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0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消防工程质量问题,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people of residential engineering quality requirements, we in the hous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strict require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s of operation, and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s far as possible,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defect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residential project quality common fault can be eliminated or avoided.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present building construction, residential projects in some of the common quality fault and prevention technology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tudy.
Key words: quality; harm; cause analysis; control technology; key points; attention
中图分类号:TU71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2-0020-02
1.住宅工程质量的危害性及防治对策
随着我国住宅基本政策和制度由公有化福利型向商品化市场型转变,使得与住宅的建设、质量、维修等有关法律维权的人也越来越多。老百姓用一辈子的积蓄买上一套商品住宅不容易,所以对居住环境和住宅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满足住户对住宅工程质量不断完善的预期,住宅工程的质量是“百年大计”,与人民生命财产休戚相关。近年来,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导致的影响主体结构安全和影响使用功能已成为引起住户投诉的焦点,所以作为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方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住宅工程质量,尤其是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掌握治理住宅质量通病的技巧,住宅工程质量一定会得到大大提升。
2.水泥地面起砂和空鼓的治理
2.1材料因素
2.1.1使用了水泥标号低或水泥受潮而降低了水泥强度等度的水泥。
2.1.2砂子含泥量大,颗粒过细,造成水灰比加大,强度降低。
2.2施工原因及防治
2.2.1使用强度不低于42.5级水泥,砂子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3~3.0。
2.2.2没有掌握压光时间和压光遍数;由于不掌握水泥硬化的机理,压光过早,水泥凝胶未形成,游离水过多,压光只是形成水光,其强度和抗磨能力不好;水泥终凝后再压光,操作困难并影响已硬化的表面,大大降低面层的强度和抗磨能力;水泥地面压光应在水泥终凝前,压光遍数一遍为2~3遍。
2.2.3水灰比大,砂浆强度降低容易造成起砂,控制好砂浆稠度。
2.2.4冬期施工砂浆受冻,强度降级容易造成起砂。
2.2.5养护不当,未到24h就浇水或地面缺水影响水泥的水化作用;养护时间不到就上人走动或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造成地面的破坏和起砂。
2.2.6基层表面未清理干净,有浮灰和其它污物,影响与基层结合粘接,造成空鼓。
2.2.7垫层基层表面有积水也影响面层与基层的粘接力,造成空鼓。
2.2.8基层润湿不够,刷浆过早,造成风干硬结而形成隔离层。刷浆不均匀,存在干灰点也容易空鼓。
2.2.9砂浆层过薄,养护不及时,造成失水过快,影响与基层粘接造成空鼓,造成收缩干裂空鼓。
3.砌体裂缝和渗漏的治理
由于建筑物墙体裂缝、渗漏涉及的纠纷或官司越来越多,建筑物墙体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
3.1原因分析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施工经验等。
3.2砌体裂缝的种类
3.2.1八字型裂缝:
当外界温度上升时,外纵墙本身沿长度方向将有所伸长,但屋盖部分的伸长量比墙体的伸长量大得多,从而对墙体产生附加水平推力,墙体受到屋盖的推力而产生剪应力,剪应力和拉力又引起主拉应力。当主拉应力过大时,将在墙体上产生八字型裂缝,如在门窗洞边的八字型裂缝。
3.2.2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
由于屋面伸长或缩短引起的向外或向内的推力产生的屋面板部或顶层圈梁下沿砖(砌块)灰缝的水平裂缝和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包角裂缝。
3.2.3女儿墙裂缝:
由于屋面板和水泥砂浆面层发生过大温度变形,使女儿墙根部受到向外或向内的水平作用力而引起的女儿墙根部与平屋面交接处砌体外凸或女儿墙外倾所产生的裂缝。
3.2.4垂直裂缝:
