋弱,泰国二季稻上市,产量递增,东南亚各国大米进一步冲击我国东南沿海销区市场。农业部公布数据,一季度全国进口稻谷69.8万吨,同比增184.9%。稻谷和大米外销大受影响,加工企业无利可图,收购更为谨慎,国有粮库无法实现顺价销售,屡屡流拍,库容腾出进度减缓。二是受湖南大米镉金属超标事件影响,东南沿海消费观念可能一定程度上转向粳米。三是农民手中余有去年粮食增多,余粮率较上一年度增加13个百分点,这也进一步制约粮价走高。

4.后市展望:受国家最低收购价支撑,粮食种植成本刚性上涨推动,加上今年国有粮库轮换任务大,沿海销区因湖南镉大米事件影响,补库将倾向江西省的有利因素影响,粮价仍有上涨动力。但同时,受国际谷价远低于国内影响,进口大米将持续加大冲击,国内收购企业入市谨慎,特别是安徽、河南等省已启动小麦最低收购预案,预计今年粮价缺乏大幅上涨的可能,早稻可能在最低保护价线上开秤,期间甚至将低于最低收购价,继2009年后,江西省可能将重启早稻最低收购预案。

油菜籽价格走势渐强,但上行压力明显增大,花生仁价格有所下降

1.基本情况:油菜籽均价为5.28元/公斤,同比增0.8%;菜籽油14.9元/公斤,同比上涨6.8%;花生仁均价14.7元/公斤,同比减2.2%。

2.走势判断:从价格走势看,油菜籽价格逐月走高,特别是新菜籽上市后一直站在5.3元/公斤线上;花生仁价格逐步走低。

3.原因分析:(1)拉动价格上涨因素,今年国家公布新油菜籽收储价为2.55元/斤,较去年提升0.05元/斤,收储量为500万吨,这对油菜籽价格形成强力支撑。(2)制约价格上涨因素,近年来,国内大豆面积持续下滑,食用油缺口继续扩大,对外依存度达60%以上,大豆依存度高达80%以上。去年全球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油料供给总体偏紧状况有改善,价格掉头向下,对我国油料市场进口冲击力将增大。此外,由于进口油料价低且出油率高,近年来我国沿海传统销区市场企业大都进口油料做加工,由以前销区变为产区,进一步制约了油料价格提升。花生仁价格走低主要由于去年加工企业收购力度大,价格持续走高,今年企业存量大,加上畜禽养殖受影响,需求减少,短期内无法消化库存,制约了今年花生价格提升。

4.后市展望:油菜籽价格在临时收储价的支撑下仍将保持小幅上涨格局。花生仁价格可能在新花生仁上市后加速下跌。

籽棉价格稳中有升,蚕桑价格较大幅上涨,棉桑价格可能将走出低谷

1.基本情况:籽棉均价8.5元/公斤,同比上涨0.9%;皮棉均价20068元/吨,同比下跌7%;桑蚕茧均价33.5元/公斤,同比上涨6.4%。

2.走势判断:籽棉、棉花价格逐月回升,近期蚕桑价格较大幅上涨,抚州、宜春等地反映蚕桑价格强劲回升。

3.原因分析:国际棉价逐步回暖,同比高15%,国内今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新疆棉花长势弱于往年,省内价格面积减少,长势也不如往年,预计今年产量将减少,加上棉纺织业有回暖迹象,特别是国家公布今年棉花收储价执行20400元/吨政策,刺激棉价走出低谷。前些年蚕桑养殖遭遇寒流,伐桑弃蚕现象严重,导致今年蚕桑价格强劲反弹。

4.后市展望:虽然棉桑价格有回升势头,但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棉纺织业低迷的基本面未有较大改观,特别是国储棉仍达500多万吨,棉花供给仍很充裕。棉桑价格缺乏大幅上涨动力,预计将缓慢回升,逐步走出低谷。

蔬菜价格随季节波动,总体略有下跌,振幅较往年收窄

1.基本情况:白菜均价4.11元/公斤,同比上涨18.7%;青椒6.29元/公斤,同比下降19.7%;黄瓜4.9元/公斤,同比下降9.3%。结合批发市场价格日监测数据,今年上半年蔬菜价格同比总体下跌5%左右。

