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2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风景园林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备受瞩目。风景园林能够提供美的景观,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给人以美的感受,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1]

一、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

1景观单调

结构简单,不注重植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这是当前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某些城市在风景园林设计时,用到的植被种类并不算少,可是缺乏变化,景观较为单调,没有生机,体现不出风景园林内在艺术气息。还有些城市采用的植被种类太少,绿化结构自然相当简单,植被的搭配比例难以协调,经常出现一片区域只有一种树木的情况,造成色彩上的单调和种类多样性的匮乏,美化效果也就相当有限了。[2]

2能耗较高

为了维持风景园林的正常运转,消耗了过多的能量,有违环保的理念,这是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又一问题。这种情况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可以归纳为:一、城市发展过程中,过分地追求效益,对环保却相当轻视,城市的自然环境因而大遭破坏;二、过分的追求美观,没能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三、草坪的铺设,不仅成本低廉且操作简单,因而被很多园林过分采用。草坪占据了园林的绝大空间,使得园林整体缺乏美感与生态效益。

二、风景园林的设计

1园路的设计

在进行园路设计时,要注重其功能性的实现,既要体现道路的承重特性,还要保证道路的使用安全性。如成年人的步幅一般为五十厘米左右,以此为依据对游步道进行设计、铺设石板,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出于防滑的考虑,还能避免光面材料的使用。[3]

2景观的艺术性

普通大众主要通过视觉来感受景观的艺术性美感。所以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视觉上的效果,既要避免植被种类过于单一,还要重视植被的搭配比例,以此营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氛围,体现园林景观的艺术性。

3地域文化的融入

当今风景园林设计时,都会重点考虑当地文化的因素,即尊重当地的文化、延续当地的文化。

4经济上的考量

在考虑绿化指标的同时,还要考虑经济上的影响,两者结合来决定是采用单一草坪,还是灌木、草坪相结合。风景园林设计时应该重视本土植物的选用,从而降低运费与养护费用。同时还要对绿化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实现绿化的低成本与大众化。

5 可持续性

风景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多方的参与和支持。风景园林设计师应该牢牢把握公平、兼顾的原则,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克服片面性,避免自我陶醉,从而更好地平衡各种使用者的需求,最终实现风景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4]

三、风景园林的施工

1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充分认识施工的难点与重点,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风景园林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二、对施工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推广,使其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并被作为一种基本的管理制度。三、选聘专业的、有能力的人才,同时做到配置合理,保证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四、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探索质量管理的新方法,对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即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的发展性与先进性。

2 施工图纸审核

风景园林无论是在施工环节,还是在验收环节都要以施工图纸为主要依据,另外施工图纸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风景园林的整体景观效果,所以严格审核施工图纸是很有必要的。风景园林的质量管理工作应该从施工图纸阶段抓起。工作人员应该对风景园林所属区域的地理环境、生态条件、经济条件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测量与统计,再结合风景园林自身的功能需求和设施布局,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仅仅依靠工程管理部门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是不够的,还需要邀请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设计图纸审核工作,对图纸进行不断地完善,保证其合理性与可行性,最终实现风景园林质量的最优化。

3 施工环节的把握

在施工之前,应该制定出可行的施工方案,便于施工组织与重点攻关。

风景园林的建设涉及多工种、多专业、多学科的配合,因此需要对重点施工环节进行把握。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在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条件下,将每个环节做精做细,最终实现风景园林整体上的创优。

4施工工序的把握

为了使风景园林的质量满足合同上的要求,必须保证施工质量,而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施工工序的影响,所以应该注重工序的把握。风景园林的质量在工序中创造,想要保证风景园林的质量就必须严格控制工序的质量,严格检查每一道工序,当上一道工序出现质量问题时,禁止其进入下一道工序。只有当所有工序满足质量要求时,才能保证风景园林的整体质量。

土壤质量和土方造型是土方工程重点控制的两个方面:一、土壤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种植的成活率。所以在绿地进土前,应该查看土壤来源、质量进行检测,保证其满足栽植土的质量标准。二、土方造型时,不仅要考虑景观特点,还要考虑排水要求。景观属于功能性要求,排水属于技术性要求,所以应该整理好地形,利用地形排水,满足设计文件标准和植物配置要求。

修剪苗木树冠、根系,拆除带土球苗木根部的不易腐烂的包装物是苗木栽植前的必要工作。栽植带土球乔木时,需要对种植穴的底部进行踏平处理,如果是裸根的种植,则需要将种植穴底部的土填成锥形,填土操作时,要分层压实,最好能够浇水处理,并用锄把捣实,杜绝空隙,并重视观赏面的朝向问题。[5]

5后期维护工作

风景园林后期维护工作是保证园林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由于受人为、气候等各方面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园林绿化工程在交付使用后会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必然导致园林工程整体质量的下降,若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对遭受破坏的部分进行保养与维护,园林的质量也将持续下降。园林管理人员要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延伸,以实现更持久保持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志明,徐杰元,步红风. 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4) .

