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地籍测绘图解法

地籍测绘图解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3:4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地籍测绘图解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地籍测绘图解法

篇1

1.引言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在测绘行业的广泛应用,电子经纬仪、全站仪、测距仪的出现,数字化测图技术应运而生。传统的白纸测图,其实质是图解法测图,在测图过程中,将测得的观测值――数字值按图解法转化为静态的线划地形,这种转化使得所测数据精度大大降低,设计人员用图时又要产生角析误差。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展开使得上述问题迎刃而解。目前,国内外数字化测图技术尚无统一模式,这里重点介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化测图,这个系统是我国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建立的,已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可行。任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元素(如点、直线、圆、弧等)组成的。为了能在图形输出设备上生成图形,计算机绘图等程序要提供基本图形元素的类型以及确定其位置的坐标和其它有关参数,如线型、颜色等。由于计算机图形输出设备在二维空间(平面上)生成图形,所以其绘图程序的主要数字原理是平面解析几何和数值分析。数字化测图的实质是解析法测图,将地形图形信息通过测绘仪器或数字化仪转化为数字量,输入计算机,以数字形式在硬盘或软盘存贮,从而便于传输与直接获得地形的数量指标,需要时通过显示屏显示或用绘图仪绘制出线划地形图。因数据成果易于存取,便于管理,所以也是今后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

2.CASS软件的特点

《CASS》是具有极强的专业功底的基础数字化测绘软件。它具有完备的数据(图形)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生成、图形输出等功能,能方便灵活地完成数字化接口等数字地图应用与管理功能。

其选用了先进的系统平台。采用了基于W操作系统的平台,确保了系统界面的美观实用以及用户操作的灵活方便,借助于技术优势,在外设接口、图形编辑、图形浏览、用户二次开发等方面均有其他数字化测图软件不可比拟的优势。函盖了手工测记到无线遥控电子平板采集、现场作业到图板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等内外业所有采集方法:功能齐全完整,可完成地形测量(陆上和水下)、地籍测量、工程勘察测量、施工放样、断面数据和土方/库容量提取、比例尺缩放、地图缩编、图/数/编码转换和信息提取、DTM立体模型生成和渲染、与GIS数据交换等工作。真正实现了在现场采集(更新)为现状图(缩编为专题图);在现状图上规划设计为施工图;在施工图上拨地放样为竣工图;在竣工图上进行图/数/编码交换进入GIS基础数据管理分发库;GIS需更新时再分发数据给《CASS》返回现场等过程的工程勘测设计一体化和信息采集管理一体化和信息采集管理一体化,把基础测绘与工程和新信息应用中的人和电脑有机完整地联系起来,即通过人――图/数/编码――电脑的交换,实现整个应用过程的自动化。

3.CASS系统硬件配置及地物编码

3.1数字化测图所需主要便件设备

测绘仪器可以是高档次的配置,如选用5级全站仪或电子经纬仪+测距仪,配合电子手簿可在野外自动、直接采集、预处理、记录数据;可以是中档的光学经纬仪+测距仪,光学经纬仪部分的数据要手动输入电子手簿,还可是低档的光学经纬仪配置,按视距测量法采集碎部点数据,所有观测值一律手动输入电子手簿。微机一般要求CPU为80486内存64M,硬盘540M,带局部总线SVGA显示器。微机主要用来存贮、处理数据,并编辑地形图。打印机一般要A2或A4幅面,分辨率为,用来打印数据成果。数字化仪一般要A2或A1幅面,建议选用价格较低的喷黑绘图仪。绘图仪一般要 A2或A1幅面,建议选用价格较低的喷黑绘图仪。当然,野外数据采集亦可选择GPS法、性测量法、航测法等。

3.2野外采集与编码方法

将全站仪(或其它测绘 仪器)与E500手簿通过电缆连接;全站仪进入测角、测距状态,用E500的定点功能,根据屏幕提示,依次输入测点点号、定向点点号、定向点起始值、仪器高、觇镜高及地物代码。瞄准测点棱镜,全站仪自动将定点数据传入E500,经处理为三维坐标后存贮在主机内存之中。棱镜立于另一个地形点重复前一步的操作、此时只需输入新立镜点的觇镜高和地物代码。数字测图对图幅概念很淡化,每日开始和结束最好以线状地物分开,以免漏测与重测,当日采集数据请传入微机并用软盘备份。

