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42:3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数字化时代的利与弊,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广州 510640)
(Library of Guangdong Teachers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Arts,Guangzhou 510640,China)
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电子阅读有着传统纸质阅读无法比拟的优势,使用手机等阅读器能够使阅读随时随地的进行,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然而,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电子阅读对于现代人阅读方式所产生的冲击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现代人思想意识和思维逻辑所带来的冲击也是非常巨大的。本文就从分析电子阅读的利与弊出发,对电子阅读的发展方向进行简单的探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electronic reading, as a new way of reading, is gradually going into millions of households. Electronic reading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traditional paper-based reading can not match. We can read anytime and anywhere by using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readers, so it gets the favorite of majority of young people. However, we should also recognize that electronic reading has also brought som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odern way of reading, and its impact on the ideologies and logic of modern people is very great.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electronic reading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lectronic reading.
关键词:电子阅读 网络阅读 纸质阅读 传统阅读 发展方向
Key words: electronic reading;online reading;paper read;traditional reading;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158-02
0引言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读”始终被定位为“写”的附属品。然而,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逐渐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首要途径,也逐渐被广大的教育者们所重视起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为我们带来了新的阅读方式,即电子阅读。电子阅读以其方便、快捷等优势迅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凡事有利有弊,电子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固然有着传统阅读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本文将从分析电子阅读的利与弊着手,进而对电子阅读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1电子阅读发展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电子阅读潮流开始兴起,数字出版物广泛被大众所接受,有资料表明,2010年中国出版市场被博客出版、电子图书、数字网络期刊等各种数字出版占去很大一部分位置,电子出版物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出版物的主导地位,将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要形式,无论从阅读的内容、目的和结果来看,电子阅读与纸本阅读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它从获得途径来说,电子阅读要比纸本阅读容易得多,同时它也能节约成本,它可以节约一些实际纸张、墨水的成本。另外,它还具有多媒体的一些附带功能,可以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相对而言,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显示器也好,书本也罢,本质上都只是文字的载体,哪种载体更具有优势,也就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2电子阅读的利弊分析
人们的思维方式主要取决于所接触的语言和文字,而阅读正是人们接触语言和文字的一个主要途径,阅读习惯也因此成为了影响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素质的一个主要因素。近年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子出版物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书籍,在促进人们文化交流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使得传统阅读对人们思维方式错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小。
2.1 电子阅读的优势首先说来,电子阅读所使用的媒介,具有很强大的辅助功能,能够帮助人们找到并且快速的理解所需要阅读的内容,比如阅读过程中出现陌生的词汇,只要点击一下,就会出现相关的解释,这与翻阅《新华字典》相比,更加的简单和快捷。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则可以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便能够找到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文章,使读者的阅读内容有效的扩展开来。同时,在电子读物后面所附录的参考资料、人名索引、时间索引等内容,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索引和查阅,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快速和简便的对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使读者的阅读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一方面方便了读者的查阅,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不会由于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不明确的事件而使读者产生放弃阅读的想法。其次,电子阅读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是传统阅读无法比拟的。电子读物使用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将阅读的内容展现出来,除了静态的文字之外,还包含了动态的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相关的信息,最为简单的例子就是网上看报,除了文字和图片,更包含了多种多媒体方式。电子读物为读者提供了读、听、看的全面阅读方式,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比如电子版菜谱,改变了传统菜谱类数据抽象的文字,而是使用更多的实物图像和相关的视频,使读者似乎能够从画面中嗅到美食诱人的香味,这又怎能不让读者为之所吸引呢?第三,网络书店的出现,改变了读者的购书习惯。它根据读者购书的习惯以及他们的阅读喜好,定期更新相关的书籍,同时会自动向读者推荐其感兴趣的书籍和文章,读者不需要自己再去茫茫的书海中挑选就可以轻松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这种一对一的服务,也使得读者与出版社和作者之间的沟通得到了有效的加强,改变了传统的书籍约定俗成的规范,使读者的思想和意见能够充分与作者的思想相融合。
