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

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3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高中如何学好历史方法

篇1

即便没有兴趣也要把它当成一项政治任务似的学科来加以重视。历史的学习是一个知识沉淀的过程,绝对不可以存有“临阵磨刀快三分”的侥幸心理。如果时间充裕,就能够详细地了解历史的整个过程,而不至于将历史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看不清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错误,造成不能掌握历史的真正内涵。一旦遇到能力考查题,学生就会出现堆砌材料的现象,而影响到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引起重视,且越早越好。

二、抓基础

建高楼离不开坚实的地基。同理,要把历史学好,首先我们也要学好基础。

1.精度掌握巩固基础知识

首先是要熟悉教材,精读课文,然后是要背诵每一个知识点。背诵是记忆的基础。我有几种记忆方法介绍给学生:

(1)初识记忆法:在记忆的时候先把知识点看一遍,做到整体了解。

(2)理解记忆法:记理论性的知识时,要注重理解性的记,通常是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或是引出具体的实例,即使不行也要“在记忆中理解,在理解中记忆”。

(3)情景记忆法:如记忆过程性的知识时,可以将自己置于当时的环境中,而自己是其中的一员。

(4)归纳记忆法:对于章节的安排,可以按照教材顺序去记忆,然后再分成各个小专题来记忆,以时间为顺序,古今中外结合在一起来记忆。

(5)关键词语记忆法;对于一些知识点我们也可以简单地用关键词来帮助记忆。如:对于的历史意义,我们可以借助“粉碎了”“打击了”“显示了”等关键词来提示。

(6)放电影记忆法:这种方法的使用建立在对知识的掌握之上,让知识在自己的大脑中自放电影来查漏补缺。可适用于一个知识点、一节、一章、一本书甚至高中所有历史知识的放映。

2.高准度理解历史概念

(1)把握概念。包括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完整归纳概念内容、区别概念的异同。

(2)运用概念分析问题。历史学习仅做到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够,能运用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来分析历史现象才是学习历史的真谛。

三、成体系

历史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并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过程。因而学习历史还要求我们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形成知识体系。有以下几步来构建体系:

1.抓点。如科举制问题,可分为以下几个过程:A.隋朝时期如何?B.唐朝时期怎么发展?C.宋朝时期如何完善?D.明清时期如何走向僵化?弄清这几个问题对科举制就有了明确的认识。

2.穿线。分散的知识点并不是孤立的,我们掌握的知识点,如果能用线索穿起来会更好,如珍珠一样,只有穿成项链,才会更

美丽。

3.铺面。“面”是历史某一时期或阶段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如雅尔塔体系下有两条线,一是资本主义世界,一是社会主义世界,两者总体对峙。

4.对比构建立体知识网络: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系列的对比,古今对比、中外对比、背景对比、特征对比……要善于将不同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在纵横向对比中掌握这些事件的实质,这样可以以一个知识带动整个知识网络,如蜘蛛网一般,用一个节带动多个线索。

把握了以上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历史将如鱼得水,轻松无比。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23—0049—0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好历史课程非常重要,其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终身受益。下面,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使高中学生学好历史课程。

一、明确教学目的,把握历史教学意义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既是对这些目的的检验,也体现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性意义。为此,历史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应在教学实践中引领学生准确地把握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新的历史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涉及多种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与学生生活及社会现实联系密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给学生从大处着手并注重细节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抓大放小”,即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先掌握基础、主干知识,然后再逐步梳理细节,进行强化记忆,攻破教学难点。

二、采用多种方式,丰富学生历史体验

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具有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获得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透过多媒体的感官刺激与内心体验,学生能够实现从感知历史到理解历史的过渡,从而加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

2.组织课外考察活动。历史虽然具有过去性,但其却是鲜活、生动的。要想让学生学好历史这门课程,一方面,历史教师要着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另一方面,应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考察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丰富学生的历史体验。

3. 渗透爱国主义、人文主义观念。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渗透爱国主义、人文主义观念,要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1.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让他们在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所学历史知识。如,要让学生深入了解、认识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历史,首先,可引导他们从朝代入手总结我国制瓷业的历史发展线索,其涉及的朝代主要有:商朝—东汉—北朝—唐朝—宋朝—明清。然后,让学生对细微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掌握与我国原始瓷器、青瓷、白瓷及五大名窑和青花瓷等有关的知识。最后,将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成就与其所涉及的历史时期进行对号入座。

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19

高考文综部分的成绩毫无疑问占据了高考成绩的很大比重,地理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略带夸张的说道“成也地理,败也地理”。你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你高考的地理成绩很好,那么你的数学应该不会很差,因为你的逻辑够清晰,你的历史和政治也不会很差,因为你知道如何高效的记忆。结合实际生活来看,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相当紧密的学科,如果你爱户外旅游,自然地理会教会你如何在野外好好地辨别方向,能告诉你如何选择最佳的露营地点,免受豺狼虎豹和洪水雪崩等的伤害,如果你爱购物,自然地理会教给你一项实用的技能――辨别方向,无论路有多绕有多复杂都不会走错,如果你爱生活,人文地理会告诉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见,学好地理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因为学习目的还是生活要求。

懂得了学好地理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学好地理,想必是无数高中学生心中的疑问,但是,无奈自己拼了命的学习,也只能勉强的达到及格线。今天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学生如何学好地理的意见。

首先需要明白一点,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向。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是需要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是应用而非记忆。当然记忆是第一步的,理解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要想学好地理这点特别关键,可以夸张的称之为学习地理科学的信仰!正所谓“学生有信仰,学习有力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