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护理基础学习

护理基础学习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9:35:3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护理基础学习,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护理基础学习

篇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03-02

小组学习法,是一种学习方法,具有速度快、质量高、印象深、趣味性强等优点。而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护理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护理专业课的基础,在培养护理学生的专业素质及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组学习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实验研究,对小组学习法在护理学基础中实施的效果作了系统分析,相信对护理学基础的教学能有一定的帮助。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护理专业2012级护理4班(58人)为对照组;2012级护理3班(60人)为实验组,两个班均为女生,年龄16~18岁,学生的性别、年龄和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教学总学时180,其中理论80学时,实验100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演示,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学习及操作练习;实验组采用小组学习法进行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1.2.1实施前准备

实施小组学习之前,向学生说明此种学习方法的意义和实施要点,使其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引导学生合理分组;每项技术操作练习前根据课堂目标做好预习,在课堂内及课堂外实验室开放期间,学生以固定的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有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后提出,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指导。

1.2.2 小组学习法实施

(1) 分组

将实验组学生分2大组,每大组再分为3个小组,每小组9~10名学生,每大组由1名教师带教,采用分组教学法教学。每小组推选一名学生为组长,要求组长做事认真、操作能力较强、有一定号召力,能督促本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并负责管理本组实验物品。每个小组再分成2个操作小组,每个操作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

(2) 课堂学习

教师提出学习目标,教授理论,示范操作技术。课堂上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老师先展示临床病例,提出问题,供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然后由各组代表发言,组与组之间交流,最后老师归纳总结。涉及到情景教学,让小组成员互扮护患角色。每一项技术操作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小组成员根据课堂学习目标互相督促、讨论学习,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指导。

(3)课后开放练习

利用课外时间,开放实验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强化练习,由小组长监督学生练习并做好练习记录,教师定时抽查。

(4)座谈

课程学习完毕考核前与各组学生座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3 效果评价

课程学习完毕,对照组及实验组均进行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理论考核由课任老师从本校的试题库中抽题形成试卷,试题难度及知识点覆盖率均符合《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要求;操作考核时,2组学生均从操作考核试题库中随机抽取1项操作进行考试。理论、操作成绩单列,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勤情况及平时考核组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学生课程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课程考核成绩比较

3 讨论

3.1 提高了学习效果

小组学习法(Teamwork System)又叫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具有速度快、质量高、印象深、趣味性强等优点。组内各成员互相讨论,集思广益,较个人学习能够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质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在课程考核的成绩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提问,阐述自己的看法,辅以教师的引导,更好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调查发现,100%(58/60)的学生认为与小组学生在一起练习操作要比个人单独练习效果好,实验课练习操作过程中,一名同学动手,其他同学认真看并指出错误之处,边看边学,提高了学习效果,课后的强化练习中,更强调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指正,如有问题,集中之后再与教师讨论,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个人练习无人指正的缺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制定、明确学习目标,使分组学习目标化、规范化,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个人学习的盲目性、随意性。

3.2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小组学习法无论从课内到课外,都强调学生自我管理,互相促进,每个同学作为小组中的一员,都必须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操作过程中学生互问互助互学,形成了一种“组内竞争,组间合作,组组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小组学习中表现得更好、更出色,所以十分重视课前预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缺点。

3.3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今医学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自学能力是个人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是工作生命力长盛不衰的必要条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人与渔”的教学方法是当今教学改革的趋势,小组学习法倡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预习阶段,只有主动查找相关学习资料,分析归纳资料才能获取信息,不仅培养了学习兴趣,还培养了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获取新知识的自学能力。这种有规律的学习模式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终身学习者。

3.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沟通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课后积极进行练习,抽取2项技术操作进行平时考核,不合格者由本组组长督促其利用课外时间练习,本组同学也要给予其帮助。平时考核有效地促进学生重视平时的练习,组长及本组同学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培养了学生互助互爱的精神,也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小组学习以团队为载体,避免了传统教学法中学生的个人主义,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都是互帮互学、相互竞争。另外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座谈,及时发现、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问题解决的学习不仅以解决一个问题的本身为目的,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习者的自身知识得到扩展,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断沟通、互动,既提高学习效果,又培养了学生协调沟通能力,而协调沟通能力正是当今专业护士必需具备的素质。

4.小结

综上所述,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的基础,对往后培养学生专业的护理知识和实际的护理技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对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而小组学习法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有着速度快、质量高、印象深、趣味性强等优点,通过本文的有关探讨,相信小组学习法可以帮助到护理学基础的教学。

篇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护生不仅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还需要良好的创造力、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助能力等综合护理技能。①传统的护理技能教学侧重单一的护理操作训练,对其综合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要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护生综合护理技能成为教学的关键。

