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3 14:57:1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2云南省大学生主要运动方式的调查与分析体育运动方式是体育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由表2可知,男生较喜欢的运动方式依次是篮球、跑步、乒乓球、散步、健美操;女生对运动方式选择上,依次是跑步、散步、健美操、乒乓球、篮球等。对比表2中数据可发现,男女生各自偏好的体育项目差异很大。男生对对抗性强的运动更偏好;女生对对抗性相对较弱的、不受人数限制、运动量可随意控制的运动方式更偏好。运动方式上文理科没有差别。从年级上看,低年级与高年级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差异也不大。
1.3云南省大学生运动习惯的现状研究体育运动习惯是体育生活方式的起点和基础,由表3可知:性别上,男生在经常参加和频繁参加运动的比例明显高出女生,说明男生的运动习惯好于女生;文理科上,文理科学生显著性差异不大,但理科生的运动习惯稍好于文科生;年级上,低年级学生的运动习惯好于高年级。
表4可见,云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每学期体育消费在50元以下占35.17%,50-100元占25.33%。从性别看,男生的体育消费水平稍高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男生比较喜欢买一些体育用品或体育服饰。从科目上看,文理科学生在体育消费水平上差异不大。从年级上看,低年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高于高年级,这可能与低年级有公共体育课相关。
1.5云南省大学生对生活方式认知的现状研究由表5可知,从性别上看,男生对生活方式的认知趋于两个极端,在很不健康与非常健康两个认知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生。从文理科看,理科生在对生活认知方面低于文科生;从年级上看,低年级的学生对生活方式的认知总体高于高年级学生。
2结论与建议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奥运健儿们取得的优异成绩,使得体育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随着现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体育价值观的改变,体育消费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占据了一定地位,并有随之扩大的趋势。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强烈的主体意识,是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之一。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特点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体育消费动机多样化;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参与型、观赏型体育消费为辅;体育消费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对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了调查以及研究,对于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 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2.1消费动机与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方面的消费支出。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是激励或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而体育消费动机则是指激起一个人在体育方面进行消费的一种内在的动因,也是直接促进一个人去进行体育消费的直接动力。
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我国已经有大批学者做出了相关的研究,并对体育消费的动机进行了划分。笔者通过对比,归类,把体育消费动机分为五大类:①身心健康动机、②娱乐休闲动机、③求知考试动机(上课要求)、④社会交往动机、⑤攀比表现动机(从众心理)。
桂永锋、曲现飞、杨旭亮等人对湖北武汉高校的1000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调查时,发现有52.5%的大学生认为其参与体育消费的动机最重要的是身心健康动机,同时有32.1%的大学生认为其参与体育消费的动机最重要的是满足其娱乐休闲动机,即共有84.6%的大学生认为在其参与体育消费的动机中占重要位置的是身心健康和娱乐休闲。而在杨剑、王玉兰、姜涛等人对江苏徐州市11所高校1000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调查研究中发现,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具有特定的动机定向,按其重要性依次为:身心健康动机、娱乐休闲动机、求知考试动机、社会交往动机、攀比表现动机;其中同样是身心健康动机以及娱乐休闲动机得分最高。在刘霞对湖南省各地高校共1200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同样是身心健康动机以及娱乐休闲动机得分最高。
这些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逐渐意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而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增进健康,调节不良的心理状态,同时可以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并缓解一些学习的压力。而且在校大学生大多都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参加体育运动能够丰富自己的课余时间,满足了运动的欲望,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而大多在校大学生为了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都会在体育方面进行投资消费,这就形成了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导动机——①身心健康动机和②娱乐休闲动机。
2.2 消费水平与体育消费
消费水平,从宏观角度来说,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平均享用的生活消费的产品(与劳务)的数量与质量,或全体消费者按人均达到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从微观角度来说,指某一消费者及其家庭在某一时期所获得的消费对象的数量与质量,或某一消费者及其家庭某个时期的生活消费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 而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和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体育消费金额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体育消费水平,因此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消费金额的调查可以从货币单位上反应出大学生目前的体育消费水平。
宋亨国、王亮等人对广州市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中,给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额度划分为3个水平:50元及50元以下为较低水平;51元至100元为中等水平;101元以上为较高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在最近的一个学期内,有53.4%的大学生进行过较低消费,21.42%的大学生进行过中等水平的消费,24.11%的大学生进行过较高水平的体育消费,而从未进行过体育消费的大学生仅占1.08%。
罗建英在对杭州师范学院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不同月经济收入的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差别:月收入500以下的学生的年实物消费人均为130.2元,劳务型消费为91.2元;月收入500至650的学生的年实物消费人均为163.07元,劳务消费为108.77元;月均收入650以上的学生的年实物消费水平为180.31元,劳务消费为160元。
刘建华的研究表明:辽宁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体育服装上,虽然在体育培训、体育器材、体育门票上相对有所提高,但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韩湘平,陈玉清对湖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结果是: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上波动,并以实物型、实惠型为消费主流。
陈天仁对上海市高校研究生体育消费水平研究得出,1988-1991年呈逐年增长趋势,总的增长率为10.5 %,体育消费结构基本合理,体育消费方式多样,体育消费支出占全年生活总支出的比例在逐年增长,而且增长率较高。李朝晖调查得出,四川省大学生的年体育消费支出为189元,其中体育实物消费约为114元,体育劳务消费约为75元。刘霞调查得出,湖南省高校学生的年体育消费支出约为138.6元,其中体育实物消费为84.3元,体育劳务消费约为53.3元。而浙江省高校学生的年育消费支出约为221元,其中体育实物消费为约142元,体育劳务消费约为79元。
通过对学生访谈得知,家庭生活水平较好的学生,不仅实物消费水平较高,还会更多的涉足校外一些消费较高的健身场所。在杨剑对不同生源的大学生消费水平调查中显示: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要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这主要是由于家庭生活水平、体育消费环境等因素的差异造成的。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家庭收入,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家庭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同时城镇的体育运动场地、体育器材相对较为完善丰富,这就造成了城镇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
3. 总结
在对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体育消费的动机;二是体育消费的水平。体育消费的动机主要可分为五大类:①身心健康动机、②娱乐休闲动机、③求知考试动机(上课要求)、④社会交往动机、⑤攀比表现动机(从众心理)。其中占主导因素的动机为①身心健康动机和②娱乐休闲动机。体育消费水平则目前为止不是很高,而主要影响体育消费水平的因素为大学生家庭收入水平;相比而言城镇生源的大学生家庭收入较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家庭收入高。
参考文献
[1]杨剑,王玉兰,姜涛.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研究与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4).
