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36:5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环境卫生常态化,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富丽安康新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城市管理年活动,积极参与,注重实效,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推进人居环境、发展环境的优化。
二、工作目标
通过活动的实施,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提升城市形象,为我县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市貌市政管理
1、加强建筑物风貌管理。严格执行城区控制性详规、修建详规,加强新建房屋朝向、层高、立面、风貌等管理,强力整治乱占红线、乱加层高、乱装立面、乱拉管线、乱做广告、乱搭蓝顶子、乱塑风貌等违法行为。
2、完善城区道路规划。配合交通部门,年内完成徐家坝社区的道路硬化。
3、加强市政绿化的管理。加强对公厕、路灯、绿化等管理。确保市政绿化管理人员到位、责任落实。
(二)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1、提高清扫保洁质量。进一步健全主街主路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清运、考核、督查责任体系,重点解决早晚脏乱问题。规范生活垃圾投放、收集、清运时间、地点,着力解决乱投乱放问题,实现主街主路清扫保洁标准化、常态化。
2、完善环卫设施布局。完善徐家坝、乐居家园、幸福家园等小区垃圾收集设施;增加必要的清扫、清运、冲洗设施,夯实提高环境卫生质量的基础。
3、逗硬落实门前五包。逗硬实施《县环境卫生门前五包实施办法(试行)》,抓好责任落实、月度考核、督查问责、评比表彰。开展机关单位包楼院、包路段环境卫生活动,加强机关单位公共区域清扫保洁督查考核。
4、着力巩固创卫成果。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全年不少于两次。加强病媒生物防治,切实解决“四害”反弹,加大“五小”场所整治力度,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
5、加强占道经营整治。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加快市场建设改造,集中解决骑门摊点、以街代市等问题,着力解决徐家坝社区撑杆搭棚等突出问题。
6、规范广告(店招)管理。严格执行城区固定广告设置规划,坚决取缔违规广告。动员市民参与监督,有效整治“牛皮癣”。
(三)加强交通秩序管理
1、扎实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开展车辆违规停放整治活动,严厉打击人行道、行车道、消防通道、违法停放车辆行为。加大无证营运机动车辆查处力度;加强农村道路运输的管理,加大与交警、运管联合执法的力度和频次。
2、加强货运车辆管理。按照按照交通组织管理规定,严禁货运车辆在规定的时间从街道通行。
(四)加强扬尘治理
1、加大工地扬尘监管。督促城镇规划区所有建设工地文明施工、打围施工、降尘作业、施工道路硬化,尤其是配合有关单位对进出弃土场、南威水泥厂的车辆严格执行运输覆盖、车辆冲洗,防止沿街洒落污染物、带泥上路。
2、加大赃车入城监管。发挥我镇是车辆入城的南桥头堡作用,严格控制赃车入城镇。
3、加大道路扬尘监管。配合工业园区对出入路口全面硬化。加大主街扬尘、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积尘冲洗频次,坚持除尘常态化。
(五)加强市场建设管理
1、加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着力解决(农贸市场)菜市场硬化、设施不足问题,按照市场功能分区化、清扫保洁常态化的要求,加强农贸市场管理,着力解决脏、乱、差的问题。规范活禽宰杀市场。
2、加强汽修汽配市场管理。引导汽修汽配汽修企业入城入园,解决占用人行道修车的突出问题。严禁在公路两侧建控区设置汽修汽配点。
3、加强废旧品市场管理。规范废旧物品经营企业收购、堆放、整理、运输等经营行为,不得影响市容、不得污染环境。
(六)加强城区污染治理
1、加快完善排污设施。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加快污水厂建设,力争年内竣工。
2、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开展截污降污、垃圾清理、河道绿化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积极配合取缔辖区违法违规设置的采砂场、砂石加工场。
