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38:4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 生态设计
居住区的绿化规划,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开阳县地处贵州省中部,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梯状斜坡黔中隆起地带,总的地势特征是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起伏大,最高海拔1705.2米,最低海拔506.5米,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切割剧烈,形成了开阳气候的多样性。年均气温12.8℃,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10.1℃,年均雨量1258.8毫米。总之,开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于多种园林植物生长和繁衍。
1.1研究和学习生态园林观点是搞好开阳县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先决条件
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共生、循环、生态位、竞争、植物种群生态学、植物他感作用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厚度、色彩,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从而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肥力,实行集约经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壮观而能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使我们的居住区绿化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
1.2努力提高开阳县居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
2.1意境创造
园林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园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来体现。但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园林植物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人的芳香、美丽的芳名。而且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机体,是人们感情的寄托。用园林植物创造意境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2.1.2利用优美的姿态 松象征坚强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气概;竹象征“虚心有节”;梅象征不屈不挠,英勇坚贞的品质;柳象征强健灵活,适应环境的优点。
2.1.2利用丰富的色彩 色叶木:秋的联想;白花:宁静、柔和;黄花:朴素;红花:欢快、热烈;枫象征不怕艰难困苦,晚秋更红。
2.1.3利用沁馨的芳香 桂花:甜香;兰花:幽香;含笑:浓香;梅花:暗香;荷花:清香。
2.1.4利用美的芳名 合欢:合家欢乐;桃花、李花:桃李满天下;桂花、杏花:富贵、幸福;迎春:象征欣欣向荣,大地回春。
2.2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植物生态要求及功能要求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此外还应考虑到落果少、无飞絮、无刺、无毒、无刺激性的植物。
2.2.1空间处理
居住区除了中心绿地外,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乔灌结合,常绿和落叶,速生和慢生相结合,适当地配置和点缀一些花卉、草皮。在树种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绿化率要达到50%以上,这样才能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环境。根据植物的生态特性和开阳县的气候特征可分为:
2.2.1.1适合于作上层栽植的植物:落叶乔木:银杏、樱花、玉兰、桂花、栾树、杜仲、泡桐、刺槐、悬铃木、杨树、椿树、樟树。常绿乔木:雪松、华山松、侧柏、洒金柏。
2.2.1.2适合于作中层栽植的植物:适合于林下遮荫条件下的植物:紫薇、龙爪槐、金银木、垂丝海棠。适合于林下半荫或全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紫荆、红叶小檗、红叶李、金叶黄杨、紫薇、小叶女贞、红花榉木。适合于林缘或疏林空地栽植的植物:海棠、紫叶李、紫薇、月季、迎春、牡丹。
2.2.1.3适合于作下层栽植的植物:金银花、草坪草、常春藤。
2.2.1.4攀缘植物:在居住环境中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植物,如常春藤、爬墙虎、爬山虎、藤本月季。
2.2.2线形变化
由于居住区绿地内平行的直线条较多,如道路、围墙、居住建筑等,因此,植物配置时可以利用植物林缘线的曲折变化、林冠线的起伏变化等手法,使平行的直线条融进曲线。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有变化,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打破建筑群落的单调和呆板感。突出林缘曲线变化的手法有:
2.2.2.1在灌木边缘栽植,利用花灌木矮小、枝密叶茂如小叶黄杨、金钟花、火棘、迎春、海棠、贴梗海棠等植物密栽,使之形成一条曲折变化的曲线。
2.2.2.2孤植球类栽植,在绿地边缘挑出几个孤植球,增加边缘线曲折变化。突出林冠线起伏变化的手法,利用尖塔形植物如:水杉、洒金柏、侧柏、龙柏等柏类植物,此类植物构成林冠线起伏变化较强烈、节奏感较强;利用地形变化,使高低差不多的植物也有相应林冠线起伏变化,这种变化较柔和,节奏感较慢;利用不同高度,植物不同树冠构成的林冠线起伏变化,一般节奏感适中。
2.2.3季相变化
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为此,应做到:
2.2.3.1一个居住区内应该注意一年四季季相变化,使之产生春则繁花似锦,夏则绿荫暗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wenzi/翠绿常延。四季花园的四季园以两侧略起的微地形以及四季花木,形成中轴夹景效果,四季园内以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来表现四季植物景观。根据气候环境,春以樱花为主附以玉兰;夏以百日红为主附以海棠;秋以石榴为主,点缀两株柿子树并配以红枫;冬以腊梅、云杉为主,并穿插梅花。整体四季园内以云杉及大叶黄杨相互连接,既满足了景观要求,四季皆有景,景有不同,又紧扣了四季主题。