[2] 倪怡玲. 风景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与施工方案[J]. 农技服务, 2011,(12) .

篇2

Keywords: modern gardens;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品越来越趋于雷同,模仿之风盛行,无法持续贯彻。

(2)规划理念与方案缺乏连贯性,设计理念空洞,肤浅而花哨,不能在作品中得到切实反映。

(3)方案停留在平面阶段,追求形式上的美而忽略功能,规划设计名品精品意识太强,对人性的关怀不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不能满足市民的工作生活需求。

(4)没有很好的立足于基地本体,基地生态的观点、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均等未能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实际结合,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应有的破坏。

2解决园林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2.1 确立传统与现代园林有机融合的理念

传统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与大厦林立的现代城市难以融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过分强调任一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转变思想,继往开来,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促进传统和现代有机融合。园林的有机融合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风景园林新形式。如某公园园林项目南北景观轴上,在景观廊架里能观赏到影壁墙,在影壁墙处又可观赏到廊架,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的造园手法为对景,应用对景的手法,丰富观景内容。

2.2 遵循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1)功能性原则。园路不仅是二维平面的几何构成,而更多的考虑其功能性,即满足道路承重及安全使用。安全性中很重要的就是使用便捷性,譬如步石之间的距离如果不合理,使用起来就比较整脚。

(2)艺术性原则。对于普通受众而言,美学感受往往就是其对景观评判的直接标谁,感受营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氛围,是基于所有的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而设计,不然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因此景观的艺术美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同样也在某公园景点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辅设聚点湖石或黄石数块,又缀以花草竹木,这样粉墙似纸 , 石和花木似笔,在不同的光阴之下,形成静中有动的一幅幅活的画面。

(3)文脉性原则。尊重地域文脉,延续地域文脉,是当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某公园景观意在现代社会营造古代文化意境美的园林文化,塑造现代公园景观。运用现代的水泥、钢板、玻璃等材料来着力表现中国古代山水园的意境美,并运用竹、荷、水、桥、榭、 窗等植物及小品的构成,达到景中有景,意外有意的中国园林的特色,延续中国人心理文脉的继承感。

(4)经济性原则。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5)可持续性原则。应引进多方参与制度,好的设计应该是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并非完美无缺或不可更改的,应该留有选择余地。设计在实施和维护中,也难免费有忽视之处,或者需要扩建等更改,在实施中还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而公众则能有效地对领导者和设计者这两个主体进行制约,形成合理的公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决策模式。

2.3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的和谐,以人为本

注重园林设计的和谐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园林内景观配置的和谐;二是园林景观设计与人的和谐。

园林内景观的配置要和谐指两个方面:一是某一种景观的配置要和谐。例如园林中植物的配置要和谐,这就涉及到植物树种的选择、植物布局的策略、不同冠形植物间的搭配、植物颜色的选择和搭配等。二是在园林中山、水、石、林、路、草坪等景观的配置要和谐,不能顾此失彼。山有真山和假山,有真山的要注重在原有山体的基础上创新,将其雕琢为更美的景观。假山的营造不能随意为之,要模仿自然真山,不仅要外形像,更重要的是模仿其自然之性,让人不见其假但睹其真。水是最具韵味的景观,它有生命、有神韵。水有静态之美,宁静的水面宛如明镜,让人看了心平气和;水也有动态之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会让人不禁怀疑是银河落九天。石和林则给人一种回归自然、远离尘嚣的感觉,沏一壶茶、听几声鸟鸣,微风吹过,神清气爽。路径亦有意趣,有曲径通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草坪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园林景物的基调。在园林设计中,山、水、石、林、路、草坪等景观和谐地配置,将能使园林更受欢迎。

2.4重视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与时俱进园林景观设计创新要注重理念的创新,注重与时俱进。如生态园林的设计、节约型园林的设计、低碳型园林的设计等等。创新也可以融入地域特色,如贵阳市小河航天园景观设计方案,它以植物造景为主,根据场地实际情况,选用贵州省布依族特色乐器铜鼓为设计原色,利用铜鼓的十二则鼓谱符号的形状进行植物造景,并配套设计了绿色环保材料的民族少女图样的地面铺装,形成少数民族少女在铜鼓上起舞的景观效果。

