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妇产科护理措施

妇产科护理措施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4-22 15:31:4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妇产科护理措施,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妇产科护理措施

篇1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护理理念不断更新,护理水平不断提高。由于我国大众健康知识水平和法制观念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变得更加复杂。各级医院对产科护士的投诉一直排在前面[1]。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消除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使人性化护理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有必要分析风险因素,对症处理,强化管理。由于助产士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母婴双方的健康,因此规范相关的标准及操作对减产科的医疗纠纷、提高妇产科护理的风险控制管理水平至关重要[2]。

1妇产科护理存在的风险

1.1护理对象因素

(1)妇产科的对象多为孕产妇,通常孕产妇及家属医疗知识缺乏。由于缺乏必要的医学常识,孕产妇及家属往往对分娩缺乏正确认识,对护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导致部分孕产妇对医护工作不配合,甚至不遵医嘱私自外出。由于受到外界不良刺激,引发胎盘脱落、胎心异常、大出血等情况。(2)孕产妇自身压力过大。当今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妇女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均较大。生育又是人们极为重视的事情,自然会使得患者的心理压力加大,导致不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

1.2医护人员因素

(1)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技术水平不高。部分医护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或护理技术操作不到位,观察孕产妇不能做到认真仔细,对于其病情认识不全,使得一些疾病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甚至导致新生儿夭折。此外,部分医护人员在临床救治时主次不清,不知从哪下手,这也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医疗事故[3]。(2)医护人员的精神压力过大。由于医疗任务繁重,医疗工作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故医护人员往往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此外,频繁的夜班也使得医护人员的精神状态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部分医护人员工作时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导致新生儿洗澡时水温过高或擦洗用力过大等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分娩过程中部分产妇因疼痛而叫喊,而助产士心生厌烦、语言不礼貌、态度差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3)医护记录偏差。医疗和护理工作中,病案直接反映了孕产妇的身体情况,直接关系到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病案记录不全、字迹潦草等都会使医生对孕产妇的身体情况产生误判,从而导致对疾病的处理不及时或错误处理,严重的可危及孕产妇尤其是新生儿的生命安全。(4)医护人员对药物药性的掌握偏差。不严格的用药极易导致医疗事故产生。尤其是孕产妇和新生儿对药物极其敏感。如催产时,对子宫收缩情况掌握不到位,对宫缩素的用量不严格,极易导致宫缩过强甚至宫缩不稳定,严重的会导致子宫破裂,威胁到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4]。

1.3医院因素

(1)医院环境繁杂。我国是医疗大国,医院每天要接诊数以千计的患者,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中会接触到不同的患者,以及医疗器械、患者体液等,其会携带大量病菌,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此外,若医院卫生环境不佳,未及时进行消毒,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2)值班制度混乱。繁重的医疗任务下,护士每天面临着大量的护理工作。科学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值班制度,是完成正常医疗任务的保证。有的时候,医护人员尤其是值夜班人员要负责多位孕产妇,一旦出现意外,医护人员无力处理,则会忽视对急重孕产妇的关注,从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2加强妇产科护理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医疗知识普及工作

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对住院孕产妇要耐心、反复宣传,让她们认识到分娩的重要性,认真对待医嘱。2.2加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妇产科护理较之其他科室有着特殊性,应加强对妇产科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明白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始终,使护理人员端正态度,预防风险的发生。

2.3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操作性和技术性要求均较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展开。医院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使护理人员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4加强医患沟通与互动

良好的医患关系、友好的医患沟通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如孕产妇身体不适时,护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了解其真实情况,这样可大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在不增加孕产妇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的情况下,为其讲述病情,使孕产妇充分意识依从性的重要。在与孕产妇及家属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尽量使用敬语,对孕产妇提出的问题,要尽量予以解答,对性格比较焦躁的孕产妇要温和对待。若孕产妇先与护理人员发生口角,应及时劝解。若情况不能得到解决,应暂时回避,待患者冷静后再与其沟通[5]。

