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纺织工业现状

纺织工业现状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8:16:4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纺织工业现状,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1)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我国中职校教师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教师多数都是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普通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培养中职校教师,而是研究型人才。这就使得中职纺织工程专业的教师缺少中职教学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另外,这些教师一般都是一毕业就进入中职校教书,缺少纺织企业的工作经历和纺织工程实践背景。所以,很难切实了解纺织企业的现状,对于许多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材料不了解,导致教学针对性较差。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思维模式,课程安排上存在过分追求专业知识的内部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缺点,课程设置复杂,造成学生学习负担大,而且抓不住重点。许多不重要的属于边缘的知识占据了大量的课时,一些晦涩的过时的理论知识依然被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脱离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3)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目前我国中职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据了绝大部分,也就是说,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纺织工程的理论知识,而很少有参加实践的机会。在这种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对理论知识倒背如流,但是一旦遇到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原因就在于,在我国纺织工程专业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低,无法满足岗位的要求。

二、纺织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创新教学模式。中职纺织工程专业有必要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引进新教学模式,如:探究型教学模式、实践活动型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型教学模式、协作讨论型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我省近年来针对中职专业课程的特点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值得大家尝试和进一步探索。

(2)强化学科基础建设。纺织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涉及材料学、组织化学、机织学、针织学、管理学、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还将涉及更多的新兴学科。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加强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不断拓宽专业面。除了加强对学生进行基础课程的教学,还应该开设管理学、计算机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从而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

篇2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大量运用,工业控制也飞速发展,大量先进的工业控制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煤炭、电力、钢铁等行业,在工业控制装置的运行过程中,雷电对其造成的干扰和影响一直是影响工业控制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雷电产生的过电流、过电压会给控制装置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从而对工业的正常生产产生巨大的影响。

1 工业控制装置的防雷保护

目前大部分的工业控制装置的防雷防护措施都是简单片面的,基本上是针对直击雷采取了一些简单的外部防护,只采用了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的防护措施,防雷存在很大的漏洞,都没有考虑雷电的电磁脉冲对工业控制装置的干扰,没有考虑相应的屏蔽措施,从而导致工业控制装置极易遭受电磁脉冲干扰,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防雷保护措施,想办法抑制雷电的电磁脉冲对工业控制装置电源和其它设备造成干扰,要采取完善的防雷措施。因此对工业控制装置的防雷采用三级保护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工业控制装置的三级防雷保护

2 工厂防雷装置的设计

工厂要采取完整的防雷保护措施,应设置完善的内部防雷和外部防雷装置,并统筹考虑,进行防雷的综合设计。防雷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利用建筑物的金属材料做自然防雷装置。工厂内部防雷主要是为了减小和防止雷电流在建筑物内的雷电波侵入波,抑制雷电波产生的电磁效应,防止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和反击等二次雷害的产生。工厂外部防雷,就是采用的常规避雷装置,由引下线、接闪器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主要用以防直击雷的防护措施。

现在的工厂现场控制,使用大量的电子计算机设备,在重视防直击雷的同时,必须对雷电侵入波的内部防雷同样重视起来。工厂设备众多,建筑相对密集,其中的金属管线和构件密密麻麻,通过采取简单的安全隔离措施,增加彼此的距离,以防止雷电侵入波和雷电感应等二次雷害的发生,已很难达到防雷要求。工厂内部防雷,还必须采用将建筑物内所有不带电的金属构件等导电体连在一起,使它们强制等电位连接,这样建筑物内就是一个等电位体,彼此之间不会产生电压差,也就不会产生危及人身安全的跨步电压或接触电压,也不会产生设备彼此之间的反击,这样的工厂厂房综合防雷措施非常有效。如图2所示。

图2 工厂厂房综合防雷示意图

工厂需设置防雷的建筑物,一般为车间多层厂房或圆库,这些建筑屋顶板大部分都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建筑物屋顶都设有金属防护栏杆,顶层常有风管等高出屋面的金属构件,因此可以利用这些高出屋面的自然金属物作接闪器使用,工厂建筑物不需要另外的人工接闪器,只要将建筑屋顶的栏杆、钢筋网、风管等相互间进行可靠焊接,就成为很好的防雷接闪器。

