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3:2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前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地形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管理和规划应该与时俱进。“3S”技术的应用就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技术手段,它包含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对土地规划、整理、使用、勘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 “3S”技术的简介与功能概述
“3S”技术作为一个将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的集成技术,具有获取远程信息、数据库快速更新整合并能复合分析的功能。在“3S”技术中,地理信息系统相当于人类的大脑一般,将由遥感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这“两只眼睛”搜集起来的信息数据进行管控,这整个技术的集合方式如图1所示。
1.1 RS技术
RS即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是指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远距离目标的各类地理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捕获、分析、处理,从而对远距离目标进行检测和识别的一种现代化远距离探测的综合技术。该种技术是根据不同物体对波普的不同反应所形成的信息进行反馈工作,一般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环境质量检测、植被资源分布调查等方面,具有庞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
1.2 GIS技术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是指计算机系统以测量的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对各种信息按照一定类别进行组合、分析,对数据的动态进行检测,最终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为信息管理提供服务。它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人员和组织机构四个部分,是地理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种科学有机结合的专业性计算机软件系统,而且可将所获得的信息直观、可视的展现在电脑上。
1.3 GPS技术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将全球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相结合的技术。其主要功能是可提供点、线、面三维坐标,具有覆盖密度高、全天候、多功能、定位速度快、抗干扰性强等特点。这种技术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如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如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如GPS信号接收机。由于其高超的性能被广泛应用在土地测量、规划、调查、检测等各个方面,同时在军事和民用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2 “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资源与环境问题逐渐全球化,“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这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技术结合,而是将其技术内在的联系合成一种功能系统。鉴于现实情况,土地资源管理在未来必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S”技术所包含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定位技术将不断推动土地资源的研究发展。下面就具体来探讨一下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中如何的应用。
2.1 RS技术的应用
RS技术主要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等基础性地质工作。传统的土地资源整理开发调查是以1:10000地形详查图为底稿而工作的,但是因为1:10000地形详查图不能很好的反映所勘察地区的实际地形情况,现势性较差,常常导致调查结果不够准确,需要大量的后期野外工作,影响工作效率。RS技术利用遥感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真实的反应,遥感卫星的飞行高度一般在4000千米-600 千米之间,图像分辨率一般从1 千米-1米,这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调查的速度和精确度,为下一步的数据分析提供了有效依据,还可以将形成的影像作为底图对项目进行查漏补缺。
2.2 GIS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一般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可以对土地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进行调查规划和土地资源动态的检测。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级企事业机关单位都需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前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与此同时,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在国家发展中慢慢暴露出来,分析、解决这些在时间上、空间上具有关联性的问题,需要合理的方案建议,GIS软件系统就可以为此提供帮助。
2.3 GPS技术的应用
GPS技术作为一种定位系统,可以用于土地资源的调绘和数据的收集,检测核实要开发使用的地区位置是否符合申报。在对土地进行地物测量期间,通常在前期的规划设计时要求设计底稿是实测比例尺不小于1:5000的全要素地形图,工作底稿是1:2000的地形图。面对如此高的比例要求,此时就可以采用GPS技术进行布设控制,采集数据。GPS技术不仅在此应用得力,当面对突发变化时还能够迅速做出反映,使得数据库得到及时更新。
3 “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前景
“3S”技术通过对土地的利用现状进行动态跟踪调查,完全改变了我国土地资源信息管理模式,使我国传统的土管方法都得到了提升。
不可否认,这种技术因其优越性,表现出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空间。在未来,该技术可以与网络技术、云计算等高新科技相结合,使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更加多元化,更加高效智能的为人类提供服务,并将人类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带入全数字化时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用“3S技术”既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使得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步入智能化、信息化时代,还可以在管理过程中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毋庸置疑,随着“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更深入的应用,所带来的“数字化”必将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应加紧发展“3S”技术,紧跟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1]吕姗.“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13,11:1175-1179.
[2]郜惟,李乃康.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3,05:97-99.
土地资源与园林设计是当今被非常关注、民众聚焦的热点。现在城乡建设速度迅猛,土地管理已提到法律的高度,园林设计正为人居环境的改变力求完美。因此土地资源管理要与园林规划合一,既要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又要园林规划科学化。根据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与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土地资源管理与园林设计规划的现状
1.土地资源管理现状
(1)土地使用结构不合理。现在农村开始不断朝着城市化发展,使得往城市涌去的农村人口在不断增多,造成农村大量耕地闲置,同时当地政府并未及时对这类土地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所以导致耕地一直处于荒芜状态。这就使得这些土地资源产生严重浪费的现象。城市区域中,为了能够满足城市本身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面积都使用在建筑用地方面,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匮乏与紧张。所以,现在城市以及农村的土地资源结构都明显失衡,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开展工作有所阻碍。
(2)规划不科学。土地资源一直是国内的重点资源之一,在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时候,需要预先开展规划工作,可是目前国内在进行土地规划时,大多数有关工作人员并没有进行实际土地使用情况调查以及土地变更方面的管理工作,这就产生土地使用实际情况与收集资料不符合的问题,这将直接对之后政府的土地规划工作造成恶劣的影响。
(3)有关法律法规并未彻底执行。目前国内与土地资源有关的法律法规较为健全,并且与实际情况有所符合,但是在法律法规执行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并未落实到实处,未能实际有效执行。
2.当前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树立现代化的园林设计理念。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主张大量种植灌木,就是少建造建筑物多种植花草树木,在园区的建造过程中单纯地注重植被覆盖率,忽视园林和人的和谐相处。现代的园林设计理念坚持自然、生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在发挥园林美化城市作用的同时,更好地体现人的作用。因此,园林的建设必须实现和人们发展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园林设计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现阶段园林的设计活动更多体现的是经济上的利益追求。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设计的方案完全从经济利益出发,园林的设计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