在居住区内不透水的部分(道路、建筑广场)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已经很少,设计时,应合理分配园林各要素,(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黄土,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如同样是道路地坪,石板嵌草道路要比纯铺装的道路地坪好。同样是景墙透空,栽植攀援植物景墙要比无攀援植物透空景墙更能发挥生态效益。同样是休息、绿化功能的建筑小品,花架要比亭子更能提高绿视率。
1.3努力提高开阳县居住区绿地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系数=叶面积/单位面积。园林绿地中的物流和能流数量的大小决定园林绿地生态效益大小的最具实质性的因素,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生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复层混交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得到最大的叶面积总和。
1.4努力提高物质、能量的循环
生态园林是良性循环的园林,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在人工植物群落中,采用多种类的植物,不同深浅的地下根,形成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使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净化土壤和增强肥力,并吸收空气中的CO2,如以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改造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在群落中适当多种女贞、槐树等蜜源植物,增加天敌数量,从而减少对危害性大的害虫的控制,以求达到利用天敌昆虫、鸟类、动物等防治害虫,以生物治虫为主,尽量少用化学药剂防虫,使环境不受药剂的污染。
1.5努力提高景观质量
2.景观设计
根据生态园林的原理,在满足开阳县居住区绿地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还应努力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生态园林的景观性应该体现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与和谐。对景观的合理设计应渊源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顺应于自然规律,包括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土壤、地形、气候等影响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只有这种认识同园林美学的融合,我们才能从整体上更好地体现出植物群落的美,并在维护这种整体美的前提下,适当利用造景的其他要素,来展现园林景观的丰富内涵,从而使它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生态园林的景观要求人们必须十分重视和把握景观的动态性。因此,如何在居住区绿地中创造丰富的动态景观效果,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2.2.3.2一个小区或某幢建筑周围应该以突出某种植物特点为主,如四季花园中,杨柳阁以杨柳为主,樱花阁以樱花为主,或者以突出某个季节景色为主,或春、或夏、或秋、或冬。如以展现秋景为主的植物群落,上层以乔木银杏、枫以金黄、红叶色渲染秋景,柿子果实秋冬季亮丽红艳,冬季和翠绿的雪松、云杉又构成层次丰富的冬景。
2.2.4具有环境保护作用和经济收益的植物
(二)发展垂直绿化提高城市绿量由于城市人口较为集中并且用地面积紧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城市园林进行有效发展则离不开垂直绿化工作的有效进行。众所周知垂直绿化的有效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并且这一增加并没有造成用地面积的增加,即通过屋顶、阳台和立体墙面等设施的有效应用增加了整体绿化面积并且更好地增加了相应设施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垂直绿化措施的有效应用还促使有害气体得到了合理吸收并且更为有效地对噪音进行了隔离与此同时起到了更好地降温作用并且缓解了城市固有的热岛效应。
二、利用绿化的环境功能实现其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绿化的合理进行能够促使生产环境的有效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的整体生产力。例如在国民经济的生产流程中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其发挥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与此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因此在现今的许多城市中城市规划者与管理者都开始注重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理念的有效应用,即通过环境的有效改善与绿化的有效进行更好地吸引投资者、旅游者,从而更好地繁荣了当地经济并且改善了居民整体生活环境。以房地产为例,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和投资者在城市绿化的大潮流下主动进行绿色环境的有效改善,从而促使了楼盘整体质量和销量的有效提升并且实现了开发商与居住者的“双赢”。
三、绿化管理法制化兼顾城市绿化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在提升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绿化管理法制化的进行与此同时更好地兼顾到城市绿化的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有效协调,这主要体现在加强维护“绿线”的严肃性、养护管理法制化、市场导向的有效进行等工作上。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绿化管理法制化兼顾城市绿化的生态与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一)加强维护“绿线”的严肃性“绿线”的有效维持使促进绿化工作与环保工作合理开展的基础与前提。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绿线”的有效维护是比“绿线”的合理划定更有难度并且执行更为复杂的工作。通常来说绿线的划定需要拆房建绿工作的有效进行而“绿线”的维护就需要法制、体制、道德等全面性工作的有效支持。除此之外,在加强维护“绿线”的严肃性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其严守规划并且坚持依法进行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绿线”维护工作严肃性和可靠性的不断增加。