[2]桂永锋,曲现飞,杨旭亮.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30(4).
[3]刘霞.湖南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
[4]俞世军.试论大学生体育消费特征及其消费动机[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3).
[5]董科,曾争.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
[6]罗建英.对我院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和动机的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8(6).
[7]刘高福,聂晶,程其练等.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水平及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
关键词:绵阳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育消费;消费动机;消费水平;消费结构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绵阳师范学院(北校区)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体育消费的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文献资料设计了问卷,向绵阳师范学院学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0份,有效问卷170份。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相关软件在进行问卷设计时对专家进行访谈,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数理性的检验,并对调查问卷的原始资料进行数理统计。
1.2.4逻辑分析法
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问卷所得结果进行研究归纳。
2.结果与分析
2.1绵阳师范学院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调查与分析
从表1得出在每月,52.64%大学生只有50元,甚至50元以下的较低消费,23.73%的大学生进行过50元-100元的中下等水平的体育消费,13.69%的大学生进行过100-150元以上的中上水平的体育消费,还有12.35%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达到了150-200元,此外有4.59%的大学生达到200元的较高体育消费。
2.2大学生对体育消费认识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从表2得出84.70%的师院学生认为体育消费是有价值的,54.94%的师院学生对体育消费有需求;34.70%的学生认为体育消费和健康是有直接的关系;38%的学生认为体育消费是生活的一部分;12.35%的学生普遍认为体育消费对终身发展有益。
2.3绵阳师范学院学生体育消费动机调查与分析
从表3得出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强身健体、消遣娱乐、掌握运动技能等。通过男女大学生的消费动机对比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还是意识到了体育消费的益处,认识到了进行体育消费不仅可以满足健身的需求,还可以满足一些心理需求;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健身要求和消遣娱乐明显高于其他选项。
2.4绵阳师范学院学生体育消费结构调查分析
从表4得出的结果显示:运动服装、鞋帽仍是大多数学生的主要消费内容,占调查人数的88%,购买体育门票和相关书本的比例都不高,这就说明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在体育劳务消费和信息消费方面多投资。
2.5制约绵阳师范学院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调查分析
从表5得出制约绵阳师范学院学生的进行体育消费的因素成多元化,但是最主要的是经济收入低、场地有限、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不浓,体育消费观念不高这几个原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绵阳师范学院学生体育消费受同学、家庭、社会影响较大;他们体育消费结构单一,主要以实物类消费为主,劳务性消费比例较小;对所参与的体育运动兴趣不高,体育消费水平整体还较低,对体育消费的其他功能关注不够;绵阳师范学院学生不会体育运动技术,身体不适或有疾病;场地器材缺乏、不足;自己收入水平不高和体育消费价洛过高等影响绵阳师范学院学生参与体育消费。
3.2建议
3.2.1加强大学生“花钱买健康”的意识
学校方面应加大体育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性的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加入到体育各种竞赛、各种有关体育知识问答的活动中;加强学生对体育表演类的活动的观看,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通过大学生的各种爱好和习惯,抓住他们喜欢的进行宣传,以达到带动体育消费的观念,逐步形成“花钱买健康”的观念,让大学生的消费从传统的实物消费向体育训练和锻炼类消费转变。
3.2.2优化学生体育消费方式
不同的体育消费方式会导向不同的效果,学校应把握这一趋势,针对他们体育消费的多样化趋势,积极引导。在尊重不同学生个性特点的前提下,以榜样的力量鼓励他们进行合理健康的体育消费。
3.2.3创建优良体育消费外部环境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容易受外部各种环境影响,学校应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对大学生进行一系列传教育,有关于商家的各类促销方式,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性认识,辨别其中的真伪,以防上当受骗。同时,绵阳师范学院学生也要努力涉猎不同领域知识,为自己进行合理体育消费增添筹码。
3.2.4加强教育力度
帮助学生树立良性体育消费动机,积极向大学生灌输“健康第一”理念,引导他们建立适度的“需求”消费观。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好习惯,同时在体育活动中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锻炼对促进学习、工作、情感交流、团结和谐、培养竞争意识的重要作用,并将体育活动作为释放学习压力、缓解紧张心情、培养健康心理的良好手段和途径。(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琳.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88―91.
[2]牛清梅.大学生体育消费对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文化影响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3):93―96.
[3]冯兵.体育消费者消费决策制定过程分析及营销策略[J].山东体育科技,2005(2):35―37.
参考文献:
[1]张丽君,李澜.西部开发与特色经济规划[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