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农业技术辅导

农业技术辅导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2:5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农业技术辅导,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农业技术辅导

篇1

了解发现,第十二届农交会信息化味道浓厚:会场不仅专设智慧农业展区,还同期举行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农业电子商务、农业云计算与大数据、农业物联网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农业信息化相关论坛。

记者走访了40个参展团的几十家参展企业发现,摊主在给观众介绍产品之后,一般会同时塞给一份企业宣传单:“请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号。”

用手机上网就可登录这些企业网站,他们的业务可谓应有尽有、五花八门:托普智慧农业提供农业整体解决方案,上海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左岸芯慧)发展农业物联网,北京信城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搭建从田间到餐桌的“放心菜”追溯系统……“江浙一带的铁皮石斛种植大户给我们的反馈说,应用农业物联网能实时调控作物生长环境,亩均能增效20%左右。”左岸芯慧销售经理吴昊说。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说,今年6月份,我国共筛选出310项农业物联网成果。在农业生产过程的精细管理方面,应用于大田种植、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畜禽水产养殖作业,有效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科学化管理,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登录我们网站就能了解我们的有机茶在各阶段的监测、抽查情况,茶的质量有保障、可追溯。”广西昭平县故乡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铭殷说,公司还开设了淘宝店和微信营销,其产品已经从南国一隅远销上海等华东地区大超市。

农业部的统计显示,2013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超过500亿元。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农产品电商平台已逾3000家,农产品网上交易量增长快速,销售成本降低、便利便捷。

信息化“借脑开眼”提升农业统筹管理水平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在农交会上提出,对农业而言,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数据收集、分析、共享,正日益有效指导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切实减少决策失误,避免市场失灵,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

陈晓华说,目前,覆盖部、省、地、县的四级农业门户网站群已经基本建成,涉农网站已达4万多个。以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为纽带,集语音、视频、短彩信、网站等现代信息传播方式于一体的12316三农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已经成为农民和专家的直通线、农民和市场的中继线、农民和政府的连心线。”

同时,依托金农工程一期项目,国家农业电子政务支撑平台、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已经初步建成,40余条部省协同信息采集渠道先后开通,一大批农业行政管理信息系统陆续上线运行,初步形成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业务协同的农业信息资源采集体系和监测预警体系,农业行政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此外,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广福德等专家介绍,通过农业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应用,我国利用卫星搭载高精度感知设备,获取土壤、墒情、水文等精细农业资源信息,配合农业资源调度专家系统,提升了科学决策水平。利用传感器感知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正逐步扩大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自动监测,以及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过程的全程信息感知、传输、融合和处理,对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范围和力度不断提升。

北京市农业局信息中心主任王大山说,近年来,北京市建立了基于北斗卫星的农机智能调度平台,农机精准作业水平大幅提高,有效增加了机手收入,加快了农作物抢收进度,促进了粮食“颗粒归仓”。

信息化已成现代农业制高点

篇2

关键词:

农业技术;可持续发展;升级转型;推广策略

1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转型的必要性

农业产业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支柱产业,必须要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为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以及发展需要来说,只有稳定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它产业才能有发展的基础。截止到目前为止,科学的农业发展方式是将农业由传统的粗放种植型向现代型农业发展转变,这条途径是目前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最科学也是速度最快的发展途径。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虽然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一直都处于逐步上升的趋势,并且绝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也在逐渐的增加。但是,有一点仍然不能忽视,我国目前的农业模式主要是传统模式,大部分的地区仍然没有进行现代化农业的升级,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针对于这一形势,想要让我国的经济得到平稳健康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升级转型就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关于我国基层农业的技术推广路径分析

2.1大幅度提升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于素养

要想做到更好的在基层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技术,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大幅度的提升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素养,因为推广人员肩负的是直接与当地农民沟通交流的任务,要通过自身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沟通技巧来说服农民们接受农业现代化的升级改造。所以针对于这一形势,要想更好地提高推广人员的知识以及素养,可以使用以下的措施:第一,由当地政府负责进行出资,对所有的专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高质量的培训,通过培训来帮助推广人员提升基础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沟通技巧以及交流水平。第二,通过专业的辅导老师和专家来转变所有推广人员在思想方面的认识,让辅导老师通过自身的经验以及知识来让所有的推广人员们意识推广基层农业技术升级改造对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所有的推广人员对自身的工作有更充分的思想认识,在思想认识转变之后,推广人员才能更积极的对待自身的工作。第三,当地政府应当尽自身的最大努力来引进关于农业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并且尽量让其可以到基层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因为这些高技术人才不仅仅可以为整个团队增加新鲜血液,同时还可以做到为当地的农民进行专业的农业知识辅导,最终可以提升所有推广团队的专业素质以及提升技术推广的成功率。

2.2结合我国农业实际情况,做到针对性推广

截止到目前为止,根据大量的数据以及实践观察来看的话,我国大部分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进行推广之前,没有考虑到当地农业地区的真实情况以及当地农民的根本要求。那么自然可以预见,如果推广工作在进行之前没有做这一部分准备工作的话,农业技术是很难得到推广的。根据我国目前的农业形势来看,我国大部分的农民所具有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所以广大的农民们所需要的是操作简单的、实用价值的、可以直接为他们收入提升的农业科学技术,而不是需要一些操作复杂,并且提升收益速度较慢的农业技术,这样的农业技术完全不适合我国目前的农业形势,同时也很难被当地的农民所接受,最终只会导致推广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进展。所以针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要求所有的推广人员在今后的推广工作当中,首先要做到充分的结合当地农业的真实情况,在进行推广工作之前,要求对当地农业地区的绝大多数农民进行逐步的走访以及调查统计,通过调查的结果以及统计的数据来科学的了解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而以结果和数据作为推广技术的依据,对当地的农民们推广适合他们的农业技术。并且在实施农业技术时,推广团队应当做到谦虚好学,积极的向当地的农民讨教他们的经验,将自身的现代化技术与当地农民的传统技术进行结合,最终开发出操作简便又能够快速提升农民们收入的现代化农业技术。

