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宏观经济风险分析

宏观经济风险分析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1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宏观经济风险分析,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引言:在信用环境较为宽松的情况下,信用等级较低的人也能通过贷款买房。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一些借款人就无法按时偿还贷款,继而引发债务危机。所以,宏观经济因素显然会对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的违约率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面对国内房地产过热的现象时,相关部门有必要从宏观经济角度对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相关理论阐述

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曾经出现数千家银行因无法收回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而倒闭的现象。所以,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被视作是高风险资产。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发生之后,很多学者针对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对加利福尼亚在1992到1995年期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学者Wilson提出了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的损失函数,并将房价变化当做是影响违约率的主要因素。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利率与房产价值也被Kau等学者证实为影响贷款违约率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讲,就是在利率波动性增大的情况下,住房价格的波动性会随之增加。而这样一来,借款人的逾期率也会随之上升,但借款人的提前偿付概率则会下降[1]。所以,利率的提升,将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的违约风险增加。就拿美国来讲,在1972年到1981年期间,美国住房抵押款贷款利率从7.76%上升到了14.39%。而在这期间,储蓄和贷款协会的贷款违约率却从0.57%上升到了4.48%。此外,除了受到贷款利率的影响,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的违约风险还会受到贷款特征、贷款机制比、贷款规模和区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相较于利率,其他因素的影响显然较小。

二、分析模型的建立

对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将受到市场利率水平、房屋价格水平、经济周期和住房市场供需变化等多个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变量不仅是时间变量,还是借款人无法左右的变量。所以,所有借款人都将受到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率也同样会受到影响。为了对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展开宏观经济分析,可以将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率设定为被解释变量,并将对其产生影响的宏观因素设设定解释变量,以便进行分析模型的建立。而根据国内的情况,可以将个人收入增长率、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失业率和国家相关政策当做是解释变量[2]。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房价高低也将对违约率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的情况下,房价从至高点回落的过程中,违约率就会上升。然而,由于房价对违约率的影响相对滞后,而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可以暂时不考虑该因素。

在模型建立完成后,可以根据相关理论进行假设的提出。一方面,在利率增加的情况下,借款人购房成本将提高,每月偿债负担也会增加,所以违约率将增加。因此,可以假设利率的提升将导致违约率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收入的增长,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将增强,违约率则可能下降。而反过来,借款人一旦失业,收入则会大幅降低,继而容易出现违约。因此,可以假设收入增长率越高,违约率就越低。同时,借款人的失业率越高,违约率则越高[3]。此外,在监管机构出台政策进行严格的房贷标准的实行时,信用等级低的借款人则会被拒绝,继而使违约率有所降低。因此,可以假设政府出台严格贷款政策的情况下,违约率将下降。

三、实证结果分析

在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国内4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对2004年到2008年之间的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展开宏观经济分析。首先,利率水平对违约率的影响有着显著的效果。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站信息可知,近年来国内的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利率得到了增加,违约率则得到了降低,出现了与假设相反的结果。而这是因为,中国人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倾向于在还款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提前还款。其次,近几年来,根据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得知,国内收入增长率和失业率没有明显的变化,所以也难以证实其对违约率的影响。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国内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虽然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普通居民收入增长率没有明显变化[4]。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对失业率的统计口径不同,统计出的失业率无法完全反映出真实情况。再者,在2006年,国家出台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超过30%的政策。而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良房贷率得到了有效的降低,继而证实了有关政策与违约率关系的假设。因此,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在我国,利率水平提升不会增加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而国家的严格房贷政策的执行,则可以有效降低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的违约率。

结论:总而言之,从宏观经济角度对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宏观因素对违约率的影响,继而为政府出台宏观调控措施提供一定的指导。而从本文的研究来看,想要进行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率的降低,政府首先可以通过提升利率水平来督促借款人提前还款。此外,政府还可以进行严格且可行的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管理政策的出台,以便进行银行放贷行为的规范,继而降低银行的贷款违约风险,并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贺云.浅谈个人住房抵押款贷款违约风险的防范――以西双版纳为例[J].时代金融,2014,35(01).

篇2

目前,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迅速蔓延,全球金融秩序被打乱,世界经济出现衰退,我国经济也受到了较大冲击。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金融体系还处于成长过程中,国际资本流动、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都会给我国经济和金融安全带来巨大影响。由此,宏观金融风险管理则成为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使用宏观金融工程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金融安全问题,同时指导金融资源分配,促进经济增长。

宏观金融工程是我们率先提出的概念。在国外,金融工程发端于微观,主要研究金融资产定价。Black和Scholes在1973年提出了期权定价理论,Merton在公司金融背景下讨论了期权定价的适用性问题。Leland和Rubinstein提出了动态套期保值策略,是较早讨论“金融工程”概念的学者。Finnerty在1988年首次对金融工程进行定义,认为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在后续研究中,学术界开始考虑运用微观金融工程的方法来解决宏观金融问题。2007年,我们系统地阐述了宏观金融工程的概念,构建了一个成形的理论框架,并将这种框架运用到国内外宏观金融的系统分析中。宏观金融工程是指通过金融工具与手段的创新设计与重新组合、金融结构的调整和金融制度的变革来解决宏观金融问题。我们研究宏观金融工程的目的,是要告诉世人金融工程不仅可以应用于微观,而且可以应用于宏观。我们将金融工程理解为一般金融工程,包括微观金融工程和宏观金融工程两个方面。

