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4 15:39:4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医药行业细分市场,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负面新闻难掩业绩增长。根据一季报,在两市175家医药企业中,共有23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而亏损的只有16家,行业状况看上去依然很美。
业绩向好是不争的事实,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对医药板块的态度却有所不同。据统计,医药板块虽然已从公募的前十大重仓板块中消失,却连续两个月位列私募的前五大重仓板块。
为何公募私募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态度出现如此分歧?医药产业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不确定性?哪些医药类上市公司会“结构性”的跑赢市场?
增速放缓不减机会
实际上,除了通化金马直接受到了冲击,青海明胶(000606.SZ)和东宝生物(300239.SZ)两家“涉胶”企业的股价,却借“毒胶囊”上演了一涨。
“毒胶囊’只是个插曲,不会影响医药行业的大趋势。”广发证券一位分析师如此评论。而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也对《英才》记者表示,“整体上讲,‘毒胶囊’事件对医药板块的影响不大。”
“现今的医药行业处于调整过渡阶段。”郭凡礼认为,随着日后包括《维生素C行业准入条件》、《基本医药目录》、《加强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和监测工作》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医药产业将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不过,另一位行业分析师则对《英才》记者称,与其它板块相比,医药行业可谓增速较快,但与前几年相比其增速有所放缓。“2008—2010年大致在30%,2011年就已经降到了20%,或许是因医改覆盖面提高带来的产业黄金期已经过去了。”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12年一季度医药产业累计完成产值3840.3亿元,同比增长22.7%,较去年全年增幅下降约6个百分点,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6.7%,高出工业增速5.1个百分点。
上述行业分析师认为,医药板块仍然富含投资机会。“医药行业正趋于整合,国家也在推动药企整合的步伐,未来会形成几个比较大的医药企业。”
政策趋紧
虽然增速依旧高于工业增速的平均水平,但“政策”却造就了医药板块最大的不确定性。政策环境“趋紧”是几位分析师的一致判断。
工信部于年初了《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4月发改委又公布了《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而科技部的重点专项《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也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安信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2012年负面政策将延续,但政策环境好于2011年。超预期的负面政策可能会是药品价格流通环节差价率管理办法,在各地的强力推进和国家药品定价方法中对区别定价的大幅度调整。
“相关政策确实比较严格,不过能否真正解决问题还不好说,其具体的执行情况尚有待于观察。”另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除了政策方面,郭凡礼认为医药板块还存在着其他的不确定性:“比如铬含量超标、药品出现抢购荒等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整体降价及降价幅度过高,原材料成本上升过快,上升幅度不确定以及药品生产与流通环节中的风险也有所放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进程。”
看好几类医药股
自2010年末开始,医药板块已经持续调整了一年多时间,在估值得到修复之后,医药上市公司是否能够重归升势?