3、加强畜禽养殖管理。严格落实城区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规划,优化养殖布局,控制污染源。
(七)进一步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
1、加强背街小巷环境卫生管理。全面推广南磷路社区等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清扫、保洁、清运、督查工作体系和队伍建设,确保镇域内环境卫生常态化。
2、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指导和推动以小区依法成立业主委员会,制定行之有效的物业管理公约。会同住建、城管部门,协调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关系,积极探索解决物业费收取难、物业服务不到位的有效办法,创建品牌物业小区。
3、发挥社区自主管理作用。切实抓好《县老旧小区院容院貌环境卫生自主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扎实做好社区环境卫生门前五包责任制的落实。深入开展乡镇(社区)包院户环境卫生活动。
4、加强文明养成教育。推广南磷路社区的先进经验,利用市民学校、居民大会、文化宣传等阵地,加强市民文明养成的常态教育。扎实开展“争当文明市民”活动,树立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完善文明劝导、文明监管、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
(八)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1、深入开展争当文明市民活动。扎实开展以文明新风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为主要内容的争当文明市民活动,把争当文明干部、文明师生、文明天使、文明工人、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活动推向深入。对评选出文明市民给予表彰。
2、着力抓好文明养成教育。继续开展道德大讲堂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抓好机关、单位、学校、医院、社区文明养成经常性教育。组织开展常态性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作出表率。
3、切实巩固创文成果。以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为核心,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着力提高创建质量。深入推进文明城市细胞工程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引导作用的基层示范单位。
四、保障措施
2.探索建立城市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扩大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效。一是健全工作机制,落实经费人员保障,加强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大卫生城市管理力度。二是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卫生保洁任务,压实卫生保洁责任,常态保持市容市貌。三是加强居民自治,构建管理新格局。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构建群众为主体的工作格局,实现由“联包帮”单位包办向“自管委”管理的转变。
二、技术评估方面:
1.健全爱国卫生组织管理,爱国卫生日常工作扎实开展,继续完善“日督查、周通报、月模拟”工作机制,开展卫生评比工作、“天天养习惯、周周搞卫生、月月大扫除”、“门前五包”等制度,爱国卫生月活动要紧扣健康细胞创建、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城乡整洁行动等开展,制度化、常态化地开展工作。增加新闻媒体对烟草危害的宣传,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活动。严格落实控烟禁烟制度,规范张贴禁烟标识,规范设置室外吸烟区;积极开展无烟党政机关建设工作。
2.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方面重视宣传引导,发挥好媒体作用,社区加大健身指导服务,落实好工间操,指导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