DIY (Do It Yourself)即自己动手做。DIY视频学习法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过程,最终完成学习目标。石家庄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在2008年进行了广泛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数字媒体专业成立了学院第一个DV视频制作小组――新闻报道组,并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②目前在护理学基础技能培养中, DIY视频学习法尚无先例,我们引入此法并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旨在探索DIY视频学习法,在护理学基础技能培养中的可行性、优越性、有效性。

1 研究对象

从2009年高职护理专业随机整群抽取两班学生,每班55人,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另外一个班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学习成绩、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2 研究方法

2.1 学生培训

具体培训内容:视频制作相关知识、护理技能相关知识等。

2.2 任务布置

教师提前一个星期左右,将堂课相关内容及相关要求布置下去。如:病例一:陈玉勤,女,41岁,入院前约1小时,行走时不慎因路滑摔伤左膝,立即感伤处疼痛,行走不能,伤处少许渗血,左足活动好,无麻木,急诊入我院,X线示”左膑骨骨折”急诊以”左膑骨骨折”收住院,患者伤后无昏迷,无发热、盗汗,无恶心呕吐,无心慌气短,无二便失禁,精神正常。麻醉方式为腰麻。手术名称: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人手术后回病房,如果你是护士,你该如何给病人铺床?然后要求学生针对上面情景,自制一段视频。这段视频应该是有病人、有护士整个服务的过程,包括沟通、交流、操作。

2.3 具体实施

(1)分组:全班分成10组,每组5人。每组在自愿的基础上指定一个负责人。

(2)资料收集:学生收集资料如病例或者某一个场景。

(3)方案设计: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分配角色,如谁扮演病人,谁扮演家属。谁扮演护士等,设置好“台词”,如操作前的解释、操作中的沟通、操作后的注意事项,最后讨论好整个操作步骤。在这个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技能,发挥学生创造力、临床思维判断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4)视频录制:在整个视频录制过程,教师亲临指导,解答学生疑惑。学生则应在视频的录制过程中,强化技能,突破重点和难点。视频可以进行多次、重复录制,在录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视频评价:课堂结束前,展示每组成员录制的视频,每组录制的视频给大家分享,学生一起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并且要求每一组在限定的时间内交一份视频作品参赛。评出奖项如:最佳导演奖、最佳作品奖、最佳创意奖等。在评奖的过程中,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参赛作品为该组成员该门课程的总评提供了依据。

2.4 评价方法

(1)技能考核:考核时,参照护士技能比赛,教师和学生互不相识,给出不同病例,随机抽取一个护理操作,进行考核,然后对比。(2)问卷调查:对实验组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学生参与教学对教学的状况以及对教学质量的反馈。

2.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考核成绩对比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对比

两组优良率比较,P<0.05*

3.2 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后,我们对2组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问卷调查,评定结果见表2。

表2 学生综合能力评定表(n=55人)(%)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4 讨论

4.1 DIY视频学习法在学生护理学基础技能培养中的优越性

4.1.1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

本调查显示,98%学生认为实施DIY视频学习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首先,DIY视频学习法在护理学基础应用中,学生收集临床病例,创设出各种临床情景激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启动思维去寻求答案,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整个教学对学生具有吸引性;其次在整个DIY讨论,视频制作过程中,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分配病人、家属、护士角色,设置好“台词”,如操作前的解释、操作中的沟通、操作后的注意事项,最后定下整个操作步骤,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一起讨论。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最后,课堂结束前,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录制视频,每组录制的视频给大家分享,同时还评出奖项如:最佳导演奖、最佳作品奖、最佳创意奖等。让学生体会到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1.2 能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调查显示,100%学生认为实施DIY视频学习法能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DIY视频制作中,如果最后想交出一份满意的视频,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生主动地联系老师,让老师为他们准备场地,准备物品,进行拍摄。由强制学生学习到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珍惜机会,学习效果完全不一样,学生一遍一遍地拍摄,直到满意为止,自然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1.3 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调查显示,98%学生认为实施DIY视频学习法有利于培养协作团队精神。现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加上传统的操作练习,是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容易出现团队合作意识不强等现象。而DIY视频教学法需要学生对收集的病例进行反复分析,反复讨论,反复扮演,在拍摄过程中,还需要组员,反复对操作提出问题,这就需要分工,如有组长、摄影师、演员、操作者,需要协作,需要学生欣赏与被欣赏,需要接受其他同学的提议,需要尊重别人,需要大局观念,同时在视频展示过程中,与其他同学分享快乐,承担不足,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1.4 能提高学生自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调查显示,95%学生认为实施DIY视频学习法能提高学生自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自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要。通过DIY视频教学法的运用,学生收集病例、分析病例,商讨制作视频,整个过程,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2 存在的问题

