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

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4:2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90-02

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加强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也成为题中之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提出了如下要求:应积极扩大阅读视野,具有较为广泛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还应学会如何自主、正确地选择课外阅读材料,通过课外阅读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虽然有这样的要求,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课外阅读并未真正引起高中生、家长及语文教师的切实关注。进入高中阶段后,由于沉重的学习压力和高考负担,大部分高中生及语文教师均将目光集中于语文教材的W习及相关练习上,学生根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也极少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变得越来越不乐观。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的阅读方式变得多元化,学生的阅读内容也变得纷繁多样。这些变化,使得语文课外阅读的价值重新被发现,使得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必要性重新被认定。基于此种情况,相关教育者需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策略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从而有效促进高中生的课外阅读。

一、有效确立课外阅读的目标

要想真正开展好课外阅读,首先必须确立有效的课外阅读目标。课外阅读目标,一般可分为学生课外阅读目标与教师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目标两大部分。第一,学生课外阅读目标。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目标应为:通过课外阅读,掌握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充分体验到课外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对外界进行认知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获得审美素养的提升。第二,教师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目标。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目标应为:在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充分调查与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应逐步总结与探索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策略。要稳步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设立上述课外阅读目标之后,学生可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二、提高师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与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未形成切实、准确的认识与理解。应该怎样提高师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呢?第一,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对高中语文教师而言,首先必须充分认识高中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唯有真正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除此之外,学校对高中语文教师也应提出一定要求,要求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广泛、有效的指导。教育局在组织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培训时,也应引导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予以一定重视,并积极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指导。第二,要提高高中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更能扩大对外界的认知,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审美素养等。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经常提醒高中生要不断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当高中生和高中语文教师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后,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方能稳步开展与实施。

三、有效确定课外阅读量与时间

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假如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过大,无疑会占据过多的学习时间,不利于高中生正常课业学习的开展;若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过小,则无法取得预期的课外阅读成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明确规定:高中生每年的课外阅读量应不低于一百五十万字,每年至少要阅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或者其他文本。因此,高中生应严格依据该要求积极进行课外阅读。高中语文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方面,也应给予科学指导,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进行十五分钟的课外阅读,每月至少阅读半本书,每年至少阅读五本书。如此一来,就可以轻松实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要求。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在每周单独抽出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课。从高中语文的具体教学时间与任务安排上看,高中阶段抽出少量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具备条件的。

四、积极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

从古至今,优秀书籍不计其数。其中,有优有劣。为更好地引导高中生开展课外阅读,避免一些劣质书籍影响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生阅读的二十部作品必须积极推荐。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推荐其他一些优秀书籍。值得注意的是,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推荐相关课外阅读书目时,应与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有效结合起来。例如,执教《边城》一课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边城》小说;执教《雷雨》一课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雷雨》小说;执教《荷塘月色》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朱自清散文》等。这种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方式,不仅可以扩大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中生加深对相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另外,高中语文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时,应对一些经典名著进行推介,诸如《围城》《文化苦旅》《冰心文集》等。与此同时,还应向高中生积极推荐一些知名报刊,比如《读者》《意林》。

五、结合多种方法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应在课外阅读方法上对高中生进行有效指导。在具体的课外阅读方法上,学生应重点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

(1)粗精结合,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积极指导高中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学生尤其应做好粗读与精读相结合。比如,阅读《红楼梦》时,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故事情节时应快速浏览;在理解人物塑造手法时可逐字阅读、细细品味。只有将粗读与精读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成效。目前,很多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或仅采用粗读方式,或仅采用精读方式,这样的阅读方法均是不科学的。因此,高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指导高中生做好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粗读与精读,将粗读与精读有效结合。

(2)做好笔记,提高阅读能力。高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应积极做好阅读笔记,做阅读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成效。高中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经典名句,这些经典名句对高中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学生若能在阅读时将这些经典句子记录下来,并在之后进行反复阅读、揣摩,定然会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重点提醒高中生做好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笔记能帮助高中生更好地提升文学素养。

