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医药零售行业政策

医药零售行业政策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0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医药零售行业政策,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医药零售行业政策

篇1

药品零售市场竞争加剧,未来药品零售行业加快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创新经营业态与服务模式,探索向全产业链服务模式转变,向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社区家庭延伸服务,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居民用药经济性和便利性,这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售药范围逐步放开及监管形式变化,药品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融合的速度将会加快。

零售业是实现各种商品的价值和使用的重要途径,是反映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并担负着促进生产,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需要的重要任务。中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历程,同时是信息技术在零售业中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的历程。零售业在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零售业的信息技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地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成绩。通过探索我国医药零售业的经营模式来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医药零售业的发展,在医药零售市场竞争新格局里维护并且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经营率,能够在更好地服务人民与进行自我完善发展建设上取得双赢的成绩。

(一)我国医药零售业目前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医药经济也随着高速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医药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这给我国医药零售业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零售商在不断的进行经营体制改革以及特有的市场运行模式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

①药品零售商的传统经营模式

我国的零售药店也一直沿用以销售药品为主的传统的经营模式,但是随着竞争的不断强化,传统的药店也在销售上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不断加强药品零售店的个性化经营和多元化模式的经营,目标更具有广泛性,将服务的群体扩大化,改变了以前的局限性的销售模式。致使我国药品零售商不断蓬勃发展的原因在于国家推进了医疗体质改革和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使传统的药品零售商的模式发生了改变,得到了不断的突破和创新。

②政府政策的不足

我国政府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政府政策在制定时缺少相应的监管体制,有的药品零售商可能违背了市场规律。现在的药品零售市场准入太严但是市场监管太松,应该加强对零售市场的监管,在供给市场需求量的同时还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安全等问题,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非法经营问题,重视市场机制,发挥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让市场在合理的范围内运行,让市场不断得到完善与改进。

③信息技术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到来为中国的药品零售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电子商务对中国零售企业来说既紧迫又艰难,但是市场竞争不可阻挡,中国零售企业需要不断通过应用新的信息技术来快速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的快速形成。这也是中国在面对WTO之际的一次发展机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电子商务一大支柱的零售业的电子商务,在势不可挡的经济潮流中,必将百花齐放,竞相争妍的局面。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使得供应商与中间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的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带动了物流体系和供应链的现代化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模式,加速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形成了新的产业优势,为我国药品零售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篇2

首先,是《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印发,它使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开始加快步伐,医药行业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其次,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的出台,它标志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开始全面实施,百姓的用药消费从医院向药店分流。

第三,是《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的,使多年来困扰连锁经营企业的登记难、纳税难等、跨区域开店难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为国内众多的医药连锁企业的快速发展扫清了障碍。这又进一步加大了零售连锁药店的扩张步伐。

第四,是在《全国连锁经营“十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促进建立10个左右在国内外知名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使每个企业拥有网点超过1000个以上。”使促其成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跨地区发展、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

第五,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如国家经贸委将把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连锁企业信息化建设等,列入国债贴息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目前已经有60多个企业享受到了这样的政策。各级流通主管部门也将对开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的企业给予必要的扶持,重点支持效益好的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经营规模,改造仓储设施,发展商品配送中心等。

同时,随着2003年1月1日医药分销服务行业对外开放,大量规模大实力强的外资企业涌入,我国零售药业遭遇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仅世界第一大医药连锁企业美国CVS一年销售额就有200多亿美元,远远超过中国18万家药店年销售的总和。

这些为国内医药零售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生存挑战。纵观近5年我国的医药零售行业,在市场行为上整体上呈现出连锁药店跑马圈地、平价药店异军突起和业内外的联合重组三大特征。

跑马圈地,构筑渠道网络资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纷纷将增加门店数量扩大经营规模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在这一时期,他们对门店数量的追逐几近“疯狂”。于是乎,医药零售行业出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跑马圈地运动,也就是快速地抢占黄金地段增开分店。

从以下是医药巨子曾经对外界公布的宏伟的“扩军”计划,我们可见一斑:深圳万基药业要用20亿元在全国建1万家药店;三九集团矢志投资13亿元,誓言5年内开设1万家连锁药店;华源集团计划投资至少10亿元,以每年1000家的速度扩张,5~10年内开设1万家药店;丽珠集团拟在5年内投入2~3亿元资金发展药品零售连锁经营,目标近1000家;深圳一致、海王星辰也宣布了“1000家”的扩张战略……海王星辰2002年开店速度最快频率为不到3天开一家店。

现在,我们姑且不管这些巨子们的扩军计划实现得怎么样,我想他们的初衷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借此修渠通道,构筑销售网络资源,增强自身的药品分销能力,提高自身与供应商的谈判议价能力,从而在分销速度及购进成本上获得竞争优势。