(二)养护管理法制化养护管理法制化是绿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通常来说养护管理法制化工作的进行需要对城市中的一切绿地、树木进行系统化、法制化的养护管理,从而更好地促使其茁壮生长并且有效发挥绿化效益同时合理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与此同时更好地巩固绿化发展的成果。除此之外,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即使是绿地、树木的所有者也不准无故损坏树木或者侵蚀绿地,这些法律法规的有效制定与执行为绿化事业的发展树立了坚实的法律屏障。另外,在养护管理法制化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制定不同的养护质量标准并且将绿化养护管理的责任有效落实到具体单位或者某个市民中去,与此同时更加有效地兴建绿化养护企业并且合理开发绿化养护市场与此同时有效实行集约化经营,从而促进社会绿化养护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
(三)市场导向
在城市园林绿化生态和经济效益统筹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并且确保城市绿化产业的发展与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导向是相符合的。例如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生态和经济效益统筹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全社会对于绿化建设和城市园林发展进行的投资以及城市居民对于绿化的消费都是通过市场进行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和绿化、园林有关的企业都进入了市场并且促使这一市场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其中包括了园林规划、园林设计、园林技术、绿化施工、绿化材料生产、机具肥料药剂生产、绿化养护及游览服务等工作。无数的企业在这些环境中进行竞争与发展,从而在提升绿化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4-0057-01
一、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一种全新的发展和价值观念。它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科技等诸多方面,其核心在于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开发绿色资源,不断改善美化生态系统,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
可持续发展设计,是指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人的行为、意识进行再创造,以达到社会各要素问持久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在设计领域,这样我们就能更加了解到设计对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大意义。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对象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意识、行为,它真正体现了设计的积极意义,适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二、中国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想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21世纪世界每个国家都要面对的中心问题之一。然而由于过度盲目混乱的发展,中国遭遇到自然界的巨大挑战:人口的压力、自然资源的超常利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等。在这一背景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国都将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试图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符合环境与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理论框架系统,为中国艺术设计教学方向提供可依据的现实材料。
(一)以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为理论基础
1962年美国学者R・卡逊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描绘出一幅可怕的图景:“在人对环境的所有袭击中……上是无法改变的。”可以看出,如何保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重新回归与自然环境的共处,这就形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而且这也就形成了环境生态学科,也成为了艺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二)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五大系统。
(1)生存支持系统,也就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概念。因为对于设计界而言,尤其在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与知识传播和多样性基础是其耐以生存的关键,所以如何保护当事人的知识产权则是设计不断有创新的动力,这也是这个生存系统的核心。
(2)发展支持系统,指如何运用专业分工本身的概念,来整合现代新的设计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设计体系历经几次的社会分工,到现在来讲分工已经很细了。但是每个部门之间并不能达到最好的匹配,因为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很多的领域。
(3)环境支持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国家环境保护部和中国建筑部制定一个行业标准,关于绿色环保的产品。最开始定了很多概念,甚至于自然艺术材料的使用。不过这些都还停留在很落后的层面,应该从艺术设计这个层面去考虑。
(4)社会支持系统,人与人的关系层面。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实际上设计进入生活的层面比其他行业和专业要深入的多。因为我们的本质在于创造,其创造的过程肯定要受现实存在的东西的影响,也就是受制于现存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
(5)智力支持系统,说的是我们受教育的水平,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设计师本体,再就是社会大众。这个是限制我们艺术设计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也决定着未来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成败。
把这五个系统归结到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战略系统的内容,通过这些系统的把握来提高我们艺术设计整体水平的能力。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