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城乡建设工程与管理

城乡建设工程与管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4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城乡建设工程与管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城乡建设工程与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我国在建筑工程领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建筑水平不断提高,优秀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从总体来看,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比如说项目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依然有较大的差距,在工程监理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监理不到位,不认真甚至敷衍了事的情况时有发生,带来了很多的建筑隐患。来自住建部的数据表示,2013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事故6起、死亡24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3起、死亡人数增加11人,同比分别上升100.00%和84.62%;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全国有5个地区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事故,其中云南发生2起,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各发生1起,分别是:安徽安庆桐城市盛源财富广场一期项目工程,在中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江西上饶德兴市会展及演艺中心工程,在中厅顶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河南周口市综合客运总站站务楼工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湖南长沙市绿地中央广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吊篮坠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云南文山州水文水资源局文山分局业务办公楼工程,在屋面装饰花架混凝土浇筑时,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云南玉溪市澄江县宽澄鼎元二期项目工程,在塔吊安装过程中上部结构发生倾覆事故,造成3人死亡。这些事故与项目管理以及工程监理的不到位都脱不开关系,因此,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安全意义。

1相关概念阐述

1.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涵义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建设单位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为建设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项目策划;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为建设单位提供招标、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竣工验收)等服务,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安全、进度、费用、合同、信息等管理和控制。这一概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较为相似,基本上表述的内容是一致的。

1.2建设工程监理涵义

建设工程监理也叫工程建设监理,属于国际上业主项目管理的范畴。

《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第三条明确提出:建设工程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它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可以是建设工程项目活动的全过程监理,也可以是建设工程项目某一实施阶段的监理,如设计阶段监理、施工阶段监理等。我国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施工阶段监理。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工程监理的比较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建服务对象及提供者、业务范围、法律责任、行业准入等方面也不同,也有着一定的联系,现分析如下。

2.1服务对象及提供者

对定义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范围要比建设工程监理大一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它不单纯是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在建筑业中,项目参与各方都需要项目管理,如建设单位方项目管理、设计方项目管理、施工方项目管理、供货方项目管理等。但由于建设单位是建设工程项目生产过程的总集成者和总组织者,因此建设单位方的项目管理是一个项目的项目管理核心,若其缺乏项目管理经验,可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提供项目管理服务。没有或者缺乏项目管理经验的施工单位或者设计单位,也可委托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为其提供项目管理服务。此外项目参与各方,若其有足够的项目管理经验,也可以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提供者。

2.2业务范围

在业务范围的设置上,两者也有一定的区别。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较宽,从项目在实施前的可行性研究一直到中间阶段的招标和造价咨询等也属于项目管理范畴,而施工阶段的管理以及工程的监理等更是包含在内,这些内容的覆盖也可以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中找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对整个项目所有活动过程的集中式管理平台。而工程监理的范围则要窄得多,主要对建筑项目在施工阶段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建筑的质量与进度以及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等作较为主要的监督管理,《建筑法》等法律也对此做了比较明确的界定。所以从两者的概念上来看,建设工程监理可以看做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前期工作(包括各种设计与策划)的有无参与。

2.3法律责任

从出现的时间上来说,建设监理出现的时间较长,因此关于其研究也多,国外已经具备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用于更好的为建设监理服务,对于其责任、权力、业务等都有了比较明确地界定,同时在合同文本设置上也有一套较为规范的完整程序。与之相比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的起步时间则相对较晚,还没能建起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与之相匹配。而且由于目前国内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政府的大量参与,还有很多管理内容有待深化,合同的规范也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2.4行业准入

我国现在为了更好地规范和管理建设市场,已经对于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凡是从业的单位或者个人都必须要有相关的资质才能进入本行业,其中个人必须通过参与专业考试获得监理工程师登记才可以执业。而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由于其存在时间的问题,国家尚未对该市场设定新的准入制度,并且鼓励具有相关资质和实力的企业积极投身到这个市场中来,对于从业人员也同样尚未设定新的准入制度。

参考文献

[1]林元平.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篇2

2以开发商为主导地位的项目成本控制

VE以“降低对象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为目的”。由于价值工程是一项集体参与的创造和决策过程,涉及顾客、建筑设计人员、监理人员、供货商、咨询专家和承包商等参与者。如果要让各参与方建立在以项目为中心的基础上,从效益最优化出发,综合发挥参与方人力、技术和管理的作用,就必须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经营全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以实现质量、成本、进度达到总体最优。因此,房地产开发商应以占据主导地位的身份,以价值工程为核心,贯穿到项目开发建设的各个阶段,引导各参与方建立起一个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平台。在进行房地产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中,首先须针对项目进行阶段性划分,然后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参与方用价值工程方法进行协同化管理。