(1)耗时长。学生需要收集、分析、整理临床资料,进行方案设计、讨论,实施拍摄,学生耗时长,教师需要做好导演的角色,随时指导,教师耗时长。

(2)实训用品不足。学生可能在同一时期拍摄的项目不同,随时都要准备多套实训项目,个别实训用品不足。

篇3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77-03

角色体验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尤其是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护理基础设计较多实践教学,专业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该方法的应用,并在具体过程中进行有效设计和实施,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1教学方法设计

选择2014级四年制专科生100名、2014级中专班58名进行试验。选择李李晓松著《基础护理技术》作为教材,李玲、蒙雅萍《护理学基础》作为参考教学。在六项试验中进行实践,分别包括吸氧、静脉输液、吸药注射、口腔护理、更换床单。选择密闭式静脉输液进行具体设计和实施。

1.1课前预习和作业布置

结束理论课学习后,组织学生依据技能教学目标预习教材内容,并对本实验项目科学进展和相关文献进行查阅,进而实现对密闭式静脉输液用物准备、目的要求的掌握,在熟悉整个操作过程中基础上标准自己不能理解的内容。、

1.2模拟仿真训练

对每班学生进行分组,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学生共同讨论弱点话题,并总结归纳共性知识。指导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讲解、示范,对于具体做法教师不进行讲解。同时引导学生依据护理操作原则进行具体操作内容的设计,通过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开展训练。学生以本组设计医疗情境为依据,借助仿真输液手臂开展模拟训练8学时,在实验室中开展开放训练4学时,这个过程中要实现对输液步骤的熟悉掌握。模拟训练结束后组间进行存在问题的讨论,然后向指导教师反馈核心意见,并共同进行探讨。

1.3角色体验实施过程

一个训练小组由两名学生构成,一人进行护士的扮演,一人进行患者的扮演,完成操作后进行扮演角色的互换。学生扮演护士时应当以护理程序要求为依据进行认真评估,并准备齐全所需物品,然后依据步骤开展相应互利,完成后教师须一一点评扮演护士、学生的操作。实验流程如图1。

1.4考核

为实现对实验教学效果的充分了解,在学生考核中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单项技能考核,每组随机选择一个学生接受考核。第二种方式考核在学期末进行,学生随机抽取实验项目中的一项接受考核,用物自行准备。考核中教师与学生一对一,并做出相应成绩评价。

2评价

2.1评价方法

在确定本次实验教学成果中采用权重法,具体评分标准如表1。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值。

2.2评价结果

本次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评分和意见收集,表2为评分统计结果,根据权重法获得加权平均值为4.24(5分制)。可见参与同学高度评价该实践教学方法,具体当中学生反映在这种教学方法中,他们能够全面深刻理解自身体验实验项目的技能操作和知识理论,了解到护士应当具备的真正素质,并能够站在患者角度思考护理操作。

3讨论

3.1角色体验学习法的优点

第一,提升教学水平,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体验学习中不仅能够实现问题的有效发现、分析和解决,还能够总结出相应问题并和教师共同进行探讨,进而实现自身学习训练方法的规划和提炼。这种理论和实践充分融合的学习方法,相对于单纯学生模仿、教师示范更具具体和生动。在患者评估和操作技术训练的亲自体验中,学生能够将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获得的技能和知识是传统实践课上无法获得的,自身的额学习兴趣也被充分激发出来。

第二,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效了解临床实践。将角色体验教学法引入到护理学基础中的操作项目中,能够实现对仿真模型操作缺乏真实性的弥补,让学生实现对护士角色的真正体验和感受,实现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的经验的获取,让学生能够从知识到技能操作进行自身体验实验项目的掌握、理解。通过紧急结合实践和理论,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职业化教育,临床实践和教学实践间的距离被缩短。

3.2存在的问题

试验初的静脉输液、吸药注射等操作中学生存在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由于缺乏经验前两次试验持续较长实践。由于学生首次对真人操作,技术还较为生疏,指导教师没有实现对学生方方面面的照顾,因此一些学生没有穿刺成功。针对这一点,教师应当给予充分关注,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和沟通。根据表2可知,个别学生成绩不高。考核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实施关键操作步骤,但存在疏忽操作细节的问题。一方面实践教学中教师对关键步骤进行重点示范,但对于其他非关键细节讲解和示范不够细致,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为有效掌握。另一方面,平时训练操作对象为真人,考试时操作对象时模型,在未进行有效交流的情况下学生难以快速进入角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于细节学生没有扎实掌握。所以教师应当钱黄瓜对操作细节讲解的重视,学生平时也应当认真训练操作细节。

结论:

通过近期观察和实践,笔者认为角色w验学习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中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对学生护患交流、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的有效培养。应用角色体验学习法,在提升学生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意义重大,具有较大的临床护理技能训练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