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3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化学的质量分数,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听觉获得,视觉方面获取仅限于书本和黑板等静态的内容。因此,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应用是数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多媒体教学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枯燥为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激发和培养兴趣在求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软件用直观的图形及和谐的声音使枯燥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使艺术教学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
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抽象思维不断发展的时期,而数学知识又是极其抽象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静止图象变为动态画面,把问题的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起到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我在教学《对印的乐趣》一课伊始,演示自然界各种肌理现象的视频影像进行欣赏,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神秘图像,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演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巩固新知
学生的创作热情源于美的启迪,也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达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的目的的一种训练过程,更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起学生强烈创作欲,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因材施教,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升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强化新知
美术教育是一种智力活动的教育,重视在经验的层次中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训练学生在现象世界中发现异同现象的能力。美术具有超时空的重组表现特色,适合发挥想象与思维的自由性。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之前,也需要先从各网站搜集到不同年代、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代表性、不同类型的雕塑图片若干,每张图片有整体和局部的欣赏,以及当时的设计构思,再配以恰当的优美的古典音乐,学生可以自己点击,了解不同雕塑的历史背景及设计意图,在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有了一种主动参与意识,再加上学习中产生的现场感、真实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美及其艺术价值,并突破以往习以为常的观念,在欣赏的基础上还产生了新的认识和发现,从而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作业展评、课堂小结,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也是一节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差异,遵循计划性、针对性、趣味性原则,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出现,使他们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创作后,将自己的作品放在自己的桌子或黑板上,予以展示,并结合电教媒体——实物投影仪的运用,对典型问题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对突出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情境。最后,小结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统摄知识纲目,使整节课在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地欢声笑语中结束教学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概括地说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高品质、设计良好且使用得当的现代教学媒体会给学生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的直观的情境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和索引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对原有知识进行改造和重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况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又缺乏促使学生观察的基础,难以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更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改变这种状态,可以有效地从欣赏、工艺设计及绘画课等方面发挥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带给学生的时空感受使学生懂得了艺术的博大与多变,优化了课堂教学,更促进了学生“广义视觉”的形成。
大自然是美丽的,它包含了很多美的法则。很普通的材料,很亲近的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神奇,都变成一种充满神奇趣味的课题,让人感悟到生活中这些普普通通的东西都蕴含着美,一种让人从心中产生共鸣的美——原来美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只通过肤浅的“看”来发现这些美,还看如何去促使学生去观察、发掘与创造,必须多方位合理运用各种媒材,积极调动多种感官,通过眼看、耳听、口说、手脑并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让“广义视觉”逐渐达到完美,使孩子们个个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地优化电教媒体的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并符合教材体系,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了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法(CODcr)和高锰酸盐指数法(CODMn)都是反映水体受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因此,对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变化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
重铬酸钾法和高锰酸盐指数法是用两种不同的氧化剂在各自的氧化条件下测定的。重铬酸钾法是指在强酸并加热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高锰酸盐指数法是指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量。
