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农村可持续发展

农村可持续发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4-22 15:31:3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1

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显现,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农村也成为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我国有18多亿亩土地在农村,其中有1.5亿亩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农业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农村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1.1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1.2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1.3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农村,给农村带来了严重污染。

2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3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4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5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6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保证低碳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全局,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因此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国外政府为鼓励农民从生产常规农产品转向生产低碳农产品,对农民给予相当数额的补贴。鉴于国外的经验和发展低碳农业的需要,必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过程、贮藏运输途过程中杜绝污染。这对于正常生产的农民和加工企业来说,这一转变不但人力投入将大大增加,而且物质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农业在发展初期需要相关农业部门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设立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发展低碳农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低碳农业发展领域,与低碳农业建设基地及农户形成共享利益。此外,还应该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低碳型龙头企业,推进和扩大低碳农产品发展,提高低碳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展望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发展低碳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2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几亿的农村人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稳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非常重要。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也面临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可持续发展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信贷投入的大力支持。本文从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出发,指出了现在农村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分析了农村地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农村信贷投入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农村可持续发展;信贷投入;经济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除了城市地区日新月异之外,农村地区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地区人均收入的逐渐增加,经济结构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由原先的以种植业为主逐步发展到现在多种产业共同发展,尤其是在近几年农村信贷投入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农村地区的经济逐渐繁荣。

1.我国农村发展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的开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口企业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这一时期纷纷扩大生产,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农村地区正是这种廉价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同时农村地区机械化,规模的化的种植,使得农村有的许多剩余劳动力,农民纷纷涌入城市。

但是,近年来现代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产量连年递增,产品也逐渐丰富,改变了以往农产品稀缺的状态,农产品开始出现供大于求。进一步使得农产品价格走低,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增产难以增收的问题日益困扰农业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和农业也逐渐产生着变化。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相比过去有了很大改善。但同时农村地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小工厂小作坊的出现不但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影响,而且科技含量低,不利于农民收入和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加上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录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的全而发展,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金融支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有8亿农民,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异常重要。

与城市相比,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较少,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农村金融机制以及结算手段等金融功能比较落后,不少农村地区只能发放额度比较小的贷款或者不给普通农民发放贷款。而且手续繁琐,导致农村地区资金流动性差,不能集中大额资金进行投资,形不成规模化效应。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农业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温饱和小康。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偏低,主要依靠粮食作物种植业,少量规模较小的小型乡镇企业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非常低。农民收入开始出现停滞,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比较落后,科技进步在农村地区的贡献比较低,农产品质量不高。

除此之外,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大力引进外资,境外一些基础制造业开始向我国转移,尤其是东南沿海等南方地区,引进了大量诸如制衣,加工,组装等加工制造业,尤其是在广大的乡村地区,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虽然给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相关收入,提供了就业。但是,,环境污染相伴而来,大部分地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竭泽而渔的倾向,造成生存和发展空间缩小。此外,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盲目发展,我国土壤、水源、空气被大面积污染,耕地、湖泊的面积不断减少,生态遭到较严重的破坏。除了环境问题之外,这种产业的不可持续性也逐渐显现,出口企业业绩下滑,工人失业严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农民收入,更加应该重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地区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人口,粮食,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从全社会的长远利益来讲,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农村信贷投入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三十几年的发展证明,在金融经济时代,金融系统已经成为整个经济运行的核心和中心。综观我国改革开放多年对农村的金融支持状况,农村信贷主要以壮大和完善农村产业资本的原始积累;农村经济的特征主要是支持种养业和走依靠自然资源完成原始积累的方式。后来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民生产的商品率,支持市场经济发展为目标;一个突出的表现过去农村信贷支持了一批小采掘业和污染环境的小水泥、小造纸厂等行业,这些在当时的情况下为农村的发展,为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农村地区需要新型的发展模式。

在现阶段我国农村的金融体制中,虽然有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及各地农村信用社。但事实上,近年来农业银行支持农村地区的地位有所降低,邮储银行过去资金发放功能有一定限制,所以真正立足农村支持农村发展只有农村信用社。而农村信用社由于其本身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为其发展带来了相关之约。在支持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毕竟其规模尚小,资金量有限。所以对农村地区的发展支持力度有限。

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面临着增长与发展这样一个难题。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保证农民收人不断增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是我国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的一项强制性措施。而这过程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产业结构调整,都需要农村地区信贷部门的大力配合。

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当中,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金融部门对农村的支持已经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我国农民人口众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受制约因素较多,尤其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于其他产业。所以,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降低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必须规模化,专业化,不但可以降低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这种大规模的社会化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需要金融部门提供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金融部门应在农村地区的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在现阶段,我国农民依然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附加值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地区经济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是我国当前乃至长时期内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经济结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前期调研,准备,建设符合农村地区的相关产业,提升农村地区各产业的科学技术含量需要各部门相互协调统筹,更重要的是需要信贷部门的资金支持。农村信贷的投入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课题来源:河北省教育厅,课题编号SZ02302。

参考文献

篇3

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显现,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农村也成为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我国有18多亿亩土地在农村,其中有1.5亿亩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农业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农村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1.1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1.2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1.3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农村,给农村带来了严重污染。

2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3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4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5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6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保证低碳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全局,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因此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国外政府为鼓励农民从生产常规农产品转向生产低碳农产品,对农民给予相当数额的补贴。鉴于国外的经验和发展低碳农业的需要,必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过程、贮藏运输途过程中杜绝污染。这对于正常生产的农民和加工企业来说,这一转变不但人力投入将大大增加,而且物质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农业在发展初期需要相关农业部门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设立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发展低碳农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低碳农业发展领域,与低碳农业建设基地及农户形成共享利益。此外,还应该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低碳型龙头企业,推进和扩大低碳农产品发展,提高低碳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展望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发展低碳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