当房屋的楼(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由于收缩和降温引起的楼(屋)面缩短受到了墙体的限制,使楼(屋)面构件处于受拉状态。如果房屋过长,或设计时按采暖考虑而实际上未采暖,则可能在楼(屋)面上每隔一定距离发生贯通全宽的裂缝,在四个角发生八字型裂缝。当房屋有错层时,错层处的墙体容易产生局部的垂直裂缝。
3.2.5干缩裂缝:
烧结粘土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只要不使用新出窑的砖,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
3.3砌体裂缝的控制措施
3.3.1防治温度裂缝的措施:
3.3.1.1屋面设置保温层,减小温度变形;屋盖施工尽量做好保温层。
3.3.1.2屋面、挑檐可采取留置伸缩缝,或在屋面与砖墙间设置滑动面,以减少屋面伸缩对墙体的影响。
3.3.1.3对房屋较长、平面形状较复杂、构造和刚度不同的房屋,可每隔一定的距离将屋盖、楼盖、墙体或其他有关构件断开,形成若干较小的单元,每个单元因温度变形和收缩产生的拉力大大减小,从而防止裂缝的出现。
3.3.1.4提高砂浆强度,保证砌筑质量,在易开裂处设置水平拉接钢筋承受拉力。
3.3.2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可采取下列措施:
3.3.2.1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
3.3.2.2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格缝,分格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3.3.2.3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3.3.3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的干缩引起的裂缝可采取下列措施:
3.3.3.1在墙的高度、厚度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突然变化处及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
3.3.3.2竖向控制缝,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设置;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1-2层和顶层墙体的上述位置设置。
3.3.3.3控制缝在楼、屋盖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宜作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
3.3.3.4控制缝作成隐蔽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如聚氨脂或硅树脂等填缝。
3.3.3.5控制缝的间距:对有规则洞口外墙不大于6mm;对无洞墙体不大于8m及墙高的3倍;在转角部位,控制缝至墙转角的距离不大于4.5m。
4.厨房及卫生间的地面渗漏的治理的治理的治理
4.1渗漏的原因分析
4.1.1管道周边预留洞口堵塞不当或不认真,砼未捣密实或未认真养护。
4.1.2预留洞位置不准,管道安装时扩孔造成孔周边砼松动并出现裂缝。预留孔洞的盒子在砼初凝后过早取出,用于下层的施工,使砼散裂,造成管根部渗漏。
4.1.3厨房、卫生间墙面和地面交接处出现空鼓、开裂导致渗漏。
4.1.4厨房、卫生间未按强制标准设置砼踢脚挡沿,容易造成墙面返潮和渗漏。
4.1.5烟囱、管道与地面交接处的处理不当同样会造成渗漏。
4.1.6墙面防水高度不足,造成墙面泅水。
4.1.7地面排水坡度小或地漏过高,使落水不能及时排走,出现积水现象。管道接口连接不紧密或排水不畅通,管道材料质量有问题,均会造成管件渗水跑漏。
4.2治理措施
4.2.1在卫生间、厨房四周墙体下部做高240mm的素砼挡沿,与现浇楼板一次浇捣,不留施工缝,为防水创造很有利的条件。
4.2.2施工前,要根据厨房、卫生间的卫生设备布局,对上给水、排水和通风等管道进行综合考虑,绘出详细施工坐标图,依据轴线精确定出预留洞位置,待砼终凝前再进行二次校核。这样就可以避免二次剔凿砼。
4.2.3预埋套管高度要大于50mm。
4.2.4预留洞封闭:管道固定好后,管道与预留洞的空隙用托模(或吊模)支模,清除疏松的砼并清理干净并及时灌入砂浆、细石砼,避免长时间不施工灰尘杂物落入。将管子套管外壁满刷一度107胶水泥浆,并用10~20mm厚1:2水泥砂浆将洞边捣实,再将C20细石砼(内掺如有硅醇防水剂:水=1:12拌制)灌入模内,砼表面比洞口低20mm,用小铁棍轻轻捣实,24h内不准碰动,养护1~2天。
4.2.5拆模后,吊模的铁丝从跟部剪去,防止锈蚀后水沿铁丝渗漏,铁丝头用水泥砂浆抹平,待其硬化后,刷防水涂料一道,再用1:2水泥砂浆抹平。
4.2.6卫生间最好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或者防水涂料,容易保证质量,泛水粘贴高度不低于300mm,有淋浴或洗涤存在浇淋的墙面,防水高度应超过其影响范围。
4.2.7防水层做好后,要进行不少于24h蓄水试验,发现问题。查清原因,及时处理。
4.2.8在管子根部粉出高于30mm以上的锥体。可以说,预留洞的处理是厨房、卫生间刚性防水的重点,在施工中引起高度重视。
4.2.9做好工序交接,铺地砖或贴瓷砖时不得破坏防水层,并保证排水坡度不少于1%,确保用户使用时不出问题。
5.质量通病的防治组织措施
以上仅列举几例质量通病,但质量通病对工程的影响可谓不小,经常发生的质量问题,有的是施工不认真,有的是材料不过关,有时是保护不当造成的,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5.1只有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才能把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5.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作好成品保护。