3 结束语

自然界中的雷电造成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电气电子装置风险不断,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雷电灾害,人类一直致力于防雷的研究,一刻也不停止,随着不断增加的雷电风险,要求我们要更加完善对工业控制装置的防雷保护,既要考虑外部防雷,更加要重视内部防雷。

首先工厂的各类建筑物应具备完善的外部防雷设施,厂房内设备安置时彼此之间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工业控制系统的电源和各类信号通道都要有浪涌保护措施,控制线缆的选择和架设也要符合国标要求,另外厂房内部还要做好等电位连接、屏蔽和接地等。在这些完善的防雷装置的保护下,工业控制系统才能有效的工作,避免遭受雷电的各类影响,提高工业现场控制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工业控制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系统,由于其关系到工业生产的每个环节,所以对其的防雷保护应做到更加可靠和完善。防雷作为工业生产重要的安全环节,必将引起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1]李荣添.建筑物内电子电气设备的防雷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09.

[2]夏光.浅议工业控制系统防雷击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1.

[3]李佳,等.工业控制系统的雷电灾害防护技术研究[J].灾害学,2007.

篇3

关键词:工业;危险废物;研究

关键词:工业;危险废物;研究

Abstract: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azardous waste (including medical was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Hazardous waste containing hazardous ingredients, the use and improper disposal, will cause serious pollution in water, air and soil, and even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masses; therefore, it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Key words: industrial; hazardous waste; to study

Abstract: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azardous waste (including medical was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Hazardous waste containing hazardous ingredients, the use and improper disposal, will cause serious pollution in water, air and soil, and even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masses; therefore, it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Key words: industrial; hazardous waste; to study

中图分类号:X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X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固体废弃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于2008年8月1日修订实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划分为49类,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由于危险废物具有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作用,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的危害。若不加以严格控制和管理,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控制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当今各级政府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固体废弃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于2008年8月1日修订实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将危险废物划分为49类,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由于危险废物具有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作用,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的危害。若不加以严格控制和管理,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控制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当今各级政府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根据危险废物产生途径可将其大致分为3类:工业危险废物、市政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工业危险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危险废物,是主要产生途径。由于工业体系庞大,类别繁多,产生的危险废物数量大且成分复杂,从其产生、收集、运输、贮存、综合利用及处置等环节在时空上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工业危险废物的污染控制成为环境管理的一大难题,是危险废物管理的重点。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具有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按照危险废物标准规范管理。市政危险废物主要指社会源(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机关事业等)废弃化学药品、剧毒药品、铅蓄电池、照片冲印业显影、定影液等。

根据危险废物产生途径可将其大致分为3类:工业危险废物、市政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工业危险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危险废物,是主要产生途径。由于工业体系庞大,类别繁多,产生的危险废物数量大且成分复杂,从其产生、收集、运输、贮存、综合利用及处置等环节在时空上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工业危险废物的污染控制成为环境管理的一大难题,是危险废物管理的重点。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具有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按照危险废物标准规范管理。市政危险废物主要指社会源(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机关事业等)废弃化学药品、剧毒药品、铅蓄电池、照片冲印业显影、定影液等。

目前,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工业危险废物的申报登记资料,是工业危险废物环境问题的基本数据来源。据统计,宁阳县近几年平均每年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约2.1万吨,为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急需分析并评价宁阳县工业危险废物现状,找到潜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措施。本文根据近年来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资料,结合对重点企业的实地调查数据以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资料,对宁阳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能较全面地掌握宁阳县危险废物的总体特性,为宁阳县危险废物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目前,我国工业危险废物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工业危险废物的申报登记资料,是工业危险废物环境问题的基本数据来源。据统计,宁阳县近几年平均每年产生的工业危险废物约2.1万吨,为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急需分析并评价宁阳县工业危险废物现状,找到潜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措施。本文根据近年来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资料,结合对重点企业的实地调查数据以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资料,对宁阳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能较全面地掌握宁阳县危险废物的总体特性,为宁阳县危险废物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1、宁阳县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处理处置现状