围绕“优化人居环境”总体目标,以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为手段,实现“洁净城市”常态化管理,把县城打造成“人居胜地,飞鸟天堂”。
二、工作标准及管理要求
(一)城市卫生
1.街道环境卫生
(1)工作标准:一是沿街两侧便道无乱堆放物料和乱倒垃圾、乱泼污水现象;二是对主次干道、小街巷实行“双五双十”标准。即“主城区主、次干道道路每平方米浮尘不得高于5克,地面垃圾停留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支路、小街巷道路每平方米浮尘不得高于10克,地面垃圾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2)管理要求:
县城主次干道:春夏秋三季(3至11月份),每间隔一天,0:00至4:00点冲刷作业,用高压冲洗车对快、慢车道实行全覆盖冲刷,便道每周冲刷一次;每日早晨4:00至6:30,对快、慢车道进行洗扫,上午9:00至11:30,下午14:00至17:00,对快车道进行洗扫;上午9:00至下午16:00,对快车道进行两次洒水。冬季(12月份至次年2月份):早晨4:00至6:30,对主、次干道快、慢车道进行机扫,上午8:30至下午17:00,对主、次干道进行两次机扫,在道路不结冰前提下,适时安排洗扫和洒水,保持道路洁净。
支路、小街巷:春夏秋三季(3至11月份),每间隔两天,0:00至4:00,对行车道进行全覆盖冲刷;早晨4:00至6:30,下午14:00至17:00,对行车道进行洗扫。冬季(12月份至次年2月份),早晨4:00至6:30,下午14:00至17:00,对行车道进行机扫,在道路不结冰的前提下,适时安排洗扫。
环卫工人实行三班倒,实行每天18小时(早晨4:00至晚上22:00)人工清扫保洁。早晨4:00至7:00,全员上岗,对便道和不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区域进行清扫;上午7:00至12:00,进行人工保洁;中午12:00至下午15:00,进行人工保洁;下午15:00至晚上22:00,进行人工保洁。
2.居民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及商贸市场环境卫生管理。
(1)工作标准:一是配备专业清扫保洁队伍,每日对村内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做到无废弃物、无垃圾、无人畜粪便、无污水乱流、无污泥积水、无建筑材料堆积,无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现象,容貌干净、整洁、有序;二是居民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及商贸市场垃圾统一收集,统一清运,垃圾收集转运要做到密闭化,做到日产日清。
(2)管理要求:合理设置垃圾容器,垃圾统一收集,统一清运,每日早8时前完成清扫保洁、垃圾清运作业,早8时至下午6时全天候保洁;发现废弃物、垃圾、人畜粪便、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现象,20分钟内清理完毕;发现污水乱流、乱搭乱建、建筑材料堆积等现象,当天清理完毕。
3.河道环境卫生管理
(1)工作标准:水面整洁,无漂浮物,两岸堤防整洁,无垃圾杂物、正常水位以上无杂草河岸及边坡无垃圾、无杂草,无破损、坍塌,无乱搭乱建、标识牌、警示牌齐全,设置规范、整洁。
(2)管理要求:每年汛期前对河道清淤一次,每天对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确保河道畅通;发现水面漂浮物,河岸及边坡有垃圾、杂草等,当天清理完毕;河堤破损、坍塌,水面大面积污染,一周内解决;河堤有私搭乱建,责令立即停止,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查处。配齐标识牌、警示牌,每两天清洗一次。
4.重大活动及雪后
(1)工作标准:重大活动期间,环境卫生干净整洁,雪后道路畅通无积雪、人员车辆安全、环境整洁有序。
(2)管理要求:重大活动前,各单位按照卫生区划分,高标准进行清扫。雪停后,主要干道及时喷洒融雪剂,第一上班时间,各单位按照清雪区划分,清扫、清运积雪。
(二)设施养护
1.市政设施养护
(1)工作标准:市政排水检查井井座与路面平齐,井座与井盖完整,井盖安放平稳、严密,启闭灵活;雨水口与缘石平顺,篦子安放平稳、严密无缺损;排水泵站设备完好,保证正常运行和汛期排沥,河道畅通、闸门完好,启闭灵活。泵站的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设备正常运行利用率达到65%;市政排水管道畅通,收水口内干净无堵塞,污水管网无污水跑冒外溢,管网完好率达到88%以上。道路及便道完整顺直,无破损,井盖、篦子等市政设施完好无缺损,设施完好率不低于93%。
