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8 15:53:1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中统计学知识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sequential use of povidone iodine cream and medical chitosan wound repair membrane (spray type) in treatment of small area Ⅱdegree burn and scald.Method:150 patients with small area Ⅱdegree burn and scald admitted into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affiliated Xing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he shunde hospital of southem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ly 2015 to March 2017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random number table,75 cases in each group.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equential use of povidone iodine cream and medical chitosan wound repair membrane,control group was purely given povidone iodine cream.The wound healing time,wound scar situation,and wound healing rate after treatment for 1 and 2 week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drug safety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Result:The scar index of control group was (6.24±1.73),and tha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4.18±1.6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ovidone iodine cream; Medical chitosan wound repair membrane; Ⅱ degree burn and scald
First-author’s address:Xingt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he Shunde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Foshan 528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3.014
烧烫伤是临床常见的机体损伤之一,因深度烧伤位置的血管栓塞、组织坏死、局部血运差等因素,全身用药难以有效控制创面感染[1]。因而,临床针对烧烫伤患者多以外用药物为主,经局部用药效果较全身用药更优[2]。目前,临床针对烧烫伤患者用药主要以促进创面愈合、防止感染、活血化瘀等为首选[3]。以往常用药物有聚维酮碘乳膏、美宝湿润烧伤膏、磺胺嘧啶?y等,虽能较好避免创面发生感染,但无法抑制瘢痕发生,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凝胶和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联合使用,逐渐在面部Ⅱ度烧伤治疗中应用。目前对壳聚糖医用膜在皮肤轻度烧伤中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报道较多,但针对小面积Ⅱ度烧烫伤序贯使用聚维酮碘乳膏与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喷雾型)治疗鲜有报道。本研究选择就诊于本院的150例小面积Ⅱ度烧烫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聚维酮碘乳膏和聚维酮碘乳膏与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喷雾型)治疗,分析序贯使用聚维酮碘乳膏与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喷雾型)治疗小面积Ⅱ度烧烫伤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杏坛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小面积Ⅱ度烧烫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16~65岁,平均(42.36±2.65)岁;
病程1~22 h,平均(12.15±1.22)h;躯干烧烫伤35例,四肢烧烫伤40例;高温液体伤49例,火灼伤26例;平均烧伤达(0.71±0.13)%;烧伤程度:浅Ⅱ度25例,深Ⅱ度50例。对照组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17~64岁,平均(42.18±2.48)岁;病程1~21 h,平均(12.12±1.24)h;躯干烧烫伤34例,四肢烧烫伤41例;高温液体伤47例,火灼伤28例;平均烧伤达(0.68±0.15)%;烧伤程度:浅Ⅱ度27例,深Ⅱ度4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有关标准 (1)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烧烫伤的诊断标准[4],采用中国九分法和手掌法估算面积。深度:Ⅰ度:感觉过敏,剧痛,红肿;浅Ⅱ度:感觉过敏,疼痛,有水泡,皮损,水肿明显,呈均匀红色,基底潮湿;深Ⅱ度:有水泡,痛觉迟钝,水肿明显,有小出血点,基底湿润淡红;Ⅲ度:创面发白,干硬或炭化,感觉消失,干燥后可见皮下静脉栓塞如树枝状。(2)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小面积Ⅱ度烧烫伤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治疗,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烧烫伤面积≤1%;发病后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聚维酮碘乳膏(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何济公制药厂,国药准字H44024948)治疗,在创面涂抹10%聚维酮碘乳膏,随即采用无菌纱块予以包扎,1次/d,直至患者创面完全愈合。观察组采用聚维酮碘乳膏联合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武汉大正高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鄂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640986号]治疗,在创面涂抹10%聚维酮碘乳膏3 d后,改为对创面单独使用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喷雾型)外喷,随即采用凡士林纱块单层覆盖,并予以无菌纱块包扎,1次/d,直至患者创面完全愈合。