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课外阅读计划书

课外阅读计划书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3:5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课外阅读计划书,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1、每天必须保障完成”

每天保障做一小时的语文寒假作业;

每天保障一小时的无负担课外阅读

每天保障一小时的数学寒假作业,

每天保障一小时的户外活动。

每天保障一次书法作业。

每天保障写一句话。

2、计划与非计划

如无特殊情况,每天必须完成以上计划;

每天的计划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可灵活自由安排;如果因外出等安排,可临时不予执行;

可偶尔睡懒觉,但不要影响当日计划的实施。

二、学习计划

1、不参加语文、数学的培优,不请家教,相关课程自己独立完成。

2、语文课程计划

春节前完成完成寒假作业,春节后检查、改正,查漏补缺;

把自己的藏书系统再读一遍,假期可自己买一至三本自己喜欢的任何书籍。

3、学习态度及注意事项

自己注意计算细心化的纠正。书写工整,拼音规范

三、活动安排

1、春节可随父母到亲戚家串门一到两次,可找同学玩一到两次.

2、每两天至少帮家里做一件家务事(10分钟以上),洗衣服、择菜

3、每周玩电脑2小时左右

4、其他: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

附:另一份寒假学习具体计划。

每天日程安排:

8:00~8:30起床(刷牙洗脸吃饭)

9:00~10:30学习书法

10:30~11:00看动画片

11:30~12:00读书

11:30~12:30玩

12:30~13:00午餐

13:00~14:00午休

14:00~15:00寒假作业

15:00~16:00户外活动

16:00~16:30到家休息喝水

16:30~17:30课外阅读

篇2

首先,让学生的习作成绩看得见,品尝成功的快乐。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出于能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喜悦。而对于点滴的进步,要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不妨放大优点。用优点去克服畏惧心理,用每一次的进步去培养自信心,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

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班级作文展览。如优秀句子展、优秀片断展、优秀习作展、优秀作品连载,优秀作文小组展、班级展、年级展等。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向各类报刊投稿:如《校园文学报》《关心下一代周报》《语文周报》等。甚至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墙壁办每周作文展、每组作文展,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自然有喜悦,因为他们文中的佳句妙段而参展,在收获喜悦中激发了兴趣。

其次,放手让学生写日记,体验成长的快乐。通过指导督促,让学生把日记当成朋友,有高兴事与它同享,烦恼事向它倾诉,与之同喜同乐,同悲欢。可以写想象日记、绘画日记、摘抄日记……从而让日记不仅成为平时生活的记录本,也成为心灵的记录本,师生间情感沟通的桥梁。

再有,指导编自己的作文集,定格快乐。数年来,我教语文,总让学生们自己出版我班的优秀作文集。这些作文集封面设计精美,里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自己得意之作成为展示成果,对于编撰自己的作文集感兴趣,以后在写作中兴致就高,写的作文就越来越吸引人。

二、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源头活水

1、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让学生有生活的积淀。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常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结合观察及时写下观察日记,组织学生定期交流观察日记的成果。如人物写作之前,可以提前布置好话题,指导学生去观察同学老师父母亲戚等人的言谈举止,然后在作文课上汇报观察日记,再交流写作方法,续写就轻车熟路。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敏锐洞察力,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发现自然奥秘,体察社会风情。久而久之,学生生活积累丰富了,表达自然充分细致。

2、积累写作素材还离不开间接生活经验。我们的生活再丰富,也不能够无所不知,也不能够事事亲历,这就要我们有大量有效的课外阅读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我每当新接一个班,就和学生们一起商量后制定课外阅读计划书:包括每次阅读笔记,短期目标一周中期目标一学期长期目标初中三年,每周课外阅读不少于三个小时,即平时一小时周六周日共两小时,并且制定自我督促方法和班级小组督促方法,适当奖罚。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的学生经过长期的系统的课外阅读训练,在文学名著的熏陶下,提高对生活和人生的体验,视角触及更广阔的空间,间接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锤炼了语言表达,写作起来就不再只言片语,而是得心应手地续写着生活,写作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篇3

二、活动目标

1、Ji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书成为学生的终身伴侣。

2、通过阅读,使学生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三、读书口号:“读书丰富自我!”

四、准备阶段

1.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明确读书活动的目标、任务。

2、制定读书计划书:结合学生实际,推荐一些书目,在家长帮助下制定读书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

必读书目:《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年级同步阅读》

选读书目:《十万个为什么》、《100个榜样故事》

3.倡议学生带书回校交换阅读,建设班级特色图书角推选好班级图书管理员,在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自己从家里带书(每人不少于二本),适当进行指导,带哪些方面的书,如童话、故事书、科幻等等。

4、大手拉小手,共享读书乐:

在家:父母与孩子一起看书、同看一本书,家长和孩子一起聊聊书的内容,尝试让孩子复述书的内容,与孩子谈谈各自的看法。回家保证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每个学生每学期要读2本书以上,并精读其中2篇文章。

在校:老师指导阅读,介绍一些读书方法。每周背两首儿童诗,每天中午花十分钟熟读,周二、周四背诵。遵循走进教室就看书的要求,规定每天中午12点半到1点钟为看书时间。

每天上午课前十分钟,举办“大手拉小手,共享读书乐”,以“我会讲——”“我最喜欢——”活动介绍书及里面的内容,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5、每个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填写好课外阅读量储蓄卡等。

6、根据读书情况进行相关评比、表扬及奖励。可以每个星期召开与阅读主题相关的班级读书交流活动以及展评活动,如讲故事、识字小博士评比等等。

五、活动阶段

(一)宣传发动,制定计划

1、让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阅读不得少于半小时,并做好阅读记录(每天检查)。

2、做好宣传工作,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引导孩子按本身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读物,拓展学生阅读范围。

(二)实施行动

1、让学生充分利用早晨、中午的闲散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至少有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允许学生自带课外书)。学生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三十分钟阅读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2、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大家一起分享。还可以把自己认为精彩的书介绍给大家。开展好书大家看活动,建立班级图书角,学生之间和班级间学生互相交换看书等。比较优秀的作文、读书笔记在班内阅读。

3、老师做好导读工作,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批注读书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下来,做好每天的摘录和评价。

4、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培养学生迁移阅读的能力。为了提高应考能力,在用好课本的同时,安排一些相类似的读物。既可Ji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将课外知识和课堂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5、利用黑板报、古诗背诵活动等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6、开展家庭读书活动。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引导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共议一本书,进,再由家长每周将课外阅读情况做简单签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