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31:1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工程造价行业分析,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用经济手段管理建筑市场的基础工作,是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的整个过程,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但是,正如刘凌群指出的,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竞争力远远不能满足竞争要求。可见,在面临着机遇与风险的同时,工程造价管理也需进行改革和完整,以适应新的发展。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本文将从政府监管、市场规范及行业自律等三方面出发,探究影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因素以及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并提出相关建议,促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相关文献研究
本文需要收集大量研究数据或资料作为该项研究的基础,从而确定影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关键问题(因素),探究发展对策。
综合研究者的成果,本研究总结出了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28个因子,详见表1。(表1)
三、研究方法
由于表1考虑了众多影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因素,这些因素称为变量。各变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并且变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大部分变量,得到较多的信息量。
1、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研究表明,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是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第一关键因素。工程造价咨询行业逐步由过去的受政府委托行使造价咨询的管理职能转变为面向社会自我承接造价咨询业务的服务职能,真正完善和体现了工程造价咨询是社会中介服务行业的机制。
事实上,我国工程咨询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总体规模偏小,经营范围狭窄;从事工程造价咨询的复合性人才较少等。此外,国内咨询行业的统一执业规范、业务监管办法和收费标准等尚未建立起来,整个行业管理处于弱化阶段,这些成为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瓶颈。鉴于此,为了促进我国咨询业的发展,应健全工程造价咨询业的法规体系;加强政府监督,规范执业行为;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与诚信建设。
2、工程造价行业的市场规范。市场规范作为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第二个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建筑市场对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建筑市场作为发包方和承包商交易的载体,不规范的承发包方式、竞价方式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很大伤害。因此,规范建筑市场刻不容缓。首先,规范建筑市场的切入点和治本方案是建立市场形成工程价格的机制。如果在实际工程中,工程造价不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而是通过不公开、甚至暗箱操作和非法的方式进行,就无法解决建筑市场真正发挥市场功能的问题;其次,政府要进一步督导规范报价,加强对工程造价的宏观指导,尤其是要加强工程造价工作的“立法”。
3、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是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第三个关键因素。在市场经济下,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已经从被动反映造价结果转向能动影响项目的决策。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法制学习,提高法律意识。除此之外,围绕素质的目标,制定专门的素质培养计划,建立造价从业人员素质评价体系,建立严进宽出的管理体系。
4、工程造价行业的政策体制。工程造价行业的政策体制是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第四个关键因素。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政策法律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并且受国家行政干预严重。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政策、法律环境是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是市场机制有序运行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法律法规、政府监管、行业协会三方面完善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政策法律体系。
5、工程造价行业主体的行为。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第五个关键因素是工程造价行业主体的行为。近年来,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导致建筑市场成为发包方市场,孳生了业主的不规范行为;同时,承包商为了取得工程承包任务不择手段,扰乱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转。然而,目前我国缺乏对业主和承包商不规范行为的约束机制,导致这种现象日趋泛滥,严重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发展。为此,政府各主管部门应对业主在建设阶段的行为依法加以规范和约束,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我国招投标市场,规范承包行为,提高企业素质。
四、结束语
从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是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最关键因素。除此之外,要促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要规范建筑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而且还要构建一个法律法规、政府监管和行业协会三方协作的管理体系,共同提高我国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达到先进的国际管理水平。
