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电子技术入门

电子技术入门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3:1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电子技术入门,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电子技术入门

篇1

在数字信号设计中,具有时钟信号的总线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如SPI、SSI、IIC、AC97、PS2、SD等协议都有时钟信号。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的逻辑分析仪软件为方便客户推出了“通用CLK总线分析”帮助用户分析具有CLK总线的数据,本篇章以此插件解决PS/2总线分析简单介绍具有时钟信号时序的分析方法。

2 CLK总线分析组件介绍

“通用CLK分析组件”是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为采用具有时钟信号非标准协议分析所推出的一款辅助解码分析组件。其设置界面如图l所示。

具有时钟信号总线除了数据总线(DATA信号线)和时钟总线(CLK信号线)外,一般还有一条用于标志数据传输是否有效的片选信号线(CS信号线),如常见的信号SSI、IIS、AC97等总线。

具有CS信号线的时钟总线中,一般CS根据不同总线需求在低电平或者高电平标志着Data总线有效。同时“通用CLK分析组件”还支持“边沿”模式,即CS信号发生改变时代表新数据的开始,如HS总线。

很多具有时钟信号的总线中也存在一定的协议不存在CS信号线,如IIC、PS2等。他们通过信号线的停止和开启区分数据的有效和无效。为了解决没有片选信号线的总线分析,“通用CLK分析组件”提供了“CLK超时”设置。该设置标志了如果CLK信号当出现某个时钟超出该设置的时间则表示DATA信号线上的数据无效。

现实开发中有许多总线并非数据开始后立即采集数据,它们存在1个或者多个时钟延迟,为此“通用CLK分析组件”提供了“开始后数据延迟Bit”设置,实现对该类型功能的适应。

如图1所示,除了总线设置和CS模式、时钟超时设置外,该分析组件也提供了,采样点、空闲电平、数据长度、数据传输模式、过滤无效数据、CS无效时清空数据等常规设置使得该组件对时钟信号总线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 PS/2协议介绍

PS/2设备接口是IBM公司研发的用于鼠标键盘的接口。它主要有5个引脚,除了电源、接地、保留线外,主要靠时钟线和数据线进行数据交换。

PS/2总线主要负责的是主机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信号在通常情况下保持高电平,传输数据0时就把数据线拉低,传输数据1时就让数据线保持高电平。PS/2鼠标和键盘履行一种双向同步串行协议,换句话说,每次数据线上发送一位数据并且在时钟线上发一个脉冲就被读入,键盘/鼠标可以发送数据到主机,而主机也可以发送数据到设备。但主机总是在总线上有优先权,它可以在任何时候抑制来自于键盘/鼠标的通信,只要把时钟拉低即可。

从键盘/鼠标发送到主机的数据在时钟信号的下降沿被读取;从主机发送到键盘/鼠标的数据在上升沿被读取。时钟信号只能由键盘/鼠标产生:如果主机要发送数据,它必须首先告诉设备开始产生时钟信号。

由于数据线和时钟线在正常情况下都保持高电平,当键盘或鼠标等待发送数据时,首先检查以确认是否是高电平。如果不是,是主机抑制通信,设备必须缓冲任何要发送的数据,直到重新获得总线控制权。如果时钟线是高电平则表明总线空闲,设备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传输数据过程如图2所示。

由于PS/2设备总是产生时钟信号。如果主机要发送数据,它必须首先把时钟和数据线设置为“请求发送状态”。下拉时钟线至少100μs来抑制通信和下拉数据线来请求发送。然后释放时钟。当设备检测到这个状态,它将开始产生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时钟信号。在停止位发送后,设备应答接收到的字节,把数据线拉低并产生最后一个时钟脉冲。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

4 解析PS/2

现在我们就用“通用CLK总线分析”去分析PS/2,总线上传输的数据。

由图2和图3可知PS/2属于具有时钟信号,大多数人只关心数据段(“D0~D7”)8个bit位,至于开始位(“S”)、校验位(“P”)、结束位(“E”)和响应位(“ACK”)都可以通过分析数据位前后观察进行比较。因此我们通过“通用CLK组件”仅分析数据段所组成的数据。

