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3:4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公路养护安全管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四川乐山至宜宾高速公路地形陡峭,线行复杂,弯道多,为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养护施工难度大,因此对山区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安全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主观因素,一个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对安全施工重视不够,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制度落实、检查不到位,安全防范意识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到位,机械设备技术状差等不安全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外来因素的影响,主要是过往车辆。高速公路一般不采取断交施工,部分司机不注意警示标志,有的还是疲劳驾驶、醉酒驾驶,导致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本人结合自己在养护管理工作中的经历,谈谈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体会。
一、让所有人员清楚的认识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的复杂性。乐山至宜宾高速公路坡多、坡长、坡陡;弯道多且半径小,并且超载超限的现象比较严重,雾天时间长,行车视距小,超限超宽车辆多,给养护安全施工带来了极大难度。因此提高所有人员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是当务之急。管理部门和施工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安全施工工作的艰巨性、持久性、重要性和复杂性,要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虽然养护施工单位有丰富的高速公路养护经验,但安全管理在于平时的持之以恒,不能麻痹大意,尤其是施工人员更要充分认识山区高速公路安全施工的艰巨性,思想上高度重视,紧跟措施,进行规范安全施工。管理人员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规范施工,要落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全体养护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
(1)在公路中行驶的车辆驾驶员存在有酒后醉驾、疲劳驾驶、超载行驶、违章超车等情况,这些行驶状态都是相当危险的,会给进行公路养护作业的工作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违章超车这种情况给养护工作者带来的安全威胁是最为巨大的。
(2)进行公路养护作业的工作者们大多数都是农民工,他们并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下,安全意识不强,在养护公路的过程中,经常在公路上横穿,这样不仅他们自身的安全受到了威胁,而且也影响了行驶车辆的安全,可能导致大量安全事故的出现。
2.车辆因素
汽车轮胎爆炸是公路上经常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下雨天气的时候,路面湿滑,而车辆行驶速度又过快的时候,导致车辆无法控制,形成恶通事故。
3.路面原因
在一条公路的中央,经常会采用一些绿色植物来作为隔离带处理,在隔离带上进行的绿化管理的危险性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给隔离带植物浇水、除草、修剪和施肥工作或者捡拾路面上的垃圾物品,都是需要穿过公路的,这也是构成公路养护工作危险性的因素之一。
4.天气影响
雨、雪、冰、雾等天气的出现会导致公路养护工作的危险性增加。下雨的天气中,路面行车困难度增加,比之晴朗天气中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都有明显的提高。在有雾的天气里面,道路能见度降低,不仅是驾驶员看不清楚路面,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甚至养护工作的工作者也看不清楚路面,所以无法躲避车辆,出现交通事故。冰雪天气的出现就昭示着冬天的来临,在冬天人的行动能力会大大地降低,养护工作者的动作也会变得不灵活,交通事故也就会更加容易出现。
5.管理因素
公路管理部门管理不力,对于人员的安全意识教导不强,对安全设备的维护不重视,以及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出现,威胁到公路养护人员的安全。
二、公路养护工作的安全管理措施
针对公路养护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养护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其实,大部分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为的因素造成的,人员的一些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人员的安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进行公路养护工作的工作者,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应该在他们上岗之前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规范养护工作者的安全行为。上岗之后,要定期的进行安全事故的讲解,为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要做定期的指导教育。根据岗位的不同,要制定出符合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方式,可以采取播放安全事故现场的视频、讲座等一系列的方式来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活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养成规范养护作业的良好习惯。
2.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1)在新员工上岗之前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工作,签订安全责任书,经过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上岗工作。
(2)安全员和特殊作业人员都必须要求持证上岗,进行严格要求。
(3)进行安全养护工作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穿工作服。
(4)做安全标准化的活动,定期做安全总结。
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1)规范封道。规范封道是促使养护维修工作安全的根本保障。对公路进行养护和维护工作时,必须要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工作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封道,加强交通指挥,完善安全措施,正确引导车辆有序的通行。如果是夜间施工,必须要有明亮的灯光指示,而且要保证标志牌无破损。
(2)保证封道人员的安全。
(3)在封道时必须要严格执行“顺放逆收”的基本原则,对指示设备要进行标准规范的摆放,准备警车,保证封道人员的安全。
(4)施工车辆在进出施工地点的时候要按照安全标准规范的驾驶和停车指示来进行,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5)清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不良习惯,有些工作人员喜欢在施工设备的旁边睡觉,或者是随意横穿公路,这些都是不好的行为,极有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
4.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
采用新的设备和技术,对养护工作进行操作,减少养护工作者在公路上的工作时间,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可以采取新的安全警示设备,极大地提高警示作用。
5.加强巡查工作
加强对公路的巡查工作,一旦发现公路上的警示设备有所破损,必须立刻上报,进行维修维护工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是全民性管理,除了加强施工方的管理外,还应该加强相关部门的协作,如公路路政机构、交警机构等。通过各方协调配合,建立全面的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保证体系,从根本上预防、减少、规避养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而为行车者和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交通、施工环境,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