3风景园林创新设计方法

3.1运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实施创新设计

中国园林曾经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功绩,对西方园林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造园既可以遵从古代的方法,也可以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两者都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对古今中外的造园史、造园术以及它们的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进行探讨,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沿着民族文化的文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设计。只有端正态度,融会贯通,方可运用自如,创造出更精彩、层次更高的新园林。

3.2运用农业产业方法进行创新设计

欧洲的一些乡村地区看上去就象一座大花园——那些自然的乡村田园风光、错落有致的村舍、有高高尖顶的小教堂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样,中国传统的村落中那从门前潺潺流过的溪水,那白墙灰瓦,那竹楼、圆楼、吊脚楼等等无一不给人一种优美的意境享受。现在,多数大中城市的边缘区,除了已开发的大量的住宅、工厂、大学城、主题公园等人工及半自然的环境外,还有大量的乡村环境,我们大可就其村落本身和田园环境,结合农业产业,创造既能提供一定生产功能又能满足观赏与休闲度假需求的环境场所,如观光农业园区、都市农业公园等,从而就近满足了都市居民回归自然田园、亲近自然的本性需求,同时也能够让都市走进乡村,乡村融入都市,实现城乡共融。

3.3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创新设计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我们一般将现代景观的造景素材,作为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基本区分之一。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其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与深化。硬质景观中相对突出的是混凝土、玻璃及不锈钢等造景元素的运用。混凝土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硬质景观,还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对玻璃反射、折射、透射等特性的创意性表现,让我们在真实与虚幻之间游移;不锈钢简洁、优雅的造型,则让我们体味到传统园林中不曾有过的精美。软质景观中,大量热塑塑料、合成纤维、橡胶、聚酯织物的引入,正为庭园的外观增辉添彩,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景观的外貌。而现代无土栽培技术的出现,甚至促进了可移动式景观的产生,这就是说外延的扩展,引起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景观并非一定就是固定不变的。现代照明技术的飞速发展,则催生了一种新型景观——夜景观的出现。色性不同的光源,效果各异的灯具,将我们的视觉与心理感受,带入一种如梦似幻般的迷离境界。现代景观设计则可利用众多的技术手段将之“定格”下来,以令“好景常在”。

4结语

总之,在中国景观蓬勃发展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严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社会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学科相互渗透已使得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不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因此,作为新一代园林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与现代美学、现代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中国风景园林艺术获得新的生命力。

篇3

一、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意义

1.是城市文化的综合体,园林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的代言,可以充分展示城市的风貌和文化。在园林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融合城市问题以及地域特点,唤起市民的归属感。

2.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体现,园林建设和经济进步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园林的设计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进步,而城市经济的进步可以通过园林来体现。

3.园林设计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当前,由于城市大力发展经济,很多废水、废气、废渣随意排放,严重污染城市环境。大力发展园林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居民在良好的环境中,可以更好地生活,进而推动城市进步。

二、遵循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艺术性原则

对于普通群众而言,美学感受往往就是其对景观评判的直接标准,感受营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氛围,是基于所有的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为设计,不然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因此景观的艺术美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同样也在某公园景点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铺设聚点湖石或黄石数块,又缀以花草树木,这样粉墙似纸,石和花木似笔,在不同的光明之下,形成静中有动的一幅幅活的画面。

2.功能性原则

园林不仅是二维平面的几何构成,而更多的考虑其功能性,即满足道路承重及安全使用。安全性中很重要的就是使用便捷性,譬如步石之间的距离如果不合理,使用起来就比较整脚。从某工程就可以清楚的体现出这一点,一般说来,成年人的步幅为50cm左右,其园林游步道的设计施工以此为依据设置石板更为合理,处于对安全的考虑,设计中避免使用光面材料。

三、园林规则设计需要论证的内容

1.提高园林作品的艺术品位,高品位的园林工程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要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变化,它是各种园林要素的艺术组合,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2.对园林绿化的各项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3.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无论是公园、游园、风景名胜区、居住区、城市广场和道路、厂矿企业、机关单位及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还是像世博园等大型专类园林的规划设计,应根据其服务对象不同,明确功能和主题。

4.树种选择的论证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题,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素素、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衬,病虫害的交叉性,同时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

