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5:06:0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燃煤锅炉是高耗能特种设备,全市目前在用工业锅炉892台,其中燃煤锅炉805台,占锅炉总数的90.2%,现场调查情况,大部分工业锅炉使用单位节能管理水平相对薄弱,多数锅炉能耗十分严重;锅炉运行在燃烧状况、热量损失、辅机用电、耗能计量等多方面存在能源浪费现象,锅炉热效率常年维持在70%以下,额定蒸发量4吨/小时以下的锅炉热效率则更低。锅炉节能改造后,可实现提高燃煤工业锅炉热效率4%以上,全市每年至少可节约标准煤约5.5万吨,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推进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减排工作,提高锅炉的平均热效率,可节约用能和节省资金,减少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排放,对实现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积极推进工业锅炉节能测试和改造工作
(一)加大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改造力度。各县(区)政府要落实在用工业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改造计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本辖区高耗能工业锅炉的节能改造,并全面推进其他特种设备的节能改造工作。重点推进节能改造空间较大的锅炉节能改造工作,积极推广高耗能行业采用先进节能新技术在节能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提高燃烧效率,增强传热效果,减少污染排放。
(二)积极开展锅炉的能效测试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开展锅炉的能效测试工作,通过对企业使用锅炉的运行状况以及对现场测试指标的分析,找出热效率低下、能耗大、能源浪费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节能措施,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节能减排。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锅炉使用单位进行能效测试的试点工作,总结工业锅炉节能改造的经验做法,全面推进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节能减排工作。能效测试工作由经信部门会同质监部门组织实施,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进行,对经能效测试热效率不达标的工业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实施节能改造。
(三)加大对节能改造项目的扶持力度。对节能效果明显的节能改造项目,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节能奖励办法的通知》的规定给予奖励。积极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实行信贷支持,加大资金贷款优先扶持。
(四)加大对违规淘汰设备依法查处力度。各县(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建立投诉、举报及奖励制度,严肃查处制造、安装、使用能效测试结果不符合有关法规规范规定,且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和使用列入国家明令淘汰目录的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行为。
三、确保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成效
(一)大力推进管理作业人员的节能技能培训工作。锅炉等高耗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有针对性的开展节能知识与技能培训,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提高管理和作业人员经济运行的管理与操作水平,提高节能知识和技术的普及率。
冶金企业要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和机构的完善来明确岗位的任务和责任,为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同时,需将企业的节能减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逐级考核,加强监督,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管理。
二、建立能源计量化的统计管理制度
冶金企业要配备齐全的能源计量仪器仪表,积极推进计算机模式的计量数据管理,加强和完善大宗原燃料和各种能源介质的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以及计量化的能源统计管理制度。
三、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投入
冶金企业每年都应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要加大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并淘汰高耗能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调整企业产品、工艺和能源消费结构,把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作为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根本措施来抓,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的优化和产品结构的升级,实现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
四、建立严格的节能减排激励机制
冶金企业要建立稳定、有效、积极的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安排适当的节能减排奖金,对节能减排发明创造、节能挖潜革新等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或个人给予一定奖励,对浪费能源者给予惩罚。同时将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节奖超罚。以此形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也更能调动员工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1 强化火电厂节能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煤炭的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量大,煤炭在燃烧后会释放出大量的工业“三废”,产生粉尘、二氧化硫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火电厂是煤炭消耗大户与污染排放大户,以 2006 年为例,发电用煤超过 12 亿 t,其二氧化硫排放占全国总排放量的 54%,粉煤灰排量达到3.6 亿 t。可以说,火电厂节能减排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关键。
2 开发与推广火电厂节能减排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最终还需依靠科学技术。因而,应通过研发、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来推进火电厂节能减排。这就需要火电企业积极推进技术改造,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量。
