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常见传染病的诊断

常见传染病的诊断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4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常见传染病的诊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常见传染病的诊断

篇1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

1、成立常见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 长:孙广富

副组长:刘祥涛 王兴林 刘 莉

成 员:刘益民 郝新海 朱桂真 蒋兴超 刘云艳

陈 飞 胡三永 李 红

2、职 责:

(1)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

(2)负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检查督促、资料收集与归档等工作。

二、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

(2)利用健康教育课 ,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2、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3、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和小卖部管理,严格购物登记、试尝留样、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做好检查落实。

5、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7、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8、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9、做好预防常见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三、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班主任要按照要求,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把预防常见传染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因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送医务室诊治,对需送县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2、医务室要坚持对饮食从业人员每日晨检,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停止上岗,并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3、教职工生病被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主动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4、医务室要坚持就诊登记制度,健全常见传染病监控信息表册,做到发现疫情能快速、准确的向学校领导组报告。

5、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小组。

四、应急处理预案

一旦学校发现传染性疾病后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1、我校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非典、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立即通知传染病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市传染病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工会组长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

7、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镇小学中心校、县教育局和其他政府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①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市教育局的处理意见。如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③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

篇2

一、手足口病:这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夏秋季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潜伏期一般为2~7天,急性起病,发热,皮疹主要分布在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愈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驰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二、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的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可以感染新的易感者。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再经口传播。如水源被该病病毒污染,也可再经口感染。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1)及早治疗和隔离病人,对疫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2)托幼机构及小学等单位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诊断并隔离治疗。(3)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4)室内保持通风换气。(5)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玩具和用具要经常清洗消毒,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6)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去,减少被感染机会。(7)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肠道传染病

一、肠道传染病 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夏季肠道传染病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肝炎等,往往可以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

篇3

动物传染病学是预防兽医学的核心课程之一,而动物传染病是生产中需要重点预防的疾病,通过这门课程学习掌握临床中动物传染病的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便于学生更快适应兽医工作。在该门课讲授中如何让学生在有限学时中最大限度了解目前养殖中的重要疾病,掌握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措施,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掌握这门课程的要点,对学生就业和服务兽医临床都有重要意义。如果能把临床鲜活的病例搬回课堂,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音像教学中充分领会和掌握动物传染病的相关规律及防治方法,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将临床典型病例资料,包括患病动物的症状、辅助检查、实验室诊断等录制成音像视频资料,建立动物传染病学资料库并应用于教学中,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老师教学质量。在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资金支持下,我们创建了动物传染病学音像资料库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对动物传染病学音像资料库的建库和教学中应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1.收集整理多种动物传染病的典型临床资料

收集临床资料的方法有多种,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1录制新的动物传染病音像资料

由于集约化养殖模式和长期免疫接种等影响,出现新的发病情况,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疾病甚至有较大变化。目前市场上现有传染病的光盘大多为十多年前或更早时候拍摄的,与目前发病情况有差异;通过网络获得的视频很有限且要花费不少时间寻找。为了获得形象生动的动物传染病视频资料,我们对临床上常见传染病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进行收集并录制成音像资料。这是最新的重要资料,符合目前动物传染病的实际发病情况。这次建库最主要的方式是采用自己录制的方法,搜集山东及附近地区的临床发病病例,主要有动物医院、禽病诊所、养殖场发病病例,当有典型病例时先做初步确诊,然后开始录制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录制初步诊断和确诊方法,最后录制治疗方法结果。此次录制涉及不同地区的8家动物医院、3家禽病诊所、6家养殖场的临床病例,一部分病例是我们全程拍摄的,另一部分是由联系的动物医院将疑似病例送检到我们学校,由他们拍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由我们确诊后拍摄实验室诊断等内容。除此以外,让实习学生在实习的同时进行一些典型病例的拍摄。不同动物传染病音像资料主要反映其特征病变,便于学生掌握和认识疾病,通过拍摄视频、图片,建立音像资料库。

1.2通过网络获得资源

网络上有一些动物传染病的音像制品,可能在临床病例中未能碰到,可进行录制加以搜集和在建库中应用。

1.3光盘

尽可能多地搜集动物传染病光盘,对现有优秀动物传染病光盘进行剪辑,发挥最有代表性的部分。要求视频清晰,临床和病理变化典型、明确。

1.4书本

动物传染病有许多彩色图谱书,拍摄典型临床、病变、病原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等,汇总到PPT,并附以简要说明。有些病变不太明确的地方加入圆圈或箭头,便于学生识别。另外一些典型图片在视频录制时也可使用。

2.音像资料库的内容和后期编辑制作

2.1动物传染病资料库内容

动物传染病涉及内容很广,病也有200多种,因此建库必须制订可行的计划,争取做到新颖、实用,达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教学大纲中的重要传染病,对临床中常见传染病进行重点录制,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蓝耳病、伪狂犬病等。目前共录制了25种重要病毒病,23种细菌病的音像资料。

在与我校传媒学院音像资料加工剪接室的协作下,编辑加工采集的音像资料,加入相关解说力争形成高质量的音像制品。解说词提前整理好,请我校广播站的播音学生解说。当然动物传染病音像资料库的构建及完善需要较长时间积累、更新,需要做好记录,已录制的资料要及时编辑;存在的问题要记录,需要加入哪些内容等,需要在动物传染病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和认真研究。

3.动物传染病教学中科学利用建立的资料库

有了生动形象的动物传染病病例资料库,怎样用好它就成为关键问题。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种,可采用多媒体音像资料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ning,PBL)相结合的模式,未讲课之前先看音像资料,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重要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此次用什么方法诊断、治疗。同时要求学生在笔记中快速记录这些特点,以便课后复习。这种方法可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提高感性认识。第二种,可先课堂讲解,等整个病讲完之后放映音像资料,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消化所学内容。这种适合大家都有一些了解的常见传染病。比如:在用PPT讲完大肠杆菌病后,放映一段自己拍摄的某养殖场的雏鸡发病情况,简要的临床和病变,重点介绍如何在实验室诊断这个病及怎么防制。放映时学生注意力集中,从后期掌握情况来看,学生理解记忆深刻。第三种,在讲到某个病中小的知识点时,当时就放映相关音像资料。这种适合于抽象内容理解。如讲到猪伪狂犬病仔猪有神经症状时,就放映约1分钟的视频,然后继续讲课。学生当时就理解,有明确认识,能极大调动学习积极性。

总之,通过多媒体音像资料库的构建,建立家畜传染病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研究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利用好这一资料库,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动物传染病内容,提高理论和应用实践能力。当然,动物传染病资料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在现有基础上仍需不断补充和完善,今后工作还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任联齐.略论秘书口语教学中音像资料库的开发[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81-8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