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土地测量方法

土地测量方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2:4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土地测量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土地测量方法

篇1

1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城市郊区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收,土地征收属于复杂的社会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则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属于土地征收的重要环节,属于征地赔偿的重要现实依据,在确保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贯彻实施城市发展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为确保土地勘测定界测量结果准确性,其数据处理是关键。提出通过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对其实现过程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数据处理方法应用进行分析。

2 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在传统方式上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结果及数据处理,多是通过Auto CAD或Mastion软件来完成,虽然Auto CAD或Mastion软件在图形操作上相对较为简单,其图形制作美观,但如缺乏对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多无法直接将土地属性信息,如土地权属、土地类型等附加于地物上,尤其是征地数据信息量较大时,其软件对数据的管理工作、统计工作与查询工作较为困难,无法有效实现数据处理。

提出应用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作业。构建多元化数据信息库,将地物属性信息与地物空间信息相融合,其多元化数据库具备无缝、无限性特征。数据库容量与计算机硬件设备存在着根本关系,在当前,大容量数据库存储发展较快,可以满足数据库数据存储及处理的现实要求。在构建征地数据系统后,可以随时存储属性信息与存储空间,对征地状况采取有效监控,从而为数据管理提供便利。通过数据库处理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其现实意义重大。

3 通过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实现研究

3.1 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的工艺流程设定

通过构建多元化数据库,对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工艺流程进行设定,具体而言,其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流程:数据资料信息的整理与收集,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外业测量作业,将全站仪测量数据转变为内业数据,对工作站征地属性信息进行提取或录入作业,依据征地范围,构建图形及属性数据库,进行数据库图形与属性数据信息核实检查,实现征地面积自动量算,并统计征地面积,数据库后期应用与维护作业。

3.2 外业数据自动转化为内业图形

在应用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处理时,应以每块地块为基本单位,按照“点号,x坐标,y坐标”格式进行存放,通过以下循环将坐标读入并绘图:

Do While Not EOF(1)

Poi=Instr(1,str,“,”)

If poi=0 Then

If poi≥3 Then

Insert Into ss(obj,ID) Values (obji_dh)

End If

dh=Rtrim$(str)

Create Region Into Variable obj_i 0

i=0

Else

str=Mid$(str,poi+1,Len(str)- poi)

poi=Instr(1,str,“,”)

fl_y=Val(Mid$(str,1,poi- 1))

str=Mid$(str,poi+1,Len(str)- poi)

fl_x=Val(str)

Alter Object obj_i Node Add ( fl_x, fl_y )

i =i+1

End If

Loop

3.3 转换图形录入属性信息

按照实际要求,在图形中构建属性表结构,一般而言,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表应主要包括以下字段:面积、土地类型、土地权属、地块号等,构建属性库结构之后,将外业调查所获得的各种属性信息录入到相关空间区域内,录入所有征地地块信息数据后,则完成了其数据库与图形库建设。

3.4 征地面积自动统计

应用数据库进行征地面积自动统计,可以通过源代码进行地块面积自动计算,也可以通过数据库面积自动统计功能进行计算。

4 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的应用

选择某区域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为例,对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中数据处理作出分析。该区域在土地勘测作业时,分为三个小组按照划分区域进行外业测量作业,获取外业数据,依据外业数据自动转化内业图形操作要求,将三组地块信息转换为以下图形:

图1 三组地块图形示意图

将不同地块属性信息进行拼接,并构建数据库,获得完整地块图形,并通过源代码或数据库面积自动统计功能进行征地面积自动统计,最终获得其征地面积为965.9亩。实践证明,通过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处理处理,其数据统计快速准确,对于提高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效率及质量,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5 结语

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发展规划及建设中,需要征收大量农村集体土地,为切实保障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保障征地效果,应重视征地补偿,土地勘测定界测量属于征地赔偿的重要依据,其数据处理质量直接关系着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效益。提出应用数据库进行土地勘测定界测量数据处理,并对其实现过程进行研究,结合实践,证明其数据处理方法的优越性,其方法应用效果较好,未来应用前景较好。

参考文献:

[1]何瑞武.浅谈HZCORS系统在土地勘测定界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2(7).