2.5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服务意识

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服务意识提出了较高要求,医院应定期开展培训,让护理人员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护理工作的本质,提高护理水平。此外,护理服务要强调“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孕产妇的负面情绪,促进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6严格消毒,注重无菌操作

手术前要做好严格的杀菌、消毒;医院要定时对医院的各个角落、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对病房的消毒处理更是重中之重。此外,医护人员要控制家属探视时间,以免影响孕产妇休息。

2.7建立科学的排班制度

针对繁重的医疗任务,医院应综合多方面因素,如孕产妇数量、病情急重程度、医护人员数量、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等进行考虑,实行弹性排班。此外,应设立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增员,保证护理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2.8护患纠纷的及时处理

对于护患纠纷应做到提前预防。如果发生,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孕产妇及其家属,应在就诊前告知护患纠纷的事宜。若孕产妇及其家属对在护理过程中的操作不满,应上报予以解决。及时有效处理护患纠纷,可以提高孕产妇对医院的信任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3讨论

我国对生育极为关注,它关系到繁衍后代及每个家庭的幸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孕产妇及胎儿更加重视,因而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点点失误都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为了使护患关系达到和谐,对妇产科的护理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总而言之,妇产科护理中风险的控制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护理人员、孕产妇及家属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汤新辉,谌永毅,刘翔宇.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体会[J].护理杂志,2011,28(2):74-75.

[2]刘俊俐,张贵清,万素英,等.病区“无缝隙”护理管理组织模式在优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4,17(3):33-34.

[3]骆绮云,关健仪,陈向红,等.人性化护理对产科产妇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3):684-685.

[4]李华,王瑞云,杨俊美.强化妇产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降低母婴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351-1352.

篇2

0引言

临床中很多妇产科疾病是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才能取得满意效果的,但是在妇产科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腹胀情况,这是由于病人的肠道内产气量增多,而无法从中排除掉,所以会形成严重的胀气现象。若手术后患者出现腹胀情况,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因此,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消除腹胀,本文推荐使用中医护理措施,下面探究其应用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妇产科手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收治80例患者。患者的年龄为21-66岁,中位年龄为(41.0±10.2)岁。为了便于比较,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1.2.1.1饮食管理

手术后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胀情况,如果在手术后1d内患者没有发生腹胀,那么患者的饮食可变为半流食。出现肠鸣音时,要及早恢复饮食、饮水,饮食可变为正常饮食,但是要注意不要吃易产气的食物。

1.2.1.2康复锻炼

每天要定时翻身,注意保护切口,常规进行腹部按摩。要求患者保持仰卧位状态,做下肢运动,注意要不感到疲劳为宜,注意劳逸结合。

1.2.1.3心理疏导

有些患者术后切口疼痛不愿意下床运动,对此护士要对患者实施心理劝导,告诉患者切口疼痛是正常情况,过几天就会慢慢减轻,并做好疼痛缓解工作,采用综合镇痛法。对于行动不方便的患者可采用穴位贴敷方法,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能力。

1.2.2观察组

在上述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1.2.2.1术前护理

术前准备阶段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的肠道准备工作,手术前3d给患者食用流质与半流质类食物,嘱患者在术前6-12h禁食禁水。对无禁忌者,服用口服类药物同时做好肠道管理工作。

1.2.2.2术中护理

手术操作中要确保气腹操作的正确性,合理控制气腹压力与充气速度,要协助医师来完成对腹腔镜内残留气体进行挤压和吸引。手术结束在关闭腹腔之前,清理切口周围位置,同时涂抹布美兰[1]。

1.2.2.3术后护理

围绕脐周做推拿按摩,据证候取穴,对大肠俞等穴位进行按揉,这样做能加速胃肠道的分泌作用,促进肠蠕动。情志护理: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饮食管理:嘱患者要多吃清热祛痰类食物,不吃刺激性食物,控制盐分和动物性蛋白的摄入。

1.3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由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以t进行检验;以例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篇3