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标准为:创面无渗出、红肿,有或无瘢痕形成。(2)对两组患者创面瘢痕情况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根据瘢痕厚度、色素性、血管性、硬度、自觉症状等方面进行评估,计算瘢痕指数[5]。(3)比较两组治疗后1、2周的创面愈合率。(4)记录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 (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愈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瘢痕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 对照组瘢痕指数高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用药安全性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烧烫伤是指机体受到强热侵害,所致皮肉腐烂而成,常见的诱因有滚粥、沸水、热蒸气热油等[7]。轻者可损伤皮肉,重者进而侵入营血、内攻脏腑或伤及体内阴液,引起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失和,甚至可危及生命安全[8]。目前针对Ⅱ度烧烫伤的治疗关键在于控制创面感染。临床研究显示,细菌一旦立足于创面,可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并向深处蔓延。故针对程度较浅、面积较小的烧烫伤,多采用局部给予外用药物治疗,能在短时间内自行消退[9-11]。聚维酮碘乳膏、美宝湿润烧伤膏、磺胺嘧啶银等是烧烫伤的常见外用药物,其中以聚维酮碘乳膏较为多见[12]。聚维酮碘为广谱高效的消毒剂,由聚维酮碘制成的10%聚维酮碘乳膏,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烧烫伤创面发生感染,避免发生创面败血症和脓毒症[13]。但因深度烧伤处存在血管栓塞、组织坏死等特点,聚维酮碘乳膏不存在修复组织功能,容易发生色素沉着,但对瘢痕形成治疗效果较差,还会刺激创面[14-15]。因而,早期给予聚维酮碘乳膏治疗能较好地起到控制创面感染的作用,但若长期单独使用,可增加创面发生出血几率,增加愈合难度,尤其是深Ⅱ度烧烫伤患者[16]。
【基金项目】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五年制高职有效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6000Z115).
在财经类专业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数学课程不仅仅是一门文化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数学的学习对财经类专业学生能否学好专业课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归纳、建模等各方面能力,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目前高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学生不明确数学学习所能体现的作用,对数学中的符号、公式、定理只有一个抽象性的认识,枯燥而乏味,对数学的学习抵触心理较强.
为了解造成此现状的原因,笔者对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82.7%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对今后的帮助不大,有69.4%的学生认为数学与专业课缺乏联系,高职校学生更加重视专业课、技能课的学习,将作为基础文化课的数学视为副课,思想上不重视,意识不到数学的重要性.数学学习无用论成为学生认真学习数学的最大障碍.为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点出发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激发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增强基础数学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财经类专业的数学教师一般都来自于高校中的基础数学专业,教师知识结构与财经专业契合度不强,多数教师没有系统了解过财经类相关经济学理论的专业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很难以学生的专业角度来做好学情分析,不了解财经类各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情况,对专业类学生数学学习的重、难点把握有失偏颇,所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无法将数学知识与财经类专业的实际应用有效结合,更不可能阐述清楚数学知识在专业中学习的意义.因此,需要加强数学教师的专业课程培训,学习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专业知识.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自学或向专业教师请教等途径来增强自身专业知识,数学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需要定期沟通,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进度都要贴合学生的职业教育发展,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化与实用性.另外,教师要不断储备新知识,要注重对最新理论、技术和信息的了解,掌握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将这些内容融入专业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影响学生.高等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除了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以外,还要设计一些应用性很强的财经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考查和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知识储备,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实际问题的深度思考,促进知识的吸收和转化.
二、重视数学在专业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中尽可能将数学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将专业中对数学知识的需求进行有效归类,强调数学学习对专业的应用,密切联系学生R凳导.荷兰数学教育家Hans Freudenthal曾经说过:“数学的整体结构应该存在于现实之中.只有密切联系实际的数学才能充满着各种关系,学生才能将所学的数学与现实结合,并且能够应用.”根据他的实用主义的数学教育观,联想到职业院校的数学课程改革,应重视将数学课与专业课相融合,将数学课堂专业情境化,数学实例更贴近于生活,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发挥数学在专业中的工具作用.