篇2

中图分类号:P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概述

带状地形图是管线、高速公路、城市地铁建设等用于规划、设计之前的第一手资料,为保证工程项目得到最优化路线,其作用相当重要。因为受到线路长度、宽度、方向的制约,分幅方式不能采用标准分幅,图号一般沿线路走向从小到大顺序编号,采用倾斜分幅。其优点是线路中线位于图幅中间,最大限度减小图幅数。不足之处在于,在线路有一定弧度时,相邻图括内有重叠,图幅之间接边以一幅图内图廓接边,内业工作不太方便。目前国内主流测绘成图软件如清华山维公司开发的EPS系列成图软件,南方CASS软件等往往不能满足要求,或者不能一步到位。

带状地形图成图要求

带状地形图成图通常包括地形平面图和纵断面图两个部分。为保证设计方使用方便,一般要求地形平面图每幅图长度为1km,在图中需要标注拐点坐标、高程、转角等信息。纵断面图同地形图保持一致,图形上部为断面线,下部为对应断面里程的示意平面图,同时图形预留空间,保证地质勘查部门添加必要的地质信息,同时方便设计方在图中添加设计信息。

在地形图分幅的过程中,如果采用倾斜分幅,一般的方式是按照设计方要求,在CAD中画出指定大小的矩形框,根据自己画的矩形,沿线路进行复制、旋转,以此进行分幅,整饰图廓。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般线路较长,重复枯燥的工作很容易产生错误,并且内业工作量巨大。

内业成图流程

3.1地形平面图成图流程:

(1) 对地形图总图质量检查。

(2)根据设计方提供的路线设计图,读出拐点坐标,并按设计路线排序。

(3)编写程序,根据拐点坐标计算出整公里分割点。

(4)将拐点坐标导入到EPSW成图软件,内业人员据此进行裁图,并输出DXF图形。

(5)通过CAD平台操作,导入拐点信息。粘贴图框等其他附属信息。

3.2 纵断面图成图流程:

(1) 将设计路线导入成图软件EPSW,在软件中对测量点构网,软件自动输出断面信息。

(2) 通过程序,计算断面里程。

(3) 根据本单位自编软件”断面测量数据处理系统”,输出断面图。

(4) 将对应断面里程的地形图粘贴到断面图下部,

(5) 对断面图进行其他整饰。

具体应用

北海—南宁成品油管道工程项目是中国石化建设的北海500-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的配套工程,也是华南成品油管网补充西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工程测量范围为线路总长220公里,要求在设计中线两侧各100米测量1:2000地形图,并沿线进行纵断面测量。

采用EPSW2005 数字化成图软件进行内业编辑成图。首先对野外采集的GPSRTK数据和全站仪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形成软件默认的图根点和碎部点文件;通过软件调入外部数据功能,引入坐标点,并进行野外简码对照转换。然后参照野外测量草图,利用该软件图形编辑等功能,在计算机上进行图形编辑、修改、注记、拓扑处理、属性录入等操作,最后形成完整正确的图形文件;再进行接边处理,相邻测站所测地物保证衔接良好,地物重合点精度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保证相邻图幅、不同内业操作员完成的图形点、线、面达到无缝连接,然后进行缓冲区裁图输出。

4.2 图形检查

由专门的质量检查小组,分工协作,对全线路图面进行检查,具体包括等高线处理是否合理、赋值是否正确,点位注记是否清楚、地物点位是否准确,面状地物是否闭合,图幅结合表是否正确,文字注记字体大小、样式是否合乎要求。

4.3 具体成图方案

在本项目中,采用VB语言编写自动处理程序完成图框制作、坐标拐点展绘、图形旋转、嵌入等工作。

程序编写思路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通过VB调用AutoCAD成图。采用此方法是比较容易实现,但调用AutoCAD会占用非常大的内存,速度比较满,当断面图数目比较多时会引起很大的不便,不利于检查和使用,并且在计算机上需要安装AutoCAD软件