妇产科门诊作为医疗机构的一个窗口,主要负责女性病人的就医工作,为快速开展检查、诊断以及治疗工作,并保证病人全方位以及全过程满意,优质护理服务就显得异常关键。现将我院妇产科门诊2013年1至12月收治的600例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1200例,均为我院妇产科门诊2013年1~12月收治的患者,年龄20~44岁,平均30.2±2.3岁。290例人工流产,280例患有阴道炎,540例孕妇,60例患有盆腔炎,30例属于其他情况。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0例(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和对照组600例(给予常规护理),两组间在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让病人根据医嘱服药,并按时做产前检查;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

(1)面带微笑,用语应文明礼貌:用笑脸迎接病人,微笑着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用和蔼可亲的态度、诚恳亲切以及文明礼貌的话语,主动找病人谈心,想其所想,急其所急。由于妇产科门诊病人在接受治疗时话题主要以女性生殖器以及性为主,部分病人觉得难以启齿,不想详谈甚至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不少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态度非常敏感,不管哪种不良刺激均有使病人情绪发生变化的可能。所以应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做到对其人格的尊重以及维护,不泄露其隐私,以防护患冲突,要珍爱每位病人,将其视为亲人,以使其感受到来自医院的温暖。

(2)开展各项检查、治疗开始前应认真告知病人需要注意的问题:妇产科病人都有难以开口的隐私,女人细腻的天性,使其极易感到焦虑、紧张以及恐惧,因此在病人开展各种检查前,应先和病人做面对面交谈,让其清楚检查目的以及治疗过程,以消除思想顾虑,进而积极配合医师开展治疗。

(3)给予孕妇正确的保健指导:向孕妇讲解保健知识并发放相关知识手册。对其早、中以及晚孕期应做的检查并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并让其定期到医院接受产前检查。指导孕妇自数胎动,当妊娠晚期时应尽可能取左侧卧位,以利于胎盘循环。若感不适(头痛眼花、阴道出血以及胸闷气促等),应第一时间到医院治疗。

(4)编制并且发放健康教育处方:针对妇科常见以及多发病进行健康教育处方的编制,并发给有关患者,如LEEP刀手术、宫颈炎健康教育处方以及女性性卫生、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处方等,同时大力宣传病人所患疾病及其相关疾病常识以及妇女保健知识。可让病人将这些书面宣教材料带回家学习,抑或传授他人。

(5)准备所需物品同时协助医生开展手术:准备门诊需要用到的物品(扩阴器、一次性中单、手术器械包以及手套等)。应确保检查床以及诊察台的清洁,与此同时使用一次性臀垫,做检查并在开展手术的过程中使用一次性扩阴器以及乳胶手套、不锈钢器械所有病人用后均应给予高压灭菌,每日用紫外线对室内做长达1小时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出现。协助医生开展手术例如LEEP刀手术、无痛人流以及安。取节育环手术等。同时完成门诊开展的检查以及治疗工作例如阴道冲洗上药以及阴道镜检查等。对待病人应言语温和,动作利落轻柔,最为重要的是要保护其隐私。医护之间应该及时沟通,彼此尊重、帮助以及学习,力争创建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2 结果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病人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升,观察组很满意患者为480例(80.0%)、满意患者为100例(16.7%),对照组很满意患者为250例(41.7%)、满意患者为160例(26.7%),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3 讨论

门诊是医院以及科室的一个窗口,不仅是医院医德医风的体现,而且是医院精神面貌的展示,同时还是医疗护理技术的展现。优质护理要求护士认真对待每件事,用情和真诚对待每位病人。妇科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降低了门诊医生的工作量,保证了较高的工作效率以及服务质量,确保了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处理了门诊医生一方面要维持秩序,一方面要向病人交代检查需要注意问题以及解答疑问等难题,与此同时还减少了由于工作分心而引发的误诊以及漏诊等问题和医患矛盾,这样医生就能集中精力,最大限度发挥诊断水平。此外由此带来的投诉也大大减少,病人满意度得到极大提高,且医护患关系和谐,因此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极其关键的。

由本组资料可知,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病人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升,观察组很满意患者为480例(80.0%)、满意患者为100例(16.7%),对照组很满意患者为250例(41.7%)、满意患者为160例(26.7%),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