降价圈人,抢夺消费客户资源

当一些企业因为资金实力不足及进入时机欠佳等方面的原因,不能抢占到更好的黄金地段增开更多的分店赢得网络资源时,聪明的经营者们就选择从“顾客”身上来做文章。“没有一分钱打不倒的顾客”,于是,一批药店经营者们,祭起降价大旗,开办了平价大卖场、经济药店,还有折扣店,以真正低成本上所形成的价格优势,对顾客进行价值让度,让顾客满意使顾客忠诚,最终达到抢夺消费客户资源的目的。比如相关媒体曾多次报道:

早在2001年底,武汉的隆泰大药房就将所售2000余种药品平均降价40%,催生了武汉的“汉森”、“天成”“正和”等一批平价药品超市。他们曾一度让武汉的传统十大家连锁药店恐慌不安并试图联合五大家药品经销商进行围追堵截。或许是在央视“焦点访谈”的关注下,更或许是他们真正让老百姓们得到了实惠,他们并没有被扼杀在摇篮里,到现在反而越办越红火。

2002年8月31日,江西第一家仓储式平价药房“开心人”在南昌开业,打着“比核定零售价平均低45%”的大旗出售他们那1500平方米大厅里的5000多种药品。开张当天,消费者如潮水般涌进店里,将整个售药大厅挤得水泄不通,一个侧门的玻璃当即被挤爆。全国300多家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更使得它成为中国平价药房的代名词。

此外,还有湖南的“老百姓”、北京的“德威治”、福州的“惠好”、合肥的“百姓缘”,等等,他们都在喊着“一切为了老百姓”的口号,努力创造中国药品的“平价时代”,为老百姓省钱,最终让消费者对自己死心踏地从一而终。

联合重组:资源优势的整合

经过“跑马圈地”和“降价圈人”后,很多药品零售企业基本完成了他们的资本、网络及客户资源的积累,企业间的强大弱小分化日渐明显。强者恒强,弱者渐弱。因此就出现了优势企业的资本扩张和劣势企业间联合重组。扩张联合的方式基本有以下几种:

1、外资 + 本土知名企业

如海王星辰花100万美元购买MedicineShoppe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市场特许经营权,是国内首家医药连锁企业与国际医药零售巨头之间以知识产权转让形式进行的合作。另外,在美国名列零售业前茅的Dragstore、地平线等企业也先后频繁到中国来寻找合作伙伴。

2、本土知名企业 + 本土知名企业

如上海复星与拥有1000多个连锁网点的、国内最大的超市经营公司联华超市合作,采取“零售药店与普通商业企业合作”的形式,依托联华超市强大的商品配送中心及经营网点,发展医药连锁经营。在较短的时间内,复星已借助联华超市的门店网络开设近100家店中柜、店中店。

篇3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而不是按照药监、卫生部部门的行政指令和自我利益来监管。自己举办、自己经营,又自己监管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

二可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引进行业外资本,真正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三是卫生、药监部门由于没有利益关系,就可以监管得更客观与到位。

2. 对应流通领域企业“多、小、散、乱”,流通秩序不够规范的现状,您认为哪些问题最干扰企业的日常运营及未来发展?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您有何建议?

答:主要是政府的政策环境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比如

普要在第三终端的现款交易导致了一些医药公司倒卖税票和承兑,既不能保证老百姓用药安全,也扰乱了生产企业的价格秩序,同时破坏了区域保护政策,确实弊大于利。应该通过统招统配慢慢取消这样的经营行为。

第二是GSP认证问题,所有的公司最后都能通过认证,肯定不行,目前正在提高的GSP标准必须严格执行,让一部分商业公司退出市场,否则会造成同质化、劣质化经营,结果就是具有医院利益链的商业公司众多,永远会生存下去,打破的方法是医院利益链的重新划分和国家对医院系统的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以及政府买单的基层第三终端和第四终端配送格局的彻底规范和秩序重建,否则“多、小、散、乱”的局面还会存在下去。

3. 国家为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进行过不少尝试,但实际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譬如说去年提出的两票制。作为医药流通行业的“新掌门人”,您希望他们在减少流通环节的做法上和过去有何不同?

答:两票制或者几票制都不是根本的问题所在,关键是从源头做起,管控好出厂价,让底价过票彻底消失,让倒卖税票成为历史,这样问题就会减少。国家缩短流通环节的关键是想降低药价和预防过多环节导致的质量不确定性,但降价是双刃剑,既能减低我国医药行业整体的研发创新能力,又能洗牌提高产业集中度。

4. 在新医改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国家队药品流通行业的关注度不够,尤其是药品零售领域,甚至被戏称为“被遗忘的角落”。您希望商务部在改善药品流通企业“国民待遇”方面发挥哪些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