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1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投资可行性分析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自20世纪80年代末,房地产业作为一个行业正式被列入我国第三产业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房地产业逐步形成了商业地产、住宅地产和工业地产等三种重要业态。由于住宅地产的超前发展,使得商业配套面积严重不足,商业资源配置不均衡,这种状况进一步制约了城市功能布局和房地产业均衡发展。为改变这一局面,迫使商业地产加速发展。
近年来,有三个重要因素促进我国商业地产迅猛发展。一是由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商业地产发展提供了良机。二是住宅地产行业不断受国家宏观政策挤压(主要指保障房建设和商品住宅限购、限贷政策),导致大量民间资本涌入商业地产行业,为商业地产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源泉。三是品牌零售企业实施向一体化战略,大举进入商业地产领域的动力,为商业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基于以上因素,可以预期在未来10年内,我国商业地产必将获得持续快速增长,并逐步由产业成长期步入成熟期,成为房地产业的主力军。
商业地产是商业和地产的复合体,它包含了商业、房地产、金融等三重基本属性,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和复合产业,其产业特性和可行性分析方法与住宅地产存在较大区别。商业地产项目投资有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伴随着改革开发的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竞争性特点越来越突出。因此,在投资决策前,如何依据项目特性,做好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确保项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完善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内容,提高可行性分析质量,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助力于民间中小资本涉足商业地产领域。
一、可行性分析的概念
为了降低风险,对将要上马的项目在经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论证,被称作可行性分析。一般来说包括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和抗风险能力分析。以分析论证的结果来判定项目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可行性研究的过程既是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又是多方案比较研究的过程,它是建设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由以上概念可见,可行性分析可以理解为一门集合了工程技术、管理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也可以理解为在投资决策阶段,综合运用市场调查与预测、多方案构建与必选、技术经济分析、风险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的实践活动。
二、可行性分析的作用
可行性分析最终形成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主要有以下五点基本作用:
(一)开发商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政府主管部门立项和行政审批的依据
(三)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依据
(四)各投资方谈判的重要依据
(五)项目后评价的依据
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不仅具备以上五点基础作用,还应该为进一步的商业规划、建筑设计、建造实施和后期运营管理提供指导原则和框架思路,成为项目开发纲领性文件。
三、可行性分析的依据
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依据主要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商业地产价格、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城市总体规划、商业网点建设规划、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土地利用规划及城市规划设计条件、自然地理气象资料、开发技术水平、城镇化水平、经济运行参数和指标等。
可行性分析指导文件主要是1983年国家计委颁布的《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1987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它们对可行性研究的原则、编制程序、编制内容、审查办法做了详细规定,指导我国可行性分析研究工作。
四、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依据可行性分析的概念,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内容可以归纳为市场分析、技术分析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四大方面,其中经济效益分析又可细分为投资估算分析、融资分析、财务评价分析。因此商业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可以归纳为如图1所示六大关键因素,这六大因素也构成本论文分析框架。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技术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设计方案、建设条件可行性和工程进度分析。规划设计方案一方面要充分反映市场分析成果,另一方面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强制性要求;建设条件可行性和工程进度分析主要由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承担。由此可见,商业地产项目技术分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本论文中不着重研究。
五、结语
商业地产在国外起步较早,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架构完善、内容充实,包含消费者行为空间理论、商圈理论等方面的理论体系。国外有成熟完善的理论体系,国内有针对本土特色的相关研究,且商业地产交易的实例丰富,这一切都对我国商业地产的可行性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肖彦,路立敏,张莉.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J].改革与战略,2007.
