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公路养护机械的认识

公路养护机械的认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3:5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公路养护机械的认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公路养护机械的认识

篇1

一、引言

公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对公路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的进步需要公路养护以机械化逐步取代人工作业.尽可能改善养护工人的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此外,现代公路要求养护作业快速、安全、优质,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舒适的服务功能。而养护机械化是提高公路养护质量、速度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传统养护方式向现代养护方式转变的物质基础。为了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化的水平和效益,保证道路良好的技术状态,有必要对公路的养护机械化的诸方面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二、公路养护机械化的涵义

公路养护是指对公路的日常保养,维修和改善。它的基本任务是: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维持公路使用功能,延长使用年限;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已不能满足当今公路运输要求的路线及沿线设施进行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排除公路的安全隐患,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等等。

公路养护机械化是指公路养护作业中的各项主要生产劳动全部由相互协调的机械系统来完成的养护作业模式。这些机械系统能在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指定的作业条件下以最佳的经济技术指标保证养护的质量。养护机械化的内涵从简单的用机械代替人力完成各种养护任务.延伸到根据养护工程的质量、效率、安全等因素科学合理的配备和使用机械,使各种机械的技术参数相互协调,以最高效率完成养护任务并达到养护质量要求。

三、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发展前景

现行公路养护运行机制下的公路养护站,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公路发展的要求,只有实行养护生产的机械化,才能实现专业技能强、效率高的规模效益。现代养护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规模养护和专业养护,这要求公路养护部门组建一批有较强技术经济能力和机械装备的公路养护机械化、专业化实体,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形成规模,参与公路养护市场的竞争。

公路养护机械化的目的意义在于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使公路养护水平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相协调。公路养护的作业方法按作业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人工作业、机械化作业和混合作业。公路养护机械化最终将提高公路的技术使用性能,提高运输进度和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公路运输费用,充分发挥公路养护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的方法和措施

4.1 深化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在公路事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对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在管理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我国当代公路事业的发展。为了适应我国目前的公路事业的发展形势,需要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措施分为以下几点:

(1)开放公路养护市场,实现管养分离。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的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市场,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转变,这样就能真正适应现代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和需要。

(2)改革养护运营机制,养护机械设备的购置和投入,应该采用多元化融资、多方筹措资金。具体运作模式和方法,可以因地制宜、多管齐下,例如可以引进外资、民营投资及采用股份合作制等运营机制,组建专业化机械养护公司,实行专业化养护生产。

(3)现代公路的养护维修要求高效率、高质量,必须由高技术、高效率的大型养护机械设备来保证。因此,公路养护单位要组建自己的机械化养护专业队伍。公路管养部门要加大机械化养护队伍和机械养护工区的扶持力度,使之逐步走向市场。

4.2 加大养护资金的投入

随着随着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我们正在加大公路建设资金的投入,但用在公路养护,特别是机械设备的投资却很少。因此我们要多方面、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1)在养护资金有限,而又急需养护机械时,可考虑采用职工集资的方法解决,购买一些经济实用的、综合性的养路机械,使用时可用机械台班方式付款,按年逐步还清借款。

(2)要树立公路经济观念,破除事业思想,打破事业单位的运行模式。通过盘活路产、置换资本金、引资合作、收费抵押、转让经营权、争取国债、发行股票等方式筹措资金。

4.3 搞好机械的配套工作

购置养护机械时应依照:国产为主、进口为辅、一机多能、经济实用的指导思想,因为在公路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完全向国外采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应该采用一些国产的综合型机械。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制定养护机械的总体规划,购买机械要从长远打算,注意统一机型,考虑标准化系列,做好机械的造型配套。

4.4 提高养护人员素质

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提高人员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公路养护标准和养护机械技术性能的提高,对养护机械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养护人员的素质不高,即使购置了养护机械,养护员工不会操作,机械也就成了摆设。因此,必须加强对职工队伍的岗位培训,实行持证择优上岗。特别是随着养护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养护机械品种和类型的逐年增加,更需要配备一支有专业知识和科技水平的管理人员和养护工人,来管理好养护机械设备,使其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实施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制约因素

实施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制约因素大概有以下几点:

(1)公路管理部门配置养护机械的资金缺乏。虽然机械化养护的优点有目共睹,但配置养护机械的前期投入巨大,一次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公路部门的决策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2)公路管理部门的意识还未完全转变。多年来的人工养护习惯及计划管理体制使人们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对高速发展的公路建设给公路养护工作带来的压力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公路养护机械化只是作为一个口号提出,缺乏实施的热情和长远的规划。

篇2

1 概述

机械的使用寿命与机械的工作效率息息相关,经常对机械进行检修可以排除机械故障、发现安全隐患、保证机械的使用效率。尤其是筑养路机械的维修,是公路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国公路养护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筑养路机械的维修更应该加以重视,然而实际情况上,筑养路机械的维修一直是公路养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对筑养路机械维修进行探讨与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筑养路机械维修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进行筑养路机械维修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是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和研究总结出来的,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实践性,对筑养路机械维修具有参考作用。