一、加强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维修养护工作日益繁重:一是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大多接近使用年限,需要维修和改建;二是近期修建的高速公路,由于超载等原因,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三是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因此,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养护维修作业区在高速公路上出现。而保证这些工作区的安全,成为高速公路管理工作最重要的事情。
为了保持高速公路快速、畅通、舒适的功能,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及时修复路面病害。由于高速公路维修是在车辆高速运行的情况进行,路面维修曾不断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切实抓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影响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的安全因素
1主观安全因素
(1)现场组织问题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施工准备、进场、设施布置、交通维护等,结束后清理现场、恢复交通等工作,施工单位必须严格管理、严密组织,以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安全。
有些施工人员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的安全规范不够了解,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施工中存在侥幸心理,不按标准进行施工区的划分和标示牌的设置;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检查不够严格,疏忽管理,这些都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施工方式选择
在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施工方式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实际养护中,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时间,避免施工时间过长而不标定大的施工区域,往往会由于施工区域小,通行空间狭窄而导致交通拥挤,极大程度地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因此,对于施工方式的选择及对施工区的划分直接影响着养护施工的安全。
2 客观安全因素
(1)交通影响
包括高速行驶的车辆载重情况、车自身的技术性能和行驶状态等及驾驶员的驾驶经验、技术水平及工作状态等。
(2)气候影响
包括季节变化、气象变化带来的视线影响,有可预见性和规律性,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中,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避,将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3)道路影响
包括路面状态及路面中的弯道、桥梁、坡道所能承受的交通量。路面养护中路面状态较差,加之行车面积狭窄,会造成路面拥挤或车辆暂时滞留,可能产生不安全因素 。
三、加强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1签订施工安全合同、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每个施工队都必须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必须把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贯彻到每个岗位。每个施工单位在签定完《施工合同》和《施工安全责任合同》后,方可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才能上路施工。《施工安全责任合同》内容有:管理公司对施工单位(乙方)实行安全检查、指导提供安全标牌和制服等;施工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如发现(乙方)施工作业不符合安全要求,甲方有权随时令其停工整改,并且扣除安全责任费用和保留金,处以一千元两千元罚款如情节严重且屡教不改,将与其解除施工合同,驱逐出场。乙方上路施工必须做好各项安全工作,设专职安全员岗位,由安全员负责按JTGH30—200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摆放安全标牌,穿着有反光醒目橘黄色安全标志服,施工车辆严格按要求行驶,施工现场明显分隔。乙方施工造成的事故损失均由乙方执行负责,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2加强队伍教育,规范施工作业
高速公路系全封闭、全立交,行驶车辆速度快,交通量大,要求施工人员须具有高度安全意识和警觉性,严格按规范操作。施工队要给所有上路施工人员办理保险。上路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路。养护、路政和交警部门每月都要定期召开施工单位负责人及施工车辆驾驶员会议,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经常学习高速公路有关法律、法规,并要求每个工人把法律法规牢记于心,以形成人人守规则、处处讲安全的局面。要求施工人员按规范操作,穿戴统一的反光标志服,严禁随意出入施工作业区域或穿越高速公路,坚决杜绝人为事故。
3加强施工车辆管理、避免事故
须是农用车以上、正常行驶速度不低于70km/h的自卸车,且拉运材料相对固定;
禁止无牌、证车辆上路,并经年检验合格、车况良好,灯光齐全;
驾驶员责任心强,技术过硬,思想素质高。具备了这三个条件,还必须办理养护施工车辆许可证》并领取标志牌,悬挂在车辆明显部位。
4 规范施工现场标示牌
专项工程或大中修工现场安全标志严格按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实施。
a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总长不得少于1500m,该区间内统一设置“前方施工”标志“禁止超车”标志,“前方车道变窄”标志、“禁止通行”标志、“导向”标志及“限制速度”标志等。标志牌按GB5768-1999标准制作。缓冲区应设置路障,隔离墩;
b作业区是施工人员作业和物资堆放处,施工物资必须整齐堆放,不能过高和占用过往车辆行驶车道。施工机械须按标准涂上桔黄颜色,作业区与车道间也一定要设置隔离墩;
c终止区长度不应小于5Om,在终止区的末端一定要设置解除标志。在路肩护栏以外设置统一颜色的安全施工棚。
小修养护作业的交通控制
当需要占用车道时,应按上述规定执行。否则,应设置方形“警示牌”,“限速”标志,“禁止超车”标志“导向”标志和车道隔离墩等,标志摆放距离不得少于3OOm。
若需在夜间施工
应在上游过渡区内设置黄色频闪等警视信号,作业区内设置照明设施。照明必须满足作业要求,并覆盖整个工作区域。一般禁止夜晚、雨、雾等不良天气施工。
当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时
应顺着交通流向设置安全设施。当作业完成后应逆着交通流向撤除为养护作业而设置的有关安全设施,恢复正常通行。
5加强施工地段道路巡查,保证安全标志按规范摆放
养护管理巡查和路政人员加强施工地段标志牌摆放规范,管理的具体做法是:
加强学习、分析典型案例,增强责任心,杜绝事故发生;
实行四班三运转巡逻制度,尤其是夜间巡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减少事故隐患;
建立责任制,严格标志管理,有专人分工负责,加强路政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
(4)制定执行《施工路段违章行为通知书》,对标志违规摆放不符合要求的,由养护部门及时检查,限期整治。
6实行奖惩制度
对施工单位安全措施做得好的给予表彰,做得差的给予处罚。由此造成交通事故的,一律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若事故严重,则立即取消其施工资格。
结束语
在高速公路养护中,通常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如驾驶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违章超车、超载、车辆故障、汽车尾气及噪声、天气恶劣等,都会给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养护工作人员意外危险。因此,加强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安全性,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洪涛.我省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交通,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