[2]刘洪玉.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可行性分析,净现值,决策柔性,等待价值,选择期权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P, P & E and the Traditional NPV Method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firstly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and its content of having a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P, P&E) invest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e of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that is evaluating its economic benefit. We can adopt the static method and the dynamic method to evaluate the benefit. Also the dissertation summarizes the most common dynamic method ---- the traditional net-present-value (NPV) method including its definition, computing formula, decision-making rule and its advantages.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traditional NPV method’s application to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P, P&E practically through the real case study and shows the meaning that the traditional NPV method exists. Then the dissertation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three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NPV method. First one is the uncertain discount rate and cash flows whenever we encounter the higher risk. Second one is that the traditional NPV method ignores the value of the operation flexibility about a project investment. Third one is that the traditional NPV method does not account for the delay of a project i.e. the value of waiting in a project investment. So the dissertation brings forward some advice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method such as correcting and confirming the risk return rate of the discount rate and adopting the option concept.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company can have a better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P, P&E).
Key words: feasibility analysis, net-present-value, decision-making flexibility, the value of waiting, real options
目 录
一、序言1
二、文献综述1
三、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的理论阐述2
(一)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2
(二)可行性分析的内容2
(三)传统净现值法介绍3
四、案例研究4
(一)公司简介4
(二)案情4
(三)案例分析4
五、传统净现值法的局限性和改进建议9
(一)局限性10
(二)改进建议11
六、结论13
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13
一、序言
对于投资的定义,简而言之,投资是一种“现在投入”和“将来收益”之间的交换。现在投入实际上是牺牲了一定的现在消费,将来收益则是获取更大量的将来消费。投资的概念,可以从4个方面来认识:(1)投资是现在资产的投入(支出);(2)投资具有时间性;(3)投资具有风险性;(4)投资的本质在于获取所期望的收益。显然,投资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
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投资有形的项目来扩大生产规模和生产新产品,通过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获取一定的投资收益。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单位价值大,影响时间长,建成投产后可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如果投资正确,企业可在较长时间内受益,万一投资有误,企业也难以在短期内再改变,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必须一次性垫支相当数额的资金,而这种垫支的收回则是在该资产未来的使用期内分期逐次实现。固定资产项目建设具有固定性、专用性和单件性的特点。固定资产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但是企业又不能为回避风险而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为避免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失误,企业必须注重固定资产投资的策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策略的重点是事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论证。而可行性分析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对项目进行经济上的效益分析,在众多的决策指标中,毫无疑问净现值(NPV)是最为人们所熟悉和广泛使用的。
本文试图将传统净现值法运用于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中,验证其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作用。因此本文的目的实际上是通过实证分析,即分析实际案例中传统净现值法的使用,验证净现值法对于可行性分析中经济效益预测的作用。同时,本文也指出了目前传统净现值法下还存在的一些缺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上述引言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的介绍;其次是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第三部分是对可行性分析的理论阐述包括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和内容和传统净现值法的介绍,叙述了净现值法的定义、公式和与其他方法相比之优点;第四部分案例研究,对2台6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第五部分则指出了传统净现值法在目前遇到的一些挑战和局限性,并提出了建议;最后是结论。
二、文献综述
对于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的理论阐述,国内外有很多经典文献,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之后,由于企业兴起了一股固定资产投资热潮,国内也开始研究起了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在汤炎非、杨青编著的《可行性研究与投资决策》中就提出了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可行性分析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的最重要内容。它是在项目投资决策前,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和工作阶段。同时在徐强、董正信编著的《投资项目评估》中还指出了一般工业企业固定资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需要包括的10大内容,这10大内容可以基本概括为市场研究、技术研究和效益研究这三大部分。这些经典内容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对固定资产进行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也在实践中被众多企业所采用。
