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4:1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土地工程测绘,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关键词:
测绘工程;土地管理;利用
正文:
1、测绘工程关键技术
1.1、GPS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GPS技术已经开始在地理信息的测绘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目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手机地图就是借助GPS技术所建设起来的。从这一技术的应用环境来看,准确的定位功能可以让这一技术在陆地、在交通工具和航海领域得到充分的运用。准确化的定位功能也可以让它在测绘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功能。因此,应用范围的广泛性成为了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性。在对GPS技术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定位系统在GPS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将定位系统应用于测绘领域以后,测绘人员可以利用好以下两种方法来进行测量。①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系统所发出来的信息来对与之对应的测量方式进行应用。②测绘人员在对GPS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也可以从它的自身特点入手,在对发射中心与用户之间所发射的信息之间的差距进行测量的方式来开展测量工作。
1.2、GIS
这叫做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采用目前的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处理地理空间和有关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能够利用各种颜色的平面直观图将地形中的各类事物区别开来,把有关信息通过屏幕显示出来,为现代地形测量测绘提供重要数据,用来对地形进行合理规划、评价。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过程中GIS技术也不断提高了系统集成技术和智能系统有关技术,为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地形测量测绘技术中发挥作用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3、遥感技术
所谓的遥感技术也就是利用人造卫星、飞机等飞行器通过电磁辐射,实现对有关地理环境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以此满足有关的测绘工作实际要求。现阶段,遥感技术已经普遍的应用在了土地资源的勘查测绘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还满足了现代化城市经济建设的相关要求。土地管理具有高精度、连续性和综合性,遥感技术关键部分是监测精度。有时土地状况会不断变化,为获得精度需要,测绘人员要结合土地利用图进行对比,把城市人文、生态指标都纳入土地测绘资料。如果要求的精度较高,则需要GPS高分辨卫星影像补充。遥感技术应用在土地测绘上最重要的是提取变化信息,以固定土地资料和时段内产生的变化相关量来提取变化信息,再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出土地变化规律,可为日后整体规划提供参考。现阶段,在航天航空对地面的观测已获取地面实际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在土地测绘工程中积极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全面准确的提供工作信息,其作为一个新型的土地测量技术手段,可以切实有效的提高土地测量工作的准确率,并且现阶段在一个数字化的发展时代,遥感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
1.4、其他现代化测绘技术手段
1)摄影测量。地籍测量过程中的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可以提高测量水平,绘图速度非常快,而且测绘质量比较高,具有精度高、价值大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商业应用价值。2)数字化内业扫描及测量。该技术手段的应用,无需室外作业,仅需通过室内操作即可。然而,该种作业方式需要有基础原图,经扫描形成数字化采集模式,将预先测量的界址点坐标数据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之中。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进行详细的测算。比如,对街坊、街道调查编号,对座落、地名、门牌号以及层数和构造等详实标注,对其中不合理之处及时更正。3)现代测绘技术。实践中应当充分考虑测区状况、作业单位以及适用环境等情况做出经济、高效的测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代测绘技术手段,较之于以往我们可通过对各种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其特点正朝着专业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方向发展。
2、测绘工程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的应用
2.1、进行土地规划设计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为了可以很好的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目,对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的调整和分配方案。在土地规划和设计,首先需要做的和相关的信息收集所有的土地,整理和分析工作。这类信息,不仅能为土地规划和设计的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要明确土地性质,以确定质量,在后期开发过程中,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和土地面积是不可用的,确定预留用地的具体范围,适合土地利用和各种城市发展。
2.2、在城市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图解法、部分解析法以及解析法是城市地基测绘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主要方法。正确掌握地籍测绘相关基本作业步骤,对于提升城市地基测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工作程序如下:将基本控制测量应用于测区中;控制测量在地籍图根中的应用;测量碎部;清绘整饰地籍图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补测和修侧;最后是输出地籍测量成果。
2.3、在城市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
实测成图是展开城市不动产测绘的关键途径,而另一种方法就是编绘成图。航空摄影测量法测图、平板仪测图和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测图是实测成图的三种重要方法,在实际进行测绘工作的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应从整体入手,逐步向局部地区展开测绘,并首先进行整体控制,最后才可以展开碎部测量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城市不动产测绘工作质量和精确性。
参考文献
[1]热依拉•阿布都热依木.测绘工程在新疆土地管理及利用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资讯,2011,21:171.
