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金融危机的主要防治措施

金融危机的主要防治措施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23 10:41:1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金融危机的主要防治措施,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各国积极的经济政策刺激下,金融危机肆意破坏经济的恶劣态势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即全球正在进入“后危机时代”。此次金融危机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冲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际环境愈加复杂和动荡不安,产品外销受阻,国内需求不旺。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中小企业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在这个后危机时代把握机遇,转危机为转机,是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1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主要特征

1.1全球金融格局改变与金融监管体系加强

随着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下降,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美国金融市场的中心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全球金融重心正在从西半球偏向东半球,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增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监管。人们感受到了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全球共识,金融谨慎发展原则与回归实体经济已成为一种良性发展之所需[1]。2010年G20峰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表示将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币值低估国转移6%以上。其中,中国的份额将从3.72%升至6.39%,超越德、法、英,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

1.2新科技革命蓄势待发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危机是由于科技创新不足而导致经济增长缺乏推动力而引发的。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由1857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由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现在,无论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强烈需求,还是科学技术内部所积蓄的能量,都正在催生着一场以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目前,全球经济都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研究开发新的替代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必须的选择。

1.3环保问题空前严重,低碳经济渐成时尚

在金融危机下,各国正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正成为传统实体经济的转型方向。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各国正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一场以开发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产业为基本内容的绿色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欧盟已计划启动“绿色汽车”、“低能耗建筑”、“未来工厂”三大行动,明确提出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美国计划让新能源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复苏的驱动力;日本不断出台重大政策,将重点放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尤其是能源和环境技术开发上;“八国”集团提出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2]。

2我国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行绿色管理,走低碳之路

后金融危机要求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低碳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小企业如何顺应这一潮流,抓住此次机遇,完成自身的凤凰涅槃,是管理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化危机为转机,重新在市场上获得发展,离不开“绿色管理”。所谓绿色管理,就是企业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从各个环节着手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系统的实施绿色管理,首先要构建绿色管理体系,即绿色企业文化、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再循环和绿色管理评价体系[3]。

2.1绿色企业文化

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前提,也是绿色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员工特别是经营管理者具有绿色意识,企业才有可能实施绿色管理。绿色产品的开发、设计等,需要研发人员的绿色价值观发挥作用。

2.2绿色生产

这里的生产是广义上的生产,指产品从设计到产出的整个过程。本文认为,绿色生产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和绿色包装三部分内容。

①绿色设计。绿色设计就是进行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将环保意识加入到产品设计中。

②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指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通过对制造过程的全面监控,实施污染防治措施,来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排放,并且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型措施。

③绿色包装。绿色包装就是按照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最小化的原则,对包装材料、包装方式等进行的一系列改进。

2.3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即企业在市场调查、产品定价、促销活动等整个过程中,都以“绿色理念”为指导,维护生态平衡、重视环保,使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利益相一致。包括收集绿色信息、实行绿色包装、重视绿色促销、制定绿色价格、树立绿色形象等。同时广告的绿色效应非常重要,它既能起到宣传作用,又加深人们的绿色意识和环保观念[4]。

2.4绿色再循环

绿色再循环就是将在生产、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废弃物加以充分有效地循环再利用,从而最小化地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企业可设立绿色处理部门,负责废旧产品的回收和拆卸处理等工作,然后将拆卸后的零部件重复使用,或者处理后再投入使用,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5绿色管理评价体系

绿色管理体系实施成功与否,要从企业内外部效益来看,内部效益指企业的经济效益,外部效益指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不同的企业制定相应的指标来测量,以检验绿色管理系统实施的效果。

绿色管理体系的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辅助的,绿色企业文化,为企业实施绿色管理规定了理念、意识和行为准则。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和绿色营销是绿色管理的中心工作,绿色再循环对企业实现绿色经济起到辅助作用,绿色管理的效益评价提供了衡量绿色管理效果的标准。

3如何建立企业绿色管理体系

我国政府应积极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制定绿色发展战略,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制,进行管理监督和政策引导。企业构建高效绿色管理体系,固然离不开企业外部的推力,主要是来自政府规制,然而从根本上还要靠企业的自觉行动,从企业战略和战术层面确保绿色管理体系的运行[5]。

从企业战略层来讲,企业要以绿色战略为指导。绿色战略是构建企业绿色管理体系的灵魂。绿色战略的制定要求企业进行使命和目标的重构以及战略重构。企业要制定追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企业经营效益相统一的使命和目标,以有效地引导企业的战略决策。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摒弃“环境保护不经济”的成见。其次,将环境意识强化到企业的决策部门,分别制定公司层绿色战略目标和职能层绿色战略目标,包括研发、生产、营销、财务、人力战略,全面绿色发展战略。

篇2

二、柑桔大实蝇控防情况

2001年我区首次发现柑桔大实蝇为害,区委、区政府对柑桔大实蝇的控防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控防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控防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控防效果。虽经多年控防,危害程度有所降低,但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全区柑桔大实蝇发生面积19124.93亩,涉及14个乡镇137个村,呈扩散蔓延趋势,对我区柑桔产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今年,我区在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从如下四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领导小组,4月28日召开了全区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今年的控防目标:就是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减轻危害损失和保障桔农收入。同时要求各乡(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宣传发动,落实措施。区控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疫情乡镇责任追究制度和控防目标量化管理考核办法,对责任不明确、工作不扎实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确保按质按量的完成今年柑桔大实蝇控防任务。