1、宁阳县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处理处置现状

1.12008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与综合利用情况

1.12008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与综合利用情况

宁阳县2008年产生危险废物2.11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390吨,约占排放量的1.8%:委托处置量为2.06万吨,约占产生量的97.6%;贮存量为108.9吨,约占产生量的0.52%。

宁阳县2008年产生危险废物2.11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390吨,约占排放量的1.8%:委托处置量为2.06万吨,约占产生量的97.6%;贮存量为108.9吨,约占产生量的0.52%。

1.22009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与综合利用情况

1.22009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与综合利用情况

宁阳县2009年危险废物产生量2.16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1650吨,约占产生量的7.6%:委托处置量为1.99万吨,约占产生量的92.2%:贮存量为136.7吨,约占产生量的0.63%。

宁阳县2009年危险废物产生量2.16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1650吨,约占产生量的7.6%:委托处置量为1.99万吨,约占产生量的92.2%:贮存量为136.7吨,约占产生量的0.63%。

1.3 2010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与综合利用情况

1.3 2010年危险废物产生量与综合利用情况

宁阳县2010年产生危险废物2.25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2155.5吨,约占排放量的9.6%;委托处置量为2.04万吨,约占排放量的96.7%;贮存量为79.18吨,约占0.35%。宁阳县危险废物连续三年的产生量和处理处置情况调研数据见表1。

宁阳县2010年产生危险废物2.25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2155.5吨,约占排放量的9.6%;委托处置量为2.04万吨,约占排放量的96.7%;贮存量为79.18吨,约占0.35%。宁阳县危险废物连续三年的产生量和处理处置情况调研数据见表1。

表1历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处置情况

表1历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处置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宁阳县危险废物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工业危废的委托处置程度较高,本地资源化程度较低。2008年全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为99.4%;2009年全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为99.8%;2010年全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99.9%,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少量废物暂存于贮存设施、场所中,暂存期一年,基本做到了无害化处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宁阳县危险废物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工业危废的委托处置程度较高,本地资源化程度较低。2008年全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为99.4%;2009年全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为99.8%;2010年全县工业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99.9%,综合利用和委托处置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少量废物暂存于贮存设施、场所中,暂存期一年,基本做到了无害化处置。

2、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产生、管理情况调查分析

2、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产生、管理情况调查分析

2.1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产生量现状分析

2.1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产生量现状分析

首先对宁阳县2010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进行了统计分析,2010年度我县工业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统计总量为22514.85吨。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行分类共有9类危险废物,涵盖了宁阳县四大类行业。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宁阳县危险废物产生量主要集中在石油加工及炼焦加工业行业,占危险废物总产生量的87.76%;其次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全县共有4家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涉及重金属,2010年产废量855吨,主要是某某电源产生的含铅重金属,其它危废企业涉及重金属较少。

首先对宁阳县2010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进行了统计分析,2010年度我县工业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统计总量为22514.85吨。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行分类共有9类危险废物,涵盖了宁阳县四大类行业。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宁阳县危险废物产生量主要集中在石油加工及炼焦加工业行业,占危险废物总产生量的87.76%;其次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全县共有4家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涉及重金属,2010年产废量855吨,主要是某某电源产生的含铅重金属,其它危废企业涉及重金属较少。

按照危险废物的类别统计,宁阳县的危险废物以精(蒸)馏釜残类废物为主,其次是农药废物、含铅废物、废酸,其它类废物目前所占比例较小。通过统计数据和已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来看,某化工园区、环城科技产业园是宁阳县今后危险废物产生源聚集区,也是管理部门监管重点。

按照危险废物的类别统计,宁阳县的危险废物以精(蒸)馏釜残类废物为主,其次是农药废物、含铅废物、废酸,其它类废物目前所占比例较小。通过统计数据和已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来看,某化工园区、环城科技产业园是宁阳县今后危险废物产生源聚集区,也是管理部门监管重点。