总得来说,电子阅读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也使作者能够摆脱传统思维和文章结构的舒服,阅读的内容可以由读者和作者来主导,没有固定的内容,也没有固定的顺序和形式,可以在文章中插入名词解释,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同时也能够根据需要加入声音或者影像,使阅读的内容更加开阔和全面。
2.2 电子阅读的弊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电子阅读为人们带来了诸多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其自身存在的一些弊端:首先,长时间的阅读电子书籍,虽然在提高阅读能力、开阔眼界等方面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同时也会使读者对其产生依赖性,如果失去了电子阅读的媒介,则人们的阅读就会被迫停止,这时习惯了电子阅读的读者就无法适应传统阅读方式,这对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阅读危机则是电子阅读引发的另一个弊端。在电子媒介出现前的漫长岁月中,通过读书,通过想象和思考来吸收、消化、充实知识,历来被人们当作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和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以多媒体形式展现的网络信息和当年的广播电视一样对需要调动想象力的阅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人们读书实践的减少,知识残障者越来越多,他们虽然读书识字,但却没有阅读能力。
3电子阅读的发展趋向
网络阅读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具有网络阅读习惯的还只是少数年轻人且在整体上处于无序状态。因而网络阅读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尽管如此,网络阅读作为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并给其阅读实践带来了深刻影响。网络阅读以网络及E-book等新的文本形式带来了阅读方式的变革。在屏幕上,阅读以文本片段、图像和界面的形式出现,人们使用鼠标作为一种操作机制来调整阅读进程,这样文本阅读就变成了超文本多媒体浏览。阅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随之带来了阅读内容的改变,传统经典阅读在慢慢的淡化,休闲、娱乐性阅读开始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究其原因,有人认为网络阅读本身即一种非经典阅读。阅读经典需要一种笨重的态度,必须放慢速度来感受那种丰富的精微;而网络阅读是种碎片式的、浮光掠影、浅尝辙止的阅读,人们在网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只能是一种鼠标飞点的浏览性阅读,著名的“眼球理论”很好地说明了网络阅读作用于感官而非心灵的特点。更深入的看,这可能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心态浮躁使得快餐式速读化阅读风行的结果。尽管文字在屏幕和纸本上并无本质区别,但是人们阅读心理的变化使其阅读需求和行为发生了变化。而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过程,人们通过它探索未来和创造自我,在网络阅读环境中,信息接受方式和内容的变化必将使阅读者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乃至世界观、人生观发生变化,并最终改变其阅读和生活习惯。阅读习惯正是制约网络阅读普及发展的首要障碍。当一种新传媒诞生后,习惯于传统媒体方式的人们,自然会对新媒体产生心理隔阂。尽管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的确是在发展变化的。笔者的调查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技术尤其是E-book的发展是网络阅读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但是人类近现代史证明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预计的,从石片、龟甲、竹帛到纸,书籍的形式一直在变。一份对学生电子阅读习惯的调查报告以及美国Texas教育局有关E-book的报告表明,E-book在高校的前途是相当光明的,它将创造一种全新的阅读。这样当电子图书的消费成本、数字化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阅读设备等阻碍其发展的壁垒消除,当电子纸张、电子油墨等全新的技术商品化时, 电子书和网络将可能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形式,网络阅读的比例将大大上升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笔者调查中众多年轻人所认同的。
但是不可否认网络阅读自身还存在诸多阻碍其普及发展的缺陷和问题,其中最难克服的即其非经典化、文化积淀问题,而这却是书籍阅读之所长。那么在网络阅读比例上升乃至成为主流方式情况下,传统阅读将何去何从呢?英国情报学家K.J麦克格雷指出:“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由此笔者认为,在经过漫长阶段,网络阅读蓬勃发展起来后,书籍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即时、实用的信息乃至叙事文化信息的获取将大部分由网络阅读分担;而纯粹的文化积淀和思想整理的任务则由专门撰写的书籍阅读来完成。
4结束语
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都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其自身也存在着诸多的利与弊,我们应当能够正确认识电子阅读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正面影响,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其带来的负面冲击,在新时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力求将电子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使电子阅读真正走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带给人们更多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徐超.电子阅读的关键点:内容+创新+运营[J].通信世界,2009,(42).
[2]李涛.电子阅读时代的纸媒[J].新闻世界,2010,(S2).
[3]赵娟.浅析传统阅读与电子阅读的利弊[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4]王素芳.网络阅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探析[J].图书与情报,2004,(3).
[5]刘培元.电子阅读,正向我们走来[J].信息技术教育,2007,(6).
[6]郑松辉.网络数字化图书馆传统阅读型读者群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2).
[7]黎风.电纸书:电信运营商主导下的电子阅读模式值得期待[J].记录媒体术,2010,(02).
