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0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农村技术培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更要把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作为各级政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进一步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应用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让他们通过学习农业科技,科学种植,依靠科技致富。
必须有强烈的意识。做任何工作,都要以先进的理念来指导。要把霍山建设成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绿色经济的集聚地,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绿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没有相应的绿色技术,就不可能有绿色产品、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在我县已经获得国家和省有关部门认证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的背后,都是以无公害技术为支撑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要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靠的还是技术。对此,农民群众已经有了比较具体、深切的认识。在今年组织 “科技列车下乡”活动中,农民参加咨询、培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出现了一个个抢资料、抢种苗、抢专家的画面。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政府在转变职能过程中要把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作为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工作来抓。
必须有实用的教材。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不能照搬全国、全省的教材,而要着眼于实际。要选一些通俗易懂,实用性和操作性强,适合农民阅读的好教材。对此,今后还要继续完善。
二、选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培训项目,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裘村镇地处沿海,海洋资源丰富,山地土质肥沃,服装和旅游业颇具潜力,因此,培训项目的选取要针对本镇这些产业实际。
(1)海洋养殖技术网箱养殖和海塘养殖是传统项目。近年来,学校邀请专家到裘村勘测气候、海水等特点,认为横江一带是海水和淡水交汇地,水质咸淡适中,特别适合南美白对虾养殖,并且每年可以养殖两茬,经济效益看好,于是在宁波大学水产学院专家指导下,大棚养殖白对虾试验获得成功,作为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品种之一的南美白对虾落户裘村镇。该项目经济价值高、科技含量重、是农民增收的项目。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通过科技推广网络开展理实一体培训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成果。根据网箱养殖的特点和石斑鱼的生长要求,投资800多万元,在横江腹地建成了石斑鱼养殖基地,采用高科技、工厂化室内池塘养殖,通过控制水温和室温,使平常需要一年多才能上市的石斑鱼提早到5个月就能上市,经济效益看好,每千克售价在400元以上,该技术为养殖户每年带来上千万产值。目前全镇已有网箱1000多个,围塘养殖10000多亩(1亩=667平方米),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2)特色农业栽培技术裘村镇党委政府把开发特色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头戏来抓,成人学校主动应对,科学接轨,按照“立足市场找项目,围绕项目搞培训,搞好培训促发展”的思路,在引导特色农业品位化、生态化、健康化上做文章。一是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二是传统水果水蜜桃的品质改良技术推广。这些新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吴江村优质猕猴桃,其价格是普通猕猴桃的2~3倍。
(3)转型技术根据裘村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以建设“现代化海滨生态镇”和开发“海滨休闲旅游”为契机,以建设宁波服装产业基地为平台,狠抓转型性技术培训。一是与黄贤森林公园景区联合,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开发休闲旅游路线,做好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文章。成人学校负责师资,景区提供实习场地,开展导游、餐饮等转型性技术培训;二是与服装企业联合,开展服装技术培训。对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进行跟踪培训,助推企业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成校先后与大通、银山、爱之嘉、兴华、波亚博公司等20多家服装骨干企业建立培训用工关系。2008年至今,共开设培训班10余期,每期培训80~140学时,现有2500名职工取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此外,为使农民更好地吸收和运用科技知识,从2006年开始,裘村镇开展了以“双证制”为主要形式的学历教育,每年有约50位农民成人高中毕业,同时积极与市社区学院联合招收大专学生,满足了农民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三、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为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发展之路
(1)新技术项目,务必要和乡镇经济发展对接服务于裘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我们成人教育的重要职责与使命,我们不能为教育而教育,为培训而培训,必须要按照镇党委、政府全力打造“品牌服装制造基地,精品农业服务基地,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滨海生态人居基地”的发展思路而创新工作,把服务裘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筛选确定与党委政府工作目标高度“契合”的培训项目,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才会形成培训推广的气候和动力。通过具体项目来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来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增产方式,来推动裘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南美白对虾、石斑鱼等项目,通过建立示范基地、抓好技术推广、创建优质品牌,推动了海洋特色经济发展,不仅已经成为本镇效益农业的亮丽名片,而且也已成为成人学校服务“三农”特色品牌。
[3][4]于良芝等.农村信息服务制约因素及服务效果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7,(9):14-21.
[5]Kibat,K.K.(1990-91).Community Information and Referral Services for Rural Areas of Southeast Asia:A Conceptual Framework.World Libraries[EB/OL].[2010-01-20]./vol01no2/kibat_v01n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