5.3做好季节施工准备工作,做好夏季防雨排水和冬期的防冻工作。
5.4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结合以往的经验教训,有所侧重的进行预防。
5.5设立质量通病攻关小组和奖励机制,狠抓落实。
5.6出现质量通病时,当原因较为复杂时,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会诊,查明原因,对症下药。
5.7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做到经济上合理,措施上可行并便于施工。
6.结语
随着住宅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一些经常发生的住宅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未能引起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而导致很多住户对住宅工程质量的不满意,涉及住宅质量通病的投诉越来越多,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必须对住宅质量通病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及时做好预防和治理,这样才能建设人们满意放心工程。
参考文献:
[1] 王剑英,牟建华.对外墙体外保温系统质量问题的分析[J]. 民营科技. 2010(04)
[2] 金鑫,李东岩.如何防治砌体工程施工中易发生的质量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3)
前言
众所周知,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更是越来越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是日益提高,高品质的生活追求,住宅消费成为当今人们投资的热点,但是由于在居住过程中居多住宅工程中所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导致人们把住宅工程质量投诉作成了消费投诉的一个热点问题。未来住宅向规划超前化、户型合理化、建筑艺术化、质量标准化、建材环保化、配套完善化、服务酒店化、环境公园化、生活科技化、社区人性化发展。作为施工单位,如何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回访频率,增强企业信誉,成了各施工企业的头等大事,靠质量取得信誉,靠信誉赢得市场,这样企业才能走上不断壮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住宅施工中常见的一些质量通病的控制,结合本人施工的具体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二、外墙渗漏的原因及对策
2.1外墙渗漏的原因在近两年来建筑材料不断改进和创新,随着墙体材料改革的深化,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采用烧结粘土多孔砖、空心砖和空心砌块做内外填充墙已达95%以上,但外墙渗漏也成了建筑防水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
2.1.1现浇框架结构墙体材料是后砌部分,一般多采用烧结粘土多孔砖、空心砖和空心砌块,用M5.0~7.5的混合砂浆砌筑,这种砌体构造使得灰缝难以饱满。
2.1.2设计时未统一设置空调支架预埋件和排水孔,未考虑外墙防水。外墙装饰采用陶瓷面砖时,面砖背面无法填实,防水效果较差。
2.1.3施工上存在多孔砖、空心砖、空心砌块砌体灰缝不饱满、梁底斜砖砌筑时没有挤紧,灰浆封堵不饱满,从而导至出现墙体透光缝。
2.1.4砌筑填充墙时为了抢工期,一次砌筑高度过高,砂浆硬化深实将灰缝拉裂,且砂浆收缩量大易使墙体上部开裂。
2.1.5剪力墙混凝土施工时振捣不好,为渗漏留下隐患。况且混凝土剪力墙养护难度大,容易出现裂缝。2.1.6窗洞口或预留洞口未按规范要求上沿做成鹰嘴坡,下沿做内高外低的排水坡,造成雨水倒灌内渗。窗台、空调洞底部未设窗台板(h≤6cm混凝土),其余三边窗框与墙间缝隙砂浆封塞不严密;窗墙管道周边密封不严,造成雨水内渗。
2.1.7外墙抹灰打底找平前未湿水,致使抹上的水泥砂浆因水分过快散失加速收缩产生裂缝。
2.1.8伸缩缝处理不当,未严格按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分包商(如煤气、安防)施工时在外墙上固定管道,破坏防水层。
2.2预防外墙渗漏的对策
2.2.1加强图纸会审,完善外墙防水设计,排除渗水隐患。
2.2.2确保砌筑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的和易性和保水性。
2.2.3严格按规范要求,按每天不超过1.8m的高度砌筑墙体,控制灰缝厚度在10mm左右,同时外墙抹灰前应在墙体与梁(上、下边)、柱交接处加设一道200~300mm宽的铁丝通长网片(用射钉枪钉牢),以免该处出现通长裂缝而渗水。
2.2.4窗台或预留洞按规范要求做鹰嘴、排水坡。门窗周围要用加微膨胀剂和防水剂的水泥砂浆塞堵密实。2.2.5要求施工方做好现场协调,实现各工种间密切配合,使砌筑施工与墙体的水、电预埋管道敷设协同进行,避免以后墙体凿洞开槽。
三、屋面渗漏的原因及对策
3.1屋面渗漏的原因
已成为各质管部门及业主方的投诉的不变项目,其影响渗漏的根本原因是,防水层局部或全部失效,雨水通过屋面结构的微细裂缝渗入室内。具体分析如下:
3.1.1 施工设计时所采用通用设计或标准设计时未对屋面防水的做法作详细说明;采用的防水方案不合理;设计的屋面坡度过小,排水孔过少,导致屋面积水不能尽快排除。