财经类专业课程与高职类院校其他专业相比较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较高,数学知识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数学知识与专业需求进行有效归类,在教学过程中常以专业案例作为引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函数这一章的学习在高职数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从开始研究五大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以及反三角函数,再将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四则运算或有限次复合而得到的初等函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函数的表达式到图像再到函数的性质等介绍得非常详细,但对于学生来说却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与死记硬背的公式、图像、证明过程,学生自然学习兴致不高,但如果从学生的专业入手,以财经类专业中常见的函数如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总成本函数、总收益、总利润函数、生产函数等来进行引入和例题的应用讲解,则会有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再比如,微积分在财经类专业学习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如在连续复利、边际分析、弹性分析、需求分析、最大利润、广告决策、最低成本、社会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等中都会应用到微积分、导数等重要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刚接触微积分概念时往往并不了解学习的意义,微积分侧重于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增量分析,在教学之初直接引入增量的概念往往会比较突兀,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研究增量,如果此时通过经济学的思维来引入则更为恰当,如引入一个销售函数,决策者关心的并不仅仅是销售量的多少,更多的是关心当单价提升后销售市场的变化情况,销量变化与单价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来获取最大的利润空间.由此引入增量分析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显得更容易接受也更加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还有常微分方程在市场动态均衡价格、新产品推销模型中的应用,矩阵在投入产出模型与投资组合中的应用,概率论在风险决策问题、抽样检验问题、保险问题中的实际应用等,都是数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契合的纽带,教师只有更好地突显数学知识在专业中的实际应用,突出介绍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典型的经济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让数学学习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三、数学教学内容的安排应配合专业学习进度
笔者在对专业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目前的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不够合理,数学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对于大量应用到专业课程中的数学知识应尽量安排在专业课之前或者同步进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应加强与专业课的联系,让学生提前了解到哪些数学知识将会在哪些专业课程中应用到.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有基础会计、珠算、统计、财政与金融、企业管理、经济学基础、道德法规、西方经济学等,而财经类核心课程则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会计报表等.这些课程中有很多章节都涉及数学知识点,如各类基本初等函数、概率分布、均值方差、总体与样本等数学知识在企业管理、审计学与统计学中都有所应用,其中统计学中还应用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西方经济学中除了应用到各类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外,还涉及导数与微分、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运算以及曲线的凹凸性、拐点等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正因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中用到大量数学知识,所以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将大大制约专业课的学习.
四、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
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数学学习与高等学校数学学习不同,学生学习的目的并不需要掌握复杂而又难以理解的推导证明过程,更多的是要学会应用,通过建立相关数学模型来进行预测、决策和优化各类经济方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时应从简洁、直观、结合实际入手,只需要讲清楚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可适当弱化一些不必要的、占用绝大多数课堂时间的烦琐证明过程,将数学素质的培养有机地融于知识讲解中,突出数学思想的介绍和数学方法的应用,向学生讲授利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解决财经类专业问题的实例,增他们的应用思维能力.目前学生使用的教材是全省统一的五年制高职数学教材,内容全面,可谓面面俱到,但是教材不分专业,并没有突出不同专业之间的特色,基本没有跳出传统数学的框架,过分注重知识性却忽视了专业性,重点强调科学性、系统性、严密性而淡化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做出适当的调整,紧密地结合该专业,有选择性地讲授最实用的数学知识,需从加强应用的角度大胆取舍,以满足专业岗位的需求.
总之,高职数学教学要与专业相结合,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果不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方面的知识,就不能够分析和解决好财经类专业问题,将数学知识真正地应用到实际中去.学习高等数学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专业学习的需要,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就是要走与专业相结合的道路,与专业课程改革形成积极互动,将数学主动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去,发挥数学课程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的功能,为专业教学、学生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有效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康敏.关于财经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J].科教文汇,2009(25):122-123.
[3]黄荣桂.高职财经类高等数学教学与专业需要融合初探[J].科教文汇,2011(3):165.
[4]雷会荣.财经类专业高职数学教学与专业契合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2011(34):115-116.
[5]陶正娟.面向专业、基于应用的高职财经类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