“现在医药板块的估值只能说是比较合理,算不上低。”广发证券分析师表示,如果从行业增速来判断,合理的估值应该在20倍市盈率以内。
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化学药品原药同比增长13.6%;化学药品制剂同比增长21.8%;中药饮片同比增长32.7%;中成药同比增长30.2%;生物生化药品同比增长18.1%;医疗器械同比增长24.8%。
一、中药材、中成药业 从中药制药行业整体发展看来,上游中药材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中药行业的成本因素变动不大;而在市场需求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对中药产品在慢性病治疗中安全性疗效认识的增强,下游市场需求保持稳步增长;此外,采用新工艺制造的先进剂型的中药产品大有逐步替代原有传统剂型品种的趋势。技术和市场将是左右未来中成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大环境下,具备较完善的产品结构,营销能力较强的中药制药公司有望继续保持高于行业15%的平均增长幅度。
二、化学药制造业 化学原料药行业是化学药制造业中产品品种最多、生产销售规模最大的子行业。预计抗生素原料药企业在2008年的赢利能力将仍然较弱。而对于细分品种如心血管类药物等,多数品种在升级换代、国际产业转移、专利到期促进仿制等因素的影响下,在2008年虽面临价格持续下跌的可能,但通过规模效应、成本控制、以及产品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的稳定供求关系的依托,仍然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盈利水平。化学原料药行业整体而言,预计2008年大致与2008年情况持平,处于自然增长状态。
2008年中国医药行业前景的总体展望分析认为:
第一,2008年,全球医药产业依然稳定发展,预计未来3年世界医药市场年增长率9%左右,生物制药市场年增长率大概为20%(引自新疆证券)。专利药将继续主导市场发展但增幅减缓,普药的市场份额将扩大。
第二;2008年,医药行业利润增速出现阶段性的回落。自1999年以来,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的产销和利润的稳定增长,但2008年3季度以来政策与市场两大层面的多种负面因素集中显现,这一惯性将在2008年持续。
第三;2008年,我国医药需求将持续增加。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均用药水平提高等行业长期增长的内在驱动因素并未改变;而2008年8月份以来占据国内第一大用药领域地位的抗感染药物市场逐步回暖,对于化学原料药与化学制剂药行业的整体效益水平回升具有重要意义;加上中药行业销售与利润水平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生物制品行业的快速成长,2008年医药行业效益有望回升。预计未来3年国内药品市场年增长率13%~17%。
药业,创投之爱
资本与医药产业成功对接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2008年3月7日,赛富亚洲基金和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共同向瀚宇投入首期1500万美元,三方共同导演了2008年中国多肽制药行业首起资本大戏。
据China Venture统计,2007年第四季度、2008年第一季度,医药行业一直排居创业投资金额首位。仅2008年第一季度,医药投资案例就不下7个,投资金额8399万美元。医疗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的政策利好以及医疗健康消费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等因素使医疗健康行业成为创投机构竞逐的重点投资领域。
黄金投资期来临?
医药生物行业分析师张明芳认为,医药行业在经历2006年的“大乱后大治”后,2007年开始进入新一轮健康发展的快速增长期,而2008年是黄金投资时期。她说,现在医药行业出现了很大变化:一是政府加大对全民医保的投入,农村用药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二是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药品注册审批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大大提高,提升了药品企业的创新热情。三是医疗体制改革正快速推进,将使得医保药品大扩容。四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医药企业做大做强,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
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顾昕预计中国医药市场扩容千亿元,因为政府关注民生问题,扩大了医疗消费市场。据公开资料显示,“新农合”到2008年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
与“新农合”崛起的市场相呼应,由于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出台,新一轮GMP认证开始,以及治理商业贿赂、各地推行挂网招标等一系列规范医药市场的政策出台,一些不规范的医药企业纷纷倒闭,市场出现了新的空间。在医改的推动下,行业集中度提升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整个医药产业将彻底脱离前期多、小、散、乱的格局,加速购并重组,新医改对医疗市场的扩容和对医药行业的净化作用毋庸置疑。而这些,将引发医药行业的新一轮资本大换班,该领域的产权交易也因此进一步趋热。
你有核心优势吗?
从最近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的药企股权情况看,淘金机会不少。比如挂牌出让部分股权的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是家中外合资企业,美国先灵葆雅公司提供了全套生产工艺,引进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在中国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并拥有多个专利产品。这次是中方两大股东上海医药工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出让45%的股权。
这些企业虽然目前从账面看盈利情况并不十分理想,但是基础扎实,实力雄厚,随着企业趋于成熟、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发展潜力不小。
此外,一些精明的投资者还中意于那些规模不大但在某个领域核心优势明显的中小企业,投资那些在细分领域领先的企业。
比如弘毅投资康臣显然是看好后者在肾病科的保密品种尿毒清的优势,而软银赛富选择瀚宇也是因为其在多肽领域研发的领先优势。有时还出现众多的资本争夺一家企业的情况。比如争夺康臣的还有黑石和凯莱这样的跨国基金。而软银赛富也是击败高盛、摩根大通等数个资本后才注资瀚宇药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