宁阳县2010年共有15家城镇医疗单位申报产生医疗废物81648.4吨,全部委托山东天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无害化处置。宁阳县社会源危险废物未统计。危险废物产生源统计表见表2.1,危险废物按行业、类别分类统计表见表2.2、2.3。

宁阳县2010年共有15家城镇医疗单位申报产生医疗废物81648.4吨,全部委托山东天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无害化处置。宁阳县社会源危险废物未统计。危险废物产生源统计表见表2.1,危险废物按行业、类别分类统计表见表2.2、2.3。

表2.1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产生源统计表

表2.1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产生源统计表

表2.2 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按行业分类统计表

表2.2 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按行业分类统计表

表2.3 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按类别统计分析表

表2.3 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按类别统计分析表

2.2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管理情况分析

2.2宁阳县2010年度危险废物管理情况分析

去年以来,全县危险废物产生企业认真落实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定了管理计划、污染防治责任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了年度、季度申报登记制度并与企业日常管理台帐对应。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环境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演练记录、照片等资料都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产废企业认真落实贮存、利用(处置)设施的“三同时”制度。委托外单位处置的,都已与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签订处置协议,相应证明材料及转移联单都在相应环保部门备案。

去年以来,全县危险废物产生企业认真落实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定了管理计划、污染防治责任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了年度、季度申报登记制度并与企业日常管理台帐对应。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环境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演练记录、照片等资料都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产废企业认真落实贮存、利用(处置)设施的“三同时”制度。委托外单位处置的,都已与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签订处置协议,相应证明材料及转移联单都在相应环保部门备案。

从危废处理统计数据来看,我县只涉及两种危险废物利用方式,危险废物利用数量也较少,废物资源化能力较低,无论从废物种类还是从处理量来看,废物主要依靠委托外单位处理,无形中增加企业经营成本。某某集团虽建有焚烧炉,但由于环保手续不完善,还没有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只能处置自身产生的危废。2010年度按处理方式统计危险废物情况见表2.4,2010年度按种类将危废转移情况见表2.5。

从危废处理统计数据来看,我县只涉及两种危险废物利用方式,危险废物利用数量也较少,废物资源化能力较低,无论从废物种类还是从处理量来看,废物主要依靠委托外单位处理,无形中增加企业经营成本。某某集团虽建有焚烧炉,但由于环保手续不完善,还没有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只能处置自身产生的危废。2010年度按处理方式统计危险废物情况见表2.4,2010年度按种类将危废转移情况见表2.5。

存入我的阅览室

表2.42010年度按处理方式统计危险废物情况

表2.42010年度按处理方式统计危险废物情况

表2.5 2010年度按种类将危废转移情况

表2.5 2010年度按种类将危废转移情况

3、 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对策分析

3、 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对策分析

3.1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得出我县危废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部分危废贮存设施过于简单,不能做到密闭贮存而易造成二次污染。②部分企业未对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③没有一家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主要依靠外单位处置,不仅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也增加了运输过程存在的风险和污染隐患。④部分企业没有定期对利用、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进行环境监测,并制作环境监测报告。

通过调查,得出我县危废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部分危废贮存设施过于简单,不能做到密闭贮存而易造成二次污染。②部分企业未对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③没有一家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主要依靠外单位处置,不仅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也增加了运输过程存在的风险和污染隐患。④部分企业没有定期对利用、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进行环境监测,并制作环境监测报告。

我县危废规范化管理制度执行中主要表现问题是:①危废申报登记中存在瞒报、漏报现象。印染行业、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产生很多类别危废,但我县没有一家申报。粘染危险废物的包装物也属于危废,很多涉及企业没有申报。②转移联单执行不规范,部分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联单报批和备案制度。存在多申领转移联单现象,没有做到一车一单,一类一单。③信息化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危废产生量的不断增大和制度的完善,无形中给企业日常管理造成压力,程序繁琐,实现危废转移电子化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我县危废规范化管理制度执行中主要表现问题是:①危废申报登记中存在瞒报、漏报现象。印染行业、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产生很多类别危废,但我县没有一家申报。粘染危险废物的包装物也属于危废,很多涉及企业没有申报。②转移联单执行不规范,部分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联单报批和备案制度。存在多申领转移联单现象,没有做到一车一单,一类一单。③信息化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危废产生量的不断增大和制度的完善,无形中给企业日常管理造成压力,程序繁琐,实现危废转移电子化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3.2、危险废物管理机制建议