国际数字艺术是国外比较成熟的介质之一,在国内还处在新鲜期。数字艺术被主流艺术评论界关注,还是近两年的事。
曾经有某些艺术评论家排斥数字艺术的创作手段,认为过于技术化的东西不应是艺术的创作工具。但其实,如果能用更高、更好的技术为艺术服务创造出更好的艺术品,为什么不呢?数字艺术家们一直觉得,画面的视觉效果很重要,利用数字工具,能营造出更好的视觉效果,这也是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要搞数字绘画?应该从两个层面解释:第一个层面,你想要表达什么内容;第二个层面是你使用什么工具,什么手段。
从第一个层面来说,艺术家在创作时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艺术家,而是首先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人,一个普通人。作为一个人来说,首先要弄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然后,进入第二个层面,要根据自身条件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段,实现艺术家自己的目的――最终选择的手段往往就是动画和数字绘画创作。
和油画或任何手绘的东西相比,数字艺术没有那么直接的现场感。它对于纸张的质感和微喷介质产生的色彩还原效果要求非常严格,如果都能达到最高级别水准的话,它同样能产生惊人的质感,而且可以任意放大或缩小。要知道,尺寸的诱惑对一个作品的视觉效果而言经常是致命的。
数字艺术家们比较追求完美,追求超现实性,电脑绘画可以让创作者肆无忌惮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很多数字艺术家对纯纪实的东西往往不是很感兴趣,尤其在创作中喜欢“胡来”,而纯纪实的作品,有时会与“胡来”不搭界。这种创作的“胡来”,经常让艺术家们感受到生命的本源和自由。而且,电脑绘画可以做得短小而精炼,适于观赏,技术实现上也不困难。
值得关注的数字艺术家
在5月上海2010年世博会召开期间,一场名为“未来链接”的数字艺术中国展览开幕,来自国内外的12位著名艺术家带来超过20件动态和静态数字艺术作品――如果你有致于数字艺术方面的收藏或投资的话,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将是你首先应该关注的。
卜桦
拥有不可思议的想象力
画面中经常出现的红领巾小女孩、怪龙等形象,与中式传统建筑背景叠加在一起,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织和观念碰撞。
缪晓春
3D数码艺术颠覆美术史
他的创作团队规模和技术实力在国际上也是较为少见的,加上艺术家自身的观念的深度,总能给人以一种宏大的史诗画面的感觉。
林欣杰
探索新媒体艺术一切可能性
香港较为杰出的数字艺术家之一,善于运用声音、影像、互动装置结合的特点创作做作品。其代表作是互动艺术《MOVING MARIO》。
张小涛
挑战你的视听经验
在丰富的观念背景下透着大制作的手笔,似乎看到了艺术家对于社会和历史的另一种倾诉和阐释,从微观到宏观再到微观的叙事手法。
皮三
携手左小祖咒《咖啡时光》
作品的最大亮点是采用了平面镜头移动,以及新闻事件的最简单元素化进行了“关联描述”和动画表达。
蒋非默
设计师?策展人?艺术家?
蒋非墨不仅是艺术家,同时也是年轻的策展人、设计师。善于运用独特的视角和创造方式去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感受。
林哲乐
入选戛纳影展的80后
他的作品从“重复”和“规律”,再到“中断”和“不规律”的方式似乎在表达着这个数字时代和快速消费品时代利与弊。
吴俊勇
行走在绘画与动画的边界
作品《乱花》中,戴着红色高帽的一群小人,用各种奇怪动作在单调的音效和片段式场景中表现社会政治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黑峰
美籍华裔艺术家玩转乱码时代
《乱码时代》系列其实是在于透过限制的穿孔,呈现出无穷的创造力。其意义存在于事件的脉络还有与观赏者的互动中。
丰江舟
多媒体舞台剧惊动杭州
利用先进数字技术,结合多媒体道具、声音及身体语言的表演形式,让演员在电、光、声营造的奇特舞台中进行现代舞蹈式的表演。
代化
人人都是艺术家
曾经是知名网站新闻编辑的代化擅长运用数码软件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型像素画,向我们昭示数字化时代“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趋势。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当下正处于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突破了传统形式的管理模式,即抛弃纸质管理方式应用信息化管理。虽然采用电子档案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满足现展的需求,但是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在安全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档案数据被建立起来,电子档案管理会被更加广泛的应用于管理工作中,所以对电子档案管理的安全加强重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子档案管理同传统档案管理的比较
电子档案管理充分的体现了现代化元素的应用,例如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等形式对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在应用电子档案的过程中,不会再涉及到纸质档案资料的处理环节,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和一些专门的管理软件进行数字化管理。电子档案管理同传统形式的档案管理相比,具有诸多方面的差异。