2.3逐渐增加对基层农业技术的研究投资力度

通过我国以及世界其它各国的实际经验来看,要想做到农业技术集体的转型升级,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国家政府对基层农业技术的研究投入力量的多少,所以针对于我国目前的农业形势来看,要想大幅度的改变农业现状,应当积极的建议国家政府能够大幅度的增加在基层农业技术这方面的科研投入力度,并且增加科研投入以及技术推广的经费,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的研究出高质量的基层农业技术,同时通过科研资金的增加,还可以让所有的科研技术人员没有自身的后顾之忧,可以尽自身最大的努力来投入到基层农业技术的科研工作当中去。进而通过这些基层技术,大幅度的改变我国的农业发展模式、保障我国的粮食总产量逐年得到提升、保障农业产业的安全,最终为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投入、产出进行记录、计算和分析,得出一定投入模式和技术应用方式下所取得产品的多少和经济较效益高低,据以区分所采用的投入模式及其结构的优劣,从而改进投入结构和调整技术应用方式,达到增加产量并提高经济效益目的。成本核算在农业技术推广中以不同的方式被广泛应用,有以准确记录为依据的系统科学方式的,有大概估计粗放形式的,也有只重视产量而忽视效果的。在我国农村,由于地域广大,差异很大,情况复杂,先进技术在某些地方能取得好的效益,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则不能产生好的效益,也有很多农民对一些先进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够了解,致使高产高效的先进技术得不到推广。

一、在农技推广中开展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在农技推广中开展成本核算,是将经济核算与农技推广相结合,重点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示范环节,把政府的农业技术推广意图同农民增加收入的愿望紧密联系起来,用经济效益评价手段,对各项农业技术在实际推广应用中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先进技术栽培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大力宣传,既为有关领导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又让广大农民了解各项技术的投入、产出及其构成,了解所产生的收入和利润,使新技术的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评价和检验。从而让农民明确采用适合自己的先进技术能够产生预期而比较确定的经济效益,产生学习先进技术的动力,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对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建立有活力的农技推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技推广与成本核算脱节的现实性

1、目前我国农技推广工作仍然存在重产量轻效益的情况,农业技术推广与经济核算相脱节,各自为战。

2、新的农业技术成果在研究阶段的效益评价是充分和到位的,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一般是缺少评价和检验的,产生的效益也是不够系统和准确掌握的,取得了好的效果得不到广泛的认同,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进展缓慢。

3、政府靠行政手段下达技术推广任务,农民不愿意接受,甚至抵制,造成技术应用走样,结果事倍功半,经济效益不高,好事没有办好,也影响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三、佳木斯市在农技推广中开展成本核算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农技推广速度。在农技推广中开展成本核算,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新的农业技术从推广到普及从实施前的10年左右缩短到目前的5年左右。

2、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增长较快。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由实施前的3%左右增加到目前的6%以上。目前,全市大豆精量点播面积达到了100%,水稻旱育稀植全部普及,其中:绝大多数为钵体摆栽和超移植,种、养、渔相结合的立体栽培技术也在稳步推进中。水稻平均亩产由实施前的400公斤增加到550公斤,大豆由120公斤增加到145公斤,玉米由265公斤增加到640公斤。

3、淘汰了不高效技术。通过在农技推广中开展成本核算,有效评价了农业技术的优劣。例如:我们发现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玉米大双覆”成本较高,费工费力,取得的效益也较低,经建议停止了这项技术的推广。

四、佳木斯市在农技推广中开展成本核算的主要做法

1、做好准备工作。一是编制学习资料和核算登记簿、表;二是建立成本核算组织,由农经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组建由各级农经和农技部门参加的农技推广效益评价组织,层层建立核算辅导机构,确定核算辅导人员。在农户中推广的示范项目,可在村级设记账辅导员;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有组织单位的推广示范项目,由会计负责核算,一级对一级负责。一般每个示范项目选5个左右核算点,每点选择足够数量的单位和面积,其中:新技术和作为对比分析的常规栽培方式各半;三是制定农产品成本核算方案。由农技推广部门提供新技术示范项目、地点、面积,由农经管理部门确定成本核算作物和栽培方式,落实核算村、户或有组织的单位等,确定各级农产品成本核算人员。

2、搞好业务培训。根据业务素质及人员变动和需要,不定期和不定规模对核算辅导员及具体核算人员进行培训,核算辅导员向核算户或单位集中或分散辅导日常记账方法。

3、搞好日常核算。发给核算户或单位投入、产出登记簿,农户或单位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投入、产出情况按要求进行登记,农技推广和成本核算人员经常深入村、户检查指导,年终将各户的登记簿验收合格后,填制收入、成本、利润计算表,按投入、产出的各个明细项目计算出每一户或单位的收入、成本、利润。然后按各栽培技术方式分类汇总,得出各栽培方式的单位面积收入、成本、利润及其构成,逐级汇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