而在对传统净现值法的研究分析中,国外的许多关于管理会计的书籍与资料都提到了净现值法的定义、计算方法和与内部收益率法相比较后的优越性,比如在Ray H. Garrison & Eric W. Noreen, “Managerial Accounting (Eighth Edition)”即《管理会计(第八版)》中提到了计算净现值重要的是现金流量而不是会计上的净利润概念,并且还举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净现值的运算过程,同时还比较了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指出净现值法比内部收益率法计算简便,没有试错过程;能够考虑风险因素,在折现率中予以体现;并且提供比内部收益率法更有用的信息给决策者,帮助决策者制定正确的决策。
国内外的众多文献例如孙元欣编著的《投资项目评价理论、方法与案例》中都指出运用净现值法可以对固定资产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投资效益进行估算与评价,本文认同该观点。
本文之所以选择研究传统净现值法对可行性分析的作用,原因在于:首先,传统净现值法的产生已经一段时间了,国内外的文献都对其进行过详细的介绍;其次,到目前为止,企业中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效益预测和评价的情况仍然存在,本文选取的案例具有典型性;第三,传统净现值法计算过程较简便,有代数公式可以套用,且预测效果也比较好。第四, 虽然大多数文献都是肯定了传统净现值法对于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的作用,但是本文通过对传统净现值法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传统净现值法也有缺陷,可以通过与《期权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和《企业财务管理》中提到的期权的概念与方法相结合等方法,来改进对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中的经济效益分析。
三、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的理论阐述
(一)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的可行性分析,是指在投资决策前,对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拟定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论证;对固定资产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固定资产的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投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确定该固定资产是否应该投资和如何投资,或是就此中止不投资,还是继续投资使之进入开发建设的下一阶段等,为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为开展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简而言之,固定资产的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效益性,技术上的可行性论证主要由企业技术部门负责,经济上的效益性论证,则主要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可行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长期规划和地区、行业规划的要求,对投资的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投资方案规划、工程技术论证、社会与经济效果预测和组织机构分析,经过多方面的计算、分析、论证和评价,为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分析是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最少的投资耗费取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科学手段,也是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建设上可行的科学方法。
(二)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是对投资的固定资产进行深入细致的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作多方案的比较和优选,提出固定资产投资最后决策的结论性意见。因此,它的内容应能满足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的要求。
一般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10个方面内容:
1)总论:综述项目概况、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结论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阐明对推荐方案在论证过程中曾有的重要争论问题和不同的意见与观点,并对投资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表说明;还应说明投资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环境、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项目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重要性;提出项目调查研究的主要依据、工作范围和要求;说明项目的历史发展概况、项目建议书及有关审批文件。
2)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拟建规模:调查国内外市场近期需求情况;国内现有项目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固定资产项目的规模,选择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资源、原材料、燃料和公用设施情况:所需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来源和供应的可能性;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的种类、数量和储运条件;所需动力(水、电、气等)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
4)厂址选择:固定资产项目的地理位置,与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的距离、地区的条件。
5)项目设计方案:在选定的建设地点内进行总图和交通运输的设计,进行多方案比较和选择,确定项目的构成范围。
6)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环境现状调查。拟建项目“三废”种类、成分、数量,对环境影响的预测;治理方案的选择和回收利用情况;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城市规划等要求以及相应的措施方案。
7)企业组织和人员培训:企业生产管理体制、机构的设置,对选择方案的论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要求;人员的培训费用估算。
8)项目施工计划和进度要求:根据勘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安装、试生产所需时间与进度要求,选择整个项目实施方案和总进度,并用线条图和网络图来表述最佳实施方案。
9)经济效果的分析与评价:总投资费用、各项建设支出和流动资金的估算;资金来源、筹集方式,各种资金来源所占的比例;资金的数量和资金成本;总生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的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偿还期、外汇效果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等财务效益评价和国民经济效益评价并进行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10)综合评价与结论:方案的综合分析评价与方案选择,运用各项数据,从技术、经济、社会、财务等各个方面论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推荐一个或几个可行方案供决策参考,提出投资存在的问题以及结论性意见。