重铬酸钾法在规定条件下,芳烃及吡啶难以被氧化。而高锰酸盐指数法在规定的条件下,许多有机物只能部分被氧化,易挥发的有机物也不包含在测定值之内。重铬酸钾法(CODcr)的氧化能力理论上达到98%,实际氧化能力可达到100%。高锰酸盐指数法的氧化能力理论上可达到58%,实际氧化能力只能达到40%左右,清洁地表水中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大约为3.5:1或2.5:l的结果。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九寨沟属长江水系嘉陵江的上游区域,由南向北汇入白河,白河与黑河在九寨沟县两河口汇合后始称白水河,白水河在甘肃文县境内汇入白龙江。白水河水质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九寨沟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本文通过研究白水河地表水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为建立河流水体污染预防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1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
1.1 样品采集方案
实验监测点的布设遵循《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法》并结合具体情况,于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在九寨沟县城的白水河设置了红岩林场、龙康二级电站、岭岗岩、青龙桥、县城马踏石5个监测断面(详见图1),使用定位仪(GPS)定位,每月采集1次水样。
红岩林场是白水河的源头,龙康二级电站在九寨沟景区上游2公里左右,岭岗岩在九寨沟下游500m左右,县城马踏石是在县城下游1公里,青龙桥断面为四川省与甘肃省交界处。
1.2 样品保存及分析方法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的规定进行,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30 min,取上层非沉降部分进行分析。分析测试方法为《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法GB11914-89》和《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11892-89》。
(1)重铬酸钾的测定步骤:取20mL水样置于加热管中,准确加入1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加热回流2小时。加约80mL水稀释至140ml后,加3滴试亚铁灵作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
(2)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步骤:取1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 1:3硫酸和10mL 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水浴加热30min后,趁热加入10ml 0.01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
2 结果与讨论
从图2和图3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变化趋势来看,水样3到7月的浓度要高于其它月份。
根据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实验数据,计算出该水体的化学需氧量与高锰酸盐的比值平均为2.71:1的关系,在2.5:1-3.5:1之间。
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两者存在如下的线性关系(如图4所示):
y = 3.337x - 0.7519
r=0.8167
y ——化学需氧量浓度(mg/L)
x ——高锰酸盐指数浓度(mg/L)
r ——相关系数
变量x和y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进行检验。
由α=0.05,根据样本数60,自由度58,查《相关系数临界值表》得到rα=0.25。
因为│r│=0.8167>0.25,线性相关非常显著。
其中,各监测断面的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之间的相关分析见表1。
由于以上5个断面的样本数相同,所以rα同为0.58,且每组的r值都大于0.58,可以证明以上各断面的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其中青龙桥断面的相关性最好。
3 结论
对于水质指标,大多数江河、湖泊或是大型的采样断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九寨沟县白龙江水质中化学需氧量与高锰酸盐指数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回归直线方程y = 3.337x - 0.7519,利用该回归方程可进行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推算。
如前所述,在一定条件下,重铬酸钾对有机物的氧化率高于高锰酸钾,各个水体都有各自的水质特征,掌握了这些规律特征,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水质监测数据的异常值。不同水系的河流因其接纳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等各有不同,其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异。还需做大量的实测和分析工作,建立的回归方程才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M] .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2.
目的: 观察在单一剂量5氟尿嘧啶(5FU)治愈荷瘤小鼠过程中外周血细胞数量的变化与肿瘤结节缩小之间的关系, 为进一步研究化疗治愈肿瘤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单一剂量5FU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模型, 荷瘤小鼠腹腔内分别注入25、 75、 135 mg/kg的5FU, 等量生理盐水对照, 确定5FU治愈肿瘤的量效关系。然后, 再取6只荷瘤小鼠, 分别在75 mg/kg 5FU治疗前3 d、 治疗后第1、 4、 7、 11、 15、 28天内眦静脉取血, 进行血常规检测, 分析外周血白细胞、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变化与荷瘤小鼠肿瘤结节缩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75、 135 mg/kg的5FU均可使荷瘤小鼠的肿瘤结节在治疗后1周内逐渐缩小、 直至消退, 因此5FU治愈荷瘤小鼠的最低有效量为75mg/kg。75mg/kg 5FU治疗后第1天外周血白细胞降为(5.0±1.1)×109/L, 并持续到化疗后第4天, 与治疗前(9.5±1.58)×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5 氟尿嘧啶(5FU) 肿瘤治愈 淋巴瘤 C57BL/6小鼠 血小板计数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lterations of complete blood counts and tumor shrinkage during tumor rejection induced by a high dose of 5FU in C57BL/6 mice. METHODS: Wild type C57BL/6 tumorbearing mice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5FU intraperitoneally. 