2.1业主与项目管理公司共同管理模式

在该模式中业主聘请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项目管理公司,站在同一立场上由始至终、统揽全局协调各参与方工作。以更好地对项目进行不同阶段成本集成化管理。这符合政府实施的“代建制”模式,也是和国际化接轨的一种模式。业主职能由管理具体项目向提高企业竞争战略选择能力、财务管理与资本运作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品牌管理和创新能力、以及监管项目管理单位执行合同、负责组织竣工验收和移交方向转变。而项目管理公司则依靠专业人士,实行社会化管理。将有效地提高建设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业主投资项目实施情况透明度,方便监督管理。而且容易解决外行业主、分散管理、重复设置机构等问题。符合专业化的现代生产发展规律要求,有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2.2顾客参与的成本管理

从图4可以看出,该模式的成本管理顾客也参与进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全球化竞争中,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明显上升,卖方市场逐渐地向买方市场转变。房地产开发商也须将顾客意愿考虑到项目之中,顾客的参与应在设计阶段以前,通过对顾客的调查,了解顾客对功能的要求。如地段选择、社区规划、户型设计、装修标准、生活配套等方面的需求,尽量在设计时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要求并将成本控制在较合理范围内。即依照价值工程实现高“性价比”。这不仅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而且决定着项目未来效益,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双赢”的局面。

2.3设计方参与的成本管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积极参与设计方案的拟定,参与设计过程,改变目前许多开发公司将设计任务交给设计院就完事的状况。这样,才能从开发企业角度、提高建筑物价值角度考虑设计方案合理性和经济性。而控制项目成本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设计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设计上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工程项目设计是从初步设想到逐步成熟的过程,分为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在不同阶段,VE活动对象和侧重点有所不同。①方案设计阶段:主要确定建筑物形式、控制尺寸及总体布置方案。在此阶段可以应用VE进行设计方案比选,主要采用设计招标及设计方案竞标来实现。与此同时,还要综合考虑顾客的偏好以及企业本身对项目的定位;②初步设计阶段:主要考虑设计是否满足使用者要求和工程项目功能要求。此阶段应用VE,进行方案创造,然后优选以求价值最大化方案。方案创造时应进行功能分析,要正确识别方案功能,确保必要功能,消除不必要功能和过剩功能。如果并不是客户需要的商品房必要功能,可以考虑减少这些不必要功能,降低成本。在方案优选时,应选择价值系数最大的方案;③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对使用者的要求及工程项目的功能要求量化,因此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用VE主要是对细部建筑方案优选和材料优选,以确保方案价值的最大化。

2.4施工方与设计方的相互协调的模式

在该模式中,贯穿了应用VE思想和方法,并运用于关键的、有增值潜力的活动当中。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中的设计准备阶段和设计阶段决定了项目范围、组成和结构形式,对整个项目建设有决定性作用,因为此时项目还没有完全定型,可优化的空间大,应用VE的成效也高。实施阶段中的施工阶段是项目具体建设阶段,包含许多活动,投入最多、经历时间也长,虽然实施阶段各项活动己在规划设计阶段确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需要改进之处,还能反馈于规划设计的改进,这也为VE创造了应用空间。如何发挥设计单位创造性并吸取施工单位现场实践经验,以更好实现为顾客提供高“性价比”商品,在施工前期需要项目管理单位进行集成化考虑,在施工过程中则需要项目管理单位协调好双方工作,尽量在施工前改进不完善的设计,确保项目顺利地实施。同时设计单位应吸取和总结经验,尽量避免再一次出现类似失误。

2.5施工方在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

开发项目施工阶段应用VE主要是施工方案的选择,同一项目建设可以有多种施工方案,通过VE技术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上和经济上对比分析,如分析施工要艺、作业方法、机械设备等,能够选择出工程成本较低、综合效果好的方案。同时,许多物料可以通过保证必要功能、降低费用来提高价值。降低费用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加强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从而降低费用;二是寻求费用低的、能满足功能的替代物料,这样项目的开发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

2.6供货商的积极参与

在该模式中还有与供应商的合作参与,建筑材料费用通常要占工程造价的50%~70%。是构成建筑物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性能、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造价。但人们往往习惯于高质量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必须由高费用来换取,容易出现功能过剩和浪费。VE则充分考虑技术的适用性、工程的安全性以及工程的经济性,认为满足一定的工程功能要求的材料不是唯一的,实际上应有多种替代方案。在众多方案比较中,一定可以找到一种既可以满足功能要求又能使费用较小的方案。因此,在工程选材中应用VE分析技术,具体研究对象的功能要求,科学地选择既满足功能要求同时费用又相对低廉的材料,提高工程的价值。使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工程成本的降低有机结合起来,把优选工程材料作为VE活动对象,并且与材料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参与关系,将材料工艺要求、安全保证、增加美观、节能和生态环保等功能作为评价对象,选择合适的材料。而由于供应商对新材料的了解甚多,应鼓励让供应商多为项目材料的选择提供建议,同时也应使供应商获得相应的节约额共享报酬。