(二)落实控防投入。今年,区政府安排了柑桔大实蝇控防专项经费4万元,用于购买控防药剂和工作开支。5月11日~12日,将柑桔大实蝇控防药剂配送到14个大实蝇发生乡镇,共发放敌百虫2040公斤、高防1020公斤、毒死蜱810公斤、诱剂“猎鹰”150公斤。另外,在雷公庙、蔡家岗、周家店等重点乡镇,拨专款2.2万元,以村为单位,请专人对无人管理桔园进行防治。

(三)加强督导检查。今年,区农办、区农业局组织开展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的督导检查,成立了2个检查组,分别由区农办副主任陈德祥和区农业局副局长杨德健带队,重点检查疫情乡镇柑桔大实蝇控防措施的落实情况。截止7月底,疫情乡镇共召开专题控防会议32次,印发控防技术资料12100份,安排技术人员35人加强控防技术指导。

(四)开展药剂防治。4月底至5月上旬,封杀羽化出土成虫,完成地面封杀面积14660亩。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了4次成虫诱杀,诱杀面积达87049亩次。许家桥、石板滩、蔡家岗等乡镇用性诱剂“猎鹰”进行了大面积的挂瓶诱杀,而且围绕诱瓶施药,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丁家港乡西陂堰村统一使用病虫专业化防治的担架式机动喷雾器防治柑桔大实蝇,大大提高了施药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解决了无人管理和零散桔园漏防漏治的问题。大龙站镇是新增的发生乡镇,发生面积1507亩,通过广泛宣传,该镇桔农充分认识到了柑桔大实蝇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主动向镇政府、镇农科站咨询防治技术,今年5月该镇兴国寺村自发的将40多株品种已经退化的桔树全部砍掉,为该镇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为了有效地控防柑桔大实蝇,今年下半年,我区将从三个方面继续加大控防工作力度:

一是密切监控疫情。在9月上、中旬,认真做好柑桔鲜果危害情况调查,计算各防治措施类型(桔园)虫果率,掌握疫情动态,为今后的控防工作打下基础。

二是抓好防治关。计划在8月下旬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摘虫果、捡落果和冬季灭蛹工作。严格按照控防技术方案要求,从9月上旬至收果结束摘捡处理被害果和落果,11月中旬至12月结合冬季清园、深挖改土和施肥,挖死和冻死虫蛹。

三是把好检疫关。在柑桔采摘、销售季节,加强植物检疫,开展市场检疫检查,严把流通关。

三、促进柑桔销售的思路

为进一步抓好柑桔促销工作,拓展柑桔销售市场,帮助广大农民切实增收,我们认为,要从如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柑桔销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针对柑桔滞销状况,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柑桔促销策略,成立了柑桔促销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丘岗办负责,加强对柑桔促销工作的领导,千方百计将桔农损失降至最低。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对xx城区境内收购柑桔的购销、加工、出口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柑桔检疫一律免费,检疫签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虫果调出;优化柑桔购销环境,鼓励区直各部门内销,对销量大的单位给予物质奖励。开通

“绿色通道”,对运输柑桔的车辆免收路桥费,并保障油料供应。

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柑桔品牌、市场检疫宣传,引导桔农克服惜售心理。在相关网上开辟柑桔销售专栏,将柑桔销售信息上网。动员各主产乡、镇、场组织柑桔销售小分队,分赴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积极拓展销售市场;安排专人收集柑桔收购和销售市场信息,为专业协会、购销大户和桔农及时提供柑桔购销信息。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财政部门将柑桔销售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对柑桔检疫费进行补贴;信贷部门安排专项资金,确保专业合作社和经销商资金需求,并实行优先安排,及时办理。

五是打造柑桔品牌。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注册商标,实行果品套袋、打腊清洁、分级包装,提高柑桔商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柑桔外销渠道,开创国外市场(区园艺场正向省商检局申报,争取果品外销资格)。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促进柑桔就地转化增值。

四、进一步壮大柑桔产业的思路

发展壮大柑桔产业,除了果品销售外,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抓品改。选择适合我区的优良品种,迅速引进示范推广,加快品种改良步伐。良种改造上主要选择特早熟、早熟柑橘良种,主要品种为:日南1号、大分1号,南柑20、山下红等品种。在大龙站、石板滩、双桥坪、周家店等有条件的地方,选用脐橙等优良品种进行柑橘树的品种改造。引进种苗、种条时,应到正规的种苗培育基地去引种,且应检疫手续齐全,避免检疫性病害随种苗引进传播流行给日后生产造成毁灭性灾害。