(2)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市政设施养护维修技术规范,定期检查和养护维修,主次干道每天巡查一遍,支路小街巷每两天巡查一遍,发现道路、道沿、便道破损的,在3天内进行修补或更换。发现井盖、雨篦等设施缺失、破损,要立即设置警示牌,在24小时内完成补装、更换。
2.路灯亮化
(1)工作标准:灯杆无倾斜、下沉现象,地脚螺栓无松动,灯杆检修门应完好;灯具配件齐全,无损伤、变形破裂等缺陷,灯具与灯架连接固定牢靠。灯具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保证路面平均照度;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灯具照射方向,灯罩无松动脱落,无严重影响出射光情况;定期检查配电箱,门锁、绞链完好灵活,壳体、电器、接线端子等固定螺栓无松动,箱内无杂物,电器元件整定值符合设计给定值;电缆管无锈蚀、移位、破损现象,配置齐全、牢固,电缆无损伤和动物啃咬痕迹;各类照明设施无乱涂画、乱粘贴,整洁美观;城市道路照明主干道亮灯率应达到98%以上,次干道、支路亮灯率应达到96%以上,道路照明的设施完好率应达到90%以上。
(2)管理要求:路灯照明情况每晚巡查一遍,发现不亮的,次日进行维修;灯杆、灯具等设施每日巡查一次,发现灯杆有悬挂物、涂画等立即清理,发现有安全隐患,立即维修,需要采取工程措施的,3天内维修完毕。
3.绿化管护
(1)工作标准:行道树无缺株、死株,缺株补植及时,新补植树成活率达98%以上,保存率达98%。绿篱喷洒药时间视病虫情况而定;草坪及地被植物覆盖率不低于98%,草坪杂草控制在3%以下;花灌木及花卉生长健壮,叶色正常,开花及时、正常;花后修剪及时,花期内开花不断,无枯枝败叶、残花败花;观赏效果好,无病虫害。
(2)管理要求:对园林绿化每天巡查一遍,发现绿地内有垃圾、杂草等,1个小时内解决。发现修剪不到位、有病虫害,次日进行修剪或喷药。绿化死株、缺株、毁坏等问题,一周内解决。
(三)容貌管理
1.店外经营管理
(1)工作标准:除规定地点外,沿街两侧无占道早夜市;沿街两侧禁止露天冒烟烧烤现象;经营摊点须配备垃圾容器;沿街两侧便道上只准设置交通标识牌,无乱栽乱挂乱摆灯箱牌子;除重大活动外,行道树间、交通护栏、人行道护栏、灯杆、围墙栅栏等建筑物(构筑物)上不准乱扯乱挂条幅,不准悬挂灯箱广告、道旗和跨街横幅。
(2)管理要求:每天6:00至22:00,不间断进行巡查,要求门店配备垃圾容器,发现店外经营、流动摊点、大花脸、乱贴乱挂、乱写乱画,露天烧烤,立即清理,1个小时内解决,发现违法搭建的建筑物、构筑物问题,堆放物料问题,现场取证,依法查处。
2.早夜市管理
(1)工作标准:设专职管理人员和卫生保洁人员。市场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要与市场开闭市时间同步,上岗要佩戴明显标志,维护好市场秩序,做到无扰民或治安事件发生;卫生保洁员要穿戴统一的工作制服,负责市场道路及相关设施的清洁保洁、垃圾收集工作,随时清洁路面卫生,做到无杂物、无垃圾、无污渍、无积水,每日收市后必须对市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消毒,保持市场地面清洁卫生;夜市经营场所积极提倡电烤、气烤,或对烧烤炉具进行除尘改造,杜绝露天冒烟烧烤。
(2)管理要求:早市启闭市时间为早晨6:00至8:00;夜市启市时间为5月至9月不早于19:30,10月至次年4月不早于18:00,闭市时间为24:00,实行摊位卫生责任制,自备垃圾容器。早夜市闭市后,经营者负责在30分钟内打扫场地卫生,对违反早夜市规定的,取缔市场经营资格。
3.牌匾管理
(1)工作标准:广告牌匾制作要精良美观,安全牢固;内容健康,准确规范,符合广告牌匾规范。安装设置时,要在同一水平线上,画面完整,内容正确,文字清晰,用字注音规范,无脱落,无残缺,整齐划一、一店一牌,正直牢固,无歪斜、松动、锈蚀,无乱贴乱画。
(2)管理要求:新安装牌匾严格审批,不间断进行巡查,发现违规安装牌匾,立即依法拆除,对以前违规牌匾,逐步进行拆除、改造。
(四)交通秩序
1.机动车停放管理
(1)工作标准:便道上无机动车停放,非机动车要在非机动车停车位有序停放,朝向一致;道路停车符合交通规范要求。交通违法总量和交通乱点堵点明显减少,重点交通岗区机动车、非机动车遵法率分别达到98%、85%。
(2)管理要求:每天对车辆停放进行不间断巡查,发现便道、道路违规停放非机动车,立即纠正;道路、便道违规停放机动车,2个小时内解决;废弃车辆长期占道停放、无人使用的车辆,在3天内解决。
2.运输车管理
(1)工作标准:运货车辆要覆盖运输;渣土车辆要覆盖,按照规定线路和时间运输;大货车、客车要按照规定线路行驶,车辆干净整洁。
(2)管理要求:不间断进行巡查,严格渣土车辆审批,发现违规车辆运输,立即依法进行查处,1天内解决。
(五)工地文明施工