3.1.2施工时屋面结构的支撑和模板拆除过早,产生结构裂缝,再加上未进行精心养护,使结构产生大量微小裂缝。
3.1.3防水材料质量有问题
3.1.4卷材防水层压边处理不好,涂料防水层配料搅拌、涂刷不匀,泛水、落水孔的处理不好。
3.1.5装修过程中业主或物业管理部门为安置某种设施在屋面上钻洞、打钉破坏了防水层。屋面杂物多,堵塞了落水孔。
3.2预防屋面渗漏的监管对策
3.2.1施工管理人员加强图纸会审,建议设计单位针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深化、完善防水设计。
3.2.2屋面结构因处于特殊位置,施工时应进行重点监控。
3.2.3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做到按设计要求进行屋面坡度施工,加强施工中的坡度检查、量测和质量评定。3.2.4严格做好防水材料和防水施工质量的监控。屋面采用刚性防水设计时,要确保防水剂(粉)的质量,严格按使用说明操作。
3.2.5在工程竣工时提交给业主的监理报告中要提醒业主不可在屋面随意增加设施,确实需要增加时,应先征询设计单位意见,做好结构补强和防水设计。
四、 卫生间、厨房渗漏的原因及对策
卫生间渗漏严重影响住户的正常使用,在施工时,主要是做好“隐蔽”工序的验收,加强重点部位的检查,如管根周围可采用微膨砼,在砼拌制时加入5‰的铝粉。在做大面防水时,对管根处先用“水不漏”进行处理且局部处理粘贴完后,在一同做大面防水,防水做好后,最重要的一关是灌水试验,灌水试验时间必须满足2 4 h以上,实行逐间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准施工卫生间地面面层,在面层施工中,要先检查地面坡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坡向地漏,坡度宜控制在1%左右,不易过大或过小,卫生间地砖勾缝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面层施工好后,不要上人过早,要及时保养,不能出现空鼓现象。
4.1卫生间、厨房渗漏的原因
4.1.1设计方面:未做专项设计,防水方案或防水材料选择不当。
4.1.2施工方面:结构施工时未做特殊处理,楼板混凝土结构存在裂缝;厨房、卫生间墙根部砌体砂浆不饱满等因素。
4.1.3使用方面:装修时打凿过度,使地板结构产生裂缝,破坏了防水层或将套管松动,墙角防水层立面高度不够。
4.2预防厨房、卫生间渗漏对策
4.2.1设计时应采用刚柔结合的防水方案,并对厨房、卫生间的防水施工方法做出专项说明。
4.2.2厨房、卫生间楼板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应严格控制板面混凝土的浇捣质量,确保混凝土配合比正确,振捣密实。
4.2.3应严格控制管洞预留位置,避免事后打洞,上下层垂直位置应一致,预留孔径比实际管径适当加大20~40mm。
4.2.4厨房、卫生间周围墙体底部宜浇筑一层不低于20cm高且于墙同宽的细石混凝土防水墙,再砌墙体材料并保证砂浆饱满。
4.2.5按设计坡度做好楼(地)面泛水,泛水坡向地漏。
4.2.6严格控制厨房、卫生间管道设备质量,严把材料关,并控制安装质量。系统安装完成后,必须试验、验收。
4.2.7所有防水材料必须具有合格证和现场抽检报告,防水施工前基层要处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以责任雕琢家园,以精品装点城市”是当前社会中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都必须具备的企业精神,也是提高企业施工质量和发展效益的关键环节。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每一个环节都显得尤为重要,其在施工中紧紧相关、环环相扣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很容易造成建筑物整体质量受损。但是就目前的工程建设施工而言,其中各种问题还较为明显。
1 住宅工程渗漏问题
渗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影响住宅建筑使用功能和寿命的质量通病。渗漏问题的出现不但影响了住户的正常工作与生活,还会给房屋使用寿命和整体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在目前的住宅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渗漏隐患主要出现在卫生间、屋面、厨房等部位,同时这些地方一旦出现渗漏,则严重的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功能,并且还存在着难以补救的问题。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房屋渗漏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是工程企业研究和探索的主要方向。
1.1 主要形成原因
1)在施工准备阶段,由于施工材料选择不够合理,不科学,造成了材料无法达到设计预计目标,进而使得房屋外形产生较大的偏差,同时也极容易造成密封性能较差,进而引发裂缝和渗漏隐患。2)在施工阶段,对于混凝土和其他施工工艺的选择不合理,以至于在工程项目中经常会出现工艺控制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隐患,这种隐患的存在长期的积累中慢慢形成一种施工裂缝,进而出现渗透隐患。
1.2 预防措施
1)保证屋面板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混凝土变形和践踏的隐患。连续浇筑混凝土必须禁止发生冷缝、同时在振捣工作中要振动密实、不出现漏浆、蜂窝、表面空隙钢筋暴露等隐患。混凝土表面与鼓卷两次,由铁抹压光,然后再采用塑料膜来进行保护,从而解除水浆。根据正常温度、节约用水的7天后的12小时的条件。2)做好找平层。作为卷材屋面防水的基层,必须具有较好的结构整体性和刚度。为此,施工前应对屋面基层进行清理、浇水润湿及扫浆。整体水泥砂浆找平层上必须留置分隔缝,合理设置分隔缝的位置,保证其间距不大于6m,如果是预制结构的注意分隔留置在屋面板支承边的拼缝处,屋面转角处以及突出屋面的交接处。