②通过VBA实现断面图的绘制。采用此方法优点是速度较快,易于实现,但必须在计算机上安装AutoCAD软件,并且不能独立实现,不方便用户的使用。

③将断面数据转换为SCR脚本文件,在AutoCAD中调用SCR文件,然后另存为标准格式。该方法需要进行第二次转换,不能一步到位。

通过上述比较,最终确定采用VB编程语言,读写数据文件,直接输出Dxf图形文件,Dxf格式为国际标准图形交换文件。采用这种方法,具有不受其他软件的限制、运行速度快的优点。

成图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5.1 断面图中纵比例尺的切换。为方便设计,断面图中纵比例尺要求1:100和1:200两种,由于项目测量范围为山区,高程起伏比较大,在规定的图幅中不能将断面线完整的展会到图中,因此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变换纵断面的纵比例标注,即换挡,在本项目程途中,通过程序计算需要换挡的位置,改变标尺其实标注,解决了这一问题

5.2 保证中线拐点的正确和顺序。因为每幅图要求1km,里程通过第一个拐点不断累积计算,因此每一拐点的坐标和顺序都不能有任何差错,否则会对以后的每幅图都有影响,所以要求内业人员进行认真校核,以保证中线拐点坐标的正确性。

总结

6.1 部分成图工序安排不合理。

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足,部分成图工序安排不合理。通过本次成图,总结了成图流程,保证在今后的类似工作中缩短成图时间。

6.2 自编程序不能保证成图过程中全部进行程序处理,部分环节需要内业成图人员自己编辑,操作。增加了内业工作量,争取在日后完善程序,减轻内业工作量,同时减少成图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几率。

参考文献

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梁雪春,崔洪斌,吴义忠.AutoCAD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篇3

中图分类号:D9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城市化和基础建设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见着正在向现代化和信息化迈进。众所周知,人类可利用信息中的80%以上与空间位置有关。基础地理数据是建设智能化城市不可缺少的,因而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更新的要求也在提高。从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实时性、经济性、多样性、可行性等方面,航天航空摄影测量相对于其他测量手段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为缩短成图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快速、准确地提供测绘数据,保证城市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成图的主体由全野外数字化成图改变为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成图。但由于航空摄影测量后期产品制作的多样性及其多用途,在成图精度方面常规的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成图精度并不能完全达到全野外数字化成图的精度要求,直接影响到成图精度及航空摄影测量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成图精度的测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成图概述

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是指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大比例尺地形图具有成图精度高、地图内容丰富、现势性强等特点。其成图口的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勘察、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性测绘资料;其主要服务对象不外乎城市管理部门和工程建设部门。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大比例尺地形图也是勘测、设计、施工的重要技术依据和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正在也将继续发挥重要的测绘保障作用。按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的不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成图方法可分为白纸测图、航测成图和数字化成图3种方法。航测成图的优越性为野外劳动强度较小,地形图的精度均匀、信息丰富、地形逼真,能够生产图解形式和影像形式产品,也可生产数字形式的产品。大而积成图时,生产效率高,成图周期短。口前,大比例尺航测成图技术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是优势显著、行之有效、普遍采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成图方法

航测外业调绘质量受野外判读,室内清绘、表示,符号统一运用,航片质量等影响。如果航片影像质量不佳,即影像的纹理层次不清,没能很好地把一些微小的地形信息单元充分地显现出来,影像密度及反差也没能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适中状态,那么这种劣质的航片资料对我们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调绘生产作业显然是不利的。精度是地形图质量中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成图的核心问题,是关系到大比例尺航测成图成败的关键。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绝大多数的地形要素一般都要以高度的精确性详尽地表达出来,一些微小而又独立的定位要素占有很大比重,大的地物要素其细部又要保持几何形状上的高度精确。航测成图的作业工序较多,影响成图精度的因素复杂多样,本人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为航摄比例尺、航摄仪主距、像控点布设、像控点选刺、房檐改正、地物补测等。航摄是航测成图的基础,航摄比例尺、航摄仪主距等航摄参数选择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大比例尺航测成图的精度。