篇3

二、柑桔大实蝇控防情况

2001年我区首次发现柑桔大实蝇为害,区委、区政府对柑桔大实蝇的控防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控防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控防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控防效果。虽经多年控防,危害程度有所降低,但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全区柑桔大实蝇发生面积19124.93亩,涉及14个乡镇137个村,呈扩散蔓延趋势,对我区柑桔产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今年,我区在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从如下四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成立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领导小组,4月28日召开了全区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今年的控防目标:就是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减轻危害损失和保障桔农收入。同时要求各乡(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宣传发动,落实措施。区控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严格的疫情乡镇责任追究制度和控防目标量化管理考核办法,对责任不明确、工作不扎实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确保按质按量的完成今年柑桔大实蝇控防任务。

(二)落实控防投入。今年,区政府安排了柑桔大实蝇控防专项经费4万元,用于购买控防药剂和工作开支。5月11日~12日,将柑桔大实蝇控防药剂配送到14个大实蝇发生乡镇,共发放敌百虫2040公斤、高防1020公斤、毒死蜱810公斤、诱剂“猎鹰”150公斤。另外,在雷公庙、蔡家岗、周家店等重点乡镇,拨专款2.2万元,以村为单位,请专人对无人管理桔园进行防治。

(三)加强督导检查。今年,区农办、区农业局组织开展了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的督导检查,成立了2个检查组,分别由区农办副主任陈德祥和区农业局副局长杨德健带队,重点检查疫情乡镇柑桔大实蝇控防措施的落实情况。截止7月底,疫情乡镇共召开专题控防会议32次,印发控防技术资料12100份,安排技术人员35人加强控防技术指导。

(四)开展药剂防治。4月底至5月上旬,封杀羽化出土成虫,完成地面封杀面积14660亩。5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行了4次成虫诱杀,诱杀面积达87049亩次。许家桥、石板滩、蔡家岗等乡镇用性诱剂“猎鹰”进行了大面积的挂瓶诱杀,而且围绕诱瓶施药,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丁家港乡西陂堰村统一使用病虫专业化防治的担架式机动喷雾器防治柑桔大实蝇,大大提高了施药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解决了无人管理和零散桔园漏防漏治的问题。大龙站镇是新增的发生乡镇,发生面积1507亩,通过广泛宣传,该镇桔农充分认识到了柑桔大实蝇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主动向镇政府、镇农科站咨询防治技术,今年5月该镇兴国寺村自发的将40多株品种已经退化的桔树全部砍掉,为该镇柑桔大实蝇控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为了有效地控防柑桔大实蝇,今年下半年,我区将从三个方面继续加大控防工作力度:

一是密切监控疫情。在9月上、中旬,认真做好柑桔鲜果危害情况调查,计算各防治措施类型(桔园)虫果率,掌握疫情动态,为今后的控防工作打下基础。

二是抓好防治关。计划在8月下旬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摘虫果、捡落果和冬季灭蛹工作。严格按照控防技术方案要求,从9月上旬至收果结束摘捡处理被害果和落果,11月中旬至12月结合冬季清园、深挖改土和施肥,挖死和冻死虫蛹。

三是把好检疫关。在柑桔采摘、销售季节,加强植物检疫,开展市场检疫检查,严把流通关。

三、促进柑桔销售的思路

为进一步抓好柑桔促销工作,拓展柑桔销售市场,帮助广大农民切实增收,我们认为,要从如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柑桔销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针对柑桔滞销状况,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柑桔促销策略,成立了柑桔促销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丘岗办负责,加强对柑桔促销工作的领导,千方百计将桔农损失降至最低。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对xx城区境内收购柑桔的购销、加工、出口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柑桔检疫一律免费,检疫签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虫果调出;优化柑桔购销环境,鼓励区直各部门内销,对销量大的单位给予物质奖励。开通

“绿色通道”,对运输柑桔的车辆免收路桥费,并保障油料供应。

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柑桔品牌、市场检疫宣传,引导桔农克服惜售心理。在相关网上开辟柑桔销售专栏,将柑桔销售信息上网。动员各主产乡、镇、场组织柑桔销售小分队,分赴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积极拓展销售市场;安排专人收集柑桔收购和销售市场信息,为专业协会、购销大户和桔农及时提供柑桔购销信息。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财政部门将柑桔销售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对柑桔检疫费进行补贴;信贷部门安排专项资金,确保专业合作社和经销商资金需求,并实行优先安排,及时办理。

五是打造柑桔品牌。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注册商标,实行果品套袋、打腊清洁、分级包装,提高柑桔商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柑桔外销渠道,开创国外市场(区园艺场正向省商检局申报,争取果品外销资格)。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促进柑桔就地转化增值。

四、进一步壮大柑桔产业的思路

发展壮大柑桔产业,除了果品销售外,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1.抓品改。选择适合我区的优良品种,迅速引进示范推广,加快品种改良步伐。良种改造上主要选择特早熟、早熟柑橘良种,主要品种为:日南1号、大分1号,南柑20、山下红等品种。在大龙站、石板滩、双桥坪、周家店等有条件的地方,选用脐橙等优良品种进行柑橘树的品种改造。引进种苗、种条时,应到正规的种苗培育基地去引种,且应检疫手续齐全,避免检疫性病害随种苗引进传播流行给日后生产造成毁灭性灾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