3.3地物点编码

软件可采用简编码法编码,分类别、关系码、独立符号码三种,一般只有1位数,比较简单、直观、如代表普通房,代表电线杆,地物连接码也只用“+”“-”表示。

4.数字化测图的若干问题

如何使各种地形要素为计算机识别,众所周知,计算机只能识别类码,因此,首先必须将地形要素数字化。地形要素可分解为二类信息:一类是定位信息即自然信息,用空间三维坐标来表示;另一类是属性信息即社会信息,用类码和字符表示。另外,测绘工作者并应转变观念,从图解法测图和实际所得,地形线划测图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注意到数字化测图除可用绘图仪绘出线划地形图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数字化地形图软件直接在微机上显示,并调用地形点的坐标(其精度是相当高的,)并在图上(显示图)解决各类地形图应用与量算问题。计算机如何按照既定的要求对各类信息进行处理。如何将处理的数据和文字信息转换成图形。如何按照既定的数字模型完成各类数字化地形图应用问题。

5.结语

数字化地形测图在我国刚刚起步,其作业模式、基础理论、编辑系统都在探索和发展之中。应该肯定,一种镜站无编辑便携机实时成图系统是大地测量仪器模式野外采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篇2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concept,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urban cadastral measurements. Compared the RTK technology with the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methods in the cadastral measurement, it conducts a study of the apllication of RTK technology in the cadastral measurement.the RTK technolog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slow progress and low ef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cadastral measurement methods.

Key words: RTK technology; urban cadastral measurement; area measurement

中图分类号 : P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城市地籍测量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用一套快速、精确的城市地籍测量方法来替代传统城市地籍测量方法是非常必要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军方放开对GPS(全球定位系统)限制,其测量精度可以达到传统的测量精度, GPS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R T K技术(实时动态GPS)在地籍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简述R T K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1、城市地籍测量概念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居民聚居的地方,因此城镇土地的利用情况和权属状况较农村土地有很大差别。如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集约化程度都比农村高,人们生产、生活用的建筑物、构筑物集中于城市,土地价格也比农村高,土地权属也比农村复杂,所以地籍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城镇地籍管理的对象是城市、建制镇的建成区的土地,以及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工矿企业用地。在地籍的内容、技术方法上,城镇地籍与农村地籍也有很多区别,如城镇地籍对土地的权属、面积、位置与分布的精度要求更高,所以在管理上就要用更大比例尺的地籍图件(1∶500或1∶1 000比例尺),使用的测量方法也必须能满足对权属界址的精度要求。

2、城市地籍测量的原则和方法城市地籍测量和一般测量工作的施测一样,也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首先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对地籍测量来说,通常只对测区建立平面控制,仅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才实施高程控制测量。地籍平面控制在精度上要满足测定宗地界址点坐标精度的要求,在密度上要满足权属界址等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应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条件不具备的地方也可采用地方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首级控制网可以以三角网、边角网、导线网的形式布设,也可采用人造卫星定位技术(GPS)测定控制点的坐标。在基本控制网的基础上,再布设地籍图根控制网,以加密控制满足测量界址点的需要。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测定每宗地的权属界址点位置、形状、面积等基本情况。

地籍细部测量工作的内容如下:(1)土地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测定。(2)绘制基本地籍图。(3)面积量算。地籍细部测量在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方面可采用以下3种方法:1)解析法:测区的全部界址点位置是根据实测数据按公式解析计算出其坐标。2)部分解析法:采用解析法测量街坊界址点和街坊内部明显界址点坐标,其余界址点位置依靠勘丈值来确定。3)图解法:不测定界址点坐标,界址点位置全部靠界址点勘丈数据来确定。

3、RTK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城市地籍测量是精确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位置,同时测绘供土地和房产管理部门使用的大比例尺的地籍平面图和房产图,并量算土地和房屋面积。用常规的测图方法(如用经纬仪、测距仪等)通常是先布设控制网点,这种控制网一般是在国家高等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次级控制网点。最后依据加密的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点和地形点在图上的位置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和符号绘制成平面图。GPS新技术的出现,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各级控制点的坐标。特别是应用R T K新技术,甚至可以不布设各级控制点,仅依据一定数量的基准控制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利用测图软件可以在野外一次测绘成电子地图,然后通过计算机和绘图仪、打印机输出各种比例尺的图件。应用R T K技术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如伪距或相位观测值) 及已知数据(如基准站点坐标) 实时传输给流动站GPS接收机,流动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在观测到4颗卫星后,可以实时地求解出厘米级的流动站动态位置。这比GPS静态、快速静态定位需要事后进行处理来说,其定位效率会大大提高。故R T K技术一出现,其在测量中的应用立刻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地籍和房地产测量中应用R T 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与房地产图,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精确地获得地籍和房地产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 T 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利用R T K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是坐标的直接放样,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中的面积量算,实际上由GPS软件中的面积计算功能直接计算并进行检核。避免了常规的解析法放样的复杂性,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在土地利用动态检测中,也可利用R T K技术。传统的动态野外检测采用简易补测或平板仪补测法。如利用钢尺用距离交会、直角坐标法等进行实测丈量,对于交通范围较大的地区采用平板仪补测。这种方法速度慢、效率低。而应用R T K新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则可提高检测的速度和精度,省时省工,真正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保证了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现实性。

4、结语随着RTK技术的日趋成熟,不仅在城市地籍测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在所有的测量工作中将有替代传统测量方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基余.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137.