篇3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6)10-57-2

1建筑工程监理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跟其他建设工程的特点都一样,施工工期比较长,而且整个工程的施工量也特别大,参与整个建筑工程的环节非常多,这就给工程管理带来了许多的难度。同时建筑工程又跟其他的制造企业有非常明显的差别,没有具体的标准流程,如果在建设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制定建筑工程的管理以及监理制度就会给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建筑工程的监理以及工程项目的管理就是针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以及整体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的第三方管理部门,通过监理和管理人员的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现场工作人员消极工作的情况,监督并管理现场工作人员按照标准施工规范进行项目建设,提高项目质量。

2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工程

2.1两者在法律地位方面的差异

工程监理在我国的建设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我国的《建筑法》中确定了工程监理的法律地位,规定了在大中型项目开发中必须要实施监理,但是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却没有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法律限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需要强制性的执行,因此,在法律地位上,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着差异。

2.2两者在服务对象方面的差异

工程监理代表的仅是建设单位,因此在进行问题的处理时通常会坚持一致的原则及方法,但是工程项目管理所服务的对象较多,可以是施工单位、设计机构、建设方、业主方等等,因此在进行问题的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相应的原则及方法。2.3两者在业务范围方面的差异现阶段我国工程监理重点是对施工阶段进行监管,虽然也包括了对工程设计、招标、维修等方面的监管,但是并不明显。而项目管理则涵盖了多方面的业务范围,除了对决策、设计、招标以及施工阶段的管理外,还涵盖了材料管理、承包项目管理以及金融管理等。

3建筑工程监理以及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我国在针对工程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够全面,与建设工程的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够具体、不充分,不能与实际的施工工程相联系。在工程建设施工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由于规章制度不是非常完善,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进行监督工作以及项目的管理工作,进而影响施工的质量。

3.2监理以及管理机制不科学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较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初期的阶段,在工程施工的监理以及项目管理过程中不能够有效地进行工作效率的提升,管理机制还不是非常的科学和完善,施工过程中随意性较大,管理还不够规范、准确。在工程建设施工的监理工作以及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够由工程实际进行有效地结合,只是根据参考的资料进行工程的监理和项目的管理,不能有效的将工作落实到实处。

3.3监督管理信息不流畅

在施工工程建设的现场监督管理过程中,对于信息的传递不能够及时、实时的进行传递,管理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递到各个施工工作人员身上,对于现场施工监理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3.4缺乏规范性的指导工作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大多数工作人员在监理以及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都不能够规范的进行工程的管理和现场的监理工作,进而影响其工作的实施效果,导致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相关的监督管理人员发现现场施工人员存在不规范的施工操作时,往往只是进行口头上的教育,没有进一步的惩罚措施,施工人员在进行同样的施工操作时又会犯错误。因此作为建筑工程监理以及项目管理人员要对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处理,避免导致严重的工程事故,而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

4建设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接轨措施

4.1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制约所有活动的重要准则,所有的活动都要在法律的规定下才能进行。建筑企业要想顺利的完成工程建设项目也要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根据法律的规定来完成相应的工作。而且要想将建设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相互融合,首先也要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建设工程监理以及项目管理工作人员要遵循相应的行业法律法规,来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以及管理工作。作为制定法律法规的政策部门,要不断的完善工程建设监理以及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避免出现一些漏洞给相关的人员工作带来不利的因素。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要不断地学习工程监理以及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工作的准确性。作为相应的管理部门来说,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和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4.2建立健全施工监理机制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来说具有较长的施工工期,较大的工作量,因此施工监理的工作任务也比较重。这就要求根据工程实际健全施工监理机制,通过相应的监理机制安排好监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通过有效地安排监理部门各部分人员的工作职责,将工程项目监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建设环节中,确保每个监理工作人员能够按照标准的规范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理机制,监理工作人员要根据规范的工程建设安排进行相应的工作,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施工监理工作有效的开展,需要安排一个负责人将监理人员的工作做好监督,完善监督质量。

4.3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扶持

项目管理服务能够为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就业率,因此,建设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需要国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国家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制定相关政策来促进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接轨速度,促进我国建筑咨询行业的迅速发展。

4.4提高监理工作以及项目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

作为监督工作以及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主体,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提高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建设项目工作时,由于工程工序相对来说有效复杂,就需要将每个阶段进行有效地控制,完善监理以及项目管理工作力度。建筑工程监督以及项目管理工作开展时,工作人员要持续地完善自身管理水平,提高整体项目管理措施,将建设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都进行有效地监督。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方式,因此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不断地完善自我的管理水平,提高其工作的质量。工作人员在进行项目施工的具体工作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将各项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地掌握,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的工作。还有就是,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赏罚机制,通过对工作人员工作进行评价,对于工作优秀的人员要进行适当的奖励,同时要对工作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的进行惩罚,全面提高项目监理以及管理的各项工作。

5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大多数建设工程中,监理以及项目管理工作的结合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因此,相关的监理部门的责任就会越来越重,而且其也在以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健文.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监理的比较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05):205-209+17.

[2]沈志伟.分析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J].建筑知识,2015(12):120.

[3]陈统.探讨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接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5):202-203.

[4]许景彬.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J].江西建材,2016(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