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统计学标准差

统计学标准差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1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统计学标准差,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是医疗工作中判断患者有无出血倾向或者有无止血能力的依据[1]。血小板是哺乳动物血液中重要的成分之一,具有止血、伤口愈合、形成血栓以及炎性反应等作用[2]。单位血液体积中血小板的数量与其凝血作用呈显著相关性,因此,对于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十分重要,目前,对于血小板计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血小板自动计数仪另外一种就是手工采用草酸铵溶血进行计数。文章选取2011年10月~2011年11月进行血小板计数的患者196例,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对其血小板进行计数,比较两种方法在血小板计数中的精确度,为今后进行血小板计数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1年11月进行血小板计数的患者196例,其中男103例,女93例,年龄9~76岁,平均(45.8±19.4)岁。所有患者均因为各种原因需要进行血小板数量的检测。

1.2  检测方法:196例患者均采用血小板自动计数仪和草酸铵溶解计数法两种方法进行血小板数量的检测。血小板自动计数仪的检测:采用Sysmex XT-1800i 血球计数仪进行测定,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3]。每个测三个平行,取其平均值。草酸铵溶解计数法的检测:具体操作过程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每个血液做三个平行,取其平均值。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不同方法对196例患者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标准差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方法对196例患者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标准差的比较()

组别

例数

血小板数量<100×109/L

100×109/L<血小板数量<300×109/L

血小板数量>300×109/L

血小板自动计数仪

196

84.3±3.2

213.4±12.6

327.8±14.5

草酸铵溶解计数法

196

87.5±5.8

215.7±25.8

329.9±26.8

    两种方法对患者血小板计数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血小板自动计数仪方法中,小于100×109/L的患者为60例,而草酸铵溶血法小于100×109/L的患者为58例,草酸铵组例数低于自动计数仪例数,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在小于60×109/L的23例计数仪标本,用草酸铵溶血法仅12例,两者差异显著。由表可知,两种方法对血小板的计数,草酸铵组血小板计数数量总体高于自动计数仪数量,两者差异不显著,但其标准差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血小板数量<100×109/L的血小板自动计数的标准差为3.2,而采用草酸铵溶解计数法的标准差为5.8,显著高于自动计数法。

3 讨论

    对于血小板的计数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里面规定的血小板计数方法为草酸铵溶解计数法,但是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血细胞计数的自动化仪器被发明并不断升级,并且其灵敏度越来越高[4]。本组数据发现,两种计算方法在病理诊断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血小板自动计数仪具有重复性好的特点,适于临床应用。但由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不能完全将血小板与其他类似大小的物质(如红细胞或白细胞碎片、灰法等杂物)区别开来,因此计数结果有时仍需目视显微镜计数作校正,因而国内外仍将目视显微镜计数(特别是相差异显微镜计数法)作为参考方法[5]。本组数据也发现,低值血小板数量采用自动计数仪测定数量要低于草酸铵计数法的数量,部分出现假性低值的现象。须用草酸铵计数法进行验证。

4 参考文献

[1] Segal HC,Briggs C,Kunka S,et al.Accuracy of platelet counting haematology analysers in severe thrombocytopenia and potential impact on platelet transfusion[J].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05,128(4):520.

[2] Briggs C,Harrison P,Grant D,et al.New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n a recently introduced automated blood cell counter-the XE2100[J].Clin Lab Haematol,2000,22(6):345.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纳入标准:(1)身高低于同龄同性别正常儿童标准身高均值的2个标准差;按初诊时骨龄与生活年龄的情况,参照GruelichPyle(GP)图谱方法划分为生长延迟者;(2)生长速率≤4.0 cm/年,排除甲状腺、性腺及慢性病导致的生长迟缓;(3)参照《中医儿科学》[1]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肝肾不足的中医辨证分型。共30例符合纳入标准,均为男性,生活年龄在8~13.5岁,平均11.29岁,平均骨龄9.92岁。将每个入选患儿初诊时的身高及观察研究过程中所测的身高与自然群体(正常生长的标准)对照观察[2],并进行前后自身对照。

1.2  治疗方法  口服“六味地黄丸”,剂型为浓缩丸,3次/d,每次8丸。药物组成有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公司生产);“芪草助长片”,3次/d,每次2片,药物组成有黄芪、白术、甘草等(我院自制制剂),以上两药均连续服用1年。在治疗期间,避免服用各种保健品以及可能具有类激素样作用的食品。