[2]王艳妮.论土地测绘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4,03:143-144.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042-01
现代的土地测量,主要指的是利用数字测绘技术按一定的精确度来测定土地界线、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类型等。因为土地测量必须要为进一步建立地籍管理系统提供准确而合理的基础数据,而传统的土地测量技术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一标准,所以现在的土地测量已经广泛应用高科技、高水平的数字测绘技术。
1 在土地测量工程中的数字化测图技术
土地测量主要指的是利用一定的精确度,去测定土地边界、土地面积、明确土地产权归属的一种测量性工作。在现代测绘技术快速发展之下,高精确度和高效率的测绘仪器也在逐渐问世,土地测量和现代测绘新技术逐渐融合,土地测量的仪器和方法有了很大变化。
1.1 数字测绘的关键技术内容
数字测绘即利用数字化仪器、数字化形式、数字化载体来进行的一种测绘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地图数字化。这是在无法进行数字地图绘制的情况下,通过扫描矢量法等方法将原图进行数字化的一种技术,由于受原图绘制精度的影响,在精确度和实效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作为应急使用。二是数字化地图测绘。这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数字测绘方法,它依靠GPS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等现代测绘技术,具有非常高的精确度,是土地测量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三是航测成图。即通过航空拍摄的方法摄取地貌影像资料,并结合外业判读、计算机模拟等手段,最终得到数字化地图,比较适用于大面积的土地测量。
1.2 数字测绘适用的工地工程
数字化测量能够详细、分层地反映出地形和地貌特征,使人们一目了然地观察到整个要测量土地的地形,而且数字化测量的产品在使用和维护上也比传统仪器更方便快捷,因此数字测绘在土地工程测量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数字测绘并不适用于所有工程,一些基础性的、地形平坦、范围较小的地籍测量,是不需要采用数字测绘技术的,这种土地的测量工作利用传统测量方法一样能够很好地完成测量,又因为数字测绘技术所用的仪器价格通常比较昂贵,所以一些小型的工地测量、土地测量等,出于资金方面的考虑,不会采用数字测绘技术来进行土地测量。
2 数字测绘技术在土地工程中的应用实践
随着数字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土地测量中,数字测绘产业已经开始向现代信息的产业转变,测绘仪器和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数字测图,已经形成了具有规模生产的、完全代替传统手工测绘图纸的作业模式,现有的数字化测图中的电子地图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了纸张地图的平面概念,逐渐向多媒体方面发展。
2.1 GPS卫星定位系统
近年来,GPS卫星定位技术迅速发展,这给数字测绘技术带来了重要改变,在土地测量中应用GPS卫星定位系统,不需要使点与点之间相互通视,这就避免了常规土地测量中,在控制点选择方面的局限性,且设置GPS网状结构对GPS网精度只有极小的影响。GPS技术具有能够全天候观测、测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布点灵活等优点,这使得GPS技术在土地测量中被广泛应用。在常规三角锁布设中,当近似等边和估算的精度较低时,需要加测对角线、增设起始边等,而运用GPS技术就有效地避免了这一点,只要GPS仪器精确度能够和土地等级控制的精确度相匹配,所控制点位的选取符合了GPS取点要求,那么所布设的GPS网精确度就完全能够满足常规的土地测量要求,这样能够减少多余的观测量,避免了观测结束之后又发现问题而重新测绘的局面,相比传统测绘技术,节省了人力物力。
2.2 RTK技术
RTK技术即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是利用载波相位来观测的实时差分测量技术,这种测量方法的基本形式是:利用一台已经被输入坐标的GPS接收机作为测量基准站,对于所有可以观测到的GPS卫星进行全天候观测,然后将观测到的数据利用无线传输设施发送给客户观测站,在观测站上另设一台GPS接收机,接受GPS卫星广播的信号,然后按照实时差分定位等一些计算原理,借助一些专业的软件进行实时的差值求算,计算出流动站点的一维坐标,最后通过转换参数求出其平面坐标。RTK技术同其他一些常规的土地测量技术相比,体现出了巨大的优势,RTK技术不仅观测效率高,而且无需通视,同时也省去了一角测量、导线测量时的连接与传算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测量时间和观测费用。
2.3 数绘与地面测量
