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

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5:40:2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

篇1

高中阶段是个体在身体、心理、知识各方面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也是个人成才、事业成就的准备时期和性格定型的关键时期。然而,他们正值青春期,情绪不太稳定,又面临升学、择业等压力。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相比,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高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贵州是个多民族、经济欠发达省份,有自己的区域文化和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某些特点,特别是贫困地区高中学生由于生长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学习基础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面对的心理压力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其他地区相比,有相似之处,可能也有不同之点。因此,加强对贫困地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贵州省毕节、遵义、铜仁等贫困地区的高中学生及贵阳市高中学生各3000人,分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量表(EPQ)的测试,共获得贫困地区有效问卷2361人,其中男生1183人、女生1169人;贵阳市有效问卷2136人,其中男生1202人、女生935人;高一学生1248人、高二学生2068人、高三学生1181人;年龄平均17岁。调查对象均为自愿参加活动,排除人格障碍及严重躯体疾病者。

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现场调查。测试前心理调查人员对协调人员进行培训,在专业心理调查人员的指导下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团体测试,要求学生独立作答,完成后当场收回。分别将有效问卷输入到心理健康测试软件系统,计算其数据。

3.统计学方法。对以上数据进行检查检错后输入SPSS15.0系统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正态检验、方差齐性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处理。

篇2

1.身心健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感、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以及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贡献、成就、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从事社会活动以及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心理健康可以使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培养自信、自强、自立、自律、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2.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高职学生存在着三个心理问题敏感期。一是新生入校的心理断奶期。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多年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进入大学后,远离父母,面对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心理上有较多的矛盾冲突。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自豪感和自卑感的矛盾等。二是专升本的心理调适期。许多高职学生进校后,不满足现有的专科学历,想继续升本的学习。可是由于他们基础较差,竞争实力不强,在专升本考试中大部分学生落榜,这给高职学生造成很大的打击,觉得自己前途渺茫。三是毕业前的择业期。现在有些企业、机构、单位在选用人才时盲目追求高学历、名牌大学,再加上毕业生自身专业上的结构性矛盾等原因,使部分高职学生就业面临一定的困难和压力。找到单位的毕业生,有的嫌月工资给的少,有的对岗位不满意;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整天四处奔波,为找单位发愁。在毕业前表现出困惑、茫然、焦躁的情绪。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高职学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地段”。

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是转制或合并而成的,建校时间不长,办学经验不够丰富,学校大都忙于生存和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又缺乏专业咨询教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致使学生患有心理疾病、精神障碍而被迫休学、退学以及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件呈上升趋势。因此,各高职院校应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来抓。

3.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等学校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优秀专门人才,必须重视学生心理问题。“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培养造就和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关注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品质,在心理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及个性心理特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四个方面有较大差异,如从学校教育管理的角度科学、详细地用心理档案记录下学生的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心理状态,就能准确地分析学生个性特征,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将对学生的后续心理素质教育提供连续完善的材料,为进入新的环境帮助新的教育管理人员迅速掌握了解学生并及时实施转换期的心理教育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二、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1.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涉及到学生的隐私权,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学校应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规范》及相关档案管理知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建立严格的归档制度,由专人负责保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到一人一袋,封面要写请学生姓名、性别、班级、建档日期,并将其编上序号,存放于档案柜中。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能随意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借给他人,如学生自己要看,可在咨询老师的指导、解释下查看。

2.客观真实地设计档案内容。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内容的设计,不能只是流于形式,或是简单的履历表,而是应较完整、准确、系统地记录下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应包括:(1)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本人、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学生心理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事件等。(2)学生在校表现。包括身体情况、生活情况、学习情况、政治表现等。(3)心理素质及教育辅导措施、过程。包括能力状况、人格特征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分析、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以及采取的教育、培养建议、心理辅导过程和就业指导等内容。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学生心理成长轨迹的反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档案。它记录的是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要随着学生心理发展而不断变化,特别是人格、智力、心理健康等方面,应定期测试、分析,提出可行性的教育、辅导建议,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发展中的问题与困惑。

3.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档案管理队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因此,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严重缺乏,必须走专兼结合的路子。学校可设2-3名心理咨询师作为专职人员,其主要任务:一是解决疑难的心理问题;二是对学校思政教师、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使其具备及时处理和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协助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中出现的一般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地疏导和处理。另外,还可聘请社会上的心理医师在中心作兼职教师,他们既有医学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他们参与管理,一定能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实力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篇3

1、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从根本上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涉及到学生的隐私,大部分学生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的。例如,作为大学新生而言,学生普遍存在恋家的心理,甚至在校园中感到孤独无助,并且逐步上升为一种病态的心理。

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已经处于成年人的年龄,这样就致使学生不愿意表现出自己恋家的心理,特别是更爱面子的男同学。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学生不愿意承认自己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也不希望接受任何的教育,从而致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顺利的进行。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利用团体咨询,也就是改变以往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整个团体中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团体成员的支持和鼓励,能够感受到自己并不是个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不是难以启齿的。

基于此,学生能够更主动的接受心理疏导和咨询,成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2、团体咨询能够起到相互带动作用

团体咨询能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更明显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团体咨询能够起到相互的带动作用。

群体的互动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自主性的激发,也就是团体动力的形成。在团体中,团体动力对于团体目标的实现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团体成员也是靠着动力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当团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成功克服自己心理问题以后,就会形成良好的心态,从而变得活泼起来。这样就会影响着团体成员,带动其他成员变得活泼起来。对此,团队的带动作用就能够逐渐的形成,推动学生克服更多的心理问题,促使学生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3、团体咨询具有更高的效率

对于大学生成立的师资队伍来说,主动高职院校依然不具备足够的师资力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疏导以及治疗,没有利用充分的人力、物力等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治疗。

团体咨询有着较高的水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务等。和个体相比,团体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精力上都比个体有着较高的水平。由于团体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成员带来其他的收获。

2 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帮助学生抵御社会中的负面意识

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别的群体,同时也是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一个群体。诸多高职院校已经慢慢将实践教学当作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力倡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社会实践中,为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益处,从而使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中负面意识的影响和侵蚀。具体地说,当代大学生中受到“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意识影响的人数并不少,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不是个例。

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团体咨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中存在的负面意识,帮助学生抵御社会中的负面意识,使学生能够保持自己的本性,在进入社会后更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因为这种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个例,高校可以在集体课中进行团体咨询,针对整个年级的学生开展心理疏导,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社会中的负面意识,进而提高心理的防御力和抵抗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长远的人生价值观、正确的是非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

2、利用团体咨询建立良好的班风

同时,要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高校不但要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与此同时,高校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学生能够沐浴在正面积极的环境中,进而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因此,教师应当树立良好的班级作风,并在班集体中创造出一个健康活跃的气氛,使所有学生都能够深深感受到,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创造有利条件。这时,教师就能够将团体咨询模式应用其中。

针对于整个班级,教师就可以利用团体咨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使学生的心理变得健康。

3、新生入学时的应用

在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中也是团体咨询得到普遍应用的方面。大学生新生难免存在各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包括孤独无助的负面心理、来自于学业和就业的压力等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