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0:4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中学生素质教育,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二)实施素质教育是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需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教育文化也加快了一体化进程。各国政治家、教育家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素质,不仅是精英人物的素质,而是几十亿普通地球居民的平均素质。”1983年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向教育部长贝尔提交了题为“国家在危险之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的重要报告。1985年日本提出以“重视个性”为基础的八条教育改革设想。1989年在我国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外专家提出了衡量人才素质结构的七条标准:
①积极进取,有强烈的开拓精神;
②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类的责任感;
③在急剧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④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⑤学习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综合化;
⑥有多种个数和特长;
⑦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因此,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主动与国际教育接轨,是对国际教育大趋势做出的积极反应,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全球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我根据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以及两年的教学感悟,从转变教育理念方面谈谈对提高当代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些见解。
(一)教育思想的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应试教育,简言之就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作为一名80后的大学生,我对应试教育的危害感受颇深。有人说,我们80后的学生就是为考试而生的,虽然有些夸张,但不免有些道理。从上学起,我们的人生已经被规划,就是考上大学。平时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考试,严重抹杀了我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结果,教育没能造就一批批人才,反而制造了一台台考试机器,走上社会的我们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对于素质教育,有人说是与应试教育对立的。我认为,应试教育其实是一种极端的素质教育,只注重升学考试,而忽略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基础上的一种升华,不仅注重学习成绩,而且也注重学生其他素养,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习到课本知识,还能培养一些其他的社会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从极端的素质教育中走出来,向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
古典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而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学生教育的新理念,是对很长时间以来统治学校的应试教育的观念和方法的极大超越。在今天提倡素质教育的新环境里,古典诗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远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受到熏陶。善良心灵得到滋润。中小学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加强修养。古典诗词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心性形式、审美情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是我们民族母语的精美之本,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让学生诵读大量的古诗词,既可以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又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启迪智慧,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在今天提倡素质教育的新环境里,古典诗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面对生活和创造生活。可以说,古典诗词是社会人生经验的浓缩,是人类真普美情感的结晶,是可以成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可以塑造青年学子美好的心灵及健全其人格。因此,古典诗词具有极大的素质教育价值。
对于古典诗词所具有的素质教育价值而言,当前古典诗词课文讲授的方法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把古典诗词当作一般课文来对待,对于其文体的特殊性注意不够。因此没有把古典诗词教育与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而浪费了这一宝贵文化资源。因此,要充分实现古典诗词的素质教育价值,必须从具体的诗词教学手段人手。这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传统诗词教育法的基础上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其次,提高教学教师的素质。
讲读法、朗诵法是古典诗词教学的传统方法,在继承这些传统方法的同时,还必须尝试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因此,新的创新教学必须明了这种大趋势。就古典寿词的教学来看,在实践中有必要探索以下几种新的方法一
学生讲评讨论法
学生讲评讨论法是让学生作为主体来分析诗词作品,教师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预先的搜寻资料、分析作品,在讨论中互相启发,相互讨论,不断发掘深层的内涵。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在的能力,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有重要帮助。在此过程中,让他们能充分领略那些表现作者人格魅力、高尚情操、智慧理性的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格美、画面美、意境美、语言美和艺术美。比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曾激励多少炎黄子孙为中华崛起而不断探求真理;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流露真挚质朴的朋友之情,成为人们称道传颂的佳句;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作者普济众生的阔达襟怀,感触至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铮铮誓言何等洒脱痛快,着实令当今的某―些当权者汗颜;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吟出了普通而崇高的母爱,成为千古绝唱;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气概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的浩然正气,曾激励多少中华儿女面对,威武不屈,视死如归。比如,读《静女》等诗作,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之情,就会深深触动着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仙李白的高傲人格,千年之下,仍能令我们激扬奋发;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恢宏的气势;读“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不禁胸襟开阔,有湘江美景一览无遗之感。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自然会感到作者那种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古典诗词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领略到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蝉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然景物之美;“开场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社会生活之美。“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人物形象之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的意境、情境之美。我们尤其要教学生感受语言表达形式之美。古典诗词的声感、色感、质感、节奏感,使其具有了形象、音乐、整齐、错综美等的品质。就艺术手法而言,传神的描写,强烈的对比,鲜明的烘托,成功的抑扬、悬念常常使人产生、惊心动容,魂牵心随的艺术效果。就艺术风格而言,有的平实,有的华美,有的清新、沉郁、豪放、委婉、庄重,不同风格也会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与美感。
学生翻译改写法
学生翻译改写法是让学生将古诗翻译为白话诗或改写为散文、故事。这是古典诗词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它将古诗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了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多种角度理解古典诗词。同时,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往往在翻译改写中培养了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对古典诗词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即使学生翻译和改写得不那么准确也不要紧,关键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启发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也许有的学生因此喜欢上了写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了解了古典诗词与白话诗及外国诗的差异性,也就了解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文化底蕴,这也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学生模仿写作法
艺术教育一直都是不可忽略的教学内容,也是当前中学教师需要思考的主要内容。同时,艺术教育的改革,也为素质教育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教师越来越重视艺术教学的改革,认为艺术教学对学生素质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将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艺术教育引出素质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艺术教育内容时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意识,进而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概念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了道德素养、文化素养、身体素质、审美素养、劳技素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强化他们的道德素质,促进他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提升他们的智力水平,同时使学生拥有较强的体魄,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艺术教育主要涉及到美术、音乐、文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强化他们的创作能力,同时促进他们鉴赏能力的提升。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拥有一致的教育目的,拥有完全相同的教育目标,都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的目标。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息息相关,成为了开展素质教育所实施的具体手段,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相似的地方,却又不完全一致,存在着相互独立性,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艺术教育对中学生素质教育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一)促進学生智力发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艺术教育对中学生素质教育产生重大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将理性化的思维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思考,进而强化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智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艺术教育将理性思考与感性感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由自我认知走向自我创造,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以理性的思维思考艺术的内容,对艺术形成全新的认识,明确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影响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接受效果,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德育教学内容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息息相关。艺术教育对德育教学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改变了德育教育规范化的教学形式,以艺术活动逐步渗透与德育相关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使学生逐步建立起较高的道德意识,不知不觉中形成高尚的情操,拥有广阔的胸襟,从艺术教育中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进而彰显出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产生的重大作用。
(三)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艺术教育有效地塑造了学生的人格,提高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学校积极组织艺术教育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绘画、唱歌、舞蹈表演的机会,利用集体艺术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相处与合作,使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形成健全的人格,明确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逐步形成协调配合的精神。同时,学生在艺术活动中逐步形成健全的品格,懂得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而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初中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四)提高学生的气质,强化学生的形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