PS/2时钟信号一般在80μs左右,在每个数据传输时都会存在大于100μs的时间间隔,由于PS/2没有CS信号,需要采用时钟超时作为开始信号。因此设置“时钟超时”为“90μs”。设置“CS模式”为“无CS”。

PS/2在开始数据传输前都会有1Bit的开始位,该开始位为不关心的数据,需要忽略掉,因此设置“开始后数据延迟Bit”设置为“1”。

PS/2在数据传输时时钟空闲时为高电平,因此设置“空闲电平”为“高电平”。

PS/2在数据传输时,设备发送到主机采用的是下降沿采样,主机发送到设备采用上升沿采样。从图2、图3中可以发现PS/2每bit数据传输有效时间内都存在一个下降沿和上升沿;在设备发送到主机中D0对应的是第2个下降和上升沿;在主机发送到设备时,D0对应的是第1个上升沿,第2个下降沿。因此我们设置“采样点”为“下降沿”。

由于D0属于数据的低位最先接受,因此设置“数据模式”为“LSB”(低位最先传输)。

由于存在D0~D7共8个数据,因此设置“数据宽度”为“8”。

最后根据我们需要的数据为数据数值,因此我们设置“过滤无用数据”有效。

根据需求设置的“通用CLK总线分析”如图1所示。

调用“通用CLK总线”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该分析结果和调用“PS/2总线分析”分析的结果完全相同。调用“PS/2总线分析”的设置界面如图5所示。

篇2

本书适用于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的大学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及工程师。

胡光华,高级软件工程师

篇3

项目一 (P1~15)

[课题名称]

普通车床加工技术入门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CA6140车床主要部件名称、用途及传动系统

2.了解普通车床的加工范围、切削用量

3.熟悉机床的日常一级维护工作和管理知识及车工安全技术守则

4.了解工量具定置管理

二、能力目标

1.会作好车床的日常维护工作

2.会正确操作机床,选择合适的切削用量

3.熟悉车工安全技术守则的要求,会合理安排工量具

三、素质目标

1.了解普通车床的各部件功用及传动路线

2.会调换主、从动运动的参数,并操作车床

3.会使用工量具,并作定置管理

4.会保养机床,做好日常维护,熟悉安全技术守则

四、教学要求

1.熟悉CA6140车床各部件的功用,了解传动路线,会变换主轴和进给运动参数。能读懂型号的含义

2.了解普通车床的加工内容,会按公式初选切削用量

3.会对机床作日常维护,遵守车工安全技术守则

[教学重点]

1. 会操作车床,会调整参数

2. 会维护车床,懂得遵守车工安全技术守则的重要性

[难点分析]

1. 传动系统图表达的传动路线

2. 切削用量的确定,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差别如何确定

[分析学生]

1. 第一次上机操作,要克服心理障碍,特别是女生,既要能上机操作,以要遵守安全操作守则

2. 要重视车床的日常维护工作,要像爱护自己一样来爱护机器

[教学思路设计]

1. 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边讲边结合车床操作演示

2. 示范—练习—指导—总结

[教学安排]

4+6学时

[教学过程]

一、开场白

1.自我介绍

2.本课程特点: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来指导实习

3.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

二、新课教学

1.CA6140车床的基本参数及功用

2.了解CA6140车床型号的含义及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及期用途

3.了解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重点是主运动及纵向运动和快速运动

4.熟悉车床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组数和最大与最小转速与进给量

5.会对机床进行空运转,并变换运动速度,熟悉车床的加工范围。了解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和加工表面的含义。这里要注意防止车刀撞击卡盘,造成事故

6.会按公式计算不同工件的切削速度,求同主轴的转速,会按精、精车选择不同的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7.熟悉车床铺的日常保养要求及保养内容

8.熟悉工、量具的安置规则和安全技术守则的内容,保证加工质量和人身操作安全。防止出现人身和机械事故。特别不允许出现刀架撞击卡盘的事故发生

三、小结

1.车床是最常用的机械加工设备

2.注意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守则,确保人身安全

3.会操作车床空运行,变换运动参数,是操作机床的基本要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