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财务核算风险

财务核算风险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47:4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财务核算风险,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财务核算风险

篇1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也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经济市场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财务核算成为预测市场发展以及分析企业发展的关键,通过财务核算能够有效的发现企业的发展风险,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企业;财务核算;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070-01

一、企业财务核算中的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财务核算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工作之一,每个企业的财务核算都有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有序进行。但是,据当今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来说,有很多环节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企业财务核算过程中财务数据核算表与实际发生的财务核算表出现差异,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的现象,对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引发企业的经济危机。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主要是对企业的大小事务,尤其是企业财务的核算工作等进行相应的控制,是保障企业财务核算工作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是,现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工作却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全面性。

3.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力度不足

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以及财务核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控制,是避免或降低风险对企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的关键工作。但是,就当今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来说,在控制力度上还有待增加,很多控制环节都出现一定的经济性问题。

二、企业财务核算与风险控制的措施

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通过以上对当今企业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得知,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度不够,很多管理环节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到企业财务核算工作质量,甚至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应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不断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应对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其原因,再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其次,要将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制度进行完善。再次,应对企业财务岗位人员职责进行严格的落实,必须将工作任务明确到个人,避免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职责任务模糊的现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作用。最后,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完善信息审核制度,确保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中各项信息的正确性、完整性,避免企业财务信息出现信息遗漏而给企业带来经济风险。例如,下图是某企业财务管理职权分配结构图(见图1)。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内部人员工作的一种约束,一旦内部控制制度出现问题的话,势必会造成企业内部工作的混乱,因此,应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1]。首先,应对企业财务核算工作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的过程中,都必须有相应的人员以及相应的核算数据作为主材,才能更好的完成企业财务核算的工作。其次,要不断的完善企业财务监控体系以及考核制度,监控体系主要是对企业投资、债务、现金、资产等方面进行监督,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企业经营活动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3.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机制

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极大,其关乎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从以上的分析中得知,一些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评估工作做的并不好,这也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不断的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机制。首先,要结合财务核算工作以及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对企业的业务层面完善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确保业务实施的各个层面都能有效的规避和降低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及时发现财务风险,通过相关部门来对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其次,要对企业的财务工作层面的风险评估机制进行完善,主要包括财务岗位工作人员的财务工作,同时也应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风险预测知识的培养,全面提升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整体财务预测能力,提高风险预测的效率,充分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率,进而降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财务核算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以上对企业财务核算与风险控制的分析,作者主要对现阶段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几点风险控制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提升企业财务核算工作质量给予一定的启发。

篇2

财务制度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企业财务核算管理不到位,企业财务费用报销程序不规范以及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不够明确等。一是要从企业财务核算管理工作上来看,企业财务核算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企业会计进行管理,但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这一点的不足就很容易造成企业财务核算管理工作的不到位,给企业今后财务管理工作的提升和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再者就是企业费用报销程序不够规范,在费用报销管理以及标准中都存在管理空白,直接影响了费用报销监控,给企业财务带来一定的风险。最后就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资金管理章程不明确、财务核算管理系统不完善,也给企业财务核算制度带来了威胁。

1.2企业财务核算的模式相对单一

企业财务核算模式的相对单一,具体体现在当前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多数使用的是静态的倒挤压成本模式,这种模式在企业具体应用过程中不能对企业各部门实现同步运行,也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这种模式具有较低的落后性和局限性。在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这种模式极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企业今后日常的发展。此外,应用和运行这种单一化的财务核算模式,造成企业各部门自身不能出具财务报表,而是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务核算模式实现各部门的财务报表,而企业总体资金管理本身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1.3企业预算编制不够完善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需要结合企业经营状况进行预算和计划的详细制定,但由于目前企业在预算编制中没有采取和制定切实可行的论证,更没有做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整个预算编制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没有进行预算方法的完善,也没有普及零基预算法,使企业预算的科学性和精细水平大大降低。预算工作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所以预算是必须做好预算外资金的统计工作确保得到更加完整和准确的预算结果和数据。此外,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资金预算体系,缺少一个完善的预算框架,也没有做到企业预算编制中净额的科学确定,无法保证企业预算编制实现精准化。经常会出现预算编制不合理、财务漏洞以及等情况,影响了企业今后的发展和运行。