1.3  观察项目  骨龄测定采用手部腕指关节X线摄片:取左手腕及指关节(左撇子取右手腕及指关节),能量50 mA,正位片。X光片均由上海市体育科学研究所X光室的专家按照GP图谱并结合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做出骨龄判断并作身高预测,骨龄测试间隔时间6~12个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作连续动态观察。1年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跟踪观察2年。随访期间避免服用各种保健品以及可能具有类激素样作用的食品。治疗前负值标准差计算公式=(初诊时实足年龄身高中位数-初诊时身高)/年龄身高标准差[3],随访研究结束时负值标准差=(末诊实足年龄身高中位数-末诊时身高)/年龄身高标准差。治疗后生长速率≥5 cm/年为有效,生长速率<5 cm/年为无效。将治疗组内的有效病例(有效组)与无效病例(无效组)与治疗组总体进行对照。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  8例青少年的生长速率<5 cm/年(其中<4 cm/年者1例,<5 cm/年者7例,视作无效;22例青少年的生长速率≥5 cm/年(其中≥5 cm/年者6例,≥6 cm/年者8例,≥7 cm/年4例,≥8 cm/年2例,≥9 cm/年1例,≥10 cm/年1例),为有效病例。

2.2  治疗前后负值标准差变化  30例治疗后的负值标准差为-1.51±0.94,与治疗前负值标准差-2.11±0.72相比,增加了0.55±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的22例治疗后的负值标准差为-1.38±0.84,与治疗前负值标准差-2.08±0.65相比,增加了0.70±0.76,与30例总体负值标准差增加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效的8例治疗后的负值标准差为-1.88±1.17,与治疗前负值标准差-2.21±0.95相比,增加了0.15±0.69,与30例总体负值标准差增加值相比,差异虽具统计学意义,但临床意义不大。

2.4  有效及无效病例治疗前后身高变化  有效的22例青少年治疗后的身高增加值为(21.62±10.87)cm,治疗后的身高(157.35±10.71)cm与治疗前(136.72±9.84)c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身高增长速度为(6.80±1.24)cm/年。无效的8例治疗后的身高增加值为(13.24±11.17)cm,治疗后身高(146.38±10.01)cm与治疗前(133.14±8.81)cm相比,差异虽具统计学意义,但临床意义不大,身高增长速度为(4.50±0.56)cm/年。

3  讨论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该方由汉代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加减而成,由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按8∶4∶4∶3∶3∶3的比例配伍而成。历经数百年医家的运用,疗效确切,组方严谨合理[4],是滋阴、补益肝肾的代表方剂,对小儿生长发育不良有较好疗效。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筋,藏血;肾藏精,主骨,主生长。人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有密切关系。骨骼的生长、发育及修复,均赖肾精的滋养。如果肾精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充实健壮。筋的活动依靠血的滋养,如果肝血不足,筋得不到肝血的充分滋养,就可出现手足拘挛。所以,生长期儿童,特别是学前期儿童,其骨骼发育的良好与否,与肾精是否充盈有关,其筋骨的强健,主要和肝肾有关。由于肾“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所以肾中精气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必须在肾阴、肾阳充足并协调平衡的条件下才得以正常进行[5]。少儿时期的生理、病理学特点属“稚阴稚阳”。元代医家朱丹溪十分重视,一再强调它“难成易失”。临床上少儿时期“难成易失”的特点更为明显,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睡眠不足、躁动过甚以及娱乐过度等造成后天生精充肾的力量不足与肾阴不足十分相似,以致影响到生长发育。临床上我们配合应用“芪草助长片”,黄芪、白术健脾益气,意在健脾培土,小剂量应用以补益肝肾之精微,这也就是补后天以生精充肾之法。临床观察选择男孩,主要是因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女孩这个生理时期较复杂,肾阴虚而相火旺,阴阳平衡失调,出现青春发育提前(性早熟),往往骨龄提前,而男孩较之女孩则多因好动、睡眠不足、饮食摄入不足等造成生长发育较迟缓,后天生精充肾的力量不足,符合肝肾不足的证型,所以先选男孩进行观察。通过对30例年龄在8~13.5岁身材矮小的男孩进行观察,发现其中22例经治疗后,身高增长速度得到提高,取得了初步疗效。

【参考文献】

 

篇3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由于统计学不仅运用了数学知识而且也涉及到许多其他专业的只是,因此统计学被应用到了许多学科的各个领域。随着统计学的发展,统计学作为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财务管理在公司运行中一直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而且财务管理涉及到许多数据,作为分析数据的工具,统计学必然要运用于财务管理。

