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0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护理健康教育方式,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创新是21世纪大学生应当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特别对于医学院校来说,随着社会发展、医学进步,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 biomedical model)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转变,会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医学事业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逐步增强,健康教育已成为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护理人员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而目前临床的健康教育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医院的护理健康教育还不尽如人意。这就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要求我们不仅要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运用应用专业知识对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教育,促进服务对象恢复或保持健康。
护理健康教育学是护理学与健康教育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是研究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理论、方法、实践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在我国,医院和其他医疗保健机构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已经开始,然而,以护士为主体的护理健康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个空白。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护理学界不断加强与国际的学术交流,逐渐引进了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l997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编写出版了《患者健康教育指导》一书,率先提出了患者教育的内容、方式、过程和质量控制的措施,这是我国最早的健康教育的教材。随后,健康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各种教材层出不穷。中华护理学会于2000年策划、编撰了一套护理健康教育丛书,其中,由黄津芳、刘玉莹主编的《护理健康教育学》,反映了在这一领域研究的进步与发展。
考核是一种有意识地测量个体或群体间差异的活动,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考核的终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科学的考核方案将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检验教学是否真正达到培养目标。传统考核方法采用一次性的期末闭卷考试方式,易造成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评判性思维、团队合作和教学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设计了全新的多元化、立体化的课程考核方案,并在本科2011级16个班429名同学中进行了实施,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改革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进行创新,采用立体化(多元化)的方式。考核的总成绩分为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理论成绩由平时成绩和小组讨论成绩组成,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具体统计,每学期进行三次小组讨论,通过讨论报告和课堂现场发言进行统计。实践成绩由现场情景模拟成绩和知识问答成绩组成。情景模拟选取学习过程中各个临床常用的病例组成病例库,由各班赛前一个月随机抽取三个病例,认真编排,并进行现场模拟,知识问答结合学习过程中的重点知识点,组成题库,学生在情景模拟现场抽取一道题进行回答,每个小组组内成员可以互相补充。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总成绩=(平时成绩+小组讨论成绩)×50%+(情景模拟+知识问答)×50%。其中平时成绩满分30分,小组讨论满分70分,情景模拟满分80分,知识问答满分20分。
现场考核的过程中,把考试和比赛结合起来,让普通学生也有登上舞台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考试的同时可以拿到奖励证书,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实施过程
平时成绩取决于学生的出勤率以及在课堂中的整体表现;同时在教学中,经常性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通过团队的协作、语言的表达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计入平时成绩。
实践成绩以班级为单位、以情景模拟的方式进行。情景模拟由老师提供相关的病例,由学生针对病例进行情景模拟。每个班级从准备好的病例中抽取三个,用艺术的形式以三组节目的形式进行准备,班级全体同学必须被分到三个小组中(确保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保证考核效果)。考核前由专业老师在每个班随机抽取一个小组进行现场的表演并在表演之前对抽出的小组进行指导(确保现场效果)。各小组表演完要进行知识问答,以情景模拟的分数和的知识问答分数之和为小组的分数,小组的分数作为班级的整体实践考核分数。平时成绩和情景模拟的成绩加在一起,得出每位同学的最终成绩。
3.结果
在实施新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之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学院2011级41-64班40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一。
4.讨论
同学们对考试的总体评价较高,有90%的同学对总体评价特别满意,满意率更是达到了97%,说明考核方式的改革被同学们广泛认可。同学们普遍认为考核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认可团队协作能力的占92%,认可综合素质的占89%。说明考核方式适合现代学生的口味,能更好促进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学们对考试的公平性、合理性和考核结果的真实性认可度不高,分别为:51%、60%和97%,说明同学们希望有一个更好的综合的评价方式,提醒我们更好地设计考核方案,我们将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在情景模拟中,分别表演了肺结核大咯血窒息、癫痫病、强迫症、气胸、重症手足口、过敏性休克、肝性脑病、肝硬化等病人在入院、住院、手术前、手术后和出院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同学们通过一个个生动临床场景,利用所学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对病人进行细致入徽的教育,营造出“健康护理、优质服务”的护理文化氛围。同学们绘声绘色的表演不时赢得阵阵掌声,充分展示了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也体现出考核改革的成功。
考核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考核同时是一种导向,什么样的考核方式必将影响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的重视。综合的考核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通过在学校的各种方式和到临床的不断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考核方式的改革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见证成长的阶梯,强化了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的沟通意识,促使同学们逐步成长为“技术好,会沟通”的临床护理能手,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义兰,鲁才红,薛晶,方云《护理教育学》考核方法改革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20(7):58-59 .
[2]姜安丽,沈洁.对护理专业本科生信息素质概念和构成要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84.
[3] 刘玉锦.护理学专业增设护理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J].吉林医学,2004(5):73.