2企业财务核算和风险控制策略

2.1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程度有待提升,在多个环节中存在问题,严重影响到企业财务核算工作质量的提升,给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地的危险。所以针对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十分必要。首先要对现状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明确其问题出现的原因,再结合企业的实际进行完善。其次就是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环节进行完善。最后就是进行企业财务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落实,只有将其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避免出现财务管理工作中职责模糊的状况,才能更好的发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管理运行中的作用,确保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2.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度的建立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起到了约束作用,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企业内部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是要做好企业财务核算的控制工作,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应的人员和核算数据做基础,才能更好的完善企业财务核算工作。二是要能够完善企业财务监控和考核体系,监控也主要是对企业投资、现金以及资产等工作的监督,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企业经营活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3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机制

财务风险对企业影响巨大,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所以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工作,避免出现企业财务风险尤为重要,首先需要企业针对当前财务核算工作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企业的业务层面进行企业风险评估机制的完善,确保企业各个层面的业务能够顺利实施,避免和降低企业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能够及时有效的发展企业财务风险,并利用企业有关部门进行完善和处理。其次就是进行企业财务工作层面的风险评估机制的完善,主要完善企业财务岗位的财务工作,强化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的风险预测知识储备以及风险预测知识能力,提升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效率,避免给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篇3

1.企业财务核算的常见问题

1.1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在缺乏外部监督与管理机制下,将会导致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的发生,而这正是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存在的现象,财务制度不健全、报表不统一,甚至一些小微企业根本未编制财务报表,财务相关数据、信息不真实,对投资者及检查人员抱有应付歹毒,提供虚假财务报告,隐瞒企业实际财务状况与营业收入。加上财会人员主要听从经营者指挥,账簿设置、记账、核算、调账、销账等随意性较大,最终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加剧企业信用恶化,最终导致结果是企业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处融资和贷款,严重制约企业正常运营与长远发展。

1.2 会计制度缺失。会计制度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企业能否有序运行,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管理并不完善,管理秩序上缺乏财务报销等正规流程。加上企业内部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与收支审核制度等的缺失,更是严重损害企业根本利益。

1.3 财务核算模式单一。我国企业财务核算模式单一主要表现在合同管理意识薄弱、成本控制实施不到位。首先,合同管理意识薄弱,国内很多中小企业并未建立起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导致在与乙方签订合同时,合同条款理据不明,各项合约拟定不合规,在乙方毁约时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其次,成本控制实施不到位,企业在成立时会对成本作预计与控制,但在实际运作中却很难实施到位,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其缺乏资金,且融资渠道窄,在出现资金问题时就捉襟见肘。

2.企业财务核算问题引发的财务风险分析

2.1 内控制度不健全。一些企业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加上自身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清查制度等)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企业内控制度的不健全,比如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清查制度、财务分析预警制度、财务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有的企业内部甚至缺乏对这些基本制度进行划分,导致财务部各项制度混淆不清,财务人员难以做好内部控制制度相关工作。在此情况下,企业财务将变得极为脆弱,难以真实防范财务风险。

2.2 投资风险加大。在会计制度流失及企业自身会计基础薄弱之下,企业经营者对投资项目获利能力、现金流量等难以做出正确预计,因而也就导致决策失误,最终使得企业投资风险加大。主要表现为:误以为企业还有可用资金而扩大投资项目或加紧投资进度,而实际上资金难以一次性调用;投资时可行性预测不准等。加上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只考虑短期利益及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却忽视了长期利益,因而在投资中将存在盲目投资,忽视长期规划的重要性;在生产中盲目生产,忽视产品在进入生产后有成熟期与衰落期之分,在衰落期时应适当减产而研发新的产品,但中小企业显然难以有该意识。最终导致企业在盲目投资与生产之下,加大企业投资风险与营运风险,促使企业营运资金紧张,最终可能因为资金匮乏及高负债而一步步陷入财务困境。