(3)定期交流,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为高中生搭建课外阅读的交流平台,如建立QQ群或微信群等,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心得、交流课外阅读方法。在QQ群或微信群中,学生要积极分享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摸索出的一些好的阅读方法,供其他同学借鉴。对于一些在课外阅读中摘录的经典句子,也可与大家进行交流。除此之外,教师通过QQ群或微信群,可以及时指导高中生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并教给学生一些好的阅读方法。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4)持之以恒,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对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只有做到持之以恒,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持续不断的提升。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在日常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督促高中生进行持之以恒的课外阅读。高中生只要长期坚持课外阅读,必将会由量变发生质变,产生理想的阅读成效。所以,无论是高中生还是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方面,均应做到持之以恒。

(5)阅读展示,提高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督促高中生写课外阅读心得。学生写的一些较为优秀的阅读心得,教师应将其张贴在班级阅读栏或学校的公告栏中,让其他同学进行阅读、体悟,从中获得更多有益的课外阅读体验。这样的做法,对那些阅读心得写得较好的高中生而言,是一种积极的鼓励,可以鼓励他们在今后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进行课外阅读。同时,也可鼓励其他高中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写课外阅读心得,从而不断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6)鼓励发表,提高阅读能力。S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报刊的发展也步入一个新的台阶。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应积极鼓励高中生根据课外阅读所得,撰写文章发表在相关报刊上。学生在报刊成功发表作品之后,他们无疑会增添更多的成功体验和动力,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会更愿意将读书心得写出来形成文章,这势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目前,很多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并不强,这样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而促进高中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活动,不断提升课外阅读能力。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促进更多高中生积极地参与课外阅读,不断提高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成效,教师应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有效确立课外阅读的目标,提高师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有效确定课外阅读量与时间,积极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结合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粗精结合,提高阅读能力;做好笔记,提高阅读能力;定期交流,提高阅读能力;持之以恒,提高阅读能力;阅读展示,提高阅读能力;鼓励发表,提高阅读能力。只要能认真完成上述要求,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必然会不断提升。事实上,有效促进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策略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方面,在具体过程中仍有很多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和把握。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参与到高中生课外阅读策略的研究中,不断丰富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延平.反思与开拓――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4(06).

[2]邹金桃.手机阅读引入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摭谈[J].课程教学研究,2012(02).

[3]秦俊巧.论语文课外阅读教学重要意义及指导方法[J].语文建设,2012(14).

篇2

2.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一共设计了八个方面的问题,涉及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写作现状及课堂写作指导、语法知识的掌握等诸多方面,以问卷的形式,对高三文理班级(两文两理)进行调查,共收到问卷100份。调查结果显示:

(1)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极为有限。

(2)课外阅读娱乐化、功利化,快餐式阅读受青睐。

(3)中学作文指导效果并不明显。

(4)高三学生语法基础普遍较薄弱。

3. 病因分析

3.1 快餐式阅读、“浅阅读”等功利性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浅阅读与深度阅读最大的区别是,浅阅读不需要思考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带有明显的娱乐性与功利性。“浅阅读”受学生青睐,最大的问题在于会导致中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弱化,缺少对于文字的关注。缺少深度的阅读,势必影响对语言的运用,影响高中生准确利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的能力。

3.2 满分作文的误导,使高中生作文语言华丽化、文言化。功利性思想,使学生急需找到一种“又快又好”的“终南捷径”来达到得高分的目的,而满分作文恰好为之提供了可仿效的对象。这些满分作文文采飞扬,形式新颖,使高中生误以为只要拥有了华丽的语言即可唬住阅卷老师,赢得高分甚至满分,于是排比铺陈接踵而来,动辄引经据典,不仅追求语言的奢华化,更追求语言文言化。殊不知,注重语言华丽的结果是忽视了语言的本色,结果只能造成真情的缺失。

3.3 轻视中学语法知识的讲授,可能会影响作文语言的规范表达。语法,是语言组织和运用中要依据的规定和准则,对高中生写作语言的规范运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 对策