2.走势判断:价格总体随季节波动。春节过后,蔬菜价格连续数周下跌。3-4月换季期有较大幅上涨,5月进入生产旺季,价格逐渐回落。

3.原因分析:近年来,各地对蔬菜生产较为重视,城市供给有保障,蔬菜价格总体呈现走稳态势,加上今年气候总体正常,南北方蔬菜没有出现上市冲突和供应断档期,蔬菜价格没有大幅起落。总体看,振幅较往年收窄。

4.后市展望:随着国家和江西省保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供应力度加大,预计蔬菜价格仍受季度和天气影响呈震荡起伏走势,但走势将逐步趋稳。

生猪价格连续走低,禽类价格大幅跳水,但近期都有所回升

1.基本情况:生猪均价为15.1元/公斤,同比下降7%;猪肉均价为23.2元/公斤,同比下降5.1%;仔猪均价31.2元/公斤,同比下降12.5%;牛、羊肉均价分别为68.8元和62.5元/公斤,同比分别上涨35.7%和19.2%;鸡肉均价18.6元/公斤,同比上涨2.3%。

2.走势判断:春节过后,生猪价格呈连续下跌走势,长达20周低于盈亏平衡点,低点时,生猪养殖户出栏一头生猪平均亏损200元左右。当前生猪价格连续4周呈现回升势头,重新站上14元/公斤线上。牛羊肉继续上涨,但涨势有所减缓。受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影响,鸡肉等家禽类产品自4月后大幅跳水,近1个月市场呈现“有价无市”,不少市场交易为零或直接关闭,养殖户遭受重大损失。随着事件平息,市场恢复营业,鸡肉价格已连续3周反弹。

3.原因分析:此轮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原因如下,一是生猪市场供应暂时性饱和。近年来生猪养殖发展迅速,社会资本广泛注入。当前存栏和出栏量同比仍有所提升。据东乡等县反映,30-50头母猪养殖户遍地开花。二是规模养殖抗风险能力增强。规模化养殖水平提升,全省年出栏500头规模养殖户已达1.2万户,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87%。规模养殖对市场风险的抵抗能力显著增强。尽管当前生猪价格低迷,但没有出现宰杀母猪现象,养殖户都期望能获得价格反弹的红利。三是防疫技术到位,意识增强。去年下半年至今,全省气候利于生猪养殖,加上防疫措施到位,没出现大的疫情,生猪存活率高。四是市场需求暂处淡季。春夏交季,暂处生猪消费淡季。尽管各省已执行冷冻猪肉收储政策,但要消化市场富余的生猪还需要时日。

4.后市展望:虽然国家及江西省加大了冷冻猪肉收储力度,生猪价格连续数周回升,但生猪存栏量依然充裕,且处于消费淡季,预计生猪价格仍将低位盘整,中秋国庆后或将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随着消费者信心恢复,鸡肉等家禽需求量将增加,而市场因禽流感冲击可能存在供应断档期,预计鸡肉等家禽价格或将呈报复性反弹。

鱼类价格大幅上涨,独树一帜,预计下半年仍将延续上升势头

1.基本情况:鲤鱼均价为11.8元/公斤,同比上涨5.3%;草鱼均价为14.8元/公斤,同比上涨6.2%;鲢鱼9.2元/公斤,同比上涨8%。

2.走势判断:近几年,常规鱼类价格走势都十分稳健,今年上半年鱼类价格较大幅上涨,涨幅居主要农产品之首。

3.原因分析:一是城乡居民消费观念转变,鱼类价格理性回归;二是4月下旬与鸡鸭肉消费替代,刺激鱼类消费量;三是饲养成本推高;四是强劲外销和出口势头带动。

4.后市展望:随着鄱阳湖禁渔期结束和家禽类消费恢复,鱼类供应量增多,消费量将下降,双重制约,近期价格有所下降,但总体看仍将保持平稳上行走势。

农资价格稳中有跌,但饲料价格依然上涨

1.基本情况:国产复合肥(含量45%)2880元/吨,同比下降3.7%。国产尿素(含氮46%)、进口氯化钾(含量60%)均价分别为2330元/吨、3483元/吨,同比分别下跌5.1%和2.7%;蛋鸡配合饲料、育肥猪配合饲料均价分别为3.35元/公斤、3.47元/公斤,同比分别上涨4.3%、4.4%;农用柴油(0号)7.27元/升,同比下降2.7%。

2.走势判断:今年农资价格延续去年走势。化肥价格同比普遍下跌,仅磷肥类略有上涨。饲料类农资价格继续上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