2.1 在进行故障检测时不能正确判断、分析,盲目拆卸

一些筑养路机械操作人员因为前期培训不到位,对筑养路机械维修没有很好的认识,在机械发生故障时,不能准确分析和确定故障原因,盲目拆卸。在拆卸后发现不能解决问题,在将机械移交给专业的维修人员时,盲目拆卸的情况会给维修人员带来极大的麻烦,引起其他故障问题,甚至为故障诊断工作带来误判。

面对机械故障时,筑养路机械使用人员应该详细记录故障发生时产生的现象,不要盲目拆卸,最好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详细对维修人员描述故障现象。维修人员应根据故障现象,并联系机器自身的系统和机械原理,进行故障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故障维修,确保故障维修有理有据,保障维修后机械能够正常使用,而不是反复拆卸,无法找到问题所在,耽误公路养护工作的进行。

2.2 对零部件的配合间隙不够重视

任何机械都是由各零部件相连接而组成的,尤其是筑养路机械,齿轮、轴承、活塞、缸套、气门等之间的连接上都具有配合间隙。但在实际的筑养路机械维修工作中,维修人员对机械的配合间隙的检测不够重视,导致筑养路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启动困难、漏油、零部件撞击等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机械损坏。针对这种情况,维修人员应当经常对配合间隙进行检测,尤其是在故障维修过程中,对不符合机械本身要求的零部件要及时更换。机械使用人员也应该关注机械本身的问题,及时向维修人员反映,做到发现问题立刻解决,以免造成更大的问题。

2.3 维修装配时零部件装反的情况时常发生

各种零部件是筑养路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筑养路机械有其各自的装配顺序和装配方法,如果对机械本身的性能不够了解,对零部件安装的注意事项不能准确认识,就容易发生零部件装反的现象。零部件安装错误,会导致维修装配后机械依旧不能够排除故障、正常使用,甚至会带来新的机械故障,为维修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影响公路养护工作的有序进行。针对这种情况,机械维修人员在进行故障排除检修与装配时,应熟悉机械的自身特点和安装注意事项,尤其是各部分零件的特点、结构和方向,在装配时注意安装顺序,不可盲目安装。

2.4 不按规定的方法紧固螺栓

螺栓是连接筑养路机械各部位的主要连接工具,因此,筑养路机械对螺栓的选择和使用上的要求十分高,甚至具体到了螺栓的角度和顺序上。因为连接零部件的螺栓种类繁多,一些机械维修人员在进行零部件连接时,不重视螺栓的松紧度,仅凭自己的感觉,造成螺栓的紧度有偏差,容易导致漏油、漏气、零件松动等现象,对机械的使用十分不利,影响公路养护工作的有序进行。针对这种情况,机械维修人员在进行机械维修时,要对连接各零部件的螺栓进行分类,对上螺栓的顺序进行系统划分,在拧螺栓的过程要综合机械的具体情况,不能拧的过紧或过松,要符合机械的具体情况。

2.5 盲目更换零部件,一味采用“换件修理”方法

筑养路机械相对于一般的大型机械,其构造更加复杂,装配更加困难。有些筑养路机械使用人员对机械本身不够了解,在发现问题时,不能和维修人员及时沟通,自己就根据自身经验进行了零件的更换,虽然这种方法可能会暂时解决机械故障,但不是长久之计。例如,发动机、液压缸等大型零部件,如果一味的进行更换,会造成成本浪费。其实机械故障的维修是有法可循的,维修人员应该对机械故障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不要盲目更换零件,以期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发挥机械的效率。在进行故障维护上,要更加细心和细化,不要得过且过。

2.6 不注意配件型号,配件代用或错用

筑养路机械维修过程中经常出现零件的代用或错用问题。其实大部分筑养路机械的零部件都是国际上通用的,但也有部分是属于特殊的,有些机械维修人员在进行机械维修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零部件,就会用相似的零部件进行代用,这种代用情况虽然不会影响机械的使用,但是对机械的长期使用不利。在机械维修过程中,也会出现零件错用的情况,这是由于维修人员对机械本身不够了解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机械维修人员在进行故障排除与维修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机械各零部件的性能、结构,尽量选择原装型号或国际标准型号,尽量减少代用、不能错用

2.7 “小件”好坏不重视,因“小”失“大”导致故障增加

在进行筑养路机械维修的过程中,一些维修人员对机械的原理、结构不甚清楚,在维修过程中,只注重对机械的主要构成部分的维护与保养,对细小的零部件不重视,并且不对其进行正常的保养,导致“因小失大”,机械故障频发。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强对机械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知识培训和维修业务的进修,帮助机械维修人员对各种类型的筑养路机械深入了解,使维修人员掌握机械的构成,并帮助其分析各零部件的作用,让他们认识到不仅发动机、液压缸、输油泵等“大件”对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十分重要,水温表、油压表、水箱盖等“小件”对机械的维修与使用也有重要的影响。维修人员在具体进行维修作业时,不要忽视对“小件”的维修与保养,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确保公路养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2.8 零件除污、清洗不彻底,早损、腐蚀常发生