三、提高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成图精度的测量方法

选择航摄比例尺是航测成图技术方案设计的首要问题。航摄比例尺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航测成图的精度及内外业工作量大小等问题航摄比例尺大,会提高成图精度,但增加成图的工作量和成本;航摄比例尺小,可以减少成图的工作量,但会降低成图精度。因此,选择航摄比例尺的原则为:在保证成图精度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小的航摄比例尺,即较大的像图比。在选择航摄比例尺时,应考虑成图比例尺、成图方法综合法、成图精度、飞机地速及曝光时间、安全航高、生产成本等因素。

航测成图宜采用综合法测图、模拟测图仪测图、数字化测图三种方法。综合法成图时,宜采用常角或宽角航摄仪,应沿图幅中心飞行,一张像片覆盖一幅图,应尽可能采用较大的摄影比例尺,较短的摄影机焦距,因为在进行相片纠正时纠正仪的放大倍数与精度有限,尽量提高综合法成图的精度。模拟法成图时,由于受到仪器性能及结构的限制,测图倍数也受到限制。对数字化测图法,相对前两种方法而言,测图放大倍数可以略高一些。目前国内承担航空摄影测量航摄作业的单位现有的航空摄影机镜头的焦距有87. 5mm, 115mm等。以1:500成图为例,按照《城市测量规范》可采用1:200-1:300的航摄比例尺,可采用焦距为150~305航摄仪,若摄影比例尺定为1:3000,相应焦距的相对航高分别为262. 5m, 345. 0m, 456. 0m, 630.0m,915 .0m。从以上相对航高可看出,过低的航高在城市、丘陵地、山地均不适合,影响航摄飞机及地面人员、建筑物的安全;过高的航高又会影响航摄质量,尤其对真彩色航空摄影而言,相对航高过高,彩色呈像中的光波会被空气中的微粒滤波,影响摄影质量。此段与摘要“航摄仪主距影响成图精度的机理”的关系。

在整个测区航摄开始前,摄影比例尺、摄影焦距、测区平均高程已定时,摄影的相对航高也已经决定。由于测区的内的高差水平不等,有平坦地区、丘陵地区、山地,各个碎部影像点的摄影比例尺是不同的。应去除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程,选择代表全测区的平均高程值为40m,使实际摄影比例尺与设计摄影比例尺尽量一致。按照《城市测量规范》,航测成图在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精度限差要求是不一样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规定,以加密像控点时,测图放大倍数应满足平面和高程的精度要求。测图放大倍数在1:500成图时,平地、丘陵地不宜大于6倍,山地、高山地不宜大于7倍;1:500成图时,平地、丘陵地不宜大于4倍,山地、高山地不宜大于4-6倍;1: 200成图时,平地、丘陵地不宜大于4倍,山地、高山地不宜大于3.5-6倍。依据平面与高程精度、测图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随着精度要求的放宽。在成图比例尺一定的情况下,相应的航摄比例尺也相应减小。在同样的条件下,只要成图比例尺不变,航摄比例尺随着精度的放宽而减小。在成图比例尺一定的情况下,航摄比例尺的选择可以在一定的范围里进行。总的像片对整个测区来说,1: 2000比1:3000的飞行费用、飞行时间、摄影材料、后期处理等总成本有很明显的上升。

四、结束语

在一个航空摄影大比例尺成图的工程项目设计中,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成图精度与成图比例尺、航摄仪器、作业方法、地区类别、仪器装备及成图技术水平、航高、经济等因素有关。要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同时又要抓住主要因素,如成图比例尺、作业方法、地区类别、仪器装备等因素。航空摄影是整个航空摄影测量作业工序的第一步,必须进行较完备仔细周到的技术设计,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