房地产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要从成本控制体系出发,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造价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分析,提高房地产工程造价的整体管理水平。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与综合造价管理模式要形成动态管理的机制,提高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的造价优化控制水平,为房地产工程造价的全面优化和综合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
房地产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机制研究
房地产工程造价管理要确保主体行为能够符合造价模式的要求,提高对房地产造价的全面控制管理水平。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从造价管理的整体目标出发,按照房地产工程造价的具体要求进行全面系统化分析,实现对房地产工程造价的优化控制,为房地产行业造价管理形成良好的体制,确保造价管理能够从检查、监督、引导等方面出发,提高房地产工程造价的整体管理效率,为房地产行业造价管理水平提升营造良好的氛围。房地产工程造价要从质量管理的总体思路出发,对整个行业的质量体系管理进行相互处理,实现对房地产工程造价的全方位控制和综合性管理。造价管理目标要坚持可行性分析的基本原则,确保造价管理能够形成良好的动态管理策略。房地产工程造价管理要坚持目标控制的基本思路,确保房地产行业能够发挥全面战略管理作用,对各项造价管理机制进行全面优化,形成房地产造价管理的控制性战略,提高房地产工程造价的优化控制管理水平,为房地产整体造价管理营造积极有利的条件。房地产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是个系统性工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全方位控制的基本战略,确保工程造价能够得到综合性控制,形成工程性造价控制管理机制,提高房地产工程造价的综合管理水平,为房地产工程造价的全面战略形成营造良好的氛围。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涉及的方案较多,因此要坚持主动控制的基本原则,确保工程造价能够在优化控制的基本范围内实现管理,提高对造价管理的设计水平,为主动性控制管理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确保房地产工程造价的预算管理能够符合范围要求,提升对房地产的整体优化控制管理水平。
房地产工程造价控制模式措施研究
房地产工程造价控制模式要从投资计划的基本思路出发,确保各项投资能够符合造价的管理要求,在造价控制管理模式优化的过程中能够坚持创新管理思路,形成造价模式创新机制,提高房地产工程造价的整体控制管理水平,为房地产行业造价的市场化管理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房地产造价模式优化的过程中要对各种方案进行深入调研,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确保工程造价能够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实现全面的发展,提高对房地产工程造价的整体控制管理水平,为房地产行业的全面创新和综合性造价管理创造良好的平台。工程造价模式优化的过程中要从投资决策的整体思路出发,确保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够符合主动性管理的要求,积极有效的提高房地产工程造价的优化控制水平,从筹措资金和整体工程模式优化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房地产工程项目的造价资金要渗透到设计的各个方案,从不同的工程造价原则出发对各个环节进行价格评估,形成良好的造价控制管理方案,同时对造价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化管理,形成良好的造价控制管理思路,提高对房地产造价控制管理水平,为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房地产工程造价管理影响因素很多,具体造价控制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的造价管理模式出发,确保各项造价管理能够从工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出发,提高对房地产工程造价的全面控制管理水平,为房地产行业的全面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造价控制管理模式要从造价项目投资的整体思路出发,形成良好的造价项目控制管理机制,提高对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优化管理水平,实现对造价模式的全面分析,形成造价模式动态管理方案,提高对造价影响因素的动态化管理水平,为造价模式创新创造良好的基础。房地产工程造价的设计方案要从各个设计模式出发,对造价控制要坚持有效性的基本原则,确保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造价模式研究,形成良好的造价管理控制模式,在不同的造价阶段采取不同的造价控制管理模式,提高对房地产造价的整体优化控制管理水平。工程造价优化控制模式要从技术方案的整体管理出发,确保各项管理方案能够符合成熟技术管理的要求,提高对房地产工程造价的全面控制管理,为房地产工程造价的整体性模式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有效的设计监理监督,确保各项设计方案能够处理合理性控制的要求,提高对造价控制的全方位管理,为房地产造价的整体思路形成营造良好的条件。造价管理部门在造价模式控制的过程中要坚持可行性的基本分析原则,确保各项造价设计方案能够在工程优化控制中得到全面的落实。房地产工程造价综合管理模式优化的过程中要采取分配投资控制方案的基本原则,确保各项造价能够在严格控制模式下运行,对造价变更方式要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在投资模式控制的方案下得到全面的实施,提高对房地产工程项目造价的优化控制管理,提高房地产工程造价的整体管理效率。工程造价设计方案要从模式审核的管理战略出发,对各项工程造价模式进行全面的审查,确保各项造价管理能够坚持技术、设计、实施可行性的基本思路,提高对造价的全面优化控制,为房地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造价模式控制管理的实施中要从结算管理机制建设出发,对各项造价进行单价综合管理,确保造价管理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实现对造价的全面汇总化管理,提高造价综合管理水平,为造价的全面控制和有效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
房地产造价工程控制管理模式优化
房地产造价工程控制的过程中要从造价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出发,确保造价控制管理方案能够从影响因素的战略出发,对各项政策性管理要坚持可行性分析的基本思路,提高对房地产工程造价的综合性控制原则,提高房地产工程造价的模式优化水平,为房地产行业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造价管理环境。房地产工程造价要从全过程出发,对各项造价管理模式进行系统性分析,形成动态化造价管理方案,提升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的综合预算控制管理水平。房地产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实施中要进行全面的合同变更和综合性处理,确保工程项目能够符合工程造价优化控制的要求,提升对房地产工程造价的全面管理,为工程造价的施工模式处理营造良好的环境。房地产工程造价模式优化的过程中需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消耗出发,确保各项造价能够在施工周期控制范围内得到实施,营造良好的房地产工程造价政策性管理环境,提升房地产行业的造价优化水平,为造价的各项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便利。房地产工程造价综合性管理的过程中要从造价的全方位控制出发,确保各项造价能够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落实,形成良好的工程监理管理方案,提高对房地产的优化控制水平,为工程的全面实施和造价的综合性优化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工程造价综合管理模式优化的过程中要进行施工创新管理,确保施工控制管理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提升对房地产工程造价的综合性控制,全面落实和优化房地产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提高房地产工程造价管理效率。