篇3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地籍是指土地中应纳税的土地面积、土壤质量以及纳税额度的记录,其反映的是土地的档案情况。地籍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的至关重要,地籍测量实现的是权属明确条件下的地形测量,给出的结果为土地备案登记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本文以城镇地籍测量的基本研究内容,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这一研究对于地籍备案管理有一定的意义。

2城镇地籍测量的分析

以下将从实用性、资料应用性等方面具体分析城镇的地籍测量。

2.1 地籍测量的方法

在城镇地籍测量中需要应用图解法与部分解析法的某一种或2种的结合,具体来说对于城镇中如新区等规划整齐的地方应用测算接线的方法就能比较好的实现的测量,对于人口相对密集的一些老城区则最好应用图解法,依据实际测量的数据形成地籍图。即测量方法应用的当中应结合界址与成本等相关因素应用合理的方法。

2.2 宗地的测量标定

宗地是指界址线围出的地段,在土地管理局中通常会因为时间过长或标记点图中难以辨认时,需要及时的完成界址点的恢复,实际测量中应进行以下处理:对界标物没有变化,只是界址点无法辨认的,应重新进行界标进行地籍测量;对界标物发生变化,标记也破坏的,在新增地物的基础上,重新测量标定且应基本达到原先一致的结果。宗地是事关个人利益的关键问题,实际的地籍备案测量中必须仔细测量,不能有丝毫马虎。

2.3 地籍测量结果的应用

地籍测量的结果就是获得标有地权等因素的地形图,地籍图的实现是在较大的投入基础上才能实现完成的,实际当应用应从一下几方面考虑:应用地籍图实现新征拨、批租用的土地测算;在地价评估中可为其提供准确的地块面积,获得更正确的地价结果;在土地变更中,利用地籍图可减少勘测时间,降低成本;可以为社会提供有偿的图件资料作为其开发应用的参考。从这些应用中可以看出,地籍测量结果需要进行慎重保管,不能随意更改且同时还应进行及时的更新处理,为土地备案提供最新的依据。

3 数字化城镇地籍测量

3.1数字地籍测量

数字地籍测量属于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扩展,即应用全解析、计算机辅助测量的方法实现了计算机技术的融入。数字地籍测量应用了硬、软件技术对各地籍信息数据进行了采集、录入、绘图、输出、管理,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地籍测量结果,同时其还实现了图形数据库的备份,为地籍管理提供了又一便捷的方式。

3.2 数字化地籍测图的优点

数字化测图技术具有工作量小、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采集的数据会自动进行录入备份,无需经过传统测图的各道繁琐工序;测量结果精确程度高,传统测图过程中会出现如视距、方向等人为误差的影响,而数字化地籍测量中就无需考虑这些误差能获得更精确的测量结果;数字化测量无需考虑测量比例的问题,这样其对于很多小比例的测量信息的处理会更全面,且信息量更加丰富;数据传递更方便,应用计算机数据信息存储的优势是传统测图数据储存无法相比的;应用数字化测图的结果更新操作显然更好,更新只需应用代码形式的替代就能形成测图结果的变化。这些优点使得数字化地籍测量必将取代传统测量。

3.3 数字化城镇地籍测量

数字化地籍测量可应用原图数字化、地面数字测图、航测数字测图等方法实现。这三种较为领先的数字测量方式都实现了一体化的数字成图的结果。城市数字化测绘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流程:地籍测图预备阶段——实现城镇地籍调查、地区划分、布点控制等;地籍控制处理阶段——实现城镇地籍的具体细则方面的测量,完成地籍测量控制网;地籍具体测量阶段——应用如GPS、RTK等技术,完成测图绘制,实现清晰的草图地貌绘制;地籍图形成处理阶段——应用计算机把以下阶段数据图形进行处理,生产地籍图后,再进行图形编辑完成地貌进一步完善编辑。在实现上述地籍图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面积汇总、图标生产、建立地籍系统等工作,就能实现整个基础的地籍备案处理。

4 小结

本文对城镇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宗地测定、地籍图等进行了描述,另外分析了当前的数字化地籍测量的技术优势、实现过程,在实际应用中还需依据具体的地形地貌城镇规模等特点,结合更多的相关技术才能完成更全面的地籍图。

参考文献:

[1] 邹岩.地籍测量的技术与方法[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2)

[2] 贾峻峰.地籍测量基本方法研究[J]. 科技资讯. 2009(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