数字地面测绘技术是在现代化高端信息技术以及电脑绘图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最新的土地测量技术。这种技术适用于城建工程、国土工程、房产工程、水利工程等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性信息观测,即在信息化数据采集软硬件的控制下,将采集的信息实时地传输给系统的电子记录薄,再经过一些简单的处理之后,按照标准格式存放到系统数据库中,与此同时,配绘出基本草图,以供测图软件进行成图的编辑与测绘。目前来说,全站式电子测速仪是最新型也最高端的数字测量仪器,同传统式的测量仪器相比较,具有更高的智能化设计,不仅能实现角度和距离的自动计算,而且测量技术较易掌握,但是由于硬件设备的局限性,其操作的可视性较差、功效较低,因此在土地测量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概率较其他几种数字测绘技术要低一些。
3 结语
在时代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测绘技术已经被大量运用到土地工程测量中,并且在城镇建设、水利建设等工程的土地测量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测图,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所要测绘土地的地形状况,这对于土地工程的后期建设有很大帮助。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数字化测绘技术必将得到更加普遍和大范围的应用,在土地测量工程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何亚南,赵利静.关于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实际应用[J].江苏商报,建筑界,2013(22):254-254.
1 数字化测绘技术
1.1 数字化测绘内涵
从本质上说它是工程测量里的一种方法和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对地质形貌进行采集并以坐标形式转化为数字化信息,最后得到地图的电子绘制方法。其基本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地球外部的卫星,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空间位置进行数据自动记录检测。然后在地面的流动站、基准站和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计算机通过专业软件处理得到关于某个区域地形地貌的全部信息的地图(如图1、图2)。
1.2 数字化测绘技术功能
它既能将地图数字化,能利用计算机、数字化仪和绘制仪等对地图进行处理,快速得到一幅数字化地图;也能进行数字化地图测绘,以计算机、卫星等高新技术为基础,对地质形貌进行测绘,最后得到地图的电子绘制方法。
1.3 数字化测绘技术作用
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需要,在测绘工程领域有广泛应用。能够使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解决的主要是城市大比例尺基本图、工程地形图、地籍图、地下管线图等各类图件的自动绘制。具体表现:
(1)数字化处理原图:工程测量时,如果数字地形图没有提出更高要求,并且工程经费相对紧张时,可对原有图形进行数字化处理。其能够有效利用原图的价值,测量人员通过计算机一级扫描输入设备,短时间内即可运用数字化软件获取有用的地图。
(2)数字化绘图:应用数字化绘图,对相同地点但不同需求比例的绘图能够直接按照现有的地形测量图,得到不同比例的多元地形图。并且一般比较小的地形图信息详细,可以满足不同工作需求。
(3)地籍测量:我国乡镇的城市化建设加快,地籍测量工作急剧提升。为相关单位确定城镇土地的属性、面积、位置、用途、经济价值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等提供资料。
(4)航测数字成图:通过航空摄影机对地面影像进行航测,具有成图速度快、图像精度高、工作成本低以及环境影响小等诸多优点,对于城市及大测区的大面积成图最为适用。
(5)数字地球:通过计算机来实施地理坐标的构筑统一,形成统一框架体系,形成形式多样、内容完整的信息源,客户再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即可得到这些重要信息。
2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测绘上的优势
2.1 测绘结果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由于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结果都是现实在计算机上,并且是以直观的图形方式进行显示,其中包含了地形特征、地貌形态以及地籍要素等方面的内容的。因此对于其测绘结果的查看十分方便,即使非专业人士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数字测绘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在土地测量的工作中,使数字化测绘技和土地测量紧密结合。
根据目前的数字测绘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数字化测绘技术,并结合土地测量分析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实际应用及其具有的优势。也可以读懂数字化测绘的结果。
2.2 使用及升级的便捷性