在进行筑养路机械维修的过程中,许多维修人员对机械的各组成零部件的清洗工作不重视,导致零部件腐蚀、生锈,尤其是螺栓、活塞、液压元件、钢套等,这些部位的腐蚀会对机械造成故障。除此之外,有些机械维修人员在进行机械零部件清洗的过程中,没有选择正确的清洗剂,且清洗方式不合理,导致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减少,机械的无故障期也相应减少,机械的稳定性降低。由此可见,机械的零部件清洗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针对此情况,维修人员在进行筑养路机械维修保养中,一定要注意对各零部件的清洗,并且,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清洁剂,并正确使用。尤其是对那些精密、细小的零部件更要注重保养,防止零部件的腐蚀和生锈,且不同的零部件应该进行区分清洗,这样才可以保证筑养路机械的使用效率,保障公路养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3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筑养路机械工艺水平不断提高,新的机械不断涌现,这就对机械维修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自身的只是不断提升,充分掌握筑养路机械维修的方式方法,面对故障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进行故障分析并解决问题,保障机械的正常高效实用,为我国公路养护工作的进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with the highway transporta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status and function of improving, large flux, big load and high speed for the modern highway traffic in distinct features, but also give highway maintenance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Mechanized maintenance is to ensure that the highway realize good transportation safety, fast, an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is give full play to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important protection, is to accelerate the maintenance schedule, improve quality and reduce maintenance cost maintenance, reduce labor intensity important guarantee. So how to use a mechanized maintenance, will better application of mechanization of maintenance to highway maintenance, became a very necessary of discussion.

Keywords: mechanization of maintenance; Highway maintenanc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作为交通运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是国家建设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公路养护里程逐年增加,对公路养护的技术、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护机械化是确保公路实现良好、快捷和安全运输的必要条件,是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是加快养护进度、提高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重要保证。

2 公路养护的内容

公路养护是指对公路的日常保养,维修和改善等技术措施的概括。基本任务是: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维持公路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年限;治理公路的病害和隐患,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对原有技术标准过低、已不能满足当今公路运输要求的路线及沿线设施进行分期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

我国公路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计划经济框制下形成的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严重影响到了养护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护组织形式不合理

绝大多数养护站沿袭着传统的养护作业方式,养路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养护质量差,造成大量设备闲置,设备利用率极低。

(2)管理简单,养护水平不高

各养护站分散在不同等级的路段上,使养护标准很难统一,质量难以保证,公路养护水平普遍不高。

3 机械化养护

随着公路养护体制的改革,机械化养护的内涵从简单的用机械代替人力完成各种养护任务已经延伸到根据养护工程的质量要求、效率要求、安全要求、综合经济效益等因素科学合理的配备和使用机械,使各种机械的技术参数、规格、数量相互协调,以最高效率安全的完成养护任务并达到养护质量要求。

为了给大家一个直观的认识,下面我主要从机械化养护的概念、特点、发展状况及其现状等几个方面入手解释一下机械化养护。

3.1 机械化养护的概念

械化养护是指根据养护工程的质量、效率、安全、综合经济效益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配备和使用机械,使各种机械的技术参数、规格、数量相互协调,最终以低成本、高效益安全地完成养护任务并达到养护质量要求。尤其对于一些养护中质量要求较高、或者有人身安全隐患的作业和重体力劳动更需要机械化养护。

3.2 机械化养护主要特点

(1)效率高,质量好;

(2)安全性高,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3)机动性强;

(4)对机械设备要求较高;

养护机械设备是公路机械化养护的物质基础,其必须具备运行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环保符合标准、适合公路的养护作业等特点。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才能适应公路养护生产的要求。

(5)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高

设备管理及使用人员都应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机械方面的专业修养,才能正确管理和使用养护机械。

3.3机械化养护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公路建设处在以砂石路面为主的时代,可供公路养护用的机械很少,加上当时国家经济条件的限制,对公路养护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公路养护大多以人工为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公路养护技术和养护机械。进入90年代后,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发展,为引进先进的养护机械创造了机遇。我国现有300多家生产筑路机械的企业,其中有的生产公路建设用的施工机械,有的生产各种小型公路养护机械和少量大型的公路养护机械。总体上看,我国的养护机械无论是产品性能,还是品种、数量、质量都难以满足我国高等级公路维修养护作业的需要,部分类型的公路养护机械国内还不能自主生产。  从上面我国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概况不难看出目前我国机械化养护还存在这诸多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产品品种少、规格不齐全

我国的公路养护机械缺少能完成清扫、除草、洒水等多项作业的综合养护设备;缺少能进行现场沥青路面加热、耙松、喷洒、拌和、再生、重铺、压实等作业的类似美国“修路王”沥青再生重铺机;还缺少大型车载式划线机等,这些产品目前全靠进口。

(2)缺少养护机械专用底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