75 mg/kg 5FU was the minimal effective dose of 5FU that could cure the tumorbearing mice. Then another 6 tumorbearing mice were trea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5FU (75 mg/kg). Blood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orbital venous sinus on different days before and after 5FU treatment, and then complete blood counts were perform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lterations of blood counts and tumor shrinkage after 5FU treatment was analyzed. RESULTS: Tumor sizes decreased steadily and tumors disappeared within the first week after 5FU treat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75 mg/kg 5FU also had side effects on peripherial blood cells. The number of WBC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the first day after 5FU treatment (P0.05). Later it decreased again and it couldn’t recover back to normal level at the 28th day after 5FU treatment (P
[Keywords]fluorouracil (5FU); tomor rejection; lymphoma; C57BL/6 mice; blood platelet count
5氟尿嘧啶(5FU)是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 属细胞周期特异性抗恶性肿瘤药物。近年研究发现5FU在体内可转变为5FU脱氧核苷酸、 5FU核苷等代谢产物, 从而影响或干扰DNA及蛋白质的合成, 但是其抗肿瘤作用的确切机制不清。我们在制备出单一剂量5FU(75mg/kg)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使用免疫缺陷动物发现5FU治愈肿瘤的过程需要机体T淋巴细胞的参与[1]。由于大剂量5FU在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也对机体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毒副作用, 使骨髓抑制、 外周血象下降等, 而机体外周血象的变化与5FU化疗疗效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检测大剂量5FU在治愈荷瘤小鼠过程中外周血细胞(白细胞、 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动态变化, 探讨外周血细胞数量的变化与肿瘤结节缩小之间的关系, 分析以外周血细胞数量的变化作为预测荷瘤小鼠化疗疗效或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指标的可能性, 为进一步研究5FU抗肿瘤作用的细胞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野生型C57BL/6小鼠(H2b), 体质量为20~30 g, 雌雄兼用, 性别和周龄相匹配, 饲养于SPF环境中。5氟尿嘧啶(5FU, Mr 130.08), 购自Sigma公司。
1.2 方法
1.2.1 荷瘤C57BL/6小鼠动物模型的制备 参见文献[2], 取1×105对数生长期的EL4肿瘤细胞接种在野生型C57BL/6小鼠(H2b)皮下, 7~9 d后皮下可及肿瘤结节, 从而建立荷EL4肿瘤的野生型C57BL/6小鼠模型。
1.2.2 大剂量5FU对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的治疗作用 取皮下接种EL4细胞后12 d的荷瘤C57BL/6小鼠, 随机分组, 每组4只, 分别用25、 75、 135 mg/kg5FU单次腹腔内注射, 等量生理盐水对照。随后每1~3 d观察并记录1次5FU治疗后荷瘤小鼠肿瘤的平均直径(最大横径与垂直方向的横径的平均值)。当荷瘤小鼠的肿瘤直径接近或等于15 mm时视为治疗无效, 并处死小鼠。找出5FU治愈荷瘤小鼠所需5FU的最低治疗剂量。
1.2.3 单一剂量5FU治愈荷瘤小鼠过程中外周血细胞的动态变化 取6只野生型荷瘤C57BL/6小鼠, 分别在75mg/kg5FU治疗前3 d、 治疗后第1、 4、 7、 11、 15、 28天乙醚吸入麻醉后内眦静脉取血[3]少量, 1 g/L肝素等量混合后用全自动血细胞仪进行血常规的检测, 了解5FU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动态变化。
1.2.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 组内比较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
2 结果
2.1 单一剂量5FU治愈荷瘤小鼠的量效关系 所有接受5FU治疗的荷瘤小鼠无急性中毒致死发生。不同剂量的5FU单次治疗后荷瘤小鼠肿瘤结节直径的变化见表1。由表1可见, 75和135 mg/kg的5FU都能使荷瘤小鼠的肿瘤结节在5FU治疗后1周左右消退, 但肿瘤结节消退的速率随5FU治疗剂量的增加而加快, 因此, 我们认为5FU治愈荷瘤小鼠的最低有效剂量为75 mg/kg。
表1 不同剂量5FU治疗后各组荷瘤小鼠肿瘤结节大小的变化(略)
Tab 1 Dynamicchangesoftumor’ssizeintumorbearingC57BL/6 mice after different doses of 5FU treatment
2.2 75 mg/kg5FU对荷瘤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影响75 mg/kg 5FU治疗前后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动态变化见表2。由表2可见, 75 mg/kg的5FU对外周血象的影响使白细胞的数量在治疗后第1天就降为(5.0±1.1)×109/L, 并持续到化疗后第4天, 与治疗前(9.5±1.58)×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在治疗后第28天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降为(5.9±1.96)×109/L, 低于化疗前水平(P
表2 75 mg/kg5FU对荷瘤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影响(略)
Tab 2 The side effects of 5FU on peripherial blood cells of tumorbearing mice
dP
3 讨论
应用细胞毒性化疗药物进行系统或大剂量化疗是目前各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有效治疗的基础, 但是化疗药物抗肿瘤作用的确切机制不清。同时, 尽管临床研究发现化疗的疗效与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但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没有可用来代表机体抗肿瘤免疫力强弱的指标。因此, 通过动物实验了解在大剂量化疗治愈肿瘤过程中荷瘤小鼠肿瘤结节直径的变化与外周血细胞数量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对于寻找与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或化疗疗效密切相关的临床检测指标、 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证实75 mg/kg5FU治愈荷瘤小鼠属于大剂量化疗治愈肿瘤的动物模型。75 mg/kg的5FU不但对荷瘤小鼠的肿瘤有直接杀伤作用, 而且对机体增殖迅速的外周血细胞也有抑制作用, 具体表现在: 75 mg/kg5FU治疗后1 d外周血白细胞就出现降低(P
参考文献
[1] 李墨林, 李传刚, 舒晓宏, 等. 化疗治愈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氟尿嘧啶抑瘤作用的免疫机制[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7, 23(11): 1010-1013.