(3)园林设计简单模仿缺乏个性创造。
(4)园林设计过程中园林绿化体系不完善。园林绿化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园林规划设计的论证基础之上的,这种对园林的规划论证必须是科学合理的,除了需要考虑园林规划设计本身的思路以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园林自身的特点以及功能,使其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协调。
二、土地资源管理与园林设计规划问题的解决策略
1.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制定并健全法律法规。如果要确保土地资源管理能够有法可依,第一步就需要将与土地资源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健全以及填补建立的工作,这样才能对依法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2)执法力度需加强。有关的土地资源法律法规健全之后,需要贯彻到实处,有关的执法力度需要全部加强。
(3)土地资源管理需要提高。除了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保障土地资源处于合理使用状态,还需要将土地资源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2.园林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目前园林设计过程中在设计理念、价值追求、绿化体系以及设计者自身方面都存在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园林设计的发展前景,并影响到园林设计本身价值的实现与园林功能的发挥。为了真正实现园林设计的目标,更好追求园林设计自身功能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协调一致,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目前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转变园林设计理念,树立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从转变园林设计理念开始,树立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园林设计理念,使园林设计摆脱传统的观念束缚,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注重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科学考察,将人文因素融入原理设计中。
(2)注重强调园林设计的社会责任。在今后的原理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树立起园林的社会价值,使得园林的设计能够满足社会公共的审美以及娱乐享受。
(3)解决园林设计者存在的问题。对设计者要加强专业上的培训,提高设计者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
(4)建立完备的园林绿化体系。在园林设计的前期规划活动中要进行科学的论证,考虑园林设计的整体性思路,使得园林的设计符合区域性的自然特征、人文气息,和本区域的气候和水文状况相适应。
综上所述,在搞好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上,把园林设计规划合理化、科学化。园林的建设营造就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园林空间的游憩过程中能够得到美感享受和放松需求。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分析现代园林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更好地实现园林设计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土地资源与园林设计是当今被非常关注、民众聚焦的热点。现在城乡建设速度迅猛,土地管理已提到法律的高度,园林设计正为人居环境的改变力求完美。因此土地资源管理要与园林规划合一,既要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又要园林规划科学化。根据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与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土地资源管理与园林设计规划的现状
1.土地资源管理现状
(1)土地使用结构不合理。现在农村开始不断朝着城市化发展,使得往城市涌去的农村人口在不断增多,造成农村大量耕地闲置,同时当地政府并未及时对这类土地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所以导致耕地一直处于荒芜状态。这就使得这些土地资源产生严重浪费的现象。城市区域中,为了能够满足城市本身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土地面积都使用在建筑用地方面,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匮乏与紧张。所以,现在城市以及农村的土地资源结构都明显失衡,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开展工作有所阻碍。(2)规划不科学。土地资源一直是国内的重点资源之一,在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时候,需要预先开展规划工作,可是目前国内在进行土地规划时,大多数有关工作人员并没有进行实际土地使用情况调查以及土地变更方面的管理工作,这就产生土地使用实际情况与收集资料不符合的问题,这将直接对之后政府的土地规划工作造成恶劣的影响。(3)有关法律法规并未彻底执行。目前国内与土地资源有关的法律法规较为健全,并且与实际情况有所符合,但是在法律法规执行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并未落实到实处,未能实际有效执行。
2.当前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树立现代化的园林设计理念。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主张大量种植灌木,就是少建造建筑物多种植花草树木,在园区的建造过程中单纯地注重植被覆盖率,忽视园林和人的和谐相处。现代的园林设计理念坚持自然、生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在发挥园林美化城市作用的同时,更好地体现人的作用。因此,园林的建设必须实现和人们发展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园林设计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现阶段园林的设计活动更多体现的是经济上的利益追求。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设计的方案完全从经济利益出发,园林的设计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3)园林设计简单模仿缺乏个性创造。(4)园林设计过程中园林绿化体系不完善。园林绿化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园林规划设计的论证基础之上的,这种对园林的规划论证必须是科学合理的,除了需要考虑园林规划设计本身的思路以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园林自身的特点以及功能,使其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协调。
二、土地资源管理与园林设计规划问题的解决策略
1.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制定并健全法律法规。如果要确保土地资源管理能够有法可依,第一步就需要将与土地资源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健全以及填补建立的工作,这样才能对依法管理工作有所帮助。(2)执法力度需加强。有关的土地资源法律法规健全之后,需要贯彻到实处,有关的执法力度需要全部加强。(3)土地资源管理需要提高。除了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保障土地资源处于合理使用状态,还需要将土地资源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2.园林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目前园林设计过程中在设计理念、价值追求、绿化体系以及设计者自身方面都存在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园林设计的发展前景,并影响到园林设计本身价值的实现与园林功能的发挥。为了真正实现园林设计的目标,更好追求园林设计自身功能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协调一致,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目前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转变园林设计理念,树立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从转变园林设计理念开始,树立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园林设计理念,使园林设计摆脱传统的观念束缚,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注重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科学考察,将人文因素融入原理设计中。(2)注重强调园林设计的社会责任。在今后的原理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树立起园林的社会价值,使得园林的设计能够满足社会公共的审美以及娱乐享受。(3)解决园林设计者存在的问题。对设计者要加强专业上的培训,提高设计者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4)建立完备的园林绿化体系。在园林设计的前期规划活动中要进行科学的论证,考虑园林设计的整体性思路,使得园林的设计符合区域性的自然特征、人文气息,和本区域的气候和水文状况相适应。综上所述,在搞好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上,把园林设计规划合理化、科学化。园林的建设营造就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园林空间的游憩过程中能够得到美感享受和放松需求。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分析现代园林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更好地实现园林设计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