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小学阅读课程

小学阅读课程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1-15 11:13:5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小学阅读课程,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小学阅读课程

篇1

建立起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阅读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级教学内容形成不同阅读主题:低年级,构建儿童写画生活,进行主题绘本阅读,引领学生读绘本,写画绘本;中年级,搭起儿童童话世界,加入主题童话阅读,引领学生读童话、写童话、演童话;高年级,经典相伴一生,诗文绘就童年,高年级倡导读经典、写诗文。此外,还引导各年级的学生尝试数学阅读,体会数学蕴藏好书之中。这样,一年级至六年级的阅读课程初步形成,低年级的绘本故事书、中年级的童话经典、高年级的各类经典,将成为学生们六年的精神食粮,伴随其小学的幸福时光。以下是具体的一些做法。

1、低年级构建儿童写画生活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不多,所以安排他们的阅读内容就不能超出他们对具体事物的理解水平,针对这一特点,为了能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图画书应该能发挥较好的作用。一方面绘本图文并茂,以图画为主,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图画书的知识面浅显易懂,能够被低年级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我校多次为学生购置绘本读物,发放到各个班级的同学手中,以便能够达到人均一本以上进行书籍的传阅。

我们主要在一二年级设置每周一节阅读课,由老师带领同学们到绘本教室里进行阅读,并结合学生们在语文课上、课下的知识积累,整合美术课程的一些内容,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还有自己想象的故事等等,让学生们绘制属于自己主题的绘本故事书,按照年级不同制定不同课堂任务,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可以以画为主,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配上一些文字。这样低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的阅读、想象、描画、表达的过程中,培养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也为学生的后续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中年级搭起儿童童话世界

有人这样表述童话的作用:“童话给你一种诗意,给你一种自己和他人,自己和世界怎么相处的指导。读过很多有趣好玩童话书的孩子,长大以后不会到处吐痰,衣着随意的走上街头。整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是高贵的、丰富的,心灵会是善良的、温柔的。”童话阅读这一课必不可少,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童话故事对于学生的积极影响,要对学生们开设阅读童话的课程,尤其是到了中年级,我们主张让学生多阅读一些童话类的书籍,童话与儿童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契合的,我们应当为儿童多提供一些接触童话的机会。

我们首先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成长特点积极为学生推荐童话阅读书目,在我校《学生必读100本推荐书目》中,中年级的推荐书目大部分是童话。平时,我们的导读课程多数以童话书为主。老师领着学生利用阅读课上童话篇目导读课,引领学生在深度阅读中,爱上童话阅读,喜欢欣赏童话,体验童话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创作童话,我校学生作文簿里,规定学生可以写一定数量的童话文章。我们整合太阳花剧社的活动,把学生在阅读中的文字内容的体验和感悟用戏剧的体验形式表现出来,带领中年级同学排演童话剧目。本学期,剧社排练的4幕话剧中,有3部是童话剧,其中一部是英语剧社排练的《灰姑娘》这部经典童话。

篇2

一、阅读教学的主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这个理念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阅读教学活动实质是师、生和文本三者间的对话。教师负责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积累语言并形成好的语感,最后达到独立阅读的目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组织、学生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学生、文本是相互依存、制约并不可分割的关系。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教学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成为课堂阅读的主人。为此,教师需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其次,要主动适应学生,不能强迫学生跟上自己的教学节奏,而是应该了解学生的知识量和阅读能力,使开展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再次,建立平等民主、合作互助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教师指导学生学,学生要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再者,要关注学生阅读教学中的个性需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语文阅读提出的合理要求,鼓励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特长,积极进行自我发展。最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还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使他们参与阅读教学,然后再指导他们运用阅读方法,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阅读,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二、阅读习惯和方法

小学开展阅读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关键是独立,这里的独立不是指学生无师自通,而教师讲、学生学的方法也是行不通的,唯有训练,才能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主体性,阅读训练中,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要想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和提升阅读质量,训练是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在课文理解过程中加入阅读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并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实践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精髓,通过反复训练和运用,最后内化成自身的阅读能力。

三、提高阅读的能力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教学,重点是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的能力。由此可,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是多维的,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一)探究性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活动的开展,不应该被课堂和课文制约,教师的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他们阅读的自主性,引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通过课外大量的阅读训练,培养阅读能力。目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小学语文阅读开辟了更多的途径,学生在课外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探究性阅读。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扩宽了小学生语文阅读的范围。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化阅读的作用,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指导学生利用信息平台开展探究性阅读活动,从而提升独立阅读能力。

(二)引导课文理解

理解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在《沉香救母》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沉香为什么救母,在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对整个课文内容就有了大致了解,阅读起来就变得轻松,阅读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的文章不应该局限于教材,课外阅读也十分重要。教师引导好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素质。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制力,在课外阅读上只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就能完成。首先,课堂上要进行阅读方法教学;其次,教师要给出课外阅读参考书目;最后是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阅读教学结构

阅读教学结构的优化,目的是保证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思考和探索,学会自主进行课文理解。阅读教学结构要在继承上进行创新,构建的阅读教学结构,要能够促进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

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教学,首先要明确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其次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最后还需要利用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升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121-01

就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课来讲,教学方法就非常重要。一方面识字还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才能更好地推进阅读,一方面学生在阅读经验上也急需提高,以满足他们不断提升的求知欲望。所以,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法就非常关键。

第一,坚持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和谐统一。汉语的词汇主要是组合词,不同的字的组合在不同的语境有着不同的意思。小学高年级学生生字积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词语积累量还偏少,所以需要通过阅读来进一步提高词汇量和对词汇意思、用法的理解和运用。

第二,坚持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和谐统一。仅仅是课内的课文和阅读材料,是难以满足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的,所以,还得再课外阅读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任务。这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可能教学的成果,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对语感的敏感、对文章字词句之外的内容、情节、思想等的兴趣,这是这个阶段必须要加强的。

第三,坚持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和谐统一。写作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写作也是检验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在各类升学考试,以及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中都占据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高年级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阅读一方面是为了识字、理解文章,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作。

由此可知,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育的重要性是非常突出的,所以,必须在教学方法方面给予学生良好的阅读教育,才能使得阅读教育在小学语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就方面而言,我认为主要从如下方面来加强方法意识和应用。

首先,精读意识和应用。精读法是我们阅读的主要方面,要求我们读书“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说,必须调动全部的感官,把自己融入到文本中去。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精读课文还是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和讲解。从字词句段到段落大意,从基本的修辞方法使用到文章整体的分析,都需要老师进行详细的指导,力图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讲解写对文章进行细致入微的阅读,从而达到既理解了字词含义,又对文章整体做到比较准确的把握。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阅读中领会文章大意,对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清楚的把握。

其次,泛读和读书笔记需加强。现在好多学生放学之后,把老师家庭作业做完之后就专门看电视、打游戏和玩乐了。我们主张给予学生更多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息和玩乐,但是也主张学生在学习中休息、玩乐,通过学习来改掉他们沉迷于动画片、游戏的坏习惯。所以,在课外给学生适当布置一点阅读任务,要求他们用泛读的方式阅读两遍文章,做一点读书笔记,以此来补充课堂精读对学生阅读训练的不足。泛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非常突出的,一方面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课外通过阅读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对他们语文水平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另一方面,让学生泛读的同时,加入读书笔记环节,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认真去读,还要尽可能地自我学习和欣赏文章,只有认真学习和欣赏了,学生才能做得出来读书笔记来。因此,泛读和读书笔记相对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