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大部分:
首先是市场研究,包括产品的市场调查和预测研究,这是可行性分析的先决条件和前提,它决定了项目投资的必要性,是项目成立的重要依据。
其次是技术研究,即技术方案和建设条件研究,从资源投入、建设地址、技术、设备和生产组织等问题入手,这是可行性分析的技术基础,它决定了投资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最后是效益研究,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和评价,它是决定项目投资命运的关键,因此也是固定资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核心部分,并说明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可行性分析就是从这三大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优化研究,并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传统净现值法介绍
由上文可知,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项目的效益研究,而其中最主要进行分析的是项目的财务效益评估,而该评估可以采用静态和动态指标分析等方法。固定资产投资等长期投资决策指标根据是否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可以分为两类: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静态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报酬率,它在评价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时,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而把不同时点的货币看成是等量的,是一种非折现的分析评价方法;动态指标包括净现值、获利指数、内涵报酬率等,这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指标,以折现的分析评价方法更能反映和把握客观实际状况,是现资决策中广泛应用的方法。而作为动态指标的净现值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析评价指标。
净现值(NPV)是指把项目从投资开始到项目终结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现为初始投资时的现值。它表明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后,以现值表现的净收益。可以说,它是一个考察投资项目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绝对指标。净现值越大说明项目的经济效益越好,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NCF——第t年的现金净流量=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
i——预定的折现率
n——投资涉及的年限
而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采用那些净现值为零或正值的投资方案,放弃那些净现值为负值的投资方案。即:
第一,净现值为正值,表示投资项目获得的报酬率大于期望报酬率,说明投资方案是可行的;第二,净现值等于零,表示投资项目获得的报酬率等于期望报酬率,也说明投资方案是可行的;
第三,净现值小于零,表示投资项目获得的报酬率小于期望报酬率,说明投资方案是不可行的。
净现值法的优点在于,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给出了一个表示单一款项的现值,经济意义明确;其次是净现值法计算简便,没有内部收益率法计算时必须的试错过程,第三是净现值法比较现实,可以通过折现率i的水平来考虑风险的影响;第四是净现值法提供给决策者更多的有用信息。
我们知道,动态指标主要有净现值、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三种,在这三种评价方法中,净现值法以其稳健而又现实的再投资比率在理论上受到格外偏爱,尤其在互斥选择决策中,若利用内部收益率和获利指数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决策,而净现值法无论是在独立项目的决策中,还是互斥项目的决策中均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从理论上说,净现值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投资决策方法。
四、案例研究
在前面的部分中,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与传统净现值法的关系。在本章中,本文选用位于上海西南地区的吴泾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案例,加以实际分析。该案例的相关资料由企业内部有关人员予以提供。
(一)公司简介
目前,我国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和其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形成,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于是人们开始注意可行性分析的作用,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才开始被纳入正常的发展轨道。最初,可行性分析主要是针对大型工程项目,而针对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起步较晚。
一、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通过项目可行性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指导我国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的文件是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分别于1983年颁发的《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和2000年颁发的《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等。这些文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不足。但是,房地产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只是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重要内容的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定位、经营方式、租售价格的确定等,如何在可行性分析研究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运用微观效益分析与宏观效益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房地产项目进行评价,缺乏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目前,虽然我国的一些学者对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的理论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理论系统性不强。因为指导理论的缺乏,必将影响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的发展。在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就遇到这样的困难,使得分析过程理论性不够强。
2、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待完善
在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评价中,采用的指标有:经济评价指标、规划评价指标、市场定位评价指标、设计方案评价指标和风险不确定性评价指标等。这些指标虽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然而,它们仍然存在着有待补充和完善的地方。
房地产项目是事关居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美化市容的系统性工程,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效应、城市环境效应和政治效应。因此,在对房地产项目进行评价时,不仅仅是应用上面提到的各项指标,而且还补充了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和环境效益评价指标等。如果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可能会产生与客观实际不相符的现象,甚至有可能忽略某些潜在的严重问题。