3.2、危险废物管理机制建议

3.2.1规范产生单位内部管理

3.2.1规范产生单位内部管理

产生危废单位要依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等标准自行或委托专业机构正确鉴别和分类收集危险废物。委托外单位处置的严禁委托无危险废物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危险废物。自建危废贮存、利用、处置设施的,应当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要求严格整改完善。

产生危废单位要依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等标准自行或委托专业机构正确鉴别和分类收集危险废物。委托外单位处置的严禁委托无危险废物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危险废物。自建危废贮存、利用、处置设施的,应当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要求严格整改完善。

完善某某集团危险废物焚烧系统,按照《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积极完善焚烧系统能力建设,确保二恶英等污染物达标排放。探索成立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从而实现危险废物本地处置,降低异地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风险。

完善某某集团危险废物焚烧系统,按照《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积极完善焚烧系统能力建设,确保二恶英等污染物达标排放。探索成立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从而实现危险废物本地处置,降低异地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风险。

3.2.2、加强对产生单位的环境监管

3.2.2、加强对产生单位的环境监管

1、完善环评审批。 建设产生危险废物的项目,应当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分析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或处置方式,科学预测其环境影响。对危险废物产生强度大以及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分析不清、无妥善利用或处置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的建设项目,不予批准其环评文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和处置情况,风险防范措施,管理计划等进行核查。

1、完善环评审批。 建设产生危险废物的项目,应当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分析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或处置方式,科学预测其环境影响。对危险废物产生强度大以及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分析不清、无妥善利用或处置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的建设项目,不予批准其环评文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和处置情况,风险防范措施,管理计划等进行核查。

2、强化监督管理。积极开展产生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推动落实各项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对纳入监管重点源的产生单位,年抽查率不低于30%。对超期贮存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责令限期处置。

2、强化监督管理。积极开展产生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推动落实各项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对纳入监管重点源的产生单位,年抽查率不低于30%。对超期贮存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责令限期处置。

3、推进考核机制。加强对辖区内产废单位的监督性检查和抽查,考核各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情况,把考核结果作为环保评先树优的重要指标。

3、推进考核机制。加强对辖区内产废单位的监督性检查和抽查,考核各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情况,把考核结果作为环保评先树优的重要指标。

4、建立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随着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尽快实现危险废物网上申报、转移管理,提高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4、建立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随着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尽快实现危险废物网上申报、转移管理,提高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5、积极推动产业化园区的规范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领域,建立新型工业体系,逐渐淘汰某些固体废物产生量大而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减少传统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按照生产行业、产业链和产废类型集中建设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实行园区化集中管理。

5、积极推动产业化园区的规范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领域,建立新型工业体系,逐渐淘汰某些固体废物产生量大而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减少传统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按照生产行业、产业链和产废类型集中建设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实行园区化集中管理。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存入我的阅览室

表2.42010年度按处理方式统计危险废物情况

表2.42010年度按处理方式统计危险废物情况

表2.5 2010年度按种类将危废转移情况

表2.5 2010年度按种类将危废转移情况

3、 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对策分析

3、 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对策分析

3.1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得出我县危废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部分危废贮存设施过于简单,不能做到密闭贮存而易造成二次污染。②部分企业未对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③没有一家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主要依靠外单位处置,不仅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也增加了运输过程存在的风险和污染隐患。④部分企业没有定期对利用、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进行环境监测,并制作环境监测报告。

通过调查,得出我县危废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部分危废贮存设施过于简单,不能做到密闭贮存而易造成二次污染。②部分企业未对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验收。③没有一家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主要依靠外单位处置,不仅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也增加了运输过程存在的风险和污染隐患。④部分企业没有定期对利用、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进行环境监测,并制作环境监测报告。