2 工程裂缝
2.1 混凝土裂缝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易产生贯通性裂缝或上表面裂缝;现浇板外角部位易产生斜裂缝;现浇板沿预埋管线易产生裂缝。主要治理措施:1)住宅的建筑平面易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的楼板配筋应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成为较规则的平面。在未设置梁的板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严格控制骨料含泥量和砂的粒径,不得采用细砂、特细砂和含泥量超标的骨料拌制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2)应加大现浇板的刚度:现浇楼(屋)面板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20mm,厨房、厕浴等不宜小于90mm。3)现浇板配筋设计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细且密的配筋方案。受力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板角处上部受力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4)楼板内敷设电线管宜避免交叉,必须交叉时宜采用接线盒形式。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必要时宜在管线处增设钢丝网等加强措施。5)在订购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环境提出对混凝土性能的明确技术要求。楼(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处于潮湿和相对密闭状态。6)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载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堆放材料超过模板设计荷载和施工荷载对楼面板产生较大的撞击作用。应避免过早拆除模板。
2.2 填充墙体裂缝
不同基体材料交接部位易产生裂缝;填充墙临时施工洞口周边易产生裂缝;填充墙内暗敷线管处易产生裂缝。
主要治理措施:1)砌筑时,蒸压(养)砖、混凝土小型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类的墙体材料至少养护28d后方可用于砌筑。严格控制砌块的含水率和融水深度。放置在现场的墙体材料应采取可靠的防潮、防雨淋措施。2)填充墙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应待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灰缝砂浆应饱满密实,嵌缝应嵌成凹缝,严禁使用落地砂浆和隔日砂浆嵌缝。填充墙砌体顶部应预留空隙,再将其补砌顶紧。墙高小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5d后补砌;墙高大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7d后补砌。3)非承重墙体与混凝土交接处灰缝砂浆要饱满密实,钢筋网片设置要到位。4)消防箱、配电箱、水表箱、开关箱等预留洞上的过梁,应在其线管穿越的位置预留孔槽,不得事后剔凿,其背面的抹灰层应满挂钢丝网片。
2.3 墙面抹灰裂缝
抹灰墙面容易出现空鼓、裂缝。主要防治措施:1)应严格控制抹灰砂浆配合比,宜用过筛中砂(含泥量
2.4 外墙开裂、主要治理措施
1)填充墙与梁、柱交接处应按要求挂防裂金属网。金属网与各类基层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2)抹灰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挂网等防裂防空鼓的加强措施。3)架眼、支模孔的嵌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设计无要求时应铺灰砌砖,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将砖其余三面分层嵌严,或用细石混凝土分层捣实。4)混凝土结构在抹灰施工前应凿毛或甩浆。5)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在抹灰施工前应充分淋水湿润。
3 结束语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住宅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其必将成为未来我国建筑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重点环节。在过去的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到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影响,使得在工程项目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隐患。我们必须认真的结合当前设计图进行施工,提高其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的应用方式,可以有效控制高层建筑外墙渗漏问题。
参考文献:
[1]谢颖,盖玉杰,马.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