3、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总体水平不高,借鉴作用不大
在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准备阶段,收集了一些长沙市其它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发现大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水平不高。有些报告撰写得漏洞百出、选取、应用的数据无来源,前后不一致,定性分析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等。他们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借鉴作用不大,其原因是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状态的原因
导致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状态的原因:(1)可行性研究小组人员应由注册房地产估价师、造价工程师、市场调查和分析人员、经济分析专家、制作人员、社会学、环境科学专家等构成,但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从事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人员,并不了解和熟悉房地产开发领域,他们仅能做的是依葫芦画瓢,定性分析东拼西凑,定量分析草率计算,经济评价流于形式,失去了可行性研究的作用。(2)编制人员职业道德低。不根据特定的对象进行必要的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仅根据经验作分析、判断,对于一些关键的数据进行处理用来满足经济评价结果的需要。他们往往揣摩委托人的意图,根据其意图初步形成评估结果,没有详细的调查提纲和编制方案,参照以往编制的房地产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样本进行修改,一两天就可以完成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这种报告质量可想而知。(3)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复杂性、不可预见性等客观因素,可行性研究人员不能根据掌握的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预测;缺少对规划设计方案的专业分析和产品市场的客观预测;不能对产品价格进行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准确分析;不能根据产品定位、档次和标准测算投资费用,致使进行经济评价分析的基础数据失真。以上种种编制人员主客观因素,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影响了房地产开发决策水平。(4)审批制度缺乏科学性。房地产可行性研究是开发商投资决策的依据和项目立项必要的送审文件,因为开发项目只有经当地主管部门(计委)批准立项后才可实施,如此审批机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先到计委立项再申请办理用地手续的程序,造成可行性研究目的是立项,评判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的标准是能否通过立项审核的状况;审批部门规范化程度低,审核人员专业性差、审核手段落后,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始终在低水平层次徘徊;审批人为因素大,存在着“寻租”现象,缺乏公正性。
三、完善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建议
1、加强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理论研究与创新
建立一套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理论,是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进行可行性分析理论研究时,应该加强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中的区位分析、市场调查、市场分析、项目各开发方案综合评价指标的设计与分析,以及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2、建立科学的可行性分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可行性分析评价指标在可行性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的可行性分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可行性分析评价的操作方法,尤其要研究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评价中不仅要考虑财务和经济效益,设计方案,市场定位,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其中,财务评价根据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计算房地产项目财务收入和财务支出,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资金平衡状况,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风险预测等。而综合评价,则应该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和计算房地产项目对区域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考察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净贡献,判断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只有这样才是全面的、科学性的、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3、加强咨询业的规范化
咨询业的规范化:(1)以房地产估价机构改革为契机,逐步与国际接轨,建立以改制后的房地产估价机构为主的房地产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的基本咨询队伍。改变编制可行性研究资质由计委审批的方式,由房地产主管部门根据房地产估价机构的资质确定相应的编制范围;把房地产可行性研究纳入房地产中介行业管理的范畴,房地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核由行业协会的相关专业人员依据一定的审核指标体系进行。(2)为保证这些专业咨询机构能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的、专业的调查分析,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从业队伍,一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小组,一般应包括注册房地产估价师、造价工程师、市场调查和分析人员、经济分析专家、社会环境专家等人员。经济分析专家主要是从宏观上对拟开发项目在建设期和建成后的宏观经济趋势进行分析,避免发生重大的偏差;社会环境专家主要从社会学和环境科学的角度对项目进行指导;市场调研人员主要调查过去和当前本地区及该类物业的供需情况,来分析当前市场的状况,并与经济分析专家一起预测未来趋势;造价工程师是对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土建、设备及安装等价值进行正确的估算;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是研究小组的核心,他的任务是参与经济分析专家等对未来市场的分析,并负责归纳其他人员所完成的工作,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经济和财务管理的有关知识,对项目做出计算和总评价,编写可行性报告。
4、加强项目风险分析
在项目可行性分析中对该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概率法分析房地产市场景气程度给建设项目期望收益带来的影响,根据市场景气指数预测把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划分为良好、一般和较差三种状态,然后由房地产评估师、经济分析专家和专业房地产营销人员共同测定三种市场态势出现的概率和对应的期望损益值,最后根据概率分析方法求出的项目收益均值,判断建设项目受市场景气程度的影响程度。然后利用盈亏平衡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法,分析市场销售效果给项目经济利润带来的影响。盈亏平衡分析法包括保本销售面积盈亏平衡分析、保本销售价格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法包括平均售价的敏感性分析、成本的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