4.1 正确定位高中作文教学目标在我们的中学作文指导中,存在好高骛远的现象。作文指导目标定位过高,伤害的恰恰是处于中下层学生的写作愉悦感和自我成就感,对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极为不利。为此,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设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定位,即作文教学指导要面向大多数语言水平处于中等的学生,指导处于这一层面学生的作文语言运用能力达到准确、贴切、规范的要求,再在规范表达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追求高品位的语言表达,追求语言的个性化。

篇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教育界对课外阅读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人教版教材配套《课外读本》作为学生课外阅读读本,必修教材也专门开设单元推介中外名著,高考出题的重点也越来越倾向于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从上述现象我们不难看出,教育部对阅读能力的重视和关注。

农村高中在国家教育中占很大比例,农村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中生的阅读现状,那么,在广大的农村高中,课外阅读的开展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针对以上问题,我在所任教的嵩明县一中高三(5)(6)班进行了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1. 你平时阅读哪些读物( )

A. 漫画23% B. 畅销书46%

C. 经典名著5% D. 教辅资料26%

2. 你平时课外阅读主要通过哪些途径( )

A. 手机或上网30% B. 向同学借阅24%

C. 花钱购买40% D. 去图书馆借阅6%

3. 你平时如何挑选课外书( )

A. 老师推介13% B. 同学推荐41%

C. 媒体宣传8% D. 逛书店38%

4. 你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

A. 获取知识,开阔眼界27%

B. 休闲娱乐46%

C. 提高文学素养20%

D. 应付考试7%

5. 你每周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是( )

A. 1小时71% B. 2小时16%

C. 3小时10% D. 4小时以上3%

6. 你每月课外读本的开销是多少( )

A. 5元以下47% B. 5~10元26%

C. 15~20元20% D. 20元以上7%

7. 父母支持你购买课外书吗( )

A. 支持36%(认为对学习有帮助)

B. 不支持64%(认为是闲书,对考试无用)

原因是:作业多,疲于应付61%

要抽时间帮父母分担家务39%

一、农村高中生阅读现状分析

通过上面的问卷调查,我们不难看出广大农村高中生的阅读现状。

1. 对课外阅读抱着功利态度。在高考升学压力下,学生基本抽不出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而且农村高中学生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

2. 喜欢浅阅读和快餐文化,拒绝名著和严肃文学。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大部分学生把阅读当成了休闲娱乐的方式。

二、造成阅读现状的原因

1. 整体审美情趣降低。社会大环境的浮躁和急功近利让拜金主义和全民娱乐的思想泛滥。普通书店显要处摆放的都是名人成功学、如何快速致富这一类型的畅销书,学生书店大多是教辅资料,适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书很少,世界名著更是少有人问津。

2. 高中生缺乏分辨能力,在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环境中大多数时候只能被动、盲目地接受流行文化。他们不愿意阅读能触及灵魂的文学作品,更谈不上进行深入思考,认为这类作品无法引起共鸣。

3. 家庭阅读氛围缺乏。农村中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大多不高,忙于生计,在家基本不会阅读报纸杂志。

4. 农村中学图书馆形同虚设,图书老旧,很难让学生有阅读欲望。

5. 在高考升学压力下,教师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和作业辅导上,很少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也就忽视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制订计划,引导其阅读方向和阅读方法等问题。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能培养他们的感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文学素养,进而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

三、解决阅读现状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学生应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良好的课外阅读能开阔学生视野,提升语文素养。

其次,学校加强校园图书馆建设,让同学们有书可读,同时可开展“读书月”活动,让学生进行读书心得交流;教师也可每周推荐好书,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让学生爱阅读,让学校真正成为书香校园。

再次,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告诫家长们:如果你们想让自己的孩子爱读书,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多读书——就算你真的不喜欢读书,也请你在孩子们面前装读书的样子。

总之,要鼓励高中生课外阅读,让读书重新成为一种时尚。只有这样,我们的高中生才是有学习能力的学生,才会成为有理想、有思想、努力进取,能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的一代。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