2.1 推进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技术研究
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是节能理论与高科技结合的产物,是火电厂节能工作的新领域,它有着潜力大、易实现、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广泛开展热力系统节能工作对节约能源及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有重要意义。当前,由于缺少完整的热力系统节能理论指导、设备运行维护不当等因素的影响,机组热经济性较低,为此,应大力推广实用的热力节能新技术。如在新机组设计中应通过节能诊断、优化改造、能损监测等方式实现节能目标;在火电厂热力系统使用中按照热力系统节能理论设计和改造火电厂热力系统,大力推广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化学补充水系统的节能技术、除氧器排汽及锅炉排污水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供热蒸汽过热度的合理利用技术,改善热力系统结构,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性。
2.2 推进锅炉部分的技术改造
第一,用回旋式空气预热器柔性密封改造技术对锅炉进行改造。由于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庞大、密封性能差等,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出现空预器漏风的现象,这就会增加风机能耗、影响锅炉效率。在生产中空预器漏风率往往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变大,这时可以停炉检查,对密封组件进行适当调整。新型弹性密封组件是先进的回旋式空气预热器密封技术,有耐高温、耐腐蚀、零间隙、密封磨损量自动补偿等优点,在生产中可以使用这种技术对空预器进行改造。
第二,风机节能改造。空预器改造使漏风率大幅下降,但随着脱硫脱硝系统以及电袋复合或布袋除尘器等环保设备的使用,锅炉风机的工作特点会发生改变,因而需要重新对机组进行技术改造。可以选用轴流风机转子节能改造技术、轴流静叶可调风机改造为动叶可调技术等对风机进行节能改造。假如对配 2 台引风机与增压风机的 1000 MW 超临界机组进行风机节能改造时,首先应对投资额、施工期、运行灵活性、安全性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可以选用了引风机和增压风机合并、单速轴流静叶可调风机改造方案。实践表明,这种技术改造可以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改造后每台风机节电量为 405 kW・h,两年就可收回改造投资成本。
第三,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新机组投产后,要对锅炉系统进行调整,可通过调整锅炉控制函数、整定参数等来消除相关设备的缺陷,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以 600MW 机组为例,实施锅炉燃烧优化调整后,可以消除锅炉燃烧器的损坏,降低排烟温度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使主汽与再热气平均温度大约提高了 4℃,实现良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2.3 推进电气部分的技术改造
目前,火电厂使用电机调速技术主要是变频调速、永磁调速、电机改为双速等,这些调速技术的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如 300MW 机组凝结水泵采用变频调速后节电率达到 35%,若按此计算,3 年左右就可以收频改造的投资。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变频调速器得到了广泛使用,从最初的小型辅机到各种风机,甚至循环水泵,节能效果都十分明显。但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系统变得更加复杂,提高了系统的维修成本。因此,在改造前应进行全面分析,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改造时应确定共振转速区,使变频器能快速通过此范围;改造后可能会影响电机寿命,因而应注意变频器元器件的可靠性。
3 强化火电厂节能减排制度建设
3.1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制度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已经被写入了法律,但还未能完全实现节能减排规范化、制度化,在具体操作层面依靠的多是签订责任书、专项执法等方式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再如有关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环境评价、排污收费等法规不配套和不协调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制度上的缺陷直接导致了管理混乱,削弱了制度执行效果。因而,应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完善市场激励机制,推动火电厂积极主动节能减排。如可以对不同资源供电企业制定不同的上网电价;对节能减排达标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信贷支持;制定火电厂节能减排的技术标准,强化对火电厂的排污加强监管,提高火电厂的行业准入门槛,逐步淘汰火电行业的落后产能等,促使企业强化节能减排日常管理。
3.2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强化节能减排,企业管理是关键。企业应通过设置热气温、真空、燃油量、脱硫率等关键指标,来优化管理与操作流程;有条件的火电厂可以开展《机组节能潜力评估》,围绕可控损失查找火电厂节能的主要环节,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通过对节水、节电、节煤等各项指标细化,对检修、运行、燃料等关键环节进行绩效考核;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建立厂级技能领导小组、部门节能小组、班组节能员为主体的三级管理网络,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节能管理;按照部门职责分类实施指标责任制,建立以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的考核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应实行对标分析,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企业应建立以质量为中心,标准为依据、计量为手段的节能监督体系,对发电运行的重要参数、指标等进行检测、分析、评价,对发电设备的能耗进行监督,推进设备、系统、运行等方面的优化,使煤、电等能耗达到最佳水平。
3.3 强化企业合作机制
火力发电是煤炭资源为原材料的行业,只有与上游企业、下游企业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从而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4 结语
火电厂节能减排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的重要内容。因而,应通过强化火电厂节能减排制度建设,推进火电厂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来推进火电厂节能减排工作,以求为“两型”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顾红艳.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减排策略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23):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