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1-15 11:13:5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篇1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72-02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步入成熟之前的启蒙阶段,也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规范以及思想道德等。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应该掌握德育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加强德育教育。由此可见,小学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班主任加强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开展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础,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小学阶段作为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小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的有着特别崇高的地位,他们在学生的灵魂塑造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作用,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可能会极大的影响到学生。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其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普遍提倡,在班主任长期、系统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将德育教育放到首要位置。只有小学班主任认识到了德育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才可能很好的贯彻和实施德育教学,从而推动德育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也逐渐显现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在新的发展形式下,为了能够与小学生心理的发展情况相契合,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而且还应该在实践中逐渐创新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才。

2.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2.1营造良好和谐的教育环境

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就是班级,班级对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首先应该营造良好和谐的班级环境。班主任可以通过制定班级规定、要求学生进行集体讨论等方式树立学生主人翁的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自觉的参与班级活动、遵守班级规定,这样无形之中实现对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了使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班主任还应该认真挑选班干部,让班干部协助其开展工作,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举办诸如演讲、小品、观看多媒体短片等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操也得到了培养。

2.2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应该提高

小学生可能会质疑家长的意见,但是却会完全信任班主任的意见。很多的小学生都觉得班主任所讲的道理是真理,所以,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中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对学生造成深远的影响。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小学班主任必须提高其自身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身的行为。小学班主任必须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的兴趣爱好、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心态、言行和修养来影响学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

2.3将德育教学融入实践活动中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将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应用于实践中,去帮助或者影响更多的人,使他们也能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该通过“日行一善”、“献爱心”、“互帮互助”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来教育学生,将德育教学融入到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这样学生通过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

2.4班主任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小学生因为处于启蒙阶段所以其心理的承受能力相对比较差,如果教师对其采取了不恰当的批评或者其他行为,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还可能会对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造成伤害。因此,班主任必须与小学生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不仅要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关爱,这样他们才可能会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进行及时改正。班主任与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进行个别谈话,但是在谈话之前,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家庭背景、在学校的表现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场所和时机对其进行个别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班主任还应该以朋友或同学的角度进行,对学生表现出关怀,尽量保持真诚和蔼的态度。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阶段,班主任不仅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且还应该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应该和家长保持有效良好的沟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与家长探讨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家庭和学校在学生教学中的能效得以充分的发挥。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应该运用合适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

篇2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009-01

德育教育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行为教育等,而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于他们以后的健康发展和成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识到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纪小,心理和智力的发展都尚不成熟,我们不能盲目地向他们灌输德育教育的大道理,不能张口闭口都是“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你们是民族的希望”,又或是“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类空洞难懂的大道理。我们要尊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发展规律,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要做到“润物细无声”。

一、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是“你教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因此,这个阶段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发展路上“掌舵人”的作用,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学生一些错误的行为习惯进行更正,并引导他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教会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具体来说,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很多人都以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中学开始也为时不晚,这种想法是极其片面的。诚然,中学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根基是基础”,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正是在为学生整个德育教育打基础,它在学生整个德育教育工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说明凡事都是在一步一步的积累中慢慢才能达到效果的,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更是如此。我们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这样可以让低年级的小学生从小就认识到他们是中国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可以让他们从小树立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互助精神,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严格律己。可以让他们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自己洗衣、打扫卫生。可以让他们从小就树立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在家尊家长,在校尊老师。总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好习惯,这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和自身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

1.榜样的力量无穷大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世界和周围事物的认知大多来来自家庭和学校,他们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教师。他们年龄小,模仿心强,对教师的行为等会表现出较强的模仿心态。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榜样的作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要用自己正确的行为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有些教师课堂上“滔滔不绝”地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转身却把擦汗的纸巾扔到地上,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对待学生却总是严厉呵斥,这种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教师必须树立榜样意识,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言行中看到做人做事的道理,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改正自己的行为。比如,教育学生爱护公物,教师就要爱惜桌椅,把用过的短粉笔放好下次继续使用,教育学生要讲礼貌,就要带头使用文明礼貌语言。