(一)归档时间不同。电子档案管理和传统档案管理具有归档时间的差异性。电子档案具有灵活的归档时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归档工作,没有束缚。在此期间,文件的建立部门能够应用网络把文件向档案的管理部门进行传输,再利用电子数码签名认证,为文件的归类等一系列工作都提供了便捷,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对于传统形式的纸质档案管理,主要是通过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统一方式资料收集以及做档案表格等工作提供给相关部门,这些工作都是具有周期性质的,必须要在实施前做好具有标准性的表格等材料,以方便各部门之间的发放工作以及回收。
(二)管理方式不同。电子档案管理应用电子编码的技术,将各个不同的档案文件贴上不同的标签进行专门归档,所以造成在程序上具有较复杂的特点。与电子档案管理方式不同,传统档案管理因为在进行归档中只要具有有效的证明就可以,所以具有便捷的归档程序。
(三)保存方式不同。电子档案的保存主要是以电子文件为主要载体,虽然保存较方便,但是利用电子文件的方式很容易发生老化以及变质的现象,一旦发生这些状况就会造成档案的可读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防止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措施就是应用安全备份等方式,并且联合形成专门的文件管理部门,转换文件的格式,将文件的格式统一转换后进行存储。而传统档案管理存储只需要保持纸质的完整性,令其不受破损即可,但是对于保护环境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传统档案管理对于档案的保存更具有困难性。
(四)查询方式不同。对于电子档案的查询,需要一定的条件,只有满足条件方可进行正常的查询。例如,查询者只有经过申请注册的方式,正式的成为档案馆或者一些电子中心的会员,才能被允许登陆查询自己想获得的各类信息。而传统档案管理要先向有关的档案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再由专门的管理人员查找所需的信息,所以工作效率较低。
二、电子档案管理的利与弊
(一)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电子档案管理具有诸多的优势。首先,应用电子档案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档案的效率。因为在归档的时间以及归档的方式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并且提高了档案的保存以及查询的效率。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例如应用数据传输技术,减少了文件打印、传输以及张贴的大量时间,采用专门的软件对档案的数据做好归类管理,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其次,采用电子档案管理的方式有效减少了对纸张的利用,所以在环保工作中具有突出的贡献。由于减少了对纸张的使用,不仅能够减少资金的投入,还能够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同时,采用电子档案管理的方式能够降低对订书钉、印刷和笔墨等材料的应用。
(二)电子档案管理的弊端。采用电子档案管理,虽然应用了科学技术增添了现代的元素,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便捷。但是,不能忽略掉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弊端。首先,目前我国虽然对于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制订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其工作行为,但是以现有的法律规定而言,并没有得到健全和完善,还存在较多的漏洞。所以,当下电子档案管理在法律规定上还有待得到全方位的保障,怎样令电子档案真正受到法律的保障,是目前应该深入的研究的内容。其次,电子档案管理具有的最严重的弊端就是文件载体容易老化以及变质。因为如果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其很可能会造成无法读取的状况。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就会引发文件丢失等问题,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所以,当下有关的电子档案管理部门正在寻求各种方式的保护措施,防止或者避免文件载体发生老化或变质,造成无法读取的现象。例如应用安全备份或云技术等方式,获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再次,电子档案数据在进行传输的过程中或在实施共享的时候,对于数据的安全保护问题也是一项要考虑的问题。当下信息技术正在高速发展,给数据信息的传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黑客以及各种病毒等不利的因素。在传输数据过程中很容易对其安全性产生威胁,所以应该引起有关的管理人员的重视,并且加强防范,例如应用加密措施或者防火墙等方式,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最后,应用电子档案管理对于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在归档程序中具有较复杂的程序环节,并且工作繁琐,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所以需要具备高素质能力的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李丹一.对比研究电子档案管理和传统档案管理利与弊[J].办公室业务,2014(21).
[2]岳锐.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区别[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1).
[3]孙丽梅.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刍议[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01).
[4]董利红.试析电子档案和传统档案管理的异同点[J].陕西档案,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