我县危废规范化管理制度执行中主要表现问题是:①危废申报登记中存在瞒报、漏报现象。印染行业、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产生很多类别危废,但我县没有一家申报。粘染危险废物的包装物也属于危废,很多涉及企业没有申报。②转移联单执行不规范,部分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联单报批和备案制度。存在多申领转移联单现象,没有做到一车一单,一类一单。③信息化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危废产生量的不断增大和制度的完善,无形中给企业日常管理造成压力,程序繁琐,实现危废转移电子化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我县危废规范化管理制度执行中主要表现问题是:①危废申报登记中存在瞒报、漏报现象。印染行业、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产生很多类别危废,但我县没有一家申报。粘染危险废物的包装物也属于危废,很多涉及企业没有申报。②转移联单执行不规范,部分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联单报批和备案制度。存在多申领转移联单现象,没有做到一车一单,一类一单。③信息化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危废产生量的不断增大和制度的完善,无形中给企业日常管理造成压力,程序繁琐,实现危废转移电子化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3.2、危险废物管理机制建议

3.2、危险废物管理机制建议

3.2.1规范产生单位内部管理

3.2.1规范产生单位内部管理

产生危废单位要依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等标准自行或委托专业机构正确鉴别和分类收集危险废物。委托外单位处置的严禁委托无危险废物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危险废物。自建危废贮存、利用、处置设施的,应当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要求严格整改完善。

产生危废单位要依据《固体废物鉴别导则》等标准自行或委托专业机构正确鉴别和分类收集危险废物。委托外单位处置的严禁委托无危险废物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危险废物。自建危废贮存、利用、处置设施的,应当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要求严格整改完善。

完善某某集团危险废物焚烧系统,按照《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积极完善焚烧系统能力建设,确保二恶英等污染物达标排放。探索成立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从而实现危险废物本地处置,降低异地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风险。

完善某某集团危险废物焚烧系统,按照《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积极完善焚烧系统能力建设,确保二恶英等污染物达标排放。探索成立有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从而实现危险废物本地处置,降低异地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风险。

3.2.2、加强对产生单位的环境监管

3.2.2、加强对产生单位的环境监管

1、完善环评审批。 建设产生危险废物的项目,应当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分析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或处置方式,科学预测其环境影响。对危险废物产生强度大以及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分析不清、无妥善利用或处置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的建设项目,不予批准其环评文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和处置情况,风险防范措施,管理计划等进行核查。

1、完善环评审批。 建设产生危险废物的项目,应当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合理分析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或处置方式,科学预测其环境影响。对危险废物产生强度大以及所产生的危险废物分析不清、无妥善利用或处置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的建设项目,不予批准其环评文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应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和处置情况,风险防范措施,管理计划等进行核查。

2、强化监督管理。积极开展产生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推动落实各项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对纳入监管重点源的产生单位,年抽查率不低于30%。对超期贮存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责令限期处置。

2、强化监督管理。积极开展产生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推动落实各项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对纳入监管重点源的产生单位,年抽查率不低于30%。对超期贮存危险废物的产生单位,应责令限期处置。

3、推进考核机制。加强对辖区内产废单位的监督性检查和抽查,考核各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情况,把考核结果作为环保评先树优的重要指标。

3、推进考核机制。加强对辖区内产废单位的监督性检查和抽查,考核各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情况,把考核结果作为环保评先树优的重要指标。

4、建立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随着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尽快实现危险废物网上申报、转移管理,提高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4、建立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随着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尽快实现危险废物网上申报、转移管理,提高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显得十分重要。

5、积极推动产业化园区的规范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领域,建立新型工业体系,逐渐淘汰某些固体废物产生量大而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减少传统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按照生产行业、产业链和产废类型集中建设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实行园区化集中管理。

5、积极推动产业化园区的规范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领域,建立新型工业体系,逐渐淘汰某些固体废物产生量大而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减少传统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按照生产行业、产业链和产废类型集中建设产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实行园区化集中管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