关于宏观金融工程的相关理论和应用问题,我们进行了近5年的研究。首先,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宏观金融工程的概念和基本框架。然后,运用资产负债表的方法,研究和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将国家从整体上看作一个企业,将各个行业和区域看作子公司。从结构和整体上编制出公共部门、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和家户部门资产负债表。该表的编制,使宏观金融研究具备了微观分析基础。接下来,我们运用期权定价理论和或有权益的分析方法研究和编制宏观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该表的编制,使宏观资产负债表从历史数据变成了反映当前市场变化的数据,使宏观金融的静态分析变成了动态分析。运用宏观资产负债表和宏观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的相关数据和指标,我们构建了宏观金融风险的指标体系,并在宏观压力测试和蒙特卡罗模拟的基础上,确定宏观金融风险的安全区域。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的构建,使我们能够较为客观、科学地测度出宏观资产的风险值(VaR),为我们构建宏观经济资本体系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不仅构建了该体系,而且还构建了包含宏观风险指标的宏观经济考核体系,从而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与落实奠定了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基础。

我们关于宏观金融工程的研究得到了“教育部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07JHQ0003)”的支持,目前已经完成了包括宏观金融工程基本理论、国别风险分析、区域风险分析和产业风险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应《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之约,我们选取了部分宏观金融工程研究的成果出版。《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监管的若干思考》运用宏观金融工程思想对宏观审慎监管进行理论分析,认为监管部门作为公共部门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主要是控制金融部门通过隐性担保向公共部门传递的风险。《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企业风险问题研究》、《中国西部宏观金融风险研究》、《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金融风险研究》和《基于或有权益资产负债表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等4篇论文,将宏观金融工程理论分别应用到国别、区域、产业和企业4个层面的风险分析中。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了资产负债表方法、期权定价方法、蒙特卡罗模拟、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等现代金融分析技术,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宏观金融风险定量分析和控制体系。

篇3

改革开放开创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新局面,为国内的市场注入活力,促使我国经济总量飞速增加,各个产业发展迅速,带动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当前,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了一定影响,也给金融体系带来了不确定的经济运行环境。对此,本文以金融体系中的商业银行为代表,探讨商业银行在当下环境中遭受的信贷风险,并提出防范金融风险的策略。

一、宏观经济不确定环境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

1.银行危机引发信贷风险

信贷业务赚取的利润是商业银行经济效益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为获取丰厚的利润,必然会采取很多错事,然而正是由于银行为了扩大经济效益,容易产生自身运营风险,随之导致信贷风险的产生。信贷风险已经成为新时期商业银行遭遇的最主要的风险类型,信贷风险的产生受银行危机自身影响而出现,许多商业银行在面临金融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会擅自推行不正当的信贷业务,使得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频频上涨,为商业银行自身带来严重的信贷风险。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许多外国银行涌入国内市场,使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越发变幻莫测,对此商业银行急需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提升自身运行的科学性、稳定性,防范由银行危机引发的信贷风险。

2.宏观经济不确定环境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

宏观经济不确定的大环境,使得商业银行更容易面临不确定性的风险。何为不确定性风险,有学者表明这是一种不可预测的风险,实际上风险本身就具备不确定性特点,这是经济学上固有的概念。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遭遇了许多由不确定性因素引发的金融风险,这就给商业银行的运营提供了借鉴。以信息不对称因素为例,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金融领域中都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信息不对称,我国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执行过程中常常会遭受信息不对称因素引发的信贷风险。尽管政府以及银行自身都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的不确定依然会导致信贷风险的产生。

二、宏观经济不确定环境下防范行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策略

1.商业银行内部信贷控制机制的完善

商业银行危机会引发信贷业务风险,对此必须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以完善的制度指导信贷风险管理工作。银行危机是引起信贷风险的内部原因,尤其是在当前宏观经济不确定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起着巨大的监督作用,如果商业银行自身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可以指挥银行信贷业务避开诸多信贷风险,反之,如果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缺失,就会在大环境影响下率先遭受信贷危机,引发信贷风险。要想完善银行内部信贷控制制度,可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例如建立分级审批模式的信贷授权授信制度,强调每一层级都需要对自己审批阶段出现的问题负责,明确岗位责任制,确立“谁出错谁负责”制度。还可以借助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建立信贷风险电子化控制制度,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实现银行内部各个部门的合作与沟通,采取电子化信贷风险管理措施,避免“人为风险”、“道德风险”。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内部应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包括审核体系、稽核体系以及检查体系,对内部信贷业务执行的监督要达到“滴水不漏”。这样才能做好未雨绸缪,防范风险于未然。

2.加强对现阶段信贷风险的分析

宏观经济不确定的环境下,将商业银行带入了一个新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突出表现就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提供了信贷业务,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抢夺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这在无形之中给予商业银行较大的压力,商业银行为了提高竞争力,扩大信贷业务,采取扩大放贷规模和放宽信贷政策的方式吸引客户。短期中,商业银行以其高信用等级赢得了大批量的信贷客户,然而从长远角度分析,这种降低贷款门槛的方式最终会引发企业乱贷款现象的产生,继而引起通货膨胀。现阶段,政府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会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问题,因此政府实施了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2015年、2016年,政府通过增加利率的方式降低企业投资需求,这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作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其无论在何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当前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商业银行的依赖性依然要大于其他金融机构和金融平台。对此,商业银行应该抓住自身的特点,统筹宏观经济不确定环境下的经济运行动态,掌控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新方向,根据市场经济动态调整信贷风险防范措施。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阶段市场经济运行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因此,在分析信贷风险时,不仅要注重国内经济环境、政策的变化,还要注重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避免不确定性因素给信贷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三、结论

宏观经济不确定环境下,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面临着诸多因素引发的信贷风险,对此商业银行要完善内部信贷控制机制,加强对信贷风险的分析,全力避开不确定性风险,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环境,健康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洁.不确定宏观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2):50-53.

友情链接