总结
房地产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优化控制的过程中要不断更新观念,确保造价能够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实现对房地产造价的全面优化控制,提升房地产造价的管理效率,为造价质量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与造价管理机制建设要形成联动的局面,为房地产工程造价的综合性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形成创造良好的平台。房地产造价管理是个系统性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从全面控制和动态跟踪的模式出发,形成良好的房地产造价管理机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从造价管理的整体目标出发,按照房地产工程造价的具体要求进行全面系统化分析,实现对房地产工程造价的优化控制,为房地产行业造价管理形成良好的体制,确保造价管理能够从检查、监督、引导等方面出发,提高房地产工程造价的整体管理效率,为房地产行业造价管理水平提升营造良好的氛围。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有效的设计监理监督,确保各项设计方案能够处理合理性控制的要求,提高对造价控制的全方位管理,为房地产造价的整体思路形成营造良好的条件。造价管理部门在造价模式控制的过程中要坚持可行性的基本分析原则,确保各项造价设计方案能够在工程优化控制中得到全面的落实。工程造价设计方案要从模式审核的管理战略出发,对各项工程造价模式进行全面的审查,确保各项造价管理能够坚持技术、设计、实施可行性的基本思路,提高对造价的全面优化控制,为房地产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房地产工程造价模式优化的过程中需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消耗出发,确保各项造价能够在施工周期控制范围内得到实施,营造良好的房地产工程造价政策性管理环境,提升房地产行业的造价优化水平,为造价的各项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便利。
参考资料
1.张妍妍,朱方明.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理性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18-19.
2.范意婷,梁秀萍.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绩效影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7),21-22.
3.冯志艳,鲁忠军.论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J].现代商贸工业,2014(7),35-36.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用经济手段管理建筑市场的基础工作,是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的整个过程,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但是,正如刘凌群指出的,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竞争力远远不能满足竞争要求。可见,在面临着机遇与风险的同时,工程造价管理也需进行改革和完整,以适应新的发展。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本文将从政府监管、市场规范及行业自律等三方面出发,探究影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因素以及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并提出相关建议,促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相关文献研究
本文需要收集大量研究数据或资料作为该项研究的基础,从而确定影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关键问题(因素),探究发展对策。
综合研究者的成果,本研究总结出了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28个因子,详见表1。(表1)
三、研究方法
由于表1考虑了众多影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因素,这些因素称为变量。各变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并且变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大部分变量,得到较多的信息量。
1、调查问卷设计。在上述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因子共计28个。本文采用调查量表的方法设计问卷,调查量表中要求被调查者对各影响因子按其重要程度评分,分值的大小表示各变量的重要程度。
该问卷的主要作用是可以精确了解整体状况,有助于了解被调查者对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影响因子的认知。具体分值评判标准见表2。(表2)
为了客观地反映本研究问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最终将问卷调查范围确定为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的人士。本问卷采用匿名方式,通过电子邮件调查,发出问卷150份,共计回收有效问卷5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37.33%。
2、问卷数据的处理。本问卷假设被调查者一定时期内在工程造价知识、技能等方面处于稳定状态中,同时需要对问卷设计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即信度检验。本研究采用Alpha信度系数法,学者DeVellis认为α系数值界于在0.65~0.70间是最小可接受值;α系数值界于在0.70~0.80之间相当好;α系数值界于在0.80~0.90之间非常好。通过SPSS15.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验算,得出α=0.796,超过了所建议的0.7,由此我们认为本次研究的问卷设计可信度较高。(表3)