2.润物细无声

很多时候,教师苦口婆心地告诫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学生大多都当成耳旁过风,丝毫不放在心上。而且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低年级学生心理尚不成熟,他们的智力水平有限,对事物的认知也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如果我们盲目地对他们进行空洞的大道理的灌输,教导他们“人总是要死的,或重如泰山,或轻若鸿毛”这类做人道理,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种奉献精神,显然等同于“对牛弹琴”。我们必须把握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比如可以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比如出一期班级板报,教师在学生通力协作完成板报之后,可以带领全体学生对板报进行欣赏,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把板报中某个学生画的板报插画擦掉,然后询问学生对此的意见,插画是板报的重要部门,很显然,擦掉插画,板报就变得“难看”起来,教师还可以擦掉某个学生设计的标语,某个学生优美的楷书,这样本来完成的板报就变得残缺不全。到了这个阶段,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告诉学生“人心齐,泰山移”等集体力量大和团结的重要性等道理,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树立集体观念等,让他们自觉地团结同学,树立集体意识。

篇3

我们所指的德育教育是指学校的德育教育,小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在这个阶段进行德育教育见效最快,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排在首位,这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为之后的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再有,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公民的个人素质,所以德育教育更应该从小开始。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缺乏重视

在传统的观念里认为,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时候,所以小孩子每天上的课就是几门主课,思想品德课也被几门主课老师“瓜分”,思想品德课就像摆设。人们的行为举止、实践方式不仅取决于知识的认知多少,更重要的在于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程度。教育部门不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不能彻底的开展,而任课教师就会敷衍了事。德育教育就完全走下坡路线。例如:学校给孩子们每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一些老师也是读读课本敷衍了事,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老师占用了思想品德课讲自己所带的主课。所以,现在教育的现状就是学校对孩子德育方面的教育很不重视。

(二)德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小学德育教育得不到教育部门的重视,所以其教育资源十分不足。据统计显示,90%的地方小学在德育教育这块投入的经费少之又少,当然为德育教育配置的教学资源也少,在专门教学德育方面的老师也就少。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一般都是语文教师兼任,语文老师精力有限,其次在德育教学上缺乏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也单调。通常兼任的老师会占用德育课的时间做其他主课的作业。这样学生的德育课就是摆设,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就少之又少。

(三)德育教育活动缺乏创新

我们了解到,小学的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讲课的方式进行,教师讲解课本内容,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德育教育根本起不到实效,学生获取的少量的德育知识仅仅是从课本中获取,并没有参加过具体的活动。再有,学校在学生德育教育上,只展现社会美好的一面,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避而不谈,学生总会以为社会是完美的。这样学生接触到的东西就是不全面,学校也要注意到这一实际情况积极寻找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一)从思想上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学校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学校里学生不仅能学到文化知识,也能学到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再有,小学生的身心还不成熟,可塑性强,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收到明显的成效。所以学校要理清思路,为学生开设名副其实的德育课,让学生、老师都重视起德育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情,也是每位家长的责任。家长也要重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采取野蛮粗暴的方式,要耐心讲解,带孩子参加德育教育活动。所以学校和家长要形成协作关系,给孩子建立一个德育教育良好的环境。

(二)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重视班主任的工作

整个教育系统要重视起德育教育,首先要在德育教育的师资上加大投入。真实的开设德育课堂,不再让德育课成为摆设。并且要分配专业知识的、有经验的老师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把德育教育工作搞活。再有,要重视班主任的工作,小学生在学校里都是班主任跟着,班主任极其重要。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向,及时地对需要谈话的学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针对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了解学生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是,要内心讲解、疏导,把学生向积极的方面引导,循循善诱,正面解决问题。

(三)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多事情好奇心强,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要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本着这样的要求,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精心设计、组织德育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去福利院看望老人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接触社会,接触真实的生活,在亲自体验中受到德育教育,提高对社会的认知。

三、结语

小学是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所以社会、学校、家庭,必须重视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必须要开德育教育课,有序地开展德育活动让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其中,还要重视起班主任的工作,从这些方面改善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