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2:2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汽车电子电控技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实现了汽车的普及,与此同时,对于汽车的环保与性能,人们也提高了要求。早些年代的汽车机械装置已然无法满足人们对汽车功能的更高标准,并且逐渐的被当代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慢慢代替。目前,电子控制技术已经应用在汽车的大多方面,既保证了汽车的安全性,又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稳定性以及经济性,对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更是具有深远意义。
1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方面应用概述
经调查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领域不断的深入研究,21世纪以来,作为现代重要的工程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在此过程中,电子工业不断的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微处理器、灵敏的传感器及稳定电源等,同时,汽车的整体设计更加注重机电一体化的引进,因此,人们开始广泛的关注汽车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的不断发展。
2电子控制技术在现代汽车上的应用
迄今为止较常见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底盘电子控制、发动机电子控制及车身电子控制等几大方面。
2.1电子控制系统在发动机方面的运用
1)燃油喷射装置:
当进气系统中进入空气时,相应的传感器就会开始工作,检测进入的空气质量,同时将相关的信息传入电子控制系统,此时电子控制系统就会根据特定的计算模式计算出对应的A/F值,从而确定需求的汽油质量,并使喷油器发起相应的命令,喷射出定压、定量的燃油到进气缸或道内,由此形成混合可燃气体。
2)点火装置:
通常情况下,如果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进气传感器、负荷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以及水温传感器必须能够灵敏采集相关的信号,同时和ROM中事先保存的数据和程序进行对比,进而获得最佳导通角与点火提前角,并对点火控制装置及时发出正确指令。
3)气门升程与可变配气正时控制系统:
首先,由转速传感器收集信号,电子控制系统通过转速传感器收集到的信号进行判断,最后进行分析、处理,与此同时,调整气门升程和气门的正时,进而使充气效率发生变化,致使排入气缸中的新鲜充量加大,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4)怠速控制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通过接收相应传感器所发出的信号,使怠速旁通通道在进气系统里的流通面积发生改变,从而控制进气量,使汽车发动机的怠速大小得到控制。
5)废气再利用控制系统:
一般情况下,发动机工作时通常都会产生部分废气,而其中部分废气则通过废气再利用系统被引入进气道,新鲜空气和废气两者混合后进入气缸中从而重新正常燃烧。除了以上所说的几种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外,还有发动机故障自诊断、进气噪声控制系统、后备功能等多种系统。
2.2电子控制系统在底盘方面的运用
1)变速箱电控模式自动转换:
随着汽车发动机的负荷以及车速不断变化,变速箱自动转换成为经济型或运动型两种-+K2状态,从而达到省油降耗的目的。
2)制动防抱死系统: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有可能会产生托滑或是抱死的现象,为了防止此类现象发生,ABS系统能够自动改变各个车轮刹车过程中制动力的大小,进而确保行车安全性,达到最佳效果。
3)发动机管理系统:
通过汽车的各类电路及其传感器,将发动机加减速和转速,其吸入的空气量等信息转换后,传送到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经准确计算后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这样既能控制发动机的燃油量又能增加发动机的性能。
4)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通过接收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或车速传感器所发出的信号,从而调整动力放大相对应的倍数,进而在想要控制汽车低速行驶或者停车时转动方向盘更省力。除了以上几种底盘电子控制系统,还有防滑系统、制动辅助以及分配系统等。
2.3车身控制系统
1)导航控制系统:
可以随时随地测定汽车的具置信息,具备放大图像和自动检索等功能,能够根据所设定的目的地,将所有可以行使的路线全部标记出来,这样既方便又简捷。
2)汽车自动防撞系统:
通过雷达实时监察行车环境,同时进行收集,如果遇到障碍物立刻输出信号,紧急情况下及时发出警告信号,进而有效避免发生碰撞事故,确保人车安全。
3)安全气囊电控系统:
它主要是对驾驶员起到防撞保护的作用,当汽车遇到重大冲击时,安全气囊就会运用最短的时间快速开启,进而保证驾驶员的安全不受到危害。
4)前照灯智能控制系统:
根据不同的驾驶情况调节前照灯的光照强度,进而提高夜间行驶时的安全性和可见度,使光线适应驾驶环境。除了以上3种车身控制系统外,还有电子仪表、电控座椅以及空调等控制系统。
3电子控制技术在未来汽车方面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方面的应用也将逐渐走向多功能化、智能化。汽车的整体设计将围绕环保、安全、高效以及舒适等多功能性发展。与此同时,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也会越来越智能化,在机电液磁、系统高度等方面更加集成化,这样汽车的功能就会更加齐全,技术精密,控制精度也会大大提高,使得汽车的安全性能和舒适程度更高。未来的20年内,很有可能汽车会具备自动调速的功能,那么以往人们开车时间过长产生疲劳时的危险性就会大大降低。这种功能的实现是通过道路旁或者汽车内部的电脑控制系统来避免外界影响和刺激的,同时它的特殊调速系统还能在别人超车或者两车距太近时调节车速,进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结论
展望未来,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发展需要相关科研工作人员不断地探索研究,它不再单方面地将电子控制技术作为机械的增补,反而更加强调汽车整体的设计理念,使汽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自动化以及信息化。可想而知未来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必将逐渐走向智能化和多功能化,它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在汽车工业发展领域技术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来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和不断完善必将成为带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
参考文献
[1]刘晶晶,于梦霞,常志萍.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上的应用和发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1):18-23.