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探讨

1.全面提高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想要提高设计师的整体水平,一定要加强理论培训、丰富知识储备,并且提供平台增加设计经验,锻炼设计能力。更好的促进设计师把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成为专业能力强、符合当代城建要求的优秀设计人员,更好的为景观园林发展做出贡献,为我国景观园林行业注入活力。

2.保护设计知识产权景观园林设计同大多行业一样,也要充分重视保护知识产权,比如设计过程中的设计图纸、设计技术、文字宣传、文化理念等。要求参与设计的每个设计人员都应该具备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并且用行动维护设计权益不受侵犯。

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立体规划

(1)注重面的规划

面是由点和线聚集而成的,面分为实面和虚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将草坪和广场地面看作是是实面,将溪流与水池看作是虚面。面在视觉上可以是出于平面上的,也可以是存在于三维空间中的,我们可以将面进行水平、垂直和倾斜处理,在设计时也可以通过相切、相融、相离等方位来处理不同面间的位置。

(2)注重形的规则

“形”即不同的面在方向不同的情况下,边沿位置连在一起所形成的形体。在空间中,形体是各种形状与形状变化的一种延续,它能让人们的视线随着它不断改变,同时也能改变空间,让人在视觉与心理体验上都获得不同的变化。此外,形体会因光线的影响而出现明确的变化,使得形体的视觉层次得到丰富和提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假山等形体让园林景观不再因面而单调,它与平面上的各种图形还会形成一种和谐、呼应的关系,让整个园林景观都呈现出一种舒适的视觉状态。

4.做好水景规划

(1)水景的构成及设计方式

在进行水景设计时,为了展现出水景的美感和动感,应尽量采用动态的水。采用动态水的设计方式主要有人工瀑布和人工喷泉两种方式。前者主要形式有滑落式、瀑布式和阶梯式三种;后者主要是通过地下的给排水系统来给地面之上的喷泉供水和回收水。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动植物搭配设计

显而易见,动植物在水中适当的他配可以增强视觉效果,其作用除了丰富水中空间外,同时还能显著地改善水体质量,进而营造出一个更有生命力的水空间。首先,对于水中生物的选择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物种分布等因素来选择,要保持园林生态环境的平衡。其次,可以通过各种植物间的科学搭配来创建一个和谐的生态水景。

(3)水中建筑的设计分析,给建筑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建筑设计的安全性、美观性和功能性。例如:水亭可以通过临水而建或者建在水中等不同形式来增加睡眠空间的层次美感;桥体设计时,应使壳体和园林的道路系统实现合理联通,不能让置身于园林中的人感到交通不便,同时还要避免阻断水路通行。

5.注重人文特征的传承

尊重传承地域的文化命脉,是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表现特征。任意形式的规划设计流派,即使风格样式存在着风貌差异,在实质上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自然条件和社会需求可以共同决定的艺术形式能够体现出身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地域人文特征对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影响作用愈来愈大,在某种形式地域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甚至体现出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历史遗迹是历史遗留给后人记载于放映人类历史活动发展的重要记录,属于人类地域特征的重要财富,在后人对历史活动与历史任务的分析研究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在历史发展的记载于传承过程中有着不可缺少的位置。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历史遗迹进行科学有效的充分利用,然而这种利用方式不允许进行恶意篡改处理。在大多数的后现代注意代表作品中,人文符号这种性质的地域人文特征因素交融体现已经十分突出。

五、园林规划发展方向――节约型园林

1.节约型可持续发展

风景园林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美化生态环境,因此,不能因为园林的视觉效果就破坏生态环境。园林规划设计应该以尊重自然环境为准则,同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植物选择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风景园林建设应该能够体现当地的特色,能够提高城市整体形象。风景园林规划还应该尽量减少建后工作,减少园林维护成本。

2.节约型园林的植物配置原则和方法

应用植物造景为主的园林设计方法。改变以硬质景观为主和不重视绿结构的造园方法,以合理的植物造景为主,同时科学确定乔灌草比例和配置方式,提高生态效益。植物造景选用节水植物,改变植物的胶水方式。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尽量选择一些节水植物或者节水种植方式,复合结构即可增加绿量,又可避免生态的竞争,节省空间和资源,提高生态效益。又可增加群落的稳定性且耐粗放管理。合理选择浇水方式,尽量利用降水水源继续浇灌。选用乡土植物。乡土树种是最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种,合理应用乡土树种即可节省开支,又可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例如蕨类植物如贯众、井栏边草、石韦、阔鳞鳞毛蕨、斜方复叶耳蕨等在华东地区分布广泛,抗性和适应性都比较强,繁殖速度快等特点选用乡土植物。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