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2:5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管理会计专业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实训基地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和完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有效途径。会计作为一项实践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难题
目前几乎所有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建有校外实训基地,但绝大多数校外实训基地容纳学生实习的数量和次数都不多,甚至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只是挂名,并不接受学生的实习。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质。首先,会计资料保密性较强,企业不愿意让外部人员接触企业的会计资料;其次,会计工作技术性强,企业不愿意让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承担会计工作;再次,会计岗位容纳人员有限,所以多数企业即使作为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接纳学生实习的人数和次数也不可能太多,有些实训基地基本上只起到参观的作用,甚至一些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为了应付评估、检查,随便找了几家公司挂名而已,并不发挥实质作用。
第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学生进行顶岗实习需要专人指导,企业会计人员除承担本职工作外,还要花额外时间去指导学生,企业会计人员对此没有积极性;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除了口头上鼓励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外,并不能提供实质上的帮助,相应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相关经济损失得不到补偿,缺乏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二、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面临着诸多困难,那么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找准合作对象。普通企业由于会计岗位的特点,一次接纳大量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显然不现实,而学校通过寻找多个普通企业来解决大量学生的顶岗实习问题也不太可行,因此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首先要找准合作对象。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比较理想的合作对象是会计师事务所和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记账公司业务繁忙,工作量大,因此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也较多。因此高职院校应重点关注这两类公司,使其成为学校校外实训基地的重要合作对象。学校要与它们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习,这样做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和记账公司的客户来自各行各业,学生通过实习可以熟悉各个行业的业务处理,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和记账公司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培训学生,为自己的企业储备和选拔人才提供便利。
创新合作形式。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学校应依靠资源优势,服务于合作企业,建立与企业的长效共赢机制。比如将企业引入校园,学校免费提供办公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接受教师和学生实习,这样做一方面,企业可以减少房租等经营成本,如果遇到业务难题还可以和教师共同研讨;另一方面,企业就在校园内,方便组织学生进行实训,也便于学校对学生实训进行管理。
发挥自身优势。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学校可利用部分教师具有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证书的优势,在校内建立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或财务咨询公司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利用人才资源创收,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实习场所。
三、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
明确责任。学院应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要求,确定每次实训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提前与校外实训基地联系,并与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具体的实习实施方案,同时做好参加实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要求他们虚心好学、尊敬师长、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并委派专职实训指导教师与管理教师,与实训基地所在单位协商实训期间师生的实训与生活事宜。
校外实训基地应协助学校组织好学生实训工作,按学生实训要求,提供实训场地、设备、资料等,并选派本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生校外实训指导教师。校外实训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实训进行全程指导,并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学生实训成绩考核和鉴定工作。
互惠互利。互惠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校企合作的驱动力。学校应在科研立项、技术攻关、学术交流、员工培训等方面,为校外实训基地提供方便。如条件允许应向校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支付劳动报酬。此外,学校可以利用师资、设备优势和学校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的特点,主动为企业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校外实训基地应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实践教学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与此同时,校外实训基地在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并储备优秀的人才、智力资源。
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创新学生管理制度。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学生管理体制和策略,必须消除并得到积极完善。在学生管理体制建设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要求学生管理者和学生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有效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消除制约学生积极性的制度,增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教师必须制定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把管理工作的权限由教师管理转移到学生自我管理上,让学生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各方努力帮助学生成才
要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各方努力。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学校要认识到用人单位十分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养,所以学校要积极地与用人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作为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会计学习的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今后参加工作做好准备。另外,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教师要瞄准会计职业岗位群,建设教学体系,不断优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科学、完善的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服务,解决学生在成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改正学生在会计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不良行为,使学生更好地配合学校、教师实现自我管理,激发学生的成才欲望,才能有效帮助学生成才,有效促进会计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
三、突破学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基本上都是采用两种教学形式,一方面是靠理论教学,从院校中的教科书知识灌输,另一方面就是用实践的股票投资教学。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基本上都是围绕考证的大纲进行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偏向理论,可以说难度较大,综合性又强,教学的方式较为死板,没有结合实际的教学范畴,用企业财务管理的情况来剖析,所以学生感受不到知识与实际的财务工作有多大关系。
二、财务管理整体教学思路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财务管理操作方式,在具体的工作中能够具备投资决策、财务分析、收益分配等等实际操作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还没有基础财务管理这门课的时候学习到的都是怎么做账的知识,财务管理是实际对企业的资金操作。在多年的财务管理教学中,笔者自己总结出一套教学思路:在教学当中要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秉承着理论结合案例,再通过实践教学贯彻理论的方式,根据教学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这种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不仅充分考虑了高职院校对理论知识的看重,又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工作的需求,让教师能够较学生如何把理论贯穿到实际,把实际操作中融入理论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三、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具体应用及评价
(一)通过游戏给学生树立理财观念。在还没有学习财务管理课程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学习处理账务,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如何合理利用资金,财务管理的知识基本上都偏向理财。所以,给会计专业的学生教授财务管理知识时,应当先树立理财意识。笔者在这个教学过度过程时引入了现代流行的“现金流”游戏,这个游戏是属于桌面游戏,在游戏中有一个是富人圈,一个是穷人圈,进入到游戏的都是穷人,游戏目标就是从穷人圈中跳出去,加入到富人圈中,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购买现金流资产,让自己的现金流能够大于支出。游戏中把学生分成6个人一组,每一个同学通过抽签来决定自己的职业,每一个职业都有对应的工资以及生活必要支出,并且给自己定下一个梦想,从这个梦想开始出发,这个游戏中还包含了与金钱有关的人生经历,比如生孩子、失业、破产等等,可以看出人的生活处处与金钱有联系,市场也给大家提供了多种赚钱方式,股票、基金、房产等等都是最普遍的赚钱形式,所以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找到适当机会让自己跳出穷人圈。
在这个游戏结束后,学生都感慨了要跳出穷人圈变成富人是非常难的,如果每个人拿固定工资想要成为富人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适当的投资理财非常重要。通过这次游戏每个学生都若有所思,在穷人圈中生活大家都是为了金钱在工作,每个月都只能靠工作带来的收入去维持日常开销,在富人圈中本身已经有大量资金,不需要靠日常工作来维持生活,收入都是用钱生钱的形式,不断的创造出更多的财产。虽然这个游戏与现实还是有一定差异,但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人与金钱的关系,让学生从这个游戏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起自我的理财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