数字化测绘利用智能化的操作方式,使得工作人员在土地测绘的时候十分方便。由于技术创新一直在不断的进行着,尤其对于数字化测绘这样利用计算机智能绘图的测量方式,其技术更新的速度更是快的惊人。而数字化测绘只需要对软件进行简单的升级处理就可以实现技术创新的同步。
2.3 测量结果的适应性
由于每个工程对于测量结果中各个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老式的测量方式测出的结不能一次多用。而数字化的测量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的侧重点不同,进行数据加工,进而与更符合对其使用的要求。
2.4 结果分析的基础性
将数字化测绘技术绘出的地图作为基础,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加工,以地图为底图进行规划,将实施方案在上面进行模拟。通过各种因素的制约分析,得到一个较真实的方案模拟结果。
3 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3.1 地籍测量的必要性
地籍测量是根据国家土地法律和规定,对土地的权属、性质和属性进行测量和注记,形成地籍图的过程。地籍测量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是确定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所有权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各级人民政府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开发、使用、保护和管理等所必需的基础资料之一。
3.2 地籍细部测量中的应用要点
(1)地籍细部测量作用与精准性:通过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能够更清晰准确的对每一个利用的土地的点、线等基本情况进行掌握。精准性是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其规程要求地籍细部测量的精度为:城镇街坊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为10cm,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允许误差为15cm。数字化测绘设备中的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能满足精度要求。
(2)注意地籍细部测量时的其他因素:对数字化测绘技术操作有影响的地域改用其他方法进行勘测,测绘设备状况,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与熟练程度及操作的规范化。
3.3 细部测量的流程、方法(如图3)
3.3.1 进行地根的测量
可以利用PTK技术在开阔且平坦的地域进行图根控制网的设定,在结合GPS的动态观测网,可以发现一些点位的误差,并且误差较大,很难满足小于5cm的误差临近范围。所以针对一些城市街道或者建筑较为密集的地区,在布局的时候采用全站仪的方式,然后将图根的布局设置为结点网,这样可以避免误差而导致在结合边界附近出现超限的问题。
3.3.2 进行数字化采集的方法
一般采用测界址点的方法对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属权单位进行测量,也可以采用测量地形点的方法对其它地物进行测量。在进行测量采点时,为了便于记忆,测量人员通常将不同地物编制成为对应的不同属性的点。在打点测量时,需要先测一个地物后再测一个地物,将点通过内业进行数据转换,避免发生散点太多的情况而妨碍绘图。
3.3.3 内业数据处理
在数据采集结束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中。由于采用的测量仪器不同,所以导出的数据格式也会有差异,因此需要将所有数据的格式统一转化为SCS标准格式,以利于后期的数据处理。在数据转换后,可进行地图绘制。测量人员可以根据街道、房屋、树木的打点顺序轻松绘制出初始数字化地图。
3.3.4 外业调绘
在完成内业的数据处理后,其实整个地图基本上已经完成了70%左右,只要把初始的数字化地体打印出来与外景实体进行比对,将一些空白区域进行打点补充后连接即可。最后形成完整的数字化地图。
3.4 外业测量精度的控制方法
(1)在野外工作时要严格控制转站的次数,一般连续转站都不该超过三次;
(2)在细部测量时,立镜一定要按照规范使用,先测量地物的,然后在制高点上打散点的方式测量内部,最后用丈量等方法做到精确测量,工作人员在设计时做好全面统计,并做好界址点之间精度检查表的精确统计。
4 结语
配合我国经济、城镇建设快速发展,需要细致、精确的地质形貌资料。需要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对地质形貌进行现代化、智能化以及科学化的处理。先进技术的引入,使得是测绘应用领域更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同时,将传统的户外测量工作移至室内完成,减少了工作者的劳动量。当然,其存在的不少问题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参考文献:
[1]蔡韵.浅析GPS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6.
[2]李木子.浅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