一、统计学在财务管理学习中的应用

(一)利用概率分布图进行数据分析

在财务管理中分析数据时有时需要做概率分布图,如通过收益率概率分布图可以得到各种可能结果的收益率,进而进行更好的财务决策,风险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收益较高的方案。概率分布图越集中、越尖,那么预期值与实际结果接近的可能性越大,背离预期收益的可能性越小。由此,概率分布越集中,股票对应的风险越小。

(二)预测企业的收益率

通过企业以往的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收益率,因此便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投资或者选择经营方案。

(三)通过计算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判断

数据的精确度利用标准差这一度量概率分布密度的指标来准确度量数据的精确性,标准差反映的是样本内的个体的离散程度,通常作为判断分布程度的指标,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在企业进行投资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标准差的大小来判断收益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标准差越大,代表企业的回报稳定性越差,投资该项目的风险越高,相反,标准差数值越小,表明企业投资该项目的回报稳定性越好,投资该项目的风险越低。同样标准差也可以用于企业资本结构分析,基金股票分析等。然而,有时候进行比较的两组数据的参考标准相差过大或者测量尺度相差太大,此时运用标准差进行比较便没有太大意义,误差会很大,因此需要用变异系数,所谓变异系数是指用原始数据的标准差除以原始数据的平均数,得到的数值,用变异系数进行比较可以排除标准或者参考性不一致的特点,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绝对值,其数据大小不仅受变量值离散程度的影响,而且还受变量值平均水平大小的影响。变异系数可以同时反映收益和风险,因此,故在处理两个或多个具有显著不同预期收益的投资项目时,他是一个更好的风险度量指数。

(四)在财务能力分析中的应用

1.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就是指企业偿还账务的能力,企业偿还债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可以体现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设置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或酸性测验比率;现金比率。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有: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

2.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企业获取营利或者利润的能力,以及对经营成果分配的能力,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直接体现了企业的财务结构和经营成果,盈利能力好的企业具有更优良的财务结构和经营能力。企业盈利能力高意味着企业的经营与规模就会有更好的发展。一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权益利润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标外,还可借助以下指标: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3.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企业对自身资产的运用能力,良好的资产运用效率可以使企业的现金流和长期资本得到良好的循环和回报,资产运用效率体现的是企业的利润获取能力,资产运用效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周转速度和质量越高,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大,反之,企业的利润也就越低。资产运用效率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4.综合财务能力分析

综合财务能力分析是结合企业各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体的变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上述的三个指标只是从某一方面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而综合财务分析是进行的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综合财务能力分析的指标有杜邦模型中的权益报酬率和计分综合分析法的实际得分。以上企业财务能力分析指标的计算和分析都离不开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和工具。

二、在财务管理学习中如何更好地学习统计学

(一)重视统计学的学习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统计学的认识程度不够,无法深刻认识到统计学在财务管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好统计学的方法论对于财务管理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大家只是普遍认为统计学是统计学专业应该掌握的知识,因此大家往往不会认真去学习统计学,而且财经类学院开设的统计学课程往往只是把统计学比较简单的只是或者与财务管理比较相关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往往学习程度太浅。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统计学知识,更好地学习财务管理,必须强调统计学专业的重要性,把统计学重视起来,才能更好地在财务管理学习中运用好统计学,在企业财务分析中,运用好各种指标。

(二)将统计学与财务管理更好地融合起来

长期以来,财经类开设的统计学课程主要是介绍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统计整理,统计调查,统计指教,综合指标,时间序列,抽样推断,相关分析等社会经济统计学内容为主,与财经类学科的专业知识联系不够,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只是选择性地讲解一部分知识,原理性的内容有时候并不会去介绍或者学习。如此以来,便不能把统计学只是学好,只是学个皮毛。统计学只是介绍一种方法,如何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财务管理中,需要将统计学的方法论与具体的实例或者案例相结合,如此以来便能更好地理解统计学与财务管理的内容,既能学会处理数据的方法,又能更好地理解财务状况。如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数据项目等各种指标来学习了解综合指标;销售预测和资金需求量的预测可以作为介绍学习动态数列的趋势预测法的案例;结合投资决策的实例来学习了解标志变异指标。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的背景,通过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实例,既能加深对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利用统计学只是进行财务问题分析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惠凤.财务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7:175-176.

[2]秦红霞.统计学对财务管理学习的影响[J].统计与管理,2014,07: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