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班级管理意义

班级管理意义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4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班级管理意义,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班级管理意义

篇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几乎都会遇到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不善于和其他学生打交道,不善于融入班级氛围,长此以往,他们就成了同学眼中“被孤立的人”。上述现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应对这些学生保持足够的耐心,主动关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班级的温暖。用爱激励学生,学生才会增强自信心,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能总是一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姿态,要善于和学生做朋友,从朋友的角度理解和帮助学生,能使学生感受到浓浓的暖意。教师的爱应体现在学生的生活细节中,如照顾生病学生的情绪、多鼓励成绩落后的学生、参与学生的课后活动等。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教师的理解和照顾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班级管理工作。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班级管理效率

学生幸福感的获得和提升正是来源于班级管理过程中的自我提高和进步,中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班级管理工作应帮助学生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2.1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的万千宠爱下长大,性格上自然而然地养成了某些小毛病,如霸道、自我等。学生的这些缺点为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成为学生之间产生矛盾的重要因素。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格外注意这类学生的发展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他们在互帮互助中学会感恩和无私等良好品质。总之,班级管理要始终围绕学生的自我发展进行优化。

2.2培养学生的包容心,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班级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之间吵架斗殴的事件,教师处理这类问题时尤其要注重方式方法,应坚持解决核心矛盾和班级团结两大目标。其一,教师要发挥模范作用,不要太过苛责学生的错误,应帮助学生积极寻找弥补和解决错误的方法,以一种温和的、智慧的方式使学生内心产生触动,进而自觉地正视自己的不足。其二,重视学生自我修养的考察。班级管理的核心就是学生管理,要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考察标准,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和学习成绩考查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善于从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观察和纠正言行,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这样必将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二、教学者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重视班干部对班级管理的积极作用

1.1优化班干部竞选机制,挖掘学生管理班级的可能性

教师的精力毕竟有限,既要忙于正常教学,又要进行班级管理,难免顾此失彼。为此,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选取一些具有管理才能的学生协助管理班级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进一步优化班干部选拔机制,不要坚持“唯成绩论”,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

1.2鼓励班干部参与班级日常管理,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班级干部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助力,教师要善于发挥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的示范引领作用。班干部由学生投票选举产生,代表了大多数学生的心声,由他们具体执行各项管理工作能够迅速获得认同和支持,而班干部也较为容易理解大家的具体需求,和大家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从班级管理的大局看,以班干部带动全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提高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

2.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

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尤其要强调公平性和公正性,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对班级规约的遵守和支持。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对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尤为重要,在公平公正的班级环境中,学习进步的学生能够及时获得赞许,而学习退步的学生则及时获得老师的教诲,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学习中获得最积极的反馈。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每一个学生都自觉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

篇2

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自觉性和自我约束力差,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班主任需要勤于观察、勤于督促,从平时入手,从点滴抓起。近些年来淄博市技师学院推行的班主任管理“四进”制度,即进头脑、进宿舍、进教室、进家庭,不失为促进学生成长进步和全面发展的好方法,值得借鉴。

一、进头脑解决的是学生思想方面的问题

首先,班主任每周组织学生填写一次《个人周报告手册》,及时了解班级和学生状况;其次是要与学生当面谈心,利用课余时间不定期地进行,争取每两个月能和每名学生交流一次;同时,在谈话期间可以侧面打听其他同学的状况,以便获得更真实的情况。谈话时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恰当、适时、有效的教育,遵循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科学原理,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改掉学习生活中的坏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顽强拼搏的意志,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

二、进宿舍解决的是学生生活健康方面的问题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学生宿舍住宿管理的通知》第一条中指出:“学生宿舍管理事关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据统计,技工院校的学生们每天在宿舍度过的时间约为13~17小时,远大于在教室学习的时间,因此管理好学生宿舍是对学生学习的有力保障。班主任每天至少进宿舍一次,检查宿舍安全隐患;查看宿舍内务卫生情况,指导学生按照温馨雅室的标准整理宿舍,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常见问题,提高学生们的自理能力;同时指导学生搞好宿舍人际关系,和舍友和睦相处,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除了正常上课时间,周末探望交流也很关键。有些学生是第一次离家在外地生活,尤其是在周末和节假日时,班主任要理解他们思乡的心情,时不时地到学校看望他们。笔者带给他们的一些自制小咸菜,或者是小零食,就能使他们感受到温暖与亲情;有时干脆把他们叫回家来改善伙食,一起包水饺、做点风味小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便于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三、进教室解决的是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

教室是学生学习战斗的最前线。知识学习方面,班主任要勤与任课老师沟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完善的监督、激励机制,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纪律方面,班主任可以按照学院和各系的学生综合测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检查、评比制度,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和学生的正面引导,形成良好的班风;出勤方面,班主任要严格执行《学生请销假制度》,做到本人请假,通知家长,事后销假,并将每周的请假学生人数统计张榜公示,与学生学期末综合测评挂钩。班主任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团队观念”和“执行力”的教育,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执行力拓展训练”,增加学生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和自豪感,增强班级凝聚力。也可通过一系列举措,完善班级软硬件建设,创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篇3

二、以教学激励来培养学生自信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