[2]仲子平,余文明.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现代机械,2003(3):9-11.
2自动控制系统相关汽车电子技术讨论
(一)发动机系统
当下大多数汽车都是采用汽油发动机,这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在环境问题日趋重视的背景下使得新能源发动机愈来愈受到重视。而汽车电子技术则为新能源发动机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新能源发动机当中天然气发动机倍受瞩目,而要让天然气发动机得以正常工作就必须控制发动机充气效率并保持有效工作压力使其动力性得以维持,那么这就需要对气缸喷射以及电控多点顺序喷射进行完善,而汽车电子技术为这些控制技术带来了支持让天然气发动机系统的性能并不逊色于汽油发动机。
(二)电子元件开发
对于汽车而言各类电子元件在某些模块及环节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汽车电子技术也涉及到多种电子元件。在现代汽车功能性不断扩充的过程中使得电子元件的数量逐渐提升,这就涉及到了大量连接导线,使得汽车结构复杂程度进一步加大。而网络技术与总线技术对上述情况带来了优化措施,可将汽车电子设备融合成一个综合性网络并利用总线对数据进行采集及反馈。电子装置除了可实现自控外,同时可给予其他装置相关的数据服务。依托于网络化设计让布线得到了有效简化,使得电气节点与导线均得到了优化,降低了汽车结构的复杂性并使得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更为稳妥。经由数据总线可对汽车电子装置进行有效控制,一旦出现故障时也可获取故障信息并对故障因素及位置进行准确判断,以此来降低维修工作的困难程度。
(三)制动系统完善
对于汽车来说制动系统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某些情况下汽车出现机械故障正是由于制动系统所导致的。汽车电子技术使得制动系统得到了完善,系统可匹配驾驶人员的指令达到强制降速或停止的目的。电子技术的智能性让制动系统的稳定性与适用性得到了保证,为乘驾者的行车安全带来了保障。
(四)变速系统
电控自动变速器可结合发动机载荷、转速及车速情况等对变速杆位置进行动态性调控,使得变速其换挡处于最佳位置,即可获取最优换挡时间以理想挡位。这使得汽车的加速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并提高了灵敏度,可将车辆负荷即驾车环境等确切地反映出来。电子气动换挡替代了原本机械换挡的作用使得汽车操纵变得更为简便,让汽车的安全性及行驶动力有所保证。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研究与车载电子电器系统相关的学科,它关乎汽车开发、测试、实验等汽车设计的各个环节,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安全和性能。随着它的重要性逐渐提高[1],各个高校对该课程越来越重视,在我校已将其设置为车辆工程专业本科专业选修课,在调研的其他院校,该课程已为主干课程。本文将从该课程的授课体系、授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改措施进行阐述。
1.课程的授课体系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因为涉及到汽车上包含的所有电子控制系统,内容较多,有些高校在对其组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思路不清、体系混乱的现象,需对其进行梳理。授课思路应以汽车电子点火系统和燃油喷射控制系统为基础,以ABS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稳定性控制系统为重点,辅讲汽车自动变速器、驱动防滑轮系统、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感应制动控制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辅助制动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电控自动空调、电子控制悬架和安全气囊等[2]。对上述系统进行归类,可以发现,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汽车驱动防滑系统、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电子感应制动控制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辅助制动系统、安全气囊、汽车雷达防碰撞系统等都属于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3]。
2.教学改革措施
2.1 理论教学和视频教学相结合
改变传统课程全理论的教学模式,对电子控制系统采用视频教学,引入网络资源,对电子系统进行更权威的讲解。通过视频与学生互动,阐述各自观后感,进行充分的交流,在交流中更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视频中提到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讲解,使知识更加具体化、实用化、感性化。
2.2 加大实验教学
由于电子控制系统包含传感部分、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辅以实验教学。结合我校本课程教学条件,拟采用单片机教学设备和传感器科研设备对本科生进行认知实验,通过编程控制单片机对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模拟控制执行器完成汽车电子控制系统需完成的动作。通过实验教学,可以预见,经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
2.3 授课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课堂上,但由于课堂讲学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且条件有限,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可以将教学转移到4S店、维修厂等更接近于现场的地方。通过现场观摩、动手操作,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同感。
2.4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比较被动,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一致是教改的主要内容。结合本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鼓励学习进行启发式学习,采用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进行自我学习。在自我学习中,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励措施以表扬、提供“舞台”、提高交流机会等体现。
3.结论
本文针对若干高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其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改措施,主要体现在视频教学、实验教学、授课多样化、自我学习等方面,其目的在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为进一步教改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翟丽.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汽车电器,20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