2.3 现金净流量减少,引发资产风险。在企业合同管理意识薄弱和成本控制实施不到位之下,无形中会增加企业财务负担,对于资金紧缺的中小企业而言,就很容易引发资产风险。加上外部政策风险的增大,将会导致企业财务核算不当,多计或少计成本、多结算成本或错误列支,导致企业难以严格控制成本开支范围,致使企业现金净流量减少,一旦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问题,那么企业就有面临破产和被并购的风险。

3.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3.1 加强内部稽核制度

首先,企业应在企业内部建立财务监控体系及相应的考核制度,从各方面加强对企业债务、资产、投资回收、现金回流、资产增值等的监督力度,确保各项内控制度都能严格参照国家会计法规规定执行,并在有法可依情况下加强各项内控制度划分和提高执行力度。

其次,企业还应明确考核责任人,并制定相应考核措施,赋予考核责任人奖惩权,对财务部是否正确做好财务核算与风险控制进行评价,最终根据评价结果对财务部相关人员给予奖惩。

再次,企业应完善财务报告制度,包括定期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以便企业经营管理者及投资者能及时看到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报告。定期报告主要是针对企业一季度的财务进行总结以及下季度将开展的财务工作安排所做的报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则是针对公司当下所开展的可能关乎企业将来运营的重大财务支出及资金何时将收回成本所做的报告。

最后,企业应编制和实行预算控制,编制内容应包括目标、责权、控制措施。为确保企业编制预算控制能的有效实行,企业应制定预算控制后的反馈制度,对各项预算控制结果做出评价和反馈,并通过反馈结果及时调整错误预算,最终从源头有效控制企业盲目投资、生产造成的大量资金支出而引发的财务风险。

3.2 完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

首先,针对管理层面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企业应明确管理层工作职责,让管理层担起责任,共同协助财务部做好企业财务工作,并让双方互相监督,避免一些不法人员私自挪用公司资金或故意错算资本而从中牟利。

其次,对业务层面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业务部应制定与企业紧密相连的业务目标,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路径与策略,与财务部建立起合作关系。

再次,建立统一资金结算中心,并最终根据统一资金结算中心对各项财务支出进行评估和犯规,严格核算各项资金支出,预防资金被不法人员流失滥用,造成企业资金盲目流出,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最后,针对评估机制层面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及时建立科学化、系统化、全面化、跨部门的对外风险控制评估机制,以确保前面方案实施的可能性。

3.3 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首先,强化风险预警意识。企业管理者与财务管理人员应将财务风险预警意识贯穿于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中,在思想上时刻保持警惕性,做好带头作用,引导财务工作人员时刻做好财务风险防范。

其次,严密关注企业现金流。可通过财务部提供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而得出结果,如果一家企业在长时间经营活动中出现现金净流量不间断地减少或出现阶段性减少,那么该企业经营活动中一定存在问题,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要做的就是找出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比如可通过对外筹集资金或者虚拟收入的方式对现金流进行粉饰,以掩盖企业所面临的现金净流量不断减少的现象。在做好这些工作之后,企业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改变经营策略,挽回现金净流量,避免再次出现现金净流量不断减少的情况。

最后,应建立事后现金流评估机制,对现金净流量是否被粉饰、现金净流量是否不断减少、如何挽回现金净流量以及日后现金净流量的把控等作出评估与反馈,从根源上严格把控企业现金净流量流失。

4.结论

企业财务核算与风险防范是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重点工作,通过分析得知财务核算问题与财务风险的发生息息相关,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制度缺失、财务核算模式单一情况下,将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投资风险加大、现金净流量减少、引发资产风险,而要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有必要加强内部稽核制度、完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作者单位:苏州博宇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