3、提取关键的影响因素。在问卷调查之后,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子,并找出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前十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其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6.493%,它们代表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前七个主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5,其因子累计贡献率也达到了63.258%。考虑到本研究中因子的数目,故只提取前五个主成分作为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统计时选择旋转以帮助简化结构,旋转后的因素矩阵见表5。(表5)
通过考察与各主成分相关系数较大的有哪些变量,从剔选出的变量中分析各自含义,从中概括出各关键因素,如下:
(1)第一主成分中,变量10、11对其影响较大,它们对应的系数分别为0.785、0.736,表示工程造价咨询业管理力度不够、造价咨询行业相对落后,本研究将它们概括为: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
(2)第二主成分中,变量12、28对其影响较大,它们对应的系数分别为0.757、0.664,表示工程招投标市场比较混乱,不规范、建筑市场管理机制相对滞后,本研究将概括为:工程造价行业的市场规范。
(3)第三主成分中,变量2、14对其影响较大,它们对应的系数分别为0.641、0.749,表示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造价工程师缺乏,本研究将它们概括为:工程造价从业人员。
(4)第四主成分中,变量9、13对其影响较大,它们对应的系数分别为0.811、0.724,表示造价管理政策政出多门、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国家行政干预程度大,本研究将它们概括为:工程造价行业的政策体制。
(5)第五主成分中,变量21、27对其影响较大,它们对应的系数分别为0.841、0.608,表示缺乏对业主不规范行为的约束机制、缺乏对承包商不规范行为的约束机制,本研究将它们概括为:工程造价行业主体的行为。
四、分析
根据上述结果,结合调查情况,本文针对关键因素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1、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研究表明,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是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第一关键因素。工程造价咨询行业逐步由过去的受政府委托行使造价咨询的管理职能转变为面向社会自我承接造价咨询业务的服务职能,真正完善和体现了工程造价咨询是社会中介服务行业的机制。
事实上,我国工程咨询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总体规模偏小,经营范围狭窄;从事工程造价咨询的复合性人才较少等。此外,国内咨询行业的统一执业规范、业务监管办法和收费标准等尚未建立起来,整个行业管理处于弱化阶段,这些成为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瓶颈。鉴于此,为了促进我国咨询业的发展,应健全工程造价咨询业的法规体系;加强政府监督,规范执业行为;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与诚信建设。
2、工程造价行业的市场规范。市场规范作为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第二个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建筑市场对工程造价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建筑市场作为发包方和承包商交易的载体,不规范的承发包方式、竞价方式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很大伤害。因此,规范建筑市场刻不容缓。首先,规范建筑市场的切入点和治本方案是建立市场形成工程价格的机制。如果在实际工程中,工程造价不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而是通过不公开、甚至暗箱操作和非法的方式进行,就无法解决建筑市场真正发挥市场功能的问题;其次,政府要进一步督导规范报价,加强对工程造价的宏观指导,尤其是要加强工程造价工作的“立法”。
3、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是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第三个关键因素。在市场经济下,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已经从被动反映造价结果转向能动影响项目的决策。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必然要求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法制学习,提高法律意识。除此之外,围绕素质的目标,制定专门的素质培养计划,建立造价从业人员素质评价体系,建立严进宽出的管理体系。
4、工程造价行业的政策体制。工程造价行业的政策体制是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第四个关键因素。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政策法律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并且受国家行政干预严重。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政策、法律环境是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是市场机制有序运行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法律法规、政府监管、行业协会三方面完善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政策法律体系。
5、工程造价行业主体的行为。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第五个关键因素是工程造价行业主体的行为。近年来,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导致建筑市场成为发包方市场,孳生了业主的不规范行为;同时,承包商为了取得工程承包任务不择手段,扰乱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转。然而,目前我国缺乏对业主和承包商不规范行为的约束机制,导致这种现象日趋泛滥,严重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发展。为此,政府各主管部门应对业主在建设阶段的行为依法加以规范和约束,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我国招投标市场,规范承包行为,提高企业素质。
五、结束语
从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是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的最关键因素。除此之外,要促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要规范建筑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而且还要构建一个法律法规、政府监管和行业协会三方协作的管理体系,共同提高我国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达到先进的国际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