Analysis of Nursing Effect of Two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Surgery
HUANG Man
Outpatient Service Center,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surgery.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eh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health education nursing during the preoperative period,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obvious(P
[Key words] Two; Health educ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diabetes surgery; Preoperative period
合并糖尿病手术是外科手术中的一种,在术后出现高血压、伤口感染的事件较多,还具有较高的术后病死率。由于术后疼痛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抑郁、焦虑的情绪,进而影响术后恢复[1]。因此,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2种健康教育方式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现该研究对该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就诊的60例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n=30)和参照组(n=30)。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0例,最小年龄为35岁,最大年龄为71岁,平均年龄为(52.15±2.47)岁。参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11例,最小年龄为36岁,最大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52.14±2.3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如性别、年龄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主要内容为护理人员在手术结束后,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予以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健康教育护理,主要内容包含:①护理人员将护理工作进行相应的分工,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计划,告知患者相应的注意事项,进而完善护理工作。②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制定合理的食谱,进而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患者在护理人员的帮助和陪同下进行适宜的训练和运动。并对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予以预防。③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予以鼓励和安慰,并与其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顾虑,并对其予以针对性详细的解答。④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
1.3 判定指标
对60例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血糖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60例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SAS评分和SDS评分表示为(x±s)的形式,行t检验。P
2 结果
2.1 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进行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经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干预性的治疗手段,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得到各级卫生以及工作人员的普遍认同,我院从开展整体护理开始,一直就通过科学性工作思维及相关护理程序来指导护理工作,在临床以及门诊治疗上都积极开展了健康教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1]。在预防接种的护理工作中,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接种率和疫苗接种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相关的医疗纠纷也大幅度减少,现在总结汇报一下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
1 对护理人员进行引导性的培训,充分转变他们的观念
1.1门诊部门的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实施能力和意识方面比较欠缺
责任护理人员,特别对于预防接种护理人员来说,认识到的健康教育内容不够,健康教育的实施工作中的难度也相应增加。因此,对于相关人员来说,要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引导性的教育,运用合适时间组织一些讲座,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在预防接种的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及其意义。开展、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充分得到护理人员的广泛认识。
1.2相关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实施和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1)对家长和护理人员在沟通能力和技巧方面进行实际培训。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愉快的、密切的而轻松地交流,充分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从而在小儿进行接种时所存在的紧张感得到缓解;获取信息的时候,要注重通过提问及倾听技巧,了解人们对于预防接种和相关知识上存在的态度需求、认识,提供他们所需的连续性的、便捷服务。
(2)相对护理人员,他们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所运用的语言应该是浅显易懂的,多举一些实际的,深入浅出的例子,通过道理让他们信服;通过健康教育的模拟培训性学习,将学习重点往掌握教育的对象以及家长的心理方面转移,宣传的知识更具全面性,说明问题的时候也应该在分寸及尺度上多加注意,绝对性及局限性是应坚决避免的,将家长的恐惧心理适当减少或消除[2]。
2 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2.1在家长的健康教育方面要进一步重视
在孩子的生活中,家长就是他们最密切、亲近、直接的保护者和陪伴者,所以对于家长在孩子接种前和接种后的健康教育应该进一步重视。疫苗是人体中异常的一种物质,这种疫苗对与人体的免疫反应来说是很有帮助,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不可避免会发生不良的反应,预防接种时在注意事项方面也进行了严格要求,出现后遗症的状况不是经常发生的。要认真向家长询问孩子有没有相关病史;预防接种后,孩子不能进行剧烈运动,要多注意休息;经过生物制品等一些药物接种之后会出现呕吐、腹泻、发热、肿痛、红热和淋巴结肿大等现象,都是正常反应,要密切观察,只要不继续发展和变严重应该就用不着担心。发生上述症状之后,不要认为是孩子感冒了,在药物方面也不要给孩子擅自服用,尤其不要给孩子服用抗生素,否则会使接种无效[3]。
2.2通过宣传,让人们对预防接种的必要和重要性全面了解和掌握
在宣传方面,不仅要对各个社区的每家每户都进行走访,发放一些宣传信息和资料,让他们及时了解接种的意义和目的;运用我院社区功能,在居民区进行室外宣传和讲解,在小区警示板和单元门等处张贴宣传,把讲解实际例子作为重点,根据具体例子介绍接种疫苗的好处。
2.3要进一步重视预防接种期在心理方面的护理
要进行一些与儿童的心理特点相符合的环境布置。在儿童的候诊区可以设置一些小型儿童游乐园,儿童等待时可以在乐园中玩耍嬉戏,使他们恐惧的心理充分淡化,在与医务及护理人员的关系上,要建立得更加亲密和友善,儿童在不同的时期也要为他们进行不同的护理。
2.4运用健康教育的不同形式
可以在社区、户外和电视上进行授课、宣讲式的教育,在教育及宣传上,也可以通过张贴多种多样、颜色各异的宣传画展现宣传的生动和形象性。要在医院的科室进行相应的重点宣传,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设置专门的、专业的接种方面的人员,在健康方面为儿童进行专业的教育,充分保证在宣传及教育方面存在的广泛性和连续性,在儿童保健科以及妇产科等一些相关的科室病房和门诊,用宣传板和电子屏幕进行文字和图片宣传[4]。
3 结果
我院所负责的区域,在接种的效率上达到了98.87%之上。
4 讨论
医院所进行的卫生保健,是以一种综合形式存在的,当中也包括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在感染性的疾病以及传染病方面,是一种基本性的防治措施,其过程就是计划免的疫实施。适当减少预防接种的过程中所存在的纠纷及错误,这些问题需要护理和管理的人员充分的重视、关注。给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具有目的性及计划性并存的教育活动,可以让他们进一步地了解与健康促进方面相关的一些知识,把一些不健康的问题行为充分改变[5]。接种实施的过程与护理的实施,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预防接种质量会受到护理质量好坏的直接影响,预防接种以及护理的过程中,怎样才能防止或者减少不良反应,保证预防接种的实际有效性,自从我院开展整体护理之后,就一直通过一种科学的工作思维和护理程序对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在门诊和临床上都开展健康教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接种率和疫苗接种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相关的医疗纠纷也大幅度减少。所以说,在预防接种的护理中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丽华."2+3预防接种护理模式"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2,10(34):560-561.
[2]朴顺姬.个性化干预在预防接种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15(32):438-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