(1)工作标准:所有建筑(拆迁)工地管理要达到“六个100%”标准,即:工地裸土100%覆盖,工地道路100%硬化,施工车辆100%冲洗,闲置地块100%绿化,现场搅拌100%取缔,新建项目100%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和空气质量检测设备。围挡达到规定高度,符合坚固、稳定、整洁、美观的要求城区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当设置车辆清洗设施,对驶出现场的车辆必须进行冲刷,防止污染城市道路。同时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合理配备消防器材并定期检验,确定消防器材完好有效。
(2)管理要求:每天对建筑(拆迁)工地进行不间断巡查,发现施工工地扬尘,在1个小时内制止。发现施工无围护、闲置地块无绿化、物料乱堆的,工地出入口未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出入车辆污染路面,立即责令停工整改,建筑垃圾随时清运,竣工后,剩余物料,在3天内解决。
三、责任分工
县城管局:负责主城区范围内主次干道冲刷、洗扫及人工保洁工作;负责县城主次干道雪后喷洒融雪剂工作;负责管理范围内市政设施维护维修、路灯亮化维护维修;负责公园、广场、游园及道路绿化隔离带、行道树养护监管工作;负责主城区违法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城市乱象整治工作;负责早夜市管理工作;负责主次干道广告牌匾整治工作;负责非机动车规范工作;负责渣土运输监管工作;负责市政工地文明施工工作。
开发区:负责园区管理范围内主次干道冲刷、洗扫及人工保洁工作;负责园区内市政设施、路灯亮化维护维修;负责园区内绿化养护工作。
县水利局:负责环城水系两侧绿化及林带管护保洁工作;负责河道环境卫生管护工作。
县住建局:负责小区环境卫生及绿化管理工作,负责县城企事业单位、小区等建筑(拆迁)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县交警大队:负责道路、便道机动车停放管理工作。
县交通局:负责214省道、318省道及东环路环境卫生管理、市政设施、绿化养护及管理工作;负责大货车、客车管理工作。
县农牧局:负责县城道路两侧林带的保洁及管护工作。
县环保局:负责临饭店街油烟治理工作,负责整治露天烧烤,配合县城管局治理县城容貌。
县商务局:负责百汇市场、商贸城环境卫生、秩序管理和容貌治理工作。
县市监局:配合县城管局治理县城容貌。
县“两违”执法队:负责县城违法建筑和私搭乱建查处及居民建设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县民政局:负责街道标牌管理维护和治理工作。
镇:负责所辖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卫生、秩序、绿化、牌匾、设施等养护管理和容貌治理工作。
乡:负责所辖城乡结合部卫生、秩序、绿化、牌匾、设施等养护管理和容貌治理工作。
乡:负责所辖城乡结合部卫生、秩序、绿化、牌匾、设施等养护管理和容貌治理工作。
县直各单位和鸡泽镇:负责按照卫生、清雪划分区域进行清扫及清雪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夯实责任。县城管委全面负责“洁净城市”常态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一是建立巡查制度。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现场巡查制度的要求,定期到辖区内背街小巷、工地、街道、市场、居民小区等区域进行现场巡查,牵头开展联合执法,及时督办整改发现的问题。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的,要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约谈,强力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建立协调机制。各单位明确一名负责人,负责常态化管理日常工作协调,要制定常态化管理工作流程,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清扫和治理。三是健全周会制度。将“洁净城市”常态化管理纳入每周一次县城管委联席会议中,总结上周常态化管理情况,布置下周常态化管理工作。针对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集中会诊,研究制定解决措施,推动常态化管理工作的落实。同时,不定期召开现场会协调解决问题。
(二)网格管理,常态治理。各责任单位按照责任分工,以现有分管区域为基础,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任务、定权责”划分网格,做到每条路、每个区域、每项任务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按照“洁净城市”创建标准和“注重细节、精细操作、精心实施”的要求,责任人对各自分管网格进行管理,形成全面覆盖、相互衔接、责任清晰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