[2] 李墨林, 李传刚, 舒晓宏, 等. 荷EL4肿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美法仑抑瘤作用免疫机制的探讨[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6, 22(2): 235-238.
[3] 朱正美, 刘 辉. 简明免疫学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103.
[4] 王 波, 江 森. 5FU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在化疗中的合理应用[J]. 现代妇产科进展, 1994, 3(2): 145-148.
[5] 王 阳, 任 强. 血小板计数与恶性肿瘤及其分期关系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 7(2): 105-106.
[6] 李墨林, 蔡桂凤, 朱 敏, 等.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四项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4, 26(4): 280-283.
[7] Lerner DL, Walsh CS, Cass I, et al.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hrombocytosis in 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s[J]. Gynecol Oncol, 2007, 104(1): 91-94.
[8] Iwasaki A, Hamanaka W, Harnada T, et al. Significance of platelet counts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for lung metastasis[J]. Int Surg, 2007, 92(2): 103-109.
[9] 赵建增, 刘 丽, 梅英杰. 外源血小板生成素基因体内导入对循环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9, 15(3): 103-105.
2.2 75 mg/kg5FU对荷瘤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影响75 mg/kg 5FU治疗前后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动态变化见表2。由表2可见, 75 mg/kg的5FU对外周血象的影响使白细胞的数量在治疗后第1天就降为(5.0±1.1)×109/L, 并持续到化疗后第4天, 与治疗前(9.5±1.58)×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在治疗后第28天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降为(5.9±1.96)×109/L, 低于化疗前水平(P
表2 75 mg/kg5FU对荷瘤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影响(略)
Tab 2 The side effects of 5FU on peripherial blood cells of tumorbearing mice
dP
3 讨论
应用细胞毒性化疗药物进行系统或大剂量化疗是目前各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有效治疗的基础, 但是化疗药物抗肿瘤作用的确切机制不清。同时, 尽管临床研究发现化疗的疗效与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但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没有可用来代表机体抗肿瘤免疫力强弱的指标。因此, 通过动物实验了解在大剂量化疗治愈肿瘤过程中荷瘤小鼠肿瘤结节直径的变化与外周血细胞数量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对于寻找与机体抗肿瘤免疫力或化疗疗效密切相关的临床检测指标、 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证实75 mg/kg5FU治愈荷瘤小鼠属于大剂量化疗治愈肿瘤的动物模型。75 mg/kg的5FU不但对荷瘤小鼠的肿瘤有直接杀伤作用, 而且对机体增殖迅速的外周血细胞也有抑制作用, 具体表现在: 75 mg/kg5FU治疗后1 d外周血白细胞就出现降低(P
参考文献
[1] 李墨林, 李传刚, 舒晓宏, 等. 化疗治愈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氟尿嘧啶抑瘤作用的免疫机制[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7, 23(11): 1010-1013.
[2] 李墨林, 李传刚, 舒晓宏, 等. 荷EL4肿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美法仑抑瘤作用免疫机制的探讨[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6, 22(2): 235-238.
[3] 朱正美, 刘 辉. 简明免疫学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103.
[4] 王 波, 江 森. 5FU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其在化疗中的合理应用[J]. 现代妇产科进展, 1994, 3(2): 145-148.
[5] 王 阳, 任 强. 血小板计数与恶性肿瘤及其分期关系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 7(2): 105-106.
[6] 李墨林, 蔡